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骨植入材料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活性的影响。方法:在钛(Ti)、医用不锈钢(S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表面及细胞培养板(PSC)上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不同时间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各种材料上均能良好生长,无明显细胞毒性。Ti和PSC组细胞增殖速率明显高于SS和PMMA组。各组材料表面巨噬细胞MCP-1mRNA表达随时间减少,PMMA组表达较高。除钛组外,其余各组巨噬细胞TGF-β1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增加,12h和24h时钛组表达较高。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随时间增加,Ti组和PSC组显著高于SS和PMMA组。结论:骨内植入材料表面的巨噬细胞增殖活性和基因表达受不同材料和接触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氟离子植入猪骨源羟基磷灰石对破骨样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化学浸泡结合高温烧结法制备氟化猪骨源羟基磷灰石,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诱导形成破骨样细胞,扫描电镜观察破骨样细胞在材料表面黏附、分化与功能,CCK-8法检测材料上前破骨样细胞的增殖活性,酶活性定量检测细胞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活性。结果:破骨样细胞可在氟离子植入猪骨源羟基磷灰石上黏附、分化并发挥吸收功能,材料对前破骨样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可降低破骨样细胞TRAP的表达。结论:氟离子植入猪骨源羟基磷灰石可抑制破骨样细胞的骨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对破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探讨BTK对根尖周炎骨破坏的作用。方法 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经100 ng·L -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5 d后,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方法,验证破骨细胞是否诱导成功。破骨细胞诱导成功后,转染BTK-小干扰RNA(siRNA)24 h,利用RT-qPCR检测TRAP mRNA的表达,采用CCK-8和TRAP酶活性检测法检测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情况。结果 RAW264.7细胞经RANKL诱导5 d后,可见大量体积较大,外观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不规则突起及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破骨细胞。经BTK-siRNA转染24 h后,破骨细胞TRA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增殖及分化能力也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抑制BTK表达,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BTK可作为抑制破骨细胞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对破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探讨BTK对根尖周炎骨破坏的作用。方法 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经100 ng·L -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5 d后,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方法,验证破骨细胞是否诱导成功。破骨细胞诱导成功后,转染BTK-小干扰RNA(siRNA)24 h,利用RT-qPCR检测TRAP mRNA的表达,采用CCK-8和TRAP酶活性检测法检测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情况。结果 RAW264.7细胞经RANKL诱导5 d后,可见大量体积较大,外观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不规则突起及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破骨细胞。经BTK-siRNA转染24 h后,破骨细胞TRA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增殖及分化能力也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抑制BTK表达,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BTK可作为抑制破骨细胞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otch信号抑制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的小鼠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RANKL诱导的小鼠RAW264.7细胞体外分化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Notch信号成分(Notch1、Notch2、Delta1、Jagged1)、下游靶基因Hes1以及破骨细胞标志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Cathepsin K在诱导前后mRNA的表达。在诱导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γ分泌酶抑制剂(GSI),抑制Notch受体的表达,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的变化情况。结果 50 ng•mL-1 RANKL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3 d,Notch1、Notch2、Delta1、Jagged1及Hes1的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Notch2、Jagged1增高最明显;破骨细胞标志基因表达显著增高。在RANKL诱导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GSI,抑制Notch的表达,可致Notch下游靶基因Hes1表达下降,同时TRAP阳性细胞计数显著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Notch信号可促进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联合干扰素-γ(IFN-γ)在小鼠破骨前体细胞系RAW264.7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过程中,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小鼠破骨前体细胞系RAW264.7建立破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研究模型,被诱导的RAW264.7细胞培养24 h后,分为IL-17组、IFN-γ组、IL-17+IFN-γ联合组(IL-17+IFN-γ等量组、IL-17固定+IFN-γ梯度组)进行干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破骨细胞成熟进行鉴定,利用CCK-8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Ⅴ细胞凋亡实验评价各组细胞凋亡的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差异。结果 50 ng/m L IL-17与不同浓度的IFN-γ联合,随着IFN-γ浓度升高,IL-17对RAW264.7细胞生长抑制呈浓度依赖性。IL-17和IFN-γ的联合作用比单独应用IL-17,凋亡率更高;与单独应用IFN-γ相比,凋亡相关基因Fas L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试在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IL-17和IFN-γ联合能抑制破骨前体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增殖,并促进RAW264.7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在体外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与破骨细胞表面受体Epor结合发挥作用的机理。方法 EPO作用于Epor受体沉默的经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变化。