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肺癌病人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肺癌根治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院时实施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护理能有效减轻肺癌病人出院后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可提高肺癌病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4例PH患者,按入院顺序分组,各6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H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而有利于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对肺癌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表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价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经自我效能干预后,干预组在整体生活质量和功能量表评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 2组病人除呼吸困难、呕吐、便秘、疼痛、经济影响方面外,其他症状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提高肺癌病人化疗后自我效能感,利于形成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亨特综合征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80例亨特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brief form questionnaire, WHOQOL-BREF)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亨特综合征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焦虑等负性情绪消退,同时提高生存质量,赢得患者认可与好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MCHB)的护理干预策略在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ALC患者91例,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采用基于IMCHB理论的护理干预策略。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健康生活方式、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21版项(BDI-21)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CHB理论的护理干预策略能改善ALC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还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增强患者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南召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癫痫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GSES)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孙茜  杨敏  刘文文 《中外医疗》2023,(22):171-175
目的 探讨慢性疾病管理模式联合自我效能提升护理对白血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慢性疾病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提升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睡眠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测评量表(Mental Health Self-Assessment Scale,SLC-90)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elf-care Ability Scale, ESCA)评分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Emotional Regulation Self-Efficacy Scale, SRESE)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中医情志护理结合精细化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救治的10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摸球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精细化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结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术后经中医情志护理结合精细化护理进行干预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提升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702-270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及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患者治护依从性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及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经护理干预后各组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护依从性及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可显著提升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升患者治护依从性,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临床路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团体接纳承诺疗法。观察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ES和GSE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低于干预前,SES、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DS评分及SES、GSE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有明显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照护模式对神经胶质瘤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神经胶质瘤病人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于术前及术后2组分别采用人性化照护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对护理干预后的希望指数、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2组干预后希望水平量表3个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P<0.01),而观察组干预后3个维度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2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而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同时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中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2组社会活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照护模式可显著提高神经胶质瘤病人希望指数,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并提高生活质量,是提高该类病人护理质量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12.
沈其敏  王丽 《河北医学》2016,(7):1184-118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 CARES - SF)评估生活质量,Piper 疲乏评估量表(PFS)评价癌因性疲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 CARES-SF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CARES-SF 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本组护理前,生理、心理社会、与医务人员的关系评分降低,性功能、婚姻关系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 PFS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PFS 各维度评分较本组护理前均增加,但是观察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减轻了患者负性情绪,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了患者癌因性疲乏,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黄欢  欧阳怡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696-1700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为优化COPD病人医疗服务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病人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自我管理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分别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分(MRC)评价2组病人心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同时采用健康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病人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6MWD、MRC评分和健康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SGR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6MWD、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分均升高,MRC评分和SGRQ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6MWD、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分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MRC评分和SGRQ各维度评分降低幅度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病人临床康复,有助于增加对疾病的认知,并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肖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2):1645-1648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结合家庭支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恢复期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AMI恢复期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2),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授权教育结合家庭支持进行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自护能力量表、自制遵医行为评定问卷、心绞痛生存质量测量量表(SAQ)对2组病人自护能力、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自护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自护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P<0.01),且观察组病人自护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合理饮食、按时服药、适量运动、定期复查、戒烟限酒等遵医行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2组病人SAQ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SAQ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P<0.01),且观察组病人SAQ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授权教育结合家庭支持能有效提高AMI病人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从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腹壁造口尿流改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行膀胱全切腹壁造口尿流改道的膀胱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参考Kubler Ross的5阶段患者心理理论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术后3个月采用膀胱癌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术后6个月躯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膀胱癌模块和膀胱癌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能增强腹壁造口尿流改道患者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适应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老年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盆底功能锻炼恢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通过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就诊治疗的96例老年SUI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1 h尿垫实验、自我效能评分、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1 h尿垫实验均较干预前下降,自我效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1 h尿垫实验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自我效能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明显(均P<0.05);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均较干预前上升(均P<0.05),且观察组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较对照组上升明显(均P<0.05);2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各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比干预前高(均P<0.05),且观察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各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有效促进老年SUI女性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增加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其尿失禁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人生回顾干预对癌症终末期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取癌症终末期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的顺序编号,偶数为观察组,奇数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生回顾方法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照顾模式进行护理,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测量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差异。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评估的各个维度评分以及患者的抑郁、焦虑、自卑情绪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能力、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t值分别为4.624、7.559、9.557、12.391、14.341、9.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HAMA、SE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0.451、0.356、0.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抑郁、焦虑、自卑发生率为10.0%、16.7%、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7%、53.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生回顾能提高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癌症患者焦虑、抑郁、自卑的负面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并分析心理护理对两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2019年4月于我科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在同一时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共80名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状况、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调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分析自我效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性。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心理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t=7.021,P<0.05)。(2)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各方面均低于对照组(t=9.973、11.494、10.932、10.720,均P<0.05)。(3)经线性相关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生活质量指标均呈正相关(r=0.760、0.749、0.758、0.706,均P<0.05)。(4)观察组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t=6.013,P<0.05)。(5) 观察组在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方面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升(t=7.638、9.664、9.542、9.162,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水平普遍低于健康人群,而其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且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基于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照顾,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基于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2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均接受生活质量量表(SF-36)测评,比较2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病人在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期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干预后2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期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P<0.01)。2组病人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P<0.01)。结论:对于血液透析病人,引入基于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