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2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SD组、EMR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不同肿瘤直径患者手术切除效果,比较手术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 ES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长于/多于EMR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整块切除、完全切除率均高于EMR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后1 d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比EM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显示,ESD组复发率明显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各有优势,可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选择,对于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可选择EMR,可减少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ES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切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标本直径均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标本厚度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切除、完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完全切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D治疗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变组织切除率。  相似文献   

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病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绝大部分结直肠息肉、早期结直肠癌和黏膜下肿瘤可以实行肠镜下的切除,而不再需要传统的剖腹手术。内镜治疗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EMR有多种手术方式,如透明帽吸引法(EMR-C),内镜圈套法(EMR-L)等。对于结直肠较大的平坦病变,EMR治疗只能通过分块切除的方法来进行,其结果是不能获得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黏膜剥离使用或不使用圈套器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58例结直肠肿瘤(直径≥2.0cm),非随机分为两组,黏膜剥离使用圈套器(ESD-S)治疗29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29例,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指标及术后结肠镜随访情况。结果 ESD-S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ESD组,肿瘤直径≥3cm,整块切除率ESD组优于ES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后并发症以及肿瘤直径<3cm,整块切除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SD相比,ESD-S比较适合治疗直径<3cm大型浅表结直肠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电凝综合征(PEECS)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ESD围手术期处理提供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12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病人。分析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变大小、位置和起源等因素与PEECS的关系。结果 28例(6.8%)病人并发结直肠ESD术后PEECS。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肿瘤起源是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0 mm vs. ≥20 mm)、肿瘤位置(结肠 vs. 直肠)和肿瘤起源(黏膜层或黏膜下层 vs. 固有肌层)为PEE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直径≥20 mm、肿瘤位于结肠和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是ESD切除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术后病人并发PEEC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术后应予严密观察和谨慎的围手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6.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开展的内镜切除技术,主要用于胃肠道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较大、广基病变的一次性大块和完整切除。与上消化道相比.结直肠壁更薄,ESD难度更高。第二炮兵总医院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肠镜检查发现的14例直径大于或等于3cm的结直肠巨大广基息肉行ESD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黏膜下肿瘤具有多向分化可能,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选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它们创伤大,费用高,患者痛苦大。内镜下黏膜切除(endoscopicmucosaresection,EMR)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不仅可以切除浅表的黏膜下病变,且能获得组织病理,明确诊断,备受国内外内镜专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合格文献后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5个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共4 673例患者,其中ESD组2 154例,EMR组2 519例。Meta分析显示,ESD组的手术时间长于EMR组,但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治愈切除率均高于EMR组(均P<0.05);并发症方面,两组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D组的穿孔发生率高于EMR组(P<0.05);ESD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低于EMR组(P<0.05)。 结论:ESD治疗EGC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但手术时间长、穿孔率高,但以上结论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效果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140例行EMR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结直肠癌肿瘤直径< 20 mm的隆起型和直径<5 mm的凹陷型选择EMR;当早期结直肠癌肿瘤直径≥30 mm难以一次切除时行内镜下分块黏膜切除术.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数目、直径、形态、切除方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淋巴管或血管浸润、切缘特点和治愈情况等资料,并根据治愈情况分为完全治愈组和不完全治愈组.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40例患者的143个肿瘤中,125个整块切除,18个分块切除.90个肿瘤为黏膜内癌,53个为黏膜下癌;96个肿瘤为高分化,37个为中分化,10个为低分化;135个肿瘤无淋巴管或血管浸润,8个有淋巴管或血管浸润.118个肿瘤为R0切除,15个为R1切除,8个为R2切除,2个为Rx切除(无法评价切缘是否有癌细胞残留).2例Rx切除者排除于本研究,完全治愈组患者98例,共101个肿瘤,不完全治愈组患者40例,共40个肿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肿瘤形态和切除方式是影响早期结直肠癌患者EMR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x2=7.523,16.280,4.156,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位于结肠近侧、表面隆起凹陷型和分块切除是影响早期结直肠癌患者EMR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7.219,6.115,5.211,P<0.05).结论 肿瘤位于结肠近侧和表面隆起凹陷型的早期结直肠癌采用EMR治疗不易获得完全治愈,并且手术方式要尽量避免分块黏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结直肠肿瘤发生非整块切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22年12月结直肠ESD临床病理资料,经病理证实为腺瘤、锯齿状病变、早期结肠癌共1251例患者1312个病变,比较整块切除组与非整块切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非整块切除的影响因素。结果 1312个病变长径(25.8±16.3)mm。腺瘤728个(55.5%),锯齿状病变193个(14.7%),腺癌391个(29.8%)。