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脑梗死病人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梗死病人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观察2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率、护理舒适度、血脂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肢体运动功能(NIHSS评分)、生活能力(BI指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1);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率和护理舒适度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病人血脂水平和HINSS评分均有下降(P<0.05~P<0.01),且观察组病人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1);2组病人BI指数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BI指数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率以及护理舒适度,同时可以更明显地促进病人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适于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康复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命力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命力护理,比较两组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健康信念评分和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疾病知识、饮食干预、准确运动、用药干预等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预防心血管疾病健康信念量表评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生命力护理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健康信念评分和自我效能感评分,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旭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2):1649-1652
目的:研究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对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确诊为宫颈癌并进行综合治疗的4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宫颈癌并进行综合治疗的4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方法。比较2组病人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气促3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病人干预前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对照组的效能感评分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宫颈癌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水平,对于病人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欢  欧阳怡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96-1700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为优化COPD病人医疗服务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病人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自我管理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分别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分(MRC)评价2组病人心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同时采用健康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病人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6MWD、MRC评分和健康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SGR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6MWD、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分均升高,MRC评分和SGRQ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6MWD、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分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MRC评分和SGRQ各维度评分降低幅度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病人临床康复,有助于增加对疾病的认知,并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肺结核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护理能力,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治疗当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结构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结构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骨质疏松症知识、健康信念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和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骨质疏松症知识评分、健康信念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PG、餐后2hPG和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化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提高骨质疏松症知识评分、健康信念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降低血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自我管理效能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说、听、看方式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说、听、看加体验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病人血糖控制、自我管理效能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管理后2组病人FB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P<0.01),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管理后2组病人健康饮食、饮食与血糖、健康行为、遵嘱服药得分及C-DMSES总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且观察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管理后2组病人药物、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得分及SDSCA总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且观察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病人给予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优化了血糖控制结果,提高了病人自我效能水平,改善了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对肺癌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表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价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经自我效能干预后,干预组在整体生活质量和功能量表评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 2组病人除呼吸困难、呕吐、便秘、疼痛、经济影响方面外,其他症状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提高肺癌病人化疗后自我效能感,利于形成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董海红 《黑龙江医学》2021,45(20):2186-2188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间在定西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健康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燕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1):1552-1556,1559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对腹膜透析腹膜炎致肠梗阻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腹膜透析腹膜炎致肠梗阻病人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比较2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健康行为量表(HPLP)评分与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出院时,2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ESCA评分、HPLP评分以及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所有病人上述指标均高于出院时(P<0.05~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有助于显著改善腹膜透析腹膜炎致肠梗阻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病人焦虑、抑郁和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术的冠心病病人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病人手术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术后治疗依从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自我效能水平.结果:2组病人术前1 d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观察组病人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病人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1 d(P<0.01),随时间延长SAS和SD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P<0.01).PCI术后,观察组病人的服药依从率、健康行为依从率、定期复查依从率、运动治疗依从率及饮食治疗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1%,亦低于对照组的23.8%(P<0.05).除情绪控制外,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效能总分和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病人的冠心病认知水平与自我效能总分及因子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沟通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而与因子情绪控制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其冠心病认知水平,加强自我效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并分析心理护理对两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2019年4月于我科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在同一时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共80名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状况、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调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分析自我效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性。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心理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t=7.021,P<0.05)。(2)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各方面均低于对照组(t=9.973、11.494、10.932、10.720,均P<0.05)。(3)经线性相关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生活质量指标均呈正相关(r=0.760、0.749、0.758、0.706,均P<0.05)。(4)观察组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t=6.013,P<0.05)。(5) 观察组在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方面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升(t=7.638、9.664、9.542、9.162,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水平普遍低于健康人群,而其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且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Orem干预模式护理对急性胃炎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的急性胃炎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于给予Orem干预模式的急性胃炎患者40例纳入观察组。2组均连续干预2周,对比2组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感。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合理营养、健康行为、服药、适量运动、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给予急性胃炎患者Orem干预模式护理可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9月~2013年4月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干预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60例和综合护理组60例。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平均病程、冠心病类型情况;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调查表SF-36情况;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平均病程、冠心病类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健康调查表sF一36、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SF一36、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3例参与本次观察,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自我效能评分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均得到充分提高,利于患者日常的自我监控,对病情的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敏 《中国乡村医生》2022,(36):126-128
目的:研究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平均分、症状管理及疾病共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平均分、症状管理及疾病共性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肺癌病人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肺癌根治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院时实施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护理能有效减轻肺癌病人出院后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可提高肺癌病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在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其中对照组62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分析2组病人干预后的血糖和体质量指数(BMI)控制情况,并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和生存质量评估量表对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B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除规律运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的生存质量量表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血糖水平和BMI的控制,有助于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及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心率异常患者例数、高血压患者例数、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前,2组冠心病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心率异常患者及高血压患者例数均较治疗前例数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HAMA、HAMD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干预预防性护理方案,能够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亨特综合征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80例亨特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brief form questionnaire, WHOQOL-BREF)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亨特综合征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焦虑等负性情绪消退,同时提高生存质量,赢得患者认可与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