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温州市血液报废原因,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方法。方法:从浙江省血液信息管理与监控系统(BIS2.0)中采集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血液报废数据,对各种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血液报废因素中,感染性因素所致血液报废量为15 335 u,占总血液报废量的70.93%,非感染性因素所致血液报废量为6 283 u,占29.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感染(占0.58%)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占0.50%)导致血液报废率较高。近五年各种因素导致的不合格率各年份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血机构需要建立科学的血液管理方法,加强血液采集工作的质量控制,完善血液检测方法,从各方面保证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引起广州军区采供血机构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寻求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该采供血机构2010-2012年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报废血液按照报废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引起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提出减小报废率的措施。结果 2010-2012年间该采供血机构共报废2098袋悬浮红细胞和2632袋血浆。报废原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异常、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梅毒阳性、破袋、非标量、乳糜血、溶血、血液过期等。悬浮红细胞报废原因前3位分别为:ALT异常(994袋,47.4%),血液过期(409袋,19.5%),破带(172袋,8.2%);血浆报废原因前3位分别为:ALT异常(985袋,37.4%),溶血(492袋,18.7%),破带(421,16.0%)。结论献血前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核查献血者既往信息,严格血液初筛检测,可有效降低血液正常报废的比例。规范血液采集、分离、制备、贮存等各环节操作,可以有效降低血液异常报废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出现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以便节约血源和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我站2013年外采科采集23870袋血液,检查在血液采集、运输、储存、制备等各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并对样本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和记录。结果对23870袋样本中出现的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合格袋数为22209袋,占研究样本总数的93.04%;不合格袋数为1661袋,占研究样本总数的6.96%。其中在不合格报废血液样本中,由于丙氨酸转氨酶(ALT)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搞体(抗-HCV)异常等原因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为863袋,占样本总数的3.62%;由于脂血、离心破损等成分制备过程中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为798袋,占样本总数的3.34%。结论在采供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SOP),对可能造成血液报废的各个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以期达到降低血液制品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血液报废的原因,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 统计我站2009年自愿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率 及报废构成比,分析不合格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节约宝贵的血资源。结果 血液检测因素报废1408人 ,占4.42%。其中ALT报废人数最多,有996人,占3.13%;其次依次是抗-HCV(139,0.44%)、抗-HIV(116 ,0.36%)、HBsAg(98,0.31%)、抗-TP(32,0.10%)、其它(27,0.08%);非血液检测因素报废774袋,占 1.23%,其中以病灭血浆的不足量报废袋数最多,有432袋,占55.81%;其次是溶血,有121袋,占15.63% ;然后依次是黄疸(81,10.47%)、脂肪血(71,9.17%)、破损(45,5.81%)、特殊抗体(9,1.16%)、絮状 物(8,1.03%)、其它(7,0.91%)。结论 血站人员除了强化操作技能、端正服务态度,还应加强对无偿献 血知识的宣传,强化对献血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护理,为献血者提供舒适的采血环境,使其了解血液知识, 才能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近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措施,以减少血液浪费.方法 收集广州血液中心2010-2012年所有血液采集制备信息和血液报废的信息,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采集制备血液2 827 955 U,报废179 794 U,报废率为6.35%;感染性不合格血液导致的报废占总报废量的64.79%,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 (2.12%) >HBV (0.85%)>梅毒(0.53%)>HCV(0.49%)>HⅣ(0.12%);非感染性不合格原因的报废占总报废量的35.20%,报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糜血(1.63%)>过期血(0.27%)>血袋破裂和渗漏(0.16%)>其他(0.08%)>溶血(0.06%)>血凝块(0.01%)>纤维蛋白析出(0.005%).结论 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性标志物阳性导致的血液不合格.做好献血前的征询和宣传,进行ALT初筛,加强献血知识普及和献血前注意事项的告知,对降低血液报废率,加强血液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襄阳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应预防对策,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本站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待检库报废的所有血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检测不合格报废是襄阳血站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占到报废总量的72.9%,检测不合格占总报废数的27.1%。脂肪血、血量不符、破损是造成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的三大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87.2%、7.3%和3.9%。非检测不合格报废的血液品种中血浆排在第一位,占总报废数的97.7%,其次是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冷沉淀。