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价值。方法 4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系统3D CE MRA成像。评价3D CE 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显影质量,诊断肝动脉系统解剖和变异的能力。3DCEMRA的结果与常规血管造影术(32例)或手术(8例)对照。结果所有病例,3D CE MRA清楚显示肝动脉系统。3D CE MRA准确显示所有31例肝动脉系统的正常解剖。3D CE MRA检出9例解剖变异中的7例。3D CE MRA显示肝动脉解剖与变异的总体准确性为95%。3D CE MRA又可显示肝内肿瘤染色、动静脉瘘形成以及肝动脉受累情况。结论 3D CE MRA是一项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有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肝癌侵犯门脉的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n J  Zhou KR  Wang JH  Yan Z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5):308-312
目的评价无创性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用于诊断肝癌门脉受侵的准确性。方法90例肝癌患者在肝脏手术或介入治疗前接受门脉3D CE MRA检查,所用仪器为高场强1.5T磁共振机和体线圈,所用造影剂为磁显葡胺。扫描所获的原始图像经计算机重建成类似血管造影的3D CE MRA图,用于诊断门脉主干、左支和右支的开放性。对总共270条门脉做图像分析,门脉开放性分为正常和受累两种,门脉受累又分成包埋、闭塞和癌栓形成。3D CE MRA的诊断结果同手术一病理、术中超声X线门脉造影所见相对照。结果根据手术或X线门脉造影,3D CE MRA检出75支受侵门脉中的74支和195支正常门脉中的188支,其总体敏感性为99%。特异性为96%,阳性预测值为91%,阴性预测值为99%。该法显示门脉主干的准确性达100%。3D CE MRA有7例假阳性,6例发生在门脉左支,1例发生在右支,1例假阴性发生在右支。结论3D CE MRA能相当准确地判断肝癌患者门脉受累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影像学检查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肾脏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些疾病尽管症状明显而体征鲜有阳性发现,所以肾脏疾病的诊断除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主要依赖于医学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而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目前由于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给肾脏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DSA技术在复杂外周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常规血管造影难以明确诊断的复杂外周动脉疾病患者125例,对其病变血管分别行二维DSA和三维DSA,将两种技术得到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维DSA能更清楚的显示下肢假性动脉瘤的大小、位置、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对于肢体闭塞性疾病能够帮助判断血管成形术中导管导丝与血管真腔的关系;能清楚显示血管的连续性及管腔内的形态;能诊断出常规体位难以发现的颈动脉斑块,有助于对其性质做出判定.结论:三维DSA技术对于复杂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经MRU诊断肾脏疾病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B型超声、X线尿路造影以及CT等影像学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常见的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肾积水、肾畸型、肾感染、肾血管病等7种肾脏疾病准确诊断符合率分别是:MRU最高为97.3%(146例),B型超声为86.0%(129例)、X线尿路造影为77.5%(31例),CT为85.0%(102例)。结论MRU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而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由于存在高血糖、高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诊治体会。方法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PAD连续病例共194例,手术治疗主要采用血管重建术,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型(percutan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支架成型和旁路手术,术后辅以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对于术后病变仍继续进展,或广泛感染虽经清创和全身应用抗生素仍无法控制感染并危及生命者,则行截肢术。结果本组病例中181例施行血管重建术,其中136例通过腔内技术(PTA/支架成型)实现。最终截肢共18例,住院期间死亡6例。最终治疗有效率达82%。相比较于非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者间歇性跛行发生率较低,而溃疡、坏疽和感染的比率较高。结论血管重建是治疗PAD的基本方法,通过明确诊断及适当治疗,多数PAD患者可通过血管重建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对于多数病例,血管重建可通过腔内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临床上常用手术进行治疗。通过分析PAD血管重建术麻醉并发症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下肢动脉重建术的PAD患者200例,收集其个人信息、病史资料和麻醉并发症情况等,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对麻醉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200例患者中,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33.00%(66/2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升高,麻醉并发症的风险增大,OR值为1.969(95%CI为1.055~3.675,P=0.033);高血压病史和冠心病史会增加麻醉并发症的风险,OR分别为5.184(95%CI为1.421~18.904,P=0.013)和26.402(95%CI为1.919~363.327,P=0.014);全身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超过了椎管内麻醉,其OR值达311.132(95%CI为71.116~1 361.193,P<0.001)。结论下肢PAD血管重建术中,在考虑麻醉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前提下,可优先选择椎管内麻醉。另外,对高龄、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史的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并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术所显示的心肌损害程度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方法 ]对 10 3例冠心病患者行99m 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心病的诊断阳性率为 96 % ,假阴性有 3例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较高 ,为 94 % ,特异性较低 ,为72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对单支病变血管的检出灵敏度高于双支病变及 3支病变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对前降支的检出灵敏度为 86 % ,左旋支为 6 2 % ,右冠状动脉为 82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了解冠状动脉血管树的解剖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提供心肌灌注和存活状况的信息 ,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结合此 2种检查可使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11-09-29,《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和《循环》(Ciculation)在线发表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AC-CF/AHA)发布的更新版外周动脉疾病(PAD)治疗指南,是继欧洲心脏病学会(ESC)8月颁布PAD诊治指南后,该领域又一看点,指南更新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对不同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MRA方法对9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影像分析.结果:经MRA证实脑梗塞52例,动静脉畸形(AVM)25例,动脉瘤14例,烟雾病5例.