Real-time PCR检测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Epor、Nfatc1、Mmp9、EphrinB2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天后,Epor沉默组的Nfatc1、EphrinB2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Ctsk Mmp9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EPO通过与破骨细胞表面受体Epor结合,引发破骨细胞内相关基因表达改变,进而影响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破骨分化过程中,Pg-LPS对破骨细胞EphA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10 mg/L的Pg-LPS 刺激RAW264.7 细胞后,分别在1、3、5 d,应用RT-PCR检测破骨细胞中EphA2基因和破骨细胞相关基因(破骨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ACP5、c-fos、组织蛋白酶K(CtsK)、NFATc1)的表达,并且通过酒石酸抗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结果:RT-PCR检测10 mg/L的Pg-LPS在第3天和5天,实验组比对照组EphA2基因表达分别增高2.4倍和1.2倍,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同时也能够促进破骨相关基因c-fos、NFATc1、CtsK、ACP5、MMP9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RAP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结论:10 mg/L的Pg-LPS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在破骨分化的中期和晚期均能够促进EphA2基因的表达,但是在破骨分化早期对EphA2基因的表达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超  张勤  陈晓涛  王健 《口腔医学》2018,38(10):872-875
探讨白细胞介素-17对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增殖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ANKL和M-CSF刺激破骨前体细胞系RAW264.7培养24小时后,将IL-17干预细胞培养。采用CCK-8试剂盒,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评价破骨前体细胞增殖和特征性基因的表达差异。 结果:IL-17A促进小鼠RAW264.7细胞增殖,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IL-17A浓度在50mg/ml时,特征性基因CathK,RANK和NAFTC1 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L-17A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促进破骨前体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刺激巨噬细胞后破骨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p35、IL-12p4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T细胞核因子 1(NFATc1)、核激活因子κB受体(RAN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观察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对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集翻瓣术中慢性牙周炎患者炎症牙周组织及正畸患者健康牙拔除术获取的健康牙周组织,提取组织总RNA逆转录cDNA。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加入质量浓度1 μg•mL-1的特定序列寡核苷酸MT01共孵育3 h后(以1 μg•mL-1的PBS作为对照),加入已提取的炎症牙周组织及健康牙周组织cDNA(质量浓度为1 μg•mL-1)。实验分4组:健康组织cDNA,炎症组织cDNA,MT01+健康组织cDNA,MT01+炎症组织cDNA。4组细胞分别孵育3、6、12、24 h,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破骨相关因子IL-6、IL-12p35、IL-12p40、MMP-9、NFATc1、RANK及TNF-α mRNA的表达,进行两两组间比较。结果 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可上调RAW264.7破骨相关因子IL-6、IL-12p35、IL-12p40、MMP-9、NFATc1、RANK及TNF-α mRNA的表达;在免疫抑制剂MT01的作用下,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上调RAW264.7内破骨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状况受到抑制。结论 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可以影响小鼠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破骨细胞骨吸收活动中的分泌产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成骨功能的影响,以了解活化的破骨细胞在体外对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为破骨细胞,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和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检测鉴定.破骨细胞与牛骨磨片共培养,甲苯胺蓝染色.收集共培养上清液作用于小鼠MC3T3-E1细胞,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茜素红染色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的增殖、骨钙素水平、矿化及成骨特征基因的表达.结果 TRAP 染色、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检测及甲苯胺蓝染色表明RAW264.7细胞可分化为具有骨吸收能力的破骨细胞;破骨细胞骨吸收上清液作用后,MC3T3-E1细胞增殖受抑制(A值在0.062±0.004和0.405±0.033之间,P<0.05);骨钙素水平增高[第10天上清液组的骨钙素质量浓度为(2.965±0.047) μg/L],钙化结节增多,碱性磷酸酶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转录增强.结论 RAW264.7破骨细胞骨吸收上清液具有抑制成骨样细胞增殖、促进分化和钙化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MX205作用下,致敏毒素C5a对RAW264.7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MX205对RAW264.7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在含核因子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破骨细胞诱导液条件下,实验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C5a组和C5a+PMX205组,按上述条件培养5 d后,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检测各组破骨细胞分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破骨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PMX205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水平无明显抑制作用.TRAP染色和qRT-PCR结果显示:10 ng/mL RANKL可成功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μmol/L C5 a组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及破骨相关基因:c-fos、NFATc1和TRAF6均显著增多(P<0.01);而与C5a组相比,C5a+1μg/mL PMX205组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及破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但仍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PMX205可通过C5a-C5aR轴抑制C5a诱导的RAW264.7破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王晓庚  刘文佳  周洪  李昂 《口腔医学》2008,28(4):169-172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大鼠破骨样细胞形成、分化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提取的SD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分别于培养1、3、5、7 d利用TRAP染色、骨吸收陷窝检测等对单核及多核破骨样细胞的生成进行鉴定,对TRAP(+)的细胞进行计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对TRAP(+)的单核及多核破骨样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与时间有关:第3 d时逐渐增多,以第5 d和第7 d为最多;缺乏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时,骨髓单个核细胞不能有效地分化为TRAP(+)的细胞;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50 ng/ml),TRAP(+)的细胞数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浓度有关,当其浓度超过30 ng/ml时,TRAP(+)细胞数不再显著增加,曲线趋于平缓;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浓度一定的条件(50 ng/ml)下,TRAP(+)的细胞数与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的浓度无关。