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探讨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专业承诺调查量表,对新乡医学院全体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818名进行普查。结果定向医学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P<0.01);男生的情绪低落得分高于女生,女生的规范承诺得分高于男生;大一、大二学生的理想承诺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学生的继续承诺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情感承诺、理想承诺和继续承诺是学习倦怠的主要预测变量。结论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与专业承诺水平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208-211
目的探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方法应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量表对新乡医学院在校全体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总分为56.75±9.99;不同性别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1,P=0.510)。学习倦怠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学生自我效能感、专业兴趣、情绪因子、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课程因素、就业前景6个维度影响学习倦怠总分水平,共同解释学习倦怠总变异量为58.4%。结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整体学习倦怠水平达到较高水平。学生自我效能感、专业兴趣、情绪因子、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课程因素、就业前景6个维度对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倦怠及人格特质现状并探讨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和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对495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女生学习动机、学习倦怠和坚韧人格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倦怠和坚韧人格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在学习动机得分上,大一和大二年级>大三年级;在学习倦怠得分上,大一年级 < 大二年级 < 大三年级;在坚韧人格得分上,大二年级>大三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学生学习动机得分与学习倦怠得分呈负相关关系(r=-0.270,P < 0.01),与坚韧人格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303,P < 0.01)。结论加强高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和坚韧人格教育可降低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资本、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蚌埠医学院1610名医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资本、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心理资本、积极应对高分组医学生学习倦怠得分均明显低于低分组(P<0.01);消极应对高分组医学生学习倦怠得分明显高于低分组(P<0.01);希望、韧性、自我效能和积极应对与学习倦怠均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学习倦怠均呈正相关(P<0.01);韧性、心理资本、积极应对、希望均与情绪低落均呈负相关(P<0.05~P<0.01);希望、韧性和自我效能与行为不当均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和乐观与行为不当均呈正相关(P<0.01和P<0.05);自我效能、心理资本、消极应均与成就感低呈负相关(P<0.01)。结论:心理资本、韧性、希望、乐观、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与学习倦怠相关性明显,消极应对是学习倦怠正向预测源,其余几个因素可以反向预测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52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结果: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及情绪弹性总分分别为(52.42±12.67)分、(73.46±11.78)分、(39.85±7.49)分。高职护生的情绪弹性总分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7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81%。结论:提高情绪弹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缓解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1):1002-1004
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探讨网络成瘾类型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网络成瘾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为工具,对河南省7所高校(新乡医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新乡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大一、大二、大三3个年级的1 485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将网络成瘾者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并对其学习倦怠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网络成瘾各类型中,高分组大学生学习倦怠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网络游戏成瘾得分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及学习倦怠总分均存在正相关(P<0.05,P<0.01);网络信息问卷得分与情绪低落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网络信息成瘾倾向越高,情绪低落的表现越明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和网络信息成瘾的倾向越明显,越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7.
《西北医学教育》2018,(2):288-291
目的探讨医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正负情绪量表对36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学习倦怠的总分为(56.41±10.32)分,男生在心理弹性、积极情绪、学习倦怠情绪低落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女生,其中心理弹性得分分别为(62.99±14.50)分、(59.66±13.39)分,积极情绪分别为(31.35±7.81)分、(29.17±6.13)分,情绪低落分别为(22.58±6.06)分、(21.42±4.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在学习倦怠成就感低因子上得分为大一(18.03±3.87)分、大二(16.09±3.76)分、大三(16.40±3.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57,P<0.01)。医学生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因子与积极情绪、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452~-0.189,P<0.01),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之间呈正相关(r=0.507,P<0.01)。积极情绪在学习倦怠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12%。结论积极情绪在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弹性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925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对社会人口学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检测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之间的关联。结果:不同性别、年级、年龄、是否独生子女、父母亲文化水平、家庭居住地和家庭经济的高职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以及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学习成绩上游和中游的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下游的学生(P<0.01);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评分与学习适应性总分、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评分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偏相关分析显示,学习适应性的总分以及5个分量表均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及分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高职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是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专业承诺、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10名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①在总体上,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指数为(2.84±0.49)分;在性别上,男生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分别为(2.83±0.65)分,(3.08±0.61)分]高于女生[分别为(2.70±0.63)分,(2.96±0.60)分],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在年级上,不同年级医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差异有显著性( F =4.244,P <0.01);在专业上无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②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社会支持均呈显著负相关( P <0.01).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情感承诺、家庭支持变量对医学生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P <0.01).结论 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医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本科定向生专业承诺、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普查新乡医学院2010级~2012级,有效问卷739份,问卷有效率92.61%。结果三个量表得分均服从正态分布。定向生学习倦怠整体呈中等水平,每个条目平均得分为(2.88±0.45)分,中等及以上学习倦怠的比例是45.06%。时间管理倾向每个条目平均得分为(3.45±0.43)分。专业承诺整体水平较高,每个条目平均得分为(3.82±0.43)分。情感承诺、时间效能感、理想承诺和时间监控观相继进入对学习倦怠总分的逐步回归方程四个变量一共解释了44.0%的因变量变异量。定向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都是负相关关系,而时间管理倾向与专业承诺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专业承诺,解释了因变量学习倦怠的方差变异为30.12%。