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CD44s及CD44v6蛋白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人肝细胞癌及其癌周组织与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的CD44s及CD44v6表达情况。结果 CD44s及CD44v6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周及正常肝组织,与门静脉内癌栓、包膜浸润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别为P<0.01,P<0.05,P<0.05)。生存时间2年及2年以上组CD44s及CD44v6阳性表达分别为17.6 %(3/17),5.8 %(1/17),生存时间短于2年分别为52.6 %(10/19),42.2 %(8/19)(P<0.05)。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与细胞分化、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其阳性表达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崔晓楠  侯力 《中国肿瘤》2007,16(10):801-804
[目的]探讨MVD-CD31、MVD-CD105、MVD-v-WF及PCNA的表达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联。[方法]构建包含38例肝癌及癌旁组织的组织微阵列,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VD-CD31、MVD-CD105、MVD-v-WF及PCNA的表达,同期应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法检测CD31及PCNA表达。[结果]肝癌组织MVD-CD31均值为48.5±29.7,而癌旁组织MVD-CD31均值为24.2±22.3,差异有显著性(P<0.01);PCNA高表达的肝癌组织MVD-CD31均值(68.3±36.9)显著高于PCNA低表达的肝癌组织(37.9±30.9,P=0.012)。MVD-CD105及MVD-v-WF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分别为22.4±12.3和15.9±11.7;21.5±13.3和34.0±16.7,差异无显著性。存在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MVD-CD105均值为28.4±19.4,而无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MVD-CD105均值为5.4±5.2,差异有显著性(P<0.01);存在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及无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MVD-CD31及MVD-v-WF分别为66.6±39.4和44.9±32.9;25.2±15.2和19.7±9.9,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VD-CD31与肝癌增殖状态相关,MVD-CD105与肝癌肝内转移相关,肿瘤新生血管可能在肝癌发生演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癌干细胞标志CD13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D133、VEGF和CD34在190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项临床病理指标以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133、VEGF和CD34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1%(42/190)、52.1%(99/190)和50.0%(95/190)。CD133表达与VEGF表达水平、CD34表达水平、肝癌分化程度和镜下血管侵犯相关,42例CD133阳性肝癌组织中,VEGF阳性34例,阴性8例,r=0.785 3,P<0.01;CD34阳性30例,阴性12例,r=0.837 2,P<0.01;低分化肝癌(Ⅲ+Ⅳ)30例,高分化肝癌(Ⅰ+Ⅱ)12例,r=0.842 3,P<0.01;存在镜下血管侵犯33例,无镜下血管侵犯9例,r=0.884 5,P<0.05。生存分析结果表明,CD133阳性组、VEGF阳性组及CD34阳性组肝癌根治术后无瘤生存率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统计量值分别为9.31、8.73和8.68,P值分别为0.036、0.012和0.013。结论:肝癌干细胞标志CD133表达影响肝癌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肝癌分化程度;CD133蛋白表达程度与肝癌术后无瘤生存呈负相关,原因可能与肿瘤细胞低分化以及肿瘤血管微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CD44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组织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讨其临床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组织和27例正常输卵管组织中CD4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输卵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44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亦在细胞质着色,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中CD44的高阳性表达率为68.18%,明显低于正常输卵管组织(88.89%)(P<0.05);CD44的表达与输卵管癌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并无明显差异性(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D44低阳性表达和FIGO分期晚期的输卵管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P均<0.05);CD44是影响输卵管癌患者独立预后的风险因素。结论:CD44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组织中表达降低,CD44低表达和FIGO分期均与输卵管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2、CD24、CD44S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83例HNSCC患者癌组织、46例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CD133-2、CD24、CD44S的表达,分析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D133-2在癌组织、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64 %(8/83)、21.74 %(10/46),CD24分别为90.36 %(75/83)、45.65 %(2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040、5.818,均P<0.05);CD44S在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均表达,但其染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62,P<0.05)。在癌组织中,CD133-2的表达与组织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χ2=7.246,P<0.05),CD24和CD44S的表达均与组织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χ2值分别为9.005、44.765,均P<0.05),CD44S的表达与T分期呈负相关(χ2=4.650,P<0.05)。结论 CD24、CD44S在HNSCC中的表达随着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增高而增高,能否作为HNSCC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尚需进一步研究;CD133-2表达随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增高而呈下调趋势,可以作为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并可能与肿瘤的进展、临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癌组织CD44v6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组织切片中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 ,用CD44v6的单克隆抗体 ,以S -P染色法检测CD44v6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有肝外转移的患者其CD44v6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没有转移的患者 ,而CD44v6的表达在肿瘤大小、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两年内复发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D44v6与肝细胞癌的细胞恶变的发生有关 ,而且CD44v6在有肝外转移患者中的高表达说明它在肝癌发生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及两年内复发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D40及其mRNA在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胃癌组织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分子表达,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例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D40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9%(19/56),与癌旁正常组织(6.