1306个病变完成ESD治疗,因穿孔或操作困难中止切除6个。病变整块切除率89.5%(1174/1312),完全切除率73.8%(968/1312),治愈性切除率70.6%(926/131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变长径≥40 mm(OR=6.329,95%CI:4.278~9.384,P<0.001)、抬举征阴性(OR=2.384,95%CI:1.424~3.903,P=0.005)、瘢痕部位病变(OR=2.997,95%C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环周早癌(Early Esophageal Cancer,EEC)的疗效价值,评估其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食管环周早癌患者,共60例,将患者分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组和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组,各30例。其中ESD组采用ESD治疗,EMR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病灶切除情况。结果 围手术期指标比较:ESD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高于EMR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共发生6例(20.00%)术后并发症,与EMR组的8例(26.67%)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的病灶整块、切缘阴性、治愈性切除比例明显优于EMR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治疗EEC预后...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指征也逐渐扩大。其中最初应用于早期胃癌治疗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作为一种可以实现一次性大块完整切除病变的内镜治疗技术,现在已经应用于包括结直肠在内的消化道其他部位肿瘤的治疗。尽管ESD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还没有像其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那样被写入指南,但随着内镜器械的创新和内镜技术的进步,肠道ESD也在逐渐的发展。许多单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文献已经证实了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微创性。对于肠道ESD并发症的处理也逐渐的成熟。相信随着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在不久的将来ESD也会成为早期结直肠癌的首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8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1例位于固有肌层),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病变最大直径0.5~3.0cm(平均1.6cm)。18例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时间15~105min(平均45min)。2例ESD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成功保守治疗(三腔管食管囊压迫),1例转开腹手术。无术后出血。ESD穿孔3例:2例术中消化道穿孔(十二指肠球部和胃底),应用金属夹缝合成功,未转开腹手术;1例直肠类癌剥离深至肌层,术后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气肿减退。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结论ESD治疗消化道SMT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应慎行ESD。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多种直肠类癌内镜下切除术的优缺点,Zhao等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了传统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透明帽辅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C)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该研究共纳入了30例直肠类癌患者,3种方法各10例,肿瘤直径均小于1cm。研究结果:传统EMR组、EMR.C组及ESD组中各有8、8及10例的肿瘤被一次性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一项肠镜下的技术,累及淋巴结的风险极小,适用于胃肠道早期微小病变的治疗.也适用于结直肠广基息肉的治疗。EMR通过切除中一深层黏膜下组织而彻底切除病变黏膜,优点是在黏膜下形成液体垫,降低透壁热损伤的风险。本试验目的在于评价通过黏膜下注射高渗葡萄糖一肾上腺素溶液对巨大广基息肉性全部或逐步切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径〉2em的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病理特点,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LS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1例结直肠L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表面形态将151例LST进行分型,统计各型LST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然后对LST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ESD治疗的切除率、手术时问、并发症和复发情况进行分析。采用K系数检验分析LST亚型一致性。结果151例患者中,结直肠LST分布依次为:直肠58例、升结肠47例、盲肠15例、横结肠14例、乙状结肠13例、降结肠4例。病变直径为(3.4±1.2)em。颗粒型结直肠LST105例,其中结节混合型75例,颗粒均一型30例;非颗粒型结直肠LST46例,其中扁平隆起型31例,假凹陷型15例。两型分型一致系数K为0.87,四亚型分型一致系数K为0.80。腺瘤伴有低级别瘤变9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4例、黏膜下癌11例。腺瘤中管状绒毛状腺瘤58例、管状腺瘤33例、绒毛状腺瘤3例、锯齿状腺瘤2例。整块切除率为98.01%(148/151),完整切除率为94.70%(143/151),完整治愈切除率为90.73%(137/151)。手术时间为(52±31)min,ESD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97%(6/151),穿孔发生率为3.31%(5/151)。平均随访时间为28.6个月,复发率为0.66%(1/151)。结论直径〉2cm的结直肠LST病变存在较高的恶变潜能。ESD治疗LST病变整块切除率高,复发率较低,是结直肠LST病变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广基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48枚)结肠广基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EMR治疗。结果 32例(48枚)广基结直肠息肉均经EMR手术一次顺利切除,一次切除率为97.92%。手术时间(79.30±18.28)min,切除息肉直径为(3.43±1.51) cm。其中腺瘤性息肉38枚,增生性息肉8枚,局灶癌变1例(病理证实并追加外科行根治性手术)。术后24 h出现延迟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未发生术中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 a,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病例。结论 EMR治疗广基结肠息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早期直肠癌的内镜下切除存在一定的争议,文章就内镜下切除技术的发展、适应证、操作方法及在中低位直肠肿瘤中的应用做一综述。重点介绍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器械、技术要点、术后处理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类癌的应用价值。方法肠镜发现直肠黏膜下肿块后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对诊断为类癌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灶,使病灶与肌层分离;(2)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灶。结果5例直肠类癌患者,肿瘤直径0.4~1.2(平均1.1)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20-45(平均35)min;术中创面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不需再次肠镜下止血。1例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术后全部经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新方法.以往需要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黏膜剥离结合圈套器治疗大型浅表结直肠肿瘤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36例大型浅表结直肠肿瘤(直径/〉2.0cm),非随机分为2组,采用黏膜剥离结合圈套器治疗21例(A组),黏膜剥离术治疗15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指标及术后结肠镜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肿瘤直径、术后出血量、术后复发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剥离结合圈套器治疗大型浅表结直肠肿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