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下颌神经管在下颌后牙区颌骨内的走行,为下颌后牙区种植术前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65例患者的下颌骨CBCT数据,测量后牙区下颌神经管距离四周骨壁的距离,并对比分析男女之间、左右侧之间的差异.结果 下颌神经管外缘至颊侧骨板的平均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在颏孔区处最小,在颏孔后18 mm处最大.下颌神经管内缘至舌侧骨板的平均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减小,在颏孔区处最大,在颏孔后18 mm处最小.下颌神经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由前向后逐渐减小,在颏孔区处最大,在颏孔后18 mm处最小.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平均距离由前向后先缩小,再增大,在颏孔后6 mm处最小,在颏孔后18 mm处最大.结果显示男女之间、左右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颌神经管从前向后,在垂直向上先向下,在约第一磨牙近中部位再折返向上走行,在颊舌向上由颊侧向舌侧走行,对下颌后牙区种植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锥形束CT(CBCT)对成人下颌下腺窝解剖形态进行分析,为下颌磨牙区进行牙种植手术提供参考.选取 88例下颌磨牙缺失患者的CBCT图像进行重建,在CBCT自带的DCTViewer软件上测量缺失牙冠状面中下颌下腺窝深度.结果 显示下颌下腺窝在下颌磨牙区分布不同、凹陷深度不同,CBCT图像所测得下颌下腺窝深度符合正态性分布.其中下颌第一磨牙区存在下颌下腺窝者约占59.4%(38/ 64),凹陷深度为(1.46±0.69)mm;下颌第二磨牙区存在下颌下腺窝约为83. 3%(30/36),凹陷深度(1. 84 ±0. 86) mm.下颌骨下颌下腺窝的解剖结构变异较大,在下颌后牙区进行牙种植手术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专用锥形束CT(CBCT)对下颌后牙区骨内三维结构、走行特点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的临床可行性,运用easydent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和分析测量,得出下颌管、颏孔的正常位置,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CBCT影像资料。测量20岁以上不同性别分组人群第一、二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根尖处下颌管位置的4个距离:下颌管上缘到牙槽嵴顶(MA)、下颌管下缘到下颌骨下缘最下点(MD)、下颌管外缘到与颊侧在同一水平线的颊侧点(MB)、下颌管内缘到与舌侧在同一水平线的舌侧点(ML)的距离,每个距离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并观察不同性别分组人群颏孔位置。结果:不同性别分组人群后牙区下颌管至周围MA、MD、MB、ML4个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孔位于第一前磨牙根尖区2例(1.0%),第一、二前磨牙之间80例(40.0%),第二前磨牙根尖区107例(53.5%),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11例(5.5%)。结论:运用CBCT测量下颌后牙区骨内解剖结构,对临床操作中如进行正颌手术中下颌骨矢状劈开术(SSRO)、下颌骨囊肿刮治术、下颌骨种植术以及自体取骨术等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锥形束CT(CBCT)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牙槽骨嵴顶至下颌神经管上缘的垂直距离为基准,计算曲面断层片(OPG)上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处垂直距离放大率,并检验其稳定性。方法:对50例一侧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缺失患者同时拍摄CBCT与OPG,分别测量两种图像上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区牙槽嵴顶至下颌神经管上缘距离,计算OPG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处放大率,并利用频数分布图进行分析。结果:和CBCT相比,OPG下颌第一磨牙处垂直放大率平均为25.27%,下颌第二磨牙处垂直放大率平均为17.55%,两处放大率均较稳定。结论:OPG下颌第一磨牙处和第二磨牙处垂直放大率不同,但均较稳定,可从OPG粗略估算下颌神经管上缘与牙槽骨嵴间实际距离。  相似文献   

5.