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RT-PCR检测发现CD40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7%,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CD40和CD40mRNA阳性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结论]检测胃癌组织中CD40及其mRNA有助于胃癌诊断、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D44和CD133在HBV诱导的慢性肝病和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价其与炎症活动度、纤维化分期(慢性肝炎合并肝硬化或无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未发生肝硬化的患者24例,慢性乙肝伴有肝硬化的患者24例和肝细胞癌患者24例,分为组Ⅰ、组Ⅱ、组Ⅲ,另收集病理肝脏组织正常,血清HBV抗体和HBsAg均为阴性的患者10例,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对非肿瘤性肝活检中的坏死性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分期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D44和CD133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中的CD44和CD133表达量均随疾病进展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1F1评分相比,患者CD44和CD133的表达在炎症活动评分和纤维化达到A3F4评分时,有显著升高(P<0.05);且随肝细胞癌分级的升高,CD44和CD13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均有CD44和CD133的表达。CD44和CD133的表达与炎性活动、纤维化分期和肿瘤分级增加有显著相关性。因此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和CD133可以用于开发新的肝细胞癌靶向药物和预防性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Yang WF  Wang SZ 《癌症》2004,23(2):189-192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参与抗肿瘤免疫。本研究通过检测人食管癌组织及其区域淋巴结中树突细胞CD1a(特异性标志)、CD80、CD86(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探讨食管癌发生及其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食管癌病例(Ⅰ-Ⅱ期27例,Ⅲ-Ⅳ期31例;G1-237例,G321例;鳞癌49例,腺癌9例;有淋巴结癌转移者37例,无淋巴结癌转移者21例)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11例食管炎性组织、12例正常食管组织、31枚有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34枚无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中树突细胞CD1a及CD80、CD86的表达。结果:(1)树突细胞CD1a、CD80、CD86的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6.18±1.47,5.37±1.13,37.35±7.42)明显低于正常食管组织(10.28±2.11,9.67±1.94,48.76±10.23)、食管炎性组织(11.89±2.65,10.46±1.79,51.55±10.60)及癌旁组织(11.79±2.41,10.49±1.89,9.78±12.31)中的表达(P<0.01);(2)树突细胞CD1a、CD80、CD86的表达在食管癌患者有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8.34±1.66,6.78±1.42,41.70±8.71)明显低于无癌转移的淋巴结中的表达(12.23±2.14,10.82±2.11,59.63±12.52)(P<0.01);(3)癌旁组织及食管炎性组织中树突细胞CD1a、CD80、CD86的表达与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1.
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1],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不仅可定量地反映肿瘤血管生长情况,还能预示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趋势[2].不同微血管标记物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报道不一致,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种微血管标记物即CD31、CD34及CD105在65例肺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的表达,比较它们标记的MVD的差异及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寻找较合适的肺癌组织微血管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细胞黏附因子CD14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问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vision法检测47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MP-2和CD147的表达情况.结果 47例HCC组织中MMP-2和CD147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8﹪(30/47)和57.5﹪(27/47),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8.5﹪和6.4﹪).MMP-2和CD147在TNM分期Ⅲ-Ⅳ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NM分期Ⅰ-Ⅱ期组(P<0.01),肿块最大径≥5 cm病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肿块最大径<5 cm HCC病例的阳性率(P<0.01),有转移组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1).本组HCC组织中MMP-2的表达和CD147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r=0.42,P<0.01).结论 MMP-2和CD147的表达与HCC的TNM分期、肿块大小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HCC侵袭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黏附分子CD44v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2例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及其中13例转移淋巴结内CD44v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口腔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在原发灶内CD44v3表达强度高于对应的转移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2例原发灶中CD44v3表达强度,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3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级等因素均无相关性.结论:CD44v3的表达可能与口腔鳞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44V的含量及口腔鳞癌组织中CD44v5、CD44v7的表达。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及3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可溶性CD44V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同一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口腔鳞癌组织中CD44v5、CD44v7的表达。