结论针对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不断加强采供血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在保证血液安全有效的同时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合格血液的采集,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统计分析2011~2013年我市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产生的原因及报废率。结果在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中,不足量占66.47%、脂肪血占10.18%、溶血占7.19%、离心破袋占6.69%、间隔期不足占3.69%、凝块占1.5%、渗漏占1.15%、过保存期占0.60%、保密性弃血占0.50%。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报废,让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液非检测因素报废量及其主要原因。方法 收集广州血液中心成分血制备部2020年1—6月在广州血液中心信息系统存储的非检测因素导致血液报废的数量、原因、制备量和采血量,统计分析每月成分血制备部全血类、血浆类、红细胞类报废量及其原因。结果 全血类非检测因素报废量与月采集血量无相关性;报废原因中,外观质量异常报废量与月报废量无相关性,而渗漏、破损量均与月报废量呈正相关(r>0,P<0.05)。血浆类非检测因素报废量与月制备量呈正相关(r>0,P<0.05);报废原因中,渗漏量与月报废量无相关性,而脂血、红浆、破损量均与月报废量呈正相关(r>0,P<0.05)。红细胞类非检测因素报废量与月制备量无相关性;报废原因中,凝块、破损量与月报废量无相关性,而渗漏量与月报废量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成分血制备部的血液存在一定的报废率,需针对不同的报废原因制订预防方案和纠正措施,以降低血液非检测因素报废率,加强血液临床供应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采供血机构血液报废原因,并提出降低血液报废率的对策。方法统计并分析2013年和2014年吉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血液报废情况,分析其原因。结果统计数据表明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为实验室检测项目不合格,依次为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增高、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梅毒阳性、丙肝抗体(HCV-Ab)阳性和HIV-Ab阳性;非检测因素造成的血液报废主要原因为乳糜血、破袋渗漏、溶血、凝块、非标示量、纤维蛋白析出、血液收回等。结论肝功能异常、HBs Ag阳性、梅毒阳性以及乳糜血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根据本站实际加强质量管理、并规范操作,制定降低报废率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114-116,125
目的分析衡阳市医疗机构退血原因,寻求对策以降低临床血液退回报废率。方法收集衡阳市医疗机构2013~2016年退血报废的血液成分、数量、退回的医疗机构、退回原因及血液发放的季节等数据做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6年衡阳市医疗机构总退血报废血液占全市此期间医疗机构供血量0.08%(314.5 U/403806.5 U),退血报废的血液成分主要为血浆和冷沉淀;退血报废原因主要是絮状物、血袋破损和脂肪血浆。结论加强采供血各环节及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将有效减少血液报废率,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费,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2003年1~12月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及非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产科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1994、1999和2003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3年剖宫产率为54.53%,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16.08%,社会因素剖宫产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均高于非社会因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2003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与1994、1999年相比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也是手术并发症增加的重要因素.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产科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发热是颅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除可明确病因的感染性发热,非感染因素亦可导致术后发热.此类发热在中医学可归于内伤发热,大体分为虚、实、情志因素3类.属虚者包括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其基本病机为元气亏虚、阴血津液不足而生虚热;为属实者包括瘀血、浊积、邪毒等,其基本病机为血、痰、湿等壅遏体内,郁而化热;情志郁结也可化热.颅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本市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对温州市中心血站2009年1月~2011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为1.66%,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1.39%;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不合格率为1.24%,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7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66%,总检测不合格率为5.74%,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无偿献血总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ALT阳性是血液报废的最主要因素,血液梅毒抗体检测的阳性率逐年增高,是目前仅次于ALT阳性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杨桂芳 《医学综述》2008,14(6):958-959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的原因。方法对2003~2004年扬州市区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扬州市区共采血23258例,报废血液804例,占3.46%。街头动员献血15519例,血液报废421例,报废率2.71%;街头自愿献血7739例,血液报废383例,报废率4.9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7、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阳性399例,报废率1.72%;脂肪血152例,报废率0.65%;过期血89例,报废率0.38%;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73例,占0.31%。结论需加强献血前宣传教育、强化血液管理以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3~6岁儿童眼病危险因素。方法 2020年7月10日分别在青海省西宁市幼儿园、玉树市幼儿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幼儿园随机选择1 352例、593例、935例3~6岁儿童,使用伟伦视力筛查仪检测所有儿童屈光状态,记录视力异常、急性结膜炎、斜视、眼球震颤、角膜炎等眼病的发生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及家长资料,采用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原地区3~6儿童眼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青海省西宁市和玉树市非感染性眼病的发生率高于海西州(P <0.05);玉树市非感染性眼病的发生率高于西宁市(P <0.05)。