下颌后牙区颌骨高度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定量指标。方法:对 109 具成人离体下颌骨后牙区不同部位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高度,有牙侧(13.95±2.45)mm,无牙侧(8.77±2.75)mm,平均值相差 5.18 mm;颏孔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31.65±3.09)mm,无牙侧(24.67±3.88)mm,平均值相差 6.98 mm;下颌后牙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29.15±2.91)mm,无牙侧(23.03±4.11)mm,平均值相差 6.12 mm。结论:选择颏孔和颏孔后 1.0 cm 分别作为双尖牙区、磨牙区下颌骨高度测量的标志点,方法简单,位置较恒定。下颌后牙区颌骨垂直吸收 5-7 mm,可供该区牙槽嵴增高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测下颌管上缘至各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方法采集 1 0 0份下颌骨标本 ,根据吴汝康的人体骨学测量方法进行年龄估计及性别鉴别 ,观测下颌管上缘至牙槽嵴的距离。结果下颌管上缘至第二前磨牙槽嵴顶距离 :男 1 5 .87mm ,女 1 5 .86mm ;下颌管上缘至第一磨牙槽嵴顶距离 :男 1 4.97mm ,女1 5 .87mm ;下颌管上缘至第二磨牙槽嵴顶距离 :男 1 4.68mm ,女 1 4.2 1mm ;下颌管上缘至第三磨牙槽嵴顶距离 :男 1 4.5 6mm ,女 1 4.3 9mm。下颌管均值长 :男 62 .3 0± 3 .87mm ,女 5 7.69± 4.2 0mm。结论男、女牙槽嵴顶至下颌管上缘距离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男、女下颌管长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男大于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下颌神经管分支及磨牙后管的发生,探讨其对临床手术的影响。方法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观测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种植修复科400例成人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分析下颌神经管分支的分型信息,测量磨牙后管的主干及分支的直径,分支到下颌骨各部位的距离。结果 在400例(800侧)患者中,166例(41.50%)共计254侧(31.75%)观测到下颌神经管分支,103侧(12.88%)为磨牙后管,48侧(6.00%)为牙管,81侧(10.13%)为前行管,22侧(2.75%)为颊舌管。下颌骨分支有磨牙后管的患者主干直径为(3.99±0.80)mm,分支直径为1.50(1.25~1.60)mm。磨牙后管分支到颊骨板的水平距离为(6.23±1.55)mm,到舌骨板的水平距离为3.38(2.50~4.38)mm,到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为(13.50±4.29)mm。结论 成年人下颌神经管分支中磨牙后管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手术时应提前拍摄CBCT,以免术中损伤神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上下颌骨后牙区颊侧在不同高度下的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为选择微植体支抗植入的最适位点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植入后的稳定性。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患者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影像资料30例,测量上下颌骨尖牙远中到第二磨牙间根间区距牙槽嵴顶3、5、7 mm位点处骨皮质厚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后牙区颊侧骨皮质厚度大于上颌(P<0.001),上颌在尖牙到第一磨牙间骨皮质厚度在距离牙槽嵴顶5 mm处最小,下颌及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颊侧骨皮质随距牙槽嵴顶增大而增大。结论:后牙区颊侧骨皮质厚度随前后向和垂直向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微植体支抗植入时应考虑这一因素,上颌尖牙到第一磨牙间应尽可能选择离牙槽嵴顶远或者尽可能近的位置,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及下颌后牙区应尽可能选择离牙槽嵴顶远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磨牙为健康的成年患者下颌骨磨牙区舌侧骨性倒凹横断面结构特征,以评估磨牙区横断面形态对即刻种植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9年-2021年就诊于某医院放射科进行CBCT检查的病例资料,共108例。将纳入研究下颌第一、第二磨牙横断面形态进行分类;对存在下颌下窝病例,对下颌下窝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包括下颌下窝最深点(C)相对下颌神经管的分布率、下颌下腺窝高度(Vb)、倒凹深度(D)、下颌下腺窝角(Ca),按照牙位及性别进行比较分析;对所有病例进行中相关参数测量:包括测量管嵴距(H)、从根尖到下颌神经管上缘的距离(RAC)、牙槽嵴内倾斜角(A),下颌骨横断面上下宽之差(W1-W2),按照横断面分类、牙位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三种不同横断面形态分类中,U型结构是最常见的62.96%,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9);第一、第二磨牙倒凹最深点(C)点在ABC区中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802);第一、第二磨牙对下颌下窝深度D值、下颌下腺窝角(Ca角)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1,P=0.03...  相似文献   

10.
杨高  李德华  刘学 《当代医学》2009,15(1):40-41
目的研究国人下颌管的位置及其延续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打磨30侧湿下颌骨标本,暴露下颌管并直接观察和测量。结果在第一和第二磨牙根之间,或在第二磨牙之下下颌管前端分为颏管和切牙管,切牙管在切牙之下为下颌管的继续,颏管在颏孔的后外侧转弯。颏管开口于颏孔,其管径为(216±0.70)mm,管长(3.99±110)mm。切牙神经管的管径为(1.74士0.23)mm,其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为(950±1.40)mm,其始端对应颏孔前缘的水平距离为(352±071)mm。下牙槽神经的终末支颏神经和切牙神经分别走行与上述两管内。结论颏管和切牙管由下颌管发出,其内分别为同名神经。  相似文献   

11.