结果:3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44V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1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其原发灶与转移灶(淋巴结)内CD44v5、CD44v7的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原发灶高于转移灶。同一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可溶性CD44V含量水平与口腔鳞癌组织中CD44v5、CD44v7的表达强度均未见相关性。结论:外周血中可溶性CD44V的含量水平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可能具有参考价值;CD44v5、CD44v7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146mRNA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技术定量检测70例HCC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18例非癌肝组织中CD146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CD146mRNA在肝癌组织(0.044±0.0178)明显高于在癌旁肝组织(0.0367±0.0121)中的表达水平(P<0.01),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癌肝组织(0.0263±0.0102)中的表达水平(P<0.05)。CD146mRNA在人肝癌组织中的含量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及术后复发明显有关,而与肿瘤个数、肿瘤直径、血清AFP水平及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CD146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术后转移复发有关;可作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组织切片中CD44v6、MMP-2和VEGF三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用三种物质的单克隆抗体,以S-P染色法检测CD44v6、MMP-2和VEGF的表达.结果在有肝外转移的HCC组织中,CD44v6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肝外转移组;门静脉癌栓组MMP-2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癌栓组;而VEGF在肿瘤早期、低分化和术后复发的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增高;在有肝外转移的患者中上述2~3种标志物的联合表达阳性率明显增加.结论 CD44v6、MMP-2和VEGF蛋白在HCC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生长、浸润转移有密切的关系;三种蛋白的阳性表达均可促进HCC生长,易形成肝外转移灶或门静脉癌栓;而它们的联合表达,使HCC更容易发生肝外转移.  相似文献   

17.
肺癌组织CD44、CD71的检测及与病理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癌组织CD44、CD71的表达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3例肺癌患者癌组织的CD44、CD71进行检测,并与其组织细胞学分类、分型,年龄,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析。结果CD44、CD71在低分化肿瘤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细胞;肺肿瘤发生淋巴转移时,其CD44的表达明显增高,60岁以下患者CD71表达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的患者。结论肺癌组织CD44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D7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患者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CD39 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用2012 年5 月至2013 年12 月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85 例HNSCC患者的组织标本及病例资料,Oncomine 数据库获取的基因芯片,以及HNSCC细胞系SCC15、UM1 和Cal25。在线分析CD39 在HNSCC组织与正常颊黏膜组织转录水平的差异性,用Western blotting 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NSCC组织中CD39 蛋白的表达。采用Spearman’s 检验分析HNSCC组织中CD39 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 曲线法和Log rank 检验分析HNSCC组织CD39 表达与生存的关系,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评价CD39 表达与复发风险的关系。结果:CD39 在HNSCC组织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颊黏膜组织(P<0.01),其在HNSCC细胞Cal25、SCC-15 和UM1 中均有表达,UM1 细胞中CD39的表达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XM)剂量依赖性。CD39 高表达患者53(62.4%)例,其高表达与术前化疗正相关(r=0.234,P<0.05),CD39 高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较低表达组显著缩短(P<0.05),CD39 高表达是HNSCC 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HR=2.328,95%CI=1.091~4.967;P<0.05)。结论:CD39 在HNSCC中呈DXM诱导性表达和组成性表达,其在癌组织中过表达是HNS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提示其在HNSCC进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24对大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24的表达情况,用pcDNA3.1(+)载体构建CD24的表达质粒[pcDNA3.1(+)-CD24],应用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24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应用CCK-8法,检测SW480及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体外增殖情况。结果 CD2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染色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膜表达和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4.9%和89.6%,质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性;成功地构建了pcDNA3.1(+)-CD24表达质粒并瞬时转染SW480细胞,质粒转染组在转染48、72和96 h时,细胞活性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 CD24在大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而且可促进大肠癌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提示CD24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0受体(CD200 receptor,CD200R)在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100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LSCC患者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200R的表达,体外细胞实验验证CD200R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结果  CD200R主要在LSCC组织的细胞质和细胞膜表达,55%(55/100)呈高表达,45%(45/100)呈低表达。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和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al,DFS)期分别为46个月和32个月,均低于低表达患者(P=0.020,P=0.001)。CD200R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D200R表达降低后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降低。  结论  LSCC患者组织中存在CD200R表达,且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敲低CD200R后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降低,CD200R可作为预测LSCC复发和生存的新型标志物,为肿瘤治疗技术开发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