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致臻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201-202
目的:了解对痛风病人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对减少痛风急性发作及降低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30例痛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跟踪随访观察发作情况和血尿酸水平。结果:在随访期内患者血尿酸水平保持在正常值上下,只有5人出现过急性复发,复发都在1次以内。讨论:痛风与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饮食健康教育,督促患者控制嘌呤摄入量,可使血尿酸下降,避免痛风急性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家系和散发痛风临床特征,为痛风的分型、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比分析85例家系痛风病人和300例散发痛风病人的临床特征及生化特点。结果家系痛风病人痛风的初发年龄明显低于散发痛风病人(t=3.94,P<0.01)。两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首次发作持续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5~22.0,P<0.05)。家系痛风病人由高嘌呤饮食诱发、依赖药物缓解率、反复发作时疼痛程度明显加重、并发脂代谢紊乱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散发痛风病人(χ2=4.5~16.9,P<0.05)。家系痛风病人无明显诱因、踝关节受累、并高血压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散发痛风病人(χ2=3.2~16.3,P<0.05)。家系痛风病人尿酸、肌酐、尿酸排泄分数、体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散发痛风病人(t=2.2~3.8,P<0.05)。结论家系痛风病人发病年龄较早,发作时尿酸阈值较低,病情较重,因此要早期预防,一旦发作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祁程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3):381-381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原发性痛风目前尚不能根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改变其患病率逐步上升,对于痛风病人采取饮食控制及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控制饮食中嘌呤的摄入量和改变饮食结构,来改变痛风急性发作/控制高尿酸血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对照法,将80例痛风急性发作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接收饮食治疗的病人为治疗组,42例,给予限制饮食中嘌呤含量并调整饮食结构.不接收饮食治疗者为对照组,38例,采用自由进食.结果 治疗组饮食中日嘌呤摄入量<150mg/d,对照组日嘌呤摄入量>480mg/d,蔬菜、水果摄入量和饮水量明显高干对照组,而热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尿酸下降比对照组显著,关节炎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低嘌呤饮食及调整饮食结构对治疗痛风有利.  相似文献   

