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星形胶质细胞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朱长庚 《解剖学报》1990,21(4):441-446
  相似文献   

2.
活化小胶质细胞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化小胶质细胞培养液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LPS激活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采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刺激星形胶质细胞,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及IL-1β和TNFα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量上升,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增高;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GFAP表达量上升,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增加。结论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可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前炎症介质IL-1β和TNF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Ski在大鼠正常及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提取大鼠大脑皮质,分离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采用LPS刺激和细胞划痕损伤2种方法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个时点2种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Ski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表达情况,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ki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结果:GFAP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固有表达,LPS活化和划痕损伤后表达均上调。Ski在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1 mg/L LPS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后,Ski表达开始增加,4 d时表达量最高(P0.05),6 d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未活化组;细胞划痕损伤后Ski蛋白表达情况与上述情况高度一致。Ski在正常及LPS活化6 d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主要集中在胞核,LPS活化后2和4 d时在胞质中出现明确的Ski表达。结论:Ski蛋白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并在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上调。由此,我们推测Ski蛋白可能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过程。  相似文献   

4.
神经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综述了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Schwann细胞以及小胶质细胞等几种神经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及其新进展。重点介绍有关材料获取、培养基的选择与改良、培养技术要点、体外生长特征以及形态学鉴定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在胚胎期和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白细胞介素1(IL-1)呈高水平表达,而在正常成年哺乳动物CNS中,IL-1呈组成性低水平表达。CNS炎症、损伤后,IL-1的含量显著增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CNS中内源性IL-1的主要来源。小胶质细胞、星形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均表达IL-1的功能性受体IL-1R,因而IL-1能通过调节这些神经胶质细胞的活性,参与CNS的生理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神经胶质祖细胞移植于小鼠脑内两侧侧脑室周区后的形态结构发育变化。方法将人神经胶质祖细胞移植入出生1天的小鼠脑内两侧侧脑室周区,用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移植6个月后,小鼠脑内人神经胶质祖细胞的分布、分化和形态结构的特点。结果人神经胶质祖细胞移植6个月后成功地在小鼠脑内存活并广泛分布,主要发育成人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部分神经胶质祖细胞分化成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hondroitin sulphate proteoglycan,NG2)阳性的细胞。结论人神经胶质祖细胞移植小鼠脑内环境中主要分化为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和部分NG2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7.
氨对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体外实验条件下观察氨对星状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用NH4Cl造成高高NH4环境,对体外培养之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高NH4环境下,星菜胶质细胞首先表现出损伤性变化,细胞电子密度降低,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肿胀,在胞质内形成许多单位膜包绕的电子密度降低的空泡区域,以后随着氨浓度加大或/和氨作用的时间延长,细胞内成份开始出现增生修复现象,次级溶酶体数量增  相似文献   

8.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家族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从而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属于模式识别受体(PRRs)。目前关于TLR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所进行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料。深入探讨TLR家族在中枢系统的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等常见病的发病机理及寻求其防治新措施。  相似文献   

9.
星形胶质细胞的异质性及胶质网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星形胶质细胞(Ast)在脑功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异质性和胶质网络是Ast新近引起重视的特性,Ast的异质性包括Ast形态结构、膜受体、胞质活性物质、对创伤的反应及其胶质网络等的差异。胶质网络是指Ast之间、少突胶质细胞(Olig)之间以及Ast与Olig之间通过缝隙连接形成的网络,水、无机离子以及小分子物质可以在网络中双相或单相扩散,网络活动以钙波为主要特征,钙波受神经递质(神经元电活动)影响,并能反馈影响钙波范围内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10.
显示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镀银法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廷贤 《解剖学杂志》2000,23(3):290-291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中,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无论在正常的生理活动或损伤的修复过程,均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尚有一些未定论的问题需待解决。因此,对这两种细胞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显示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方法较多,但这些方法在具体应用时常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为了满足教学和科研的要求,我们对多种显示方法进行了摸索和对比,并选定Penfield氏改进的Del Rio-Hor-lega氏法进行了重要的研究和改进。(1)在进入碳酸银溶液之前,用DAB(3.3’-diaminobenzidine)和H_2O_2处理;(2)增加碳酸银配方中碳酸钠的浓度至饱和;(3)将原法中碳酸银作用的时间和温度延长和提高。经过改良后的方法,稳定,显出率和成功率高,是显示小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脏X受体非选择性激动剂TO901317对酒精致新生小鼠大脑白质内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标记物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星形胶质细胞标记酸性纤维胶原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protein,GFAP),小胶质细胞标记物(tomato-lectin),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XR激动剂TO901317对出生后第6天(P6)酒精致小鼠大脑胼胝体处白质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调节作用。结果新生小鼠(P5)酒精暴露使脑白质处PDGFR-标记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而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和tomato-lectin标记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TO901317预处理导致酒精暴露新生小鼠大脑白质PDGFR-α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单纯酒精注射组(P<0.01),而GFAP,tomato-lectin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单纯酒精注射组(P<0.01)。结论 LXR受体激活能有效抑制大脑白质神经炎症反应,并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存活。  相似文献   