结论定向生时间管理倾向是影响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对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专业承诺是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与特点.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蚌埠医学院633名五年制医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医学生学习倦怠呈中等水平,发生率为37.3%,男生发生率高于女生(P<0.05).男生倦怠总分明显高于女生(P<0.01);大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不当评分均高于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P<0.05),大学四年级学生低成就感评分均高于其他年级(P<0.05);精神医学学生行为不当评分高于临床医学学生(P<0.05).结论: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本身需要重视这个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专业承诺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和《大学生专业承诺问卷》对蚌埠医学院600名五年制医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得分(116.32±14.72)分,专业承诺得分(85.10±13.24)分;与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医学生比较,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医学生专业承诺强的医学生百分率相对较高(P<0.01);医学生自我管理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与专业承诺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逐步回归分析职业生涯管理、人际关系管理、身心管理、时间管理进入以专业承诺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专业承诺相对较好,自我管理能力中职业生涯管理、人际关系管理、身心管理、时间管理对专业承诺有影响,职业生涯管理影响最显著,可以解释医学生24.1%的专业承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贵州某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及特点,为有效提高其学习适应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环境因素5个维度对602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聚类分析。 结果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适应总分值为3.26±0.46,高于中等临界值。学习适应总分值及学习态度、教学模式、环境因素维度上女生分值高于男生(P<0.05);环境因素维度上城市生源学生分值高于农村生源学生,独生子女学生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P<0.05);学习态度维度上非独生子女学生分值高于独生子女学生(P<0.05);学习适应总分值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教学模式维度上分值无不及格记录学生高于有不及格记录学生(P<0.05)。按年级分组,学习适应总分值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维度上1、2、3年级学生分值高于4年级学生(P<0.05),其中3年级学生最高。 结论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适应总体上表现良好,不同年级、性别、家庭环境及有无不及格记录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上存在差异,医学院校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环境及有无不及格记录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习指导和生活帮助,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三者问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50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总承诺得分分别是(28.229±5.327)分、(20.348±4.507)分、(19.405±3.730)分、(18.148±2.954)分、(86.130±13.421)分;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总倦怠得分分别是(21.733±5.338)分、(18.459±3.918)分、(17.083 ± 3.596)分、(57.275±9.766)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总效能感得分分别是(35.765±5.835)分、(35.247±4.840)分、(71.012±9.659)分;专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继续承诺与成就感低呈显著负相关,专业承诺各维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密切关系,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learning burnout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 506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three Questionnaires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questionnaire, learning burnout inventory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scale. Results The scores of affective commitment, ideal commitment, normative commitment and continued commitment of th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ere (28.229 ± 5.327), (20.348 ±4. 507), (19. 405 ± 3. 730), (18. 148 ± 2. 954) and( 86. 130 ± 13. 421), respectively. And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misconduct, low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total bumrnut of th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ere(21.733 ±5.338), (18.459 ±3. 918) , (17.083 ±3. 596)and(57. 275 ±9. 766) ,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the scores of learning ability of self-efficacy, learning behavior of self-efficacy and total self-efficacy were(35.765 ±5.835), (35.247 ±4.840)and (71.012 ±9.659), respectively. The affective commitment,ideal commitment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mensions of learning bumout. And the continued commitment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ed with the low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Otherwise, the dimensions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were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dimensions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However, the dimensions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wer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dimensions of learning burnout (P< 0. 01). Conclusions The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learning bumout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The higher the levels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are, the lower the level of learning bumout 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及其对专业学习的影响.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一至大五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高年级比低年级有更多的医学生认为现在的医患关系非常紧张(P<0.01),医生是一个高风险职业(P<0.01),在目前的医患关系下工作肯定会压力不小(P<0.01),担心以后会面临医患纠纷的困扰(P<0.01);高年级比低年级有更少的医学生对未来一段时间医患关系的改善比较乐观(P<0.01),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医患关系的发展前景不断改善(P<0.01),医患纠纷的发生双方均有责任(P<0.01);低年级比高年级更重视职业道德(P<0.05);新闻媒体是医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的主要途径,教师的言传身教成为影响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看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高年级对专业的满意度低于低年级学生(P<0.01);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医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认为医患关系不紧张的医学生高(P<0.01).结论:当前不良的医患关系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对医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择业观造成了负面影响,需要从社会、媒体、学校、教师等多方面加强措施减少这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怠倦状况,分析不同变量在情感耗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在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随机抽取10所医学院校378名在职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怠倦属于中度怠倦。不同年龄、性别、工作年限、职级的辅导员在工作怠倦的3个维度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呈随着年龄增长玩世不恭维度得分也随之增多;女辅导员在情感耗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男性辅导员;工作年限5~10年辅导员情绪耗竭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组(P<0.01),<3年组得分低于3~<5年组(P<0.01);工作年限<3年组、3~<5年组和5~10年组成就感低落得分依次降低(P<0.05~P<0.01);随着职级增高情绪耗竭得分降低(P<0.05~P<0.01);副科级玩世不恭得分高于科员和正科级(P<0.01和P<0.05);不同学历的医学院校辅导员在情绪耗竭得分上博士、硕士、本科依次降低(P<0.01);在玩世不恭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就感低落得分博士、硕士、本科依次升高(P<0.01)。结论: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怠倦属于中度怠倦,其不同变量上差异对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建设和医学院校辅导员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