青海省海西州感染性眼病的发生率高于西宁市和玉树市(P <0.05),玉树市的感染性眼病的发生率高于西宁市(P <0.05)。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居住地平均海拔[■=3.963(95%CI:0.187,0.341)]、每日观看电视和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0.938(95%CI:1.269,1.678)]、父亲屈光状态[■=0.997(95%CI:1.151,1.956)]、母亲屈光状态[■=0....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阜阳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生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以期制定有效的指导方案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阜阳颍西和西湖社区≥ 40岁6 000例居民为调查对象,筛查脑卒中高危、中危、低危人群,并对筛选出的高危人群进一步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共筛查5 924例,高危人群共1078例(18.2%),男性高危人群检出率15.9%低于女性高危人群检出率20.2%(P < 0.01),其中高血压、吸烟、运动缺乏是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P < 0.01),男性高危人群血脂异常、吸烟率、肥胖/超重暴露率高于女性(P < 0.01)。对1 078例高危人群进一步行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彩超筛查,其中颈部血管彩超异常率为25.8%(278/1078),男性血管内膜增厚率及血管狭窄率均高于女性(P < 0.01和P < 0.05)。男性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率67.2%高于女性的38.1%(P < 0.01)。结论通过社区居民的筛查,了解阜阳市社区居民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性加强防治和干预,可有效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的临床特点,调查分析患者感染性疾病检出情况,为未来FUO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抽样,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FUO患者临床资料,仔细阅览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受教育程度等,记录患者感染性疾病检出情况,分析其与非感染性疾病的不同,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 100例FUO患者中确诊为感染性疾病者60例,发生率为60.00%,其他40例均为非感染性疾病,包括17例结缔组织病,10例杂病类,8例恶性肿瘤,5例病因未明;较非感染性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男性占比多,热程短,畏寒、头痛是其主要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血清铁蛋白低表达、乳酸脱氢酶低表达、白蛋白高表达、碱性磷酸酶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血清铁蛋白是FUO患者感染性疾病独立预测因子,与疾病呈负相关(OR>0,P<0.05)。结论 FUO患者感染性疾病检出率高,以男性多见,患者常伴畏寒、头痛等症状表现,血清铁蛋白用于FUO患者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和感染危险因素,评价日常监测资料的准确性,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7月10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030例,实查1026例,实查率为99.61%。医院感染22例,22例次;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均为2.14%;感染部位以手术部位感染(31.82%)和下呼吸道感染(22.73%)为主;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感染科ICU(28.57%);抗菌药物总体使用率为44.64%。感染病例分离出细菌1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经血传播疾病HBV检测阳性结果为16.61%,HIV检测阳性结果为2.98%,HCV检测阳性结果为4.13%。结论:传染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中,血源性传播疾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感染科ICU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手术部位和下呼吸道为医院感染重点部位,工作中应关注重点科室和重点感染部位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大兴区农村居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大兴区农村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利用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大兴区黄村镇和瀛海镇的两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辖的四个自然村中≥18周岁居民2047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的2周患病率为13.1%,慢病患病率为14.9%,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38.1%;被调查居民的2周就诊率为7.1%,2周患病未就诊率为46.1%,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率为36.4%,对社区卫生服务总的满意度为90.9%。农村居民2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为:慢病患病情况、性别和收入;影响农村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因素为:性别、慢病患病情况及距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远近。结论大兴区需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满足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奉化市1955—2004年传染病的发病和病谱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50年传染病发病资料,计算各年代平均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析不同年代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趋势。结果50年间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下降91.60%、99.24%和91.23%。呼吸道、肠道和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96。14%、87.54%和99.44%。血源及性传播性传染病发病率上升了35.13%,其构成比达48.22%。淋病、乙肝和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2.98/10万、51.48/10万和46.88/10万。疫苗针对的传染病被有效控制。HIV/AIDS、霍乱O139和大肠杆菌O157:H7等病例不断发生。结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持续上升,肠道传染病居高不下,新的传染病不断发生,已成为奉化市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