孔祥槐  胡圣望 《现代医学》2011,39(3):339-340
目的:探讨临床上行上颌后牙种植义齿修复与上颌窦的关系。方法:对成人完整上颌骨50个(100侧)经性别鉴别,其中男28个(56侧),女22个(44侧)。从上颌骨上半锯开显露上颌窦底壁,进行上颌窦底壁与上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测量。结果:上颌窦底壁长度均值为男37.02 mm,女34.76 mm;上颌窦底壁至第二双尖牙牙槽嵴顶的距离为男(15.36±3.81)mm,女(12.23±2.50)mm;上颌窦底壁至第一磨牙牙槽嵴顶的距离为男(12.52±4.34)mm,女(11.20±2.56)mm;上颌窦底壁至第二磨牙牙槽嵴顶的距离为男(13.07±3.56)mm,女(12.67±2.10)mm;上颌窦底壁至第三磨牙牙槽嵴顶的距离为男(12.95±2.79)mm,女(12.02±2.55)mm。上颌窦底壁呈弧形36例,类三角形14例。结论:上颌后牙与上颌窦的关系密切,在行上颌后牙种植术时应掌握好种植体植入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数字成像曲面体层摄影技术研究颌骨后部解剖标志显现情况,并进行测量,为正颌外科、智齿拔除术和种植义齿的颌骨手术进路、深度等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种植义齿术前数字曲面断层片100例,均采用标准全口曲面体层位投照,进行图像数字化处理,观察颌骨后部解剖标志显现情况并进行测量。结果颏孔前后位置高低及颏孔区下颌骨体高度左右基本一致, 42例患者看到颏管影像。磨牙区下颌管与牙根尖距离从前向后逐渐减小,下颌神经管显现率从后向前逐渐降低,下颌管直径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磨牙区下颌体高度及磨牙区下颌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距离从前向后逐渐减小。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组中近中倾斜角平均为48.80°,萌生组中近中倾斜角平均为6.84°。阻生组磨牙后间隙比萌生组小,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萌生组与阻生组磨牙后间隙/牙冠近远中径的平均值分别为1.17、0.62(P<0.05)。萌生组与阻生组牙冠近远中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发生率与近中倾斜角呈正相关(P<0.05),而与磨牙后间隙呈负相关(P<0.05)。上颌窦显现情况为90%,最大范围向前达到尖牙区,向后达到上颌结节区。结论数字化曲面体层摄影能够获得正颌外科、智齿拔除术及种植义齿足够的颌骨特征信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评估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牙合)成人患者颧牙槽嵴区骨质厚度差异,为正畸科医生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骨性Ⅰ类成人患者共90例,分为低角组、均角组和高角组,每组30例。采用CBCT测量不同垂直截面及近远中层面各组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且在颊侧牙槽骨厚度≥3 mm处以50°、60°和70°植入并测量有效骨量。结果:在不同垂直截面上,除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U6mb)层面,其余层面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由牙槽嵴顶向根方逐渐增大(P<0.05)。在不同近远中层面上,除U6mb层面,其余层面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由近中向远中方向逐渐增大(P<0.05)。颊侧牙槽骨最大厚度位于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U7mb)距牙槽嵴顶11 mm处;最小厚度位于U6mb距牙槽嵴顶7 mm处。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大于均角组和高角组(P<0.05),均角组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大于高角组(P<0.05)。在低角组患者中,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上颌第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成年女性下颌骨相关解剖结构进行观测,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丰富下颌骨形态学资料。方法:对50例成年女性干燥下颌骨标本进行解剖学形态观测,测量下颌骨相关角度、下颌孔相关距离值并统计相关结构数据。结果:测得下颌骨相关角度及距离值如下,下颌角角度为(124.21±4.23)°,下颌骨仰角角度为(25.41±2.26)°,下颌骨夹角为(77.28±2.43)°,下颌角外间距为(98.43±3.51)mm,下颌支高度为(57.28±2.33)mm;下颌孔及其与周围结构相关距离测量值如下,下颌孔与下颌后缘水平距离为(16.29±1.31)mm,下颌孔与下颌切迹直线距离为(23.34±1.55)mm,下颌切迹矢状径和垂直径分别为(32.51±2.07)mm 和(14.42±0.90)mm。结论:面颅骨下颌骨相关解剖结构的定量分析测量,可为该区域的整形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支持,同时完善了成年女性下颌骨形态学数据,为颌面部下颌骨区外科手术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微种植体支抗关闭下颌第一磨牙拔牙间隙对第二磨牙牙根及牙槽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前后均拍摄曲面断层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前移量、牙根长度及牙槽骨高度的变化量。结果下颌第二磨牙牙冠中心点及根分叉点分别近中移动(5.77±3.67)、(6.45±3.23)mm,近远中牙根分别吸收(0.98±0.37)、(0.83±0.39)mm,治疗前后下颌第二磨牙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根吸收量与磨牙近中移动量呈正相关(P<0.05)。