5.
对1例质子泵抑制剂(PPI)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病例的发病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讨PPI类药物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相关机制,为此类病人救治提供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韦旭生 《广西医学》2001,23(3):682-683
痛风以往在我国比较少见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 ,特别是饮食方式的改变 ,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增多 ,尤其是 80年代以来 ,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们通过控制饮食对痛风患者进行调理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6例患者为我院 1 995~ 1 999年住院患者 ,男 1 9例 ,女 7例 ,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41岁 ,平均 54岁 ,因食入含高嘌呤食物发作而住院 1 1例 ,占 42 .38%。天气变化发作 3例 ,占 1 1 .54% ,并发症、创伤、劳累等引起发病 1 2例 ,占 46.1 5%。2 护理2 .1 饮食护理2 .1 .1 饮食健康教育 :病人入院后 ,…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例痛风病人进行药浴治疗前后的护理分析,认为通过药浴及饮食调养,严格控制肥甘厚味,保护平稳情绪,避免刺激,进行适度的有氧锻炼,可提高痛风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许巧贤  惠才英  康洁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729-2730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疼痛症状全部缓解,血尿酸、血沉降至正常,25例血肌酐、尿素氮增高的患者其肾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饮食护理是预防痛风再发作的关键,实施针对局部疼痛的护理和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护理,尽量减少痛风给病人带来的剧烈疼痛,给予更多的生活护理和照顾。同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血尿酸,按时足量服药,在护理工作中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9.
痛风是因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以第1跖趾关节最常受累,常有血尿酸增高。长期发病的患者,关节周围可有痛风石沉积。痛风是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其预后与合理的饮食控制、生活习惯和正确服药密切相关。近年来,我们对痛风患者开展了大量健康教育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痛风的急性关节炎发作与血尿酸增高有关,而血尿酸浓度往往与进食嘌呤高的饮食有直接关系。营养治疗是通过限制嘌呤食物,采用适当能量,限制脂肪和蛋白质饮食,供应充足水分及禁酒,减少外源性的核蛋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防止痛风的急性发作,减少药物用量。高嘌呤食物是具有痛风高危发病者的促发因素。所以,本文对痛风患者的营养饮食治疗和护理简介如下:1营养治疗营养治疗在痛风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做好营养治疗,不仅可预防急性发作,减少并发症,而且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8年3月我科73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经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16例降尿酸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1例自动出院。结论:饮食护理是预防痛风及再发作的关键,实施针对局部疼痛的护理,尽量减少痛风病给患者带来的剧烈疼痛,给予更多生活护理和照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临床96例原发性痛风关节炎进行具体分析,探讨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原发性痛风首发关节部位、肾区B超及X线摄片等,实验室肝、肾功能及血尿酸的情况,并对治疗作了探讨.结果:首发部位大多为第一趾关节(占81.25%).诱发因素主要是高蛋白饮食(占51.04%)和饮酒(占58.33%).发作频率大多数患者在第一次发作后,间隔一至数年再发作,发作几次后呈每年发作,甚至每月发作.痛风结节发生率28.3%(27/96例),发生部位为双足第一趾、双手指关节、耳轮.27例发生痛风结节患者肾区B超,其中有肾结石13例,占48.14%.实验室血尿酸为(867±193)μmol/L.治疗:急性期应用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后加用别嘌呤醇及痛风利仙.饮食上忌酒、少吃高蛋白,生活有规律,不过度劳累.结论:对痛风的临床特征有了进一步了解,减少误诊,给患者以较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高霞  高岚  张淑杰  董微  戴菲 《吉林医学》2009,30(17):2037-2038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的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严重时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工作压力增大,劳累过度等因素,使痛风发病率有所增加。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由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内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痛风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小元 《中国热带医学》2009,9(7):1295-1295,1337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与转归。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75例原发性痛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5例原发性痛风患者住院期间均有痛风急性发作,少数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关节受累情况54例单关节发作,21例2个或以上关节发作,其中第一跖趾关节受累57例。试验室检查75例均有血尿酸增高,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沉或C反应蛋白增高、关节骨质破坏、肾结石、尿常规异常、肾功能损害。经控制饮食、多饮水,急性期给予秋水仙碱治疗,间歇期给予别嘌醇治疗疗效满意。结论原发性痛风是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关节破坏、致残以及出现肾脏病变,有效降低血尿酸、控制痛风急性发作,可使病情逆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痛风病人更有效的护理方法,并规范化,以便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方法 观察我院30例住院痛风患者表现,对其整个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护理方法.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工作,重视饮食指导;加强心理护理;合理安排休息;强化健康教育,做好出院指导等措施,可明显缓解病情,减少病人痛苦.结果 经针对性护理及治疗后患者恢复较好,30例患者中症状完全消失11例,明显好转17例,症状好转较慢1例,1例常规治疗无效,最后用激素控制症状.结论 我们认为对痛风病人护理应从心理、饮食、药物、生活起居等方面做起,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病人的痛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男性急性痛风发作的昼夜差异,为临床精准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确诊为痛风的患者,记录其本次或最近1次急性痛风发作的信息,包括发作日期和时间、关节症状和体征、药物使用,以及就诊当日相关生化检测等指标。分析男性痛风患者急性发作的昼夜时间差异,进一步对急性痛风发作的昼夜差异与临床特点、生化指标等进行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00例男性痛风患者,记录100次急性发作。急性痛风发作人数的昼夜时间分布为:上午(6:00~11:59,18,18%),下午(12:00~17:59,11,11%),前半夜(18:00~23:59,22,22%),后半夜(0:00~05:59,49,49%);白天(包括上午和下午,29,29%),夜间(包括前半夜和后半夜,71,71%)。急性痛风夜间发作的比率明显高于白天,夜间∶白天约为2.5∶1。痛风无论是初发还是复发,也无论病程长短,其急性发作均存在昼少夜多的昼夜差异。夜间发作者与白天发作者相比,血尿酸(serum...  相似文献   

17.
饮食指导对降低痛风复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强饮食指导对降低痛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56例痛风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强饮食指导限制饮食中嘌吟含量,调整饮食结构;对照组采用自由进食,不限制饮食中的嘌吟含量.结果:两组痛风病人出院后,随访1年,治疗组痛风复发率为11%,对照组痛风复发率为46%,治疗组痛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积...  相似文献   

18.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异质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症状为突然发作的跖、踝、膝关节等处红、肿、热、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我们于2006年7月-2007年7月对40例痛风急性发作的老年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我院自制的通Ⅰ号药膏外敷,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嵇先文  殷哲吾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026+3110-3026
目的 探讨痛风患者的饮食护理。方法 对46例年龄较大病情较轻的患者,选用低嘌呤饮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结果 通过饮食疗法及细致的护理,患者疼痛症状全部缓解,血尿酸降至正常。结论 痛风患者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正确的饮食护理是防止痛风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收集了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作患者共312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痛风发作的因素。作者认为痛风发作除与血尿酸浓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外,还受患者年龄、工作性质、伴发疾病等诸因素影响,且与血容量及季节有关。高尿酸性肾脏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应予以重视。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预防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