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28例,既往均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模拟片,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剂量均为850 mg,1次/天,早餐后服用.采用RECIST、NCI以及CTC标准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PR、SD、PD、RR以及DCR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OS和PFS相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FP阳性胃癌患者OS和PFS显著高于AFP阴性胃癌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等血液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非血液毒性,其中高血压发生率为64.3%、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8.6%,不良反应发生多为Ⅰ~Ⅱ级,无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8年01月在我院接受二线或以上的单纯化疗或甲磺酸阿帕替尼单独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单纯化疗组56例作为对照组,甲磺酸阿帕替尼组3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和毒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甲磺...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5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行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史。对照组患者进行最佳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最佳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进行治疗。评价疗效、生存期及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主要毒副作用为高血压、骨髓抑制、乏力、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等反应。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15例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均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250 mg/日,4周为1个周期),其中一线治疗1例,二线治疗6例,其余为三线及以上治疗。采用RECIST 1.1版和NCI CTC 4.0版标准分别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随访截止于2019年11月1日,失访1例,13例可评价近期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14例可评价总生存时间(OS)。中位治疗时间为13周。13例患者中获PR 1例,SD 8例,PD 4例;有效率为7.7%,疾病控制率为69.2%;中位PFS为75天,中位OS为294天。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口腔溃疡、腹泻和蛋白尿等,以1~2级为主,3级不良反应为2例高血压。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癌效果较好,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甲磺酸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胆囊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晚期胆囊癌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治疗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以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ve free survival,mPFS)及中位总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主要研究终点,通过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DCR为46.7% vs 13.3%,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5);其ORR为30.0% vs 3.3%,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6)。治疗组与对照组的mPFS分别为2.5个月(95%CI:2.311~2.689) vs 1.6个月(95%CI:1.439~1.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mOS分别为4.6个月(95%CI:4.406~4.794)和3.8个月(95%CI:3.438~4.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治疗组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8例(26.7%)、蛋白尿6例(20.0%)及高血压12例(40.0%);对照组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14例(46.7%)、腹泻7例(23.3%)及中性粒细胞减少17例(56.7%)。治疗过程中,两组尚未出现Ⅳ级毒副反应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论:该研究表明,甲磺酸阿帕替尼在二线治疗晚期胆囊癌患者中优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其毒副反应可控。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以期改善此类人群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在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31例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肠癌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n=7)或联合化疗(n=24)治疗。阿帕替尼初始剂量为425 mg/d,联合化疗药物包括替吉奥、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采用RECIST 1.1版标准和NCI CTC 3.0版标准分别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观察全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治疗4周后31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获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8例、进展(PD)8例,有效率(RR)为16.1%(5/31),疾病控制率(DCR)为74.2%(23/31)。治疗8周后30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获PR 3例、SD 18例、PD 9例,RR为10.0%(3/30),DCR为70.0%(21/30)。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或联合化疗近期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的中位PFS为3.5个月,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转移部位及是否联合化疗之间P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毒性和乏力,以1~2级为主。高血压及蛋白尿发生率较高,均为16.1%。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显著,毒性可控,可作为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酪氨酸抑制剂,已被证实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靶向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三线及三线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2015-02-10-2016-06-10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三线及三线以上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500 mg/d,4周后开始疗效评价.结果 4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0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9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 19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12例,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22.5%(9/4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0.0% (28/40).Ki-67表达水平与ORR相关,x2=11.335,P=0.003;同时Ki-67表达水平与DCR相关,x2=6.427,P=0.04.单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0~1与PS评分≥2比较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疗效评价PR、SD、PD 3组间比较中位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PS评分0~1、疗效评价PR可以作为PFS延长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高血压、蛋白尿和口腔黏膜炎.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间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可明显提高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客观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利于减轻患者生理与心理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28例化疗失败的胃癌患者,给予阿帕替尼500 mg/d,直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率(RR)为10.7%,疾病控制率(DCR)为42.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5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结论: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或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例常规治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卵巢癌患者,通过观察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后的影像学检查、NSE、CEA、CA125等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来评估近期疗效。  结果  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48~71)岁。中、低分化浆液性囊腺癌4例,交界性乳头状囊腺瘤癌变1例,透明细胞癌1例。6例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0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3例。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33%(2/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50%(3/6)。服药的所有患者安全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与高血压,且程度较轻,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卵巢癌患者初步观察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今后仍需进一步探索该药治疗卵巢癌的机制,为晚期卵巢癌患者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靶向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cancer,mCRP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5例常规治疗失败的mCRPC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后的影像学检查,根据最新修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癌痛评分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变化,回顾性分析阿帕替尼靶向治疗4个疗程(平均约112 d)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对靶向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初步分析。  结果  2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2(53~81)岁,病理类型均为腺癌,除3例失访,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ovtial response,PR)11例(44%),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8例(32%),疾病进展(progresive disease,PD)3例(12%)。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为4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6%。25例患者治疗中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乏力22例(88%)、胃肠道反应15例(60%),血压升高7例(28%),手足综合征6例(24%),头晕不适、蛋白尿等其他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mCRPC近期疗效满意,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多为轻中度反应,需要积极对症处理。今后仍需进一步探索该药治疗mCRPC的机制,为更多患者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研究HBV-DNA载量对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06-10-2021-12-3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HBV-HCC患者40例资料。根据HBV-DNA载量,将HBV-HCC患者分为HBV-DNA低载量组(26例)与HBV-DNA高载量组(14例)。观察不同HBV-DNA载量患者的临床特征、阿帕替尼疗效及生存期方面的差异,随访截至2022-04-08。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经阿帕替尼治疗的HBV-DNA低载量组和高载量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1.5%(16/26)和21.4%(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1,P=0.015。生存分析发现,HBV-DNA低载量组的无进展生存期(HR=9.227,95%CI:2.689~31.663,P<0.001)及总生存期(HR=5.352,95%CI:1.592~17.992,P=0.007)优于高载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DN...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性评价替吉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5月。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或三线以上治疗晚期胃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20例晚期胃腺癌患者,给阿帕替尼500 mg/天口服,持续用药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 20例胃腺癌患者的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0.0%和40.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2.7个月和4.3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常见的毒副反应为1~3级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结论 对于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胃腺癌患者,阿帕替尼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