12.
<正>生理状态下,小胶质细胞保持静息状态,依靠较细长的分支感应大脑实质微环境,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应对损伤的前哨[1]。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多于小胶质细胞,约占所有胶质细胞总数的一半,被认为是CNS中功能最多的胶质细胞[2]。缺血性脑卒中主要表现为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感染流感病毒后的天然免疫反应,检测流感病毒H1N1和H5N1体外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否会诱导胶质细胞趋化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及其规律.方法:从新生小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神经胶质细胞,并进一步纯化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度鉴定后,用感染复数为2的流感病毒H1N1和H5N1进行体外感染,8小时后用免疫荧光检测流感病毒核蛋白(NP)的表达,以确认感染细胞比例.在感染早期(6小时)和感染中期(24小时)分别提取细胞RNA,检测趋化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分离得到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病毒感染后超过95%的细胞可以被感染,感染后的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CCI-3、CCL-5、CXCL-2、CXCL-9和CXCL-10的转录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CXCL-10的上调幅度最为明显,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能诱导更强烈的上调反应.结论:流感病毒H1N1和H5N1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可诱导趋化因子转录水平上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缺血早期(24h内)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st)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结果:缺血15min和30min组,缺血中心区大脑皮质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阳性细胞较均匀地分布于Ⅱ-Ⅵ层,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非缺血区;缺血1h和2h组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量进一步增加,胞质染色加深,并集中出现于Ⅲ、Ⅳ层;缺血3h组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大呈气球样,突起增长变粗,突起内出现水肿泡;缺血6h组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细胞固缩,边界不清;12h和24h组缺血中心区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细胞消失。同时观察到缺血3h和6h组缺血边缘区胶质原纤维性酸性蛋白细胞数量增多,直径增大,并可见到细胞分裂现象。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对脑缺血早期神经元损伤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脑穿刺伤灶愈合过程中大胶质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计数等方法研究脑穿刺损伤灶愈合过程中伤灶组织中大胶质细胞的形态和比例的变化及其规律,阐明大胶质细胞在脑损伤后胶质瘢痕增生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脑穿刺损伤后,大量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聚集在伤灶周围,呈典型的反应性胶质化改变;流式细胞计数结果证实,GFAP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在伤后2w达高峰,为46%;半乳糖脑苷脂(GC)阳性细胞的形态与比例无明显变化。作者提出,星形胶质细胞是胶质瘢痕中增生的主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一种反应活跃的细胞成分。  相似文献   

16.
蛋白脂蛋白在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晔  李春鹏  夏春林  沈慧  孙文阁 《解剖学杂志》2006,29(5):536-538,580,F0002
目的:探讨蛋白脂蛋白(PLP)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激光共聚焦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PLP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O-2A谱系来源的成熟2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PLP抗体标记为阳性,而在T1A谱系来源的成熟1型星形胶质细胞中则未检测到PLP的表达,从而在蛋白质水平验证本室研究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基因芯片结果中PLP mRNA在T2A中高表达,而在T1A中低表达的现象。结论:PLP等脂代谢相关基因可能在O-2A谱系发生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O-2A谱系与神经髓鞘发生以及脑内脂质代谢内在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胶质细胞与神经再生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郭畹华 《解剖学报》1993,24(4):424-430
神经再生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临床医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神经细胞是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特殊形态结构和功能,而且它又属于有丝分裂后细胞(post-mitotic cell),即在发生过程中,一旦形成它就失去了分裂能力。因此,其再生问题远较其他组织复杂和困难,已知只限于神经纤维能再生,即神经元轴突的再生长~(〔1〕)。近百  相似文献   

18.
背景:脊髓损伤后治疗不理想的原因是脊髓组织的囊变和胶质瘢痕的形成,因此,明确胶质瘢痕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胶质瘢痕形成的空间分布、时间规律,以及轴突变化特征。 方法:采用改良Allen重物坠落法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1 d,3 d,5 d,1周,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取材。以正常饲养的大鼠作对照。 结果与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4周开始出现致密瘢痕增生,之后瘢痕厚度平稳下降,至损伤后10周形成光滑的囊腔壁,囊腔内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区囊腔周围的胶质瘢痕内可见密集肥大的星形胶质细胞,未见神经丝蛋白阳性轴突位于囊腔内。提示脊髓损伤后4周胶质瘢痕厚度达到高峰,囊腔与残存轴突之间开始形成机械屏障,损伤后10周瘢痕厚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6-羟多巴诱导大鼠黑质的持续胶质细胞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将40μg6- 羟多巴注射到SD大鼠一侧纹状体制作Parkinson病动物模型,研究黑质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在Par kinson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筛选成功的模型大鼠,术后12周处死。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模型大鼠黑质胶质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反应。结果显示:在注射后12周,损伤侧黑质仍然存在明显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和小胶质细胞激活。此外,小胶质小结和淋巴细胞浸润的存在提示在注射后12周的注射侧黑质内依然有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结论: 6 -羟多巴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急性损伤可以通过胶质细胞反应从而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长期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沿着星状胶质细胞突起从特定的增生区迁移到目标区。小脑的分裂后期的颗粒细胞沿Bergmann胶质细胞突起从外颗粒层穿过分子层及Purkinje细胞层迁移到内颗粒层。神经元沿胶质细胞突起运动的机理可能与凝集素及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Lehimann近来报导用抗内源性小脑凝集素抗体及凝素集结合糖蛋白抗体处理小脑培养物可抑制颗粒细胞的迁移活动。他们推测可溶性的凝集素可在神经元及星状胶质细胞间形成一种“桥”,而细胞表面凝集素结合糖蛋白则介导凝集素“桥”的形成。这个“桥”的形成支持细胞粘连,这对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元运动有意义。Stitth及Hatten发现星状胶质细胞抑制素(astrostactin),为一种细胞糖蛋白,可抑制小脑颗粒细胞与星状胶质细胞的粘连,但不抑制神经元间的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