结论:在不同脑血管疾病中恰当而灵活地选择应用MRA不同成像技术,可以提高对各种脑血管疾病评价的准确性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对肾脏疾病及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是一种微小球蛋白,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肿瘤细胞合成β2—M的能力也很强。进入血循环的β2—M可以从肾小球自由滤过,约99.9%被近端小管重吸收,仅0.1%由终尿排出体外。当β2-M体内合成增多或肾脏排泄减少时可引起血β2-M增加。为了探讨血清β2-M对肾脏疾病、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我们检测了110例肾脏疾病、恶性肿瘤病人血清β2—M的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对慢性肾脏疾病(CKD)及不同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9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收治的117例CK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年龄相当的健康体检者78例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HE4、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表达水平,比较其2组之间差异,观察其相关性及对CKD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CKD组患者血清HE4、BUN、SCr、CysC和RB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随着患者CKD分期的上升,CKD各期与对照组比较,BUN和SCr和RBP的早期分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分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KD 1~5各分期组间比较发现,HE4、CysC和RBP各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UN和SCr各组间相比较,CKD 1与CKD 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KD 3~CKD 5组间以及与CKD 1~CKD 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脑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接收的疑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6例,入选者均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MRA)、3D-ASL、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MRA、3D-ASL检查结果,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MRA、3D-ASL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结果经病理诊断106例疑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阳性、阴性各78例、28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3D-ASL诊断准确率(93.40%)、特异度(92.86%)、敏感度(93.59%)均高于MRA(67.92%、64.29%、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准确率较高,利于提升疾病检出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扫描、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评估下肢动脉疾病中的诊断准确性;评价这些检查方法对患者治疗和结果的影响;评价患者对这些检查方法的态度并总结与不良事件相关的现有资料。 设计 系统性综述。 方法 检索11个电子数据库(截至2005年4月)、6本杂志和已找到文献中的参考文献以发现相关研究。两名评审员独立选择研究、提取资料和评估质量。使用QUADASQ目录评估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 结果 107项研究符合入选标准;其中,58项研究提供关于诊断准确性的资料,1项关于患者结果,4项关于患者态度和44项关于不良事件。质量评估强调研究报告的方法及质量的不足。由于大多数人选研究根据动脉节段而不是整条肢体或患者来报告结果,这样就不能解释患者多节段病变,所以可能高估检查的特异度。对发现下肢动脉50%及以上狭窄,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准确性最高,敏感度中位数95%(92%~99.5%)和特异度中位数97%(64%~99%);CT血管造影分别为91%(89%~99%)和91%(83%~97%);多普勒超声扫描为88%(80%~98%)和96%(89%~99%)。一项对照试验报告,尽管基于单一的多普勒超声扫描或传统血管造影患者的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是22%的患者需要另行血管造影以制定治疗方案。现有的证据表明:相对于传统血管造影,患者更愿意选择磁共振血管造影(有或无造影剂增强),而在磁共振血管造影无禁忌(如患有幽居恐怖症)的患者中,半数对磁共振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超声扫描无偏好。在现有关于不良事件的资料中,磁共振血管造影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最高,但是症状轻微。最严重的不良事件,尽管少见,但主要发生于传统血管造影中。结论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较CT血管造影特异性更高(排除50%以上狭窄病变的准确性更高),较多普勒超声扫描敏感性更强(诊断50%以上狭窄病变的准确性更强);相对于传统血管造影,患者一般更愿意选择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另外,与传统血管造影相比,患者还愿意选择CT血管造影。患者对多普勒超声扫描和传统血管造影的偏好尚无资料。现有资料表明,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可能是替代血管造影的一种有前景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放射治疗的何杰金淋巴瘤幸存者有可能增加罹患心脏瓣膜和外周血管性疾病的风险,同时包括以往文献中所提及的冠状动脉疾病(CAD)。  相似文献   

17.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少见的良性肿瘤。对于含大量脂肪成分的典型AML,CT或MR诊断较为明确。少脂肪成分或呈上皮样AML在CT平扫时难以明确脂肪成分,甚至双回波MR T1WI上亦难以检查出脂肪成分,而三期增强检查又可表现为快进快出的肿块,因此与其它富血供病灶甚至肝细胞肝癌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笔者通过观察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表现,并结合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4例患者5处肝脏上皮型AML病灶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以期能够对AML和其它肝脏富血供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Andrew  W  Bradbury  Donald  J  Adam  施德兵 《英国医学杂志》2007,10(6):327-328
在近期的BMJ中,Collins和其同事撰写的一篇系统性综述比较了多普勒超声扫描、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在评估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见本期第344页),这篇综述还评价了这些检查方法对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该综述发现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较CT血管造影特异度更高(能更好的排除下肢动脉50%及以上的狭窄),较多普勒超声扫描敏感度更强(能更好的发现下肢动脉50%及以上的狭窄)。与传统血管造影相比,磁共振血管造影一般更易被患者接受。然而,这些结果对实践中的临床医生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9.
DSA技术对颅内外供血动脉狭窄的诊断研究(附15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SA技术对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并观察其副作用。方法:对153例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采用DSA分级造影法结合旋转DSA技术进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全组153例患者中共发现动脉狭窄204处,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3例,造影剂轻微过敏反应2例,术后穿刺部位血肿8例,全组无死亡或昏迷、偏瘫、失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DSA分级造影法结合旋转DSA技术可以对脑供血动脉狭窄病人进行安全、准确的诊断。采用持续加压生理盐水滴注,Angioseal血管缝合器的使用等措施能够减少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颈椎疾病的影像学常规检查方法有:X线、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而MRI具有较高的组织对比度,可行多方位多序列成像,且无电离辐射,尤其在矢状面可以直观的了解椎间盘、椎管内硬膜囊和椎间孔脂肪受压的程度和范围,因此成为颈椎疾病主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