结论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作为诱导因子,对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可获得TRAP(+)吸收陷窝(+)的破骨样细胞,且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 ng/ml、破骨细胞分化因子50 ng/ml时具有最强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慢性牙周炎表现的病理性骨吸收非常常见,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外泌体(Exo)对骨吸收的作用和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分析了该Exo蛋白组分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从正畸前拔牙患者和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膜组织中提取PDLSCs,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记物;通过差速离心分别提取2种细胞的Exo,即Exo-WT和Exo-CP,并通过Western blo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蛋白浓度检测、纳米粒径追踪检测Exo特征;通过蛋白质谱检测2种Exo的蛋白组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验证了差异表达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白细胞介素(IL)-1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水平;将10、100、1 000 μg·mL-1的Exo-CP或Exo-WT加入RAW264.7培养基中并于5 d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Western blot、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破骨分化相关指标表达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xo-CP富集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破骨细胞分化的TNF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ELISA实验证实了Exo-CP中高表达TNF-α、RANKL、IL-1α,低表达TGF-β1、BMP-2(P<0.05);Exo-CP作用于RAW264.7,显著提高了细胞的破骨分化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TRAP染色可见分化的破骨细胞,且呈现浓度依赖性,100、1 000 μg·mL-1浓度Exo-CP对破骨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10 μg·mL-1浓度组(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的病理性骨吸收可能由炎性PDLSCs所分泌的Exo通过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引起,Exo中主要的作用蛋白可能为RANKL和TNF-α,本研究为慢性牙周炎骨吸收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miR-206-3p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RAW264.7细胞体外诱导破骨分化,过表达或抑制其miR-206-3p,实时定量RT-PCR检测miR-206-3p表达水平.通过纤维状肌动蛋白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成,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0(human interlenkin-10,hIL-10)质粒转染后的表达产物对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将hIL-10及相应的空载体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293T细胞,获取含hIL-10蛋白的培养液;通过TRAP染色及骨吸收实验观察转染产物对RANKL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的影响。结果:hIL-10质粒脂质体法瞬时转染293T及RAW264.7细胞获得成功,部分细胞发出绿色荧光,ELISA检测表明目的基因获得表达,RAW264.7细胞在RANKL诱导下可形成破骨细胞样细胞,在该培养体系中加入含hIL-10蛋白的培养液上清,TRAP染色阳性细胞及骨吸收陷窝面积显著减少(P<0.05)。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hIL-10质粒可以成功转染293T及RAW264.7细胞,产生的hIL-10蛋白在体外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压应力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 DNAX活化蛋白12(DAP1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点弯曲体外细胞加载装置加载压应力0、3、6、12 h,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DAP12、TRAP mRNA和DAP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经破骨细胞培养液培养后,体积变大,核数目增多,TRAP染色阳性。受压应力刺激后,DAP12、TRAP mRNA及DAP12蛋白表达随加力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结论 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经破骨细胞培养液培养后成功向破骨细胞转化,转化细胞受压应力刺激活化过程中存在DAP12高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钛表面纳米形貌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影响。方法:选用机械加工的纯钛片作为对照组(control-Ti组);将180℃下水热反应12 h后的纯钛片作为纳米组(nm-Ti组)。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水接触角测试其表面性能,细胞学实验检测其生物相容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基因和BMSCs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经过水热处理后,钛片表面形成纳米形貌,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相比于control-Ti组,nm-Ti组表面细胞增殖和黏附更为活跃。ELISA结果显示,随时间增加,nm-Ti组分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细胞接种密度及饥饿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RAW264.7细胞按5000/孔、1万/孔、2万/孔及4万/孔接种到48孔板,饥饿组饥饿12小时后用50ng/ml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四天后,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多核细胞形态,非饥饿组正常培养12小时后用RANKL诱导观察.结果:光镜观察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3个核)并计数,5000/孔饥饿组阳性多核细胞最多,非饥饿相对减少;1万/孔及2万/孔饥饿组较5000/孔饥饿组阳性多核细胞相对减少,但明显多于非饥饿组;4万/孔饥饿、非饥饿组少见阳性多核细胞.结论:RAW264.7细胞接种密度越低,50ng/ml RANKL诱导效果越好;RAW264.7细胞饥饿12小时后.50ng/ml RANKL诱导效果优于非饥饿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锶或锌加入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后对类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为对照组,与加入锶或锌的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相比较。3种涂层分别接种RAW264.7细胞培养8 d,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 (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培养6 d后的增殖情况,同时检测细胞培养8 d后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活性。结果:3种涂层接种RAW264.7细胞后,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第4小时时加入锌的钙磷涂层其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第2天时的细胞增殖指数低于其他两组(P<0.05)。第14天的TRAP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锌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促进破骨细胞的粘附,但加入锶或锌对类破骨细胞在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表面的增殖和分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