治疗前后近中牙槽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吸收量与磨牙前移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会导致牙根吸收,移动量与牙根吸收量呈正相关,但其对牙槽骨改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下颌颊棚区微种植体植入区域的解剖结构.收集86例患者CBCT资料三维重建.在下颌第一、二磨牙颊根的颊侧牙槽嵴顶下方选取3、6、9 mm的断层,测量牙根表面到骨皮质表面的距离.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左右两侧及男女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量点中骨厚度最大值为(9.17±1.93)mm,最小值为(0.96±0.48)mm.下颌颊棚区骨厚度有自牙合方向根方,自近中向远中增加的趋势,且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β-磷酸三钙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牙槽窝内的成骨效果,同时评价其对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6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5例双侧下颌第三磨牙水平阻生需拔除的患者,拔牙同时随机选择在一侧拔牙窝内植入β-磷酸三钙(easy-graft TMCLASSIC)作为实验组,另一侧自然愈合作为对照组。在拔牙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牙槽骨高度的变化,并利用MCTIPS软件计算形成新生骨的体积分数,术后6个月进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探诊,记录远中颊侧探诊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BCT测量试验组新生骨体积分数为63.3%±2.2%, 对照组为50.1%±1.9%,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牙槽骨高度变化量为(5.53±0.39) mm, 对照组牙槽骨高度变化量为(1.53±0.27) mm,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第二磨牙远中颊角探诊深度为(3.0±0.7) mm,对照组为(6.6±0.8) 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β-磷酸三钙进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骨缺损修复可以显著增加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高度,并能促进拔牙窝内新生骨的形成,降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探诊深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上颌第一磨牙种植相关数据,为临床牙种植术等口腔外科手术及口腔解剖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筛选32例新鲜成人上颌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各根根尖到上颌窦底的距离,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距离,根分叉到上颌窦底的距离,近中颊根颊面、远中颊根颊面、腭根腭面根颈、根中和根尖牙槽骨的厚度。结果上颌第一磨牙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距离为(12.57±3.19)mm,根分叉到上颌窦底的距离为(9.18±0.79)mm;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根尖到上颌窦底的距离最远,为(3.11±0.71)mm,腭根次之,近中颊根最近,为(2.27±0.43)mm。各根牙槽骨的厚度从根颈到根中,再到根尖逐渐增厚,其中以腭根表面牙槽骨厚度最厚,近中颊根次之,远中颊根最薄。结论上颌第一磨牙缺失后行即刻种植是可行的,种植钉可向腭侧牙槽骨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下颌神经管的横向、纵向位置及直径大小.[方法]取18个半侧下颌尸体,将下颌后区垂直分为4个组,即下颌体后区和下颌第2磨牙之间(第1组)、下颌第2磨牙和下颌第1磨牙之间(第2组)、下颌第1磨牙和下颌第2前磨牙之间(第3组)及下颌第2前磨牙和下颌第1前磨牙之间(第4组),测量下颌神经管直径、颊侧骨板到下颌神经管的水平距离、舌侧骨板到下颌神经管的水平距离、牙槽嵴顶到下颌神经管上缘的垂直距离及下颌神经管下缘到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结果]从磨牙区到前磨牙区下颌神经管直径逐渐变小,颊侧骨板到下颌神经管的水平距离从第2磨牙到第1前磨牙依次减小,牙槽嵴顶到下颌神经管上缘距离从后到前逐渐增大,下颌神经管下缘到下颌骨下缘距离每组均为10mm左右.[结论]下颌神经管的解剖结构可能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颌下腺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颌下腺涎腺结石患者,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锥形束CT(CBCT)的方法判定颌下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结果位于前牙区结石4例,前磨牙区7例,磨牙区8例,磨牙后区10例,腺体内1例。按结石所处位置分为导管前部11例,占36.67%,导管后部结石18例,占60.00%,腺体部1例,占3.33%。术后观察导管结石长径范围为2.0~29.0 mm。结论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CBCT的方法判定颌下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