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韦志永  项锋钢 《齐鲁医学杂志》2011,26(3):214-215,21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三阴乳癌(TNBC)组织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XCL12和CXCR4蛋白在55例TNBC组织中的表达,观察相应的临床病理指标(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NBC组织CXCL12、CXCR4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呈正相关(r=0.413、0.325,P<0.05),淋巴结有转移组CXCL12、CXCR4的表达明显强于淋巴结无转移组(uc=3.02、2.38,P<0.05)。结论推测CXCL12及CXCR4可作为预测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唐良成  吕栋  徐芳 《河北医学》2023,(3):431-436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50例TNBC患者、53例非TNBC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TNBC癌组织、非TNBC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EGR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TNBC癌组织EGR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NBC癌组织EGR1的高表达率显著低于非TNBC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且非TNBC癌组织EGR1的高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3cm、组织学分级为G3级、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期、Ki-67指数≥50%的TNBC患者癌组织EGR1高表达率显著低于<3cm、G2与G1级、无淋巴结转移、Ⅰ期、<50%者,且G2级、Ⅱ期的TNBC患者癌组织EGR1高表达率显著低于G1级、Ⅰ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EGR1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高于低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是...  相似文献   

3.
廖登辉  王婷  甘霖  闵杰  王亚东  曾真  吕钢 《西部医学》2024,36(5):713-718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核转运蛋白α2(KPNA2)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7例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手术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L1A1、KPNA2在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情况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二者表达情况与患者5年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因素。结果 COL1A1、KPNA2在TNBC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TNBC癌组织中,COL1A1、KPNA2高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COL1A1高表达还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随访5年,87例患者总生存率78.16%(68/87),COL1A1高表达者生存期较低表达者更短(P<0.05),KPNA2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生存期更短(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COL1A1高表达、KPNA2高表达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OL1A1、KPNA2在TNB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均增加,两者高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关,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薛丽  陆凯 《浙江医学》2024,46(10):1074-1078,1082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TNBC患者79例(TNBC组),另择同期本院乳腺良性疾病(包括乳腺炎、乳腺纤维瘤等)患者40例为对照(对照组)。留取TNBC组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对照组患者乳腺活检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标本GLUT-1mRNA表达情况。收集TNBC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23年12月,其中随访1年时出现死亡、肿瘤复发进展、出现严重并发症(恶病质)等定义为预后不良。比较TNBC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与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TNBC组患者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TNBC患者术后1年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TNB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不同GLUT-1mRNA表达水平TNBC患者生存情况。结果TNBC组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均P<0.05),而TNBC组癌旁组织与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肿瘤直径≥5cm、Ki-67指数≥70%、有神经脉管浸润、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Ⅲ期的TNBC组患者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直径<5cm、Ki-67指数<70%、无神经脉管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均P<0.05)。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预测TNBC患者术后1年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845、0.812、0.842,最佳截断值为0.83,有较高的预测效能(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UT-1mRNA表达水平≥0.83是TNB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0.83的TNBC患者生存期低于<0.83的患者[(27.9±4.6)个月比(36.5±5.8)个月,P<0.05]。结论TNBC患者肿瘤组织GLUT-1表达上调,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或可作为TNBC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汤华  杨晓俊  赵铁  吴文溪 《安徽医学》2010,31(11):1328-1331
目的检测肝癌缺失基因(deleted in livercancer1,DLC-1)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8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胃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中DL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LC-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DLC-1蛋白低表达或表达缺失,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C-1在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胃癌组织中DLC-1表达低于中、高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C-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及TNM分期相关;与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无关;DLC-1高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结论 DLC-1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可以成为判断胃癌患者生存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XCL12、CXCR4及E-cadherin在三阴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XCL12、CXCR4、E-cadherin蛋白在55例TNBC组织中的表达,观察相应的临床病理学指标(病人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CXCL12、CXCR4及E-cadherin在TNBC组织中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推测CX-CL12、CXCR4及E-cadherin可作为预测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AXX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DAX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以及相关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AX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高表达108例(80.0%),癌旁组织高表达30例(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分级、TNM分期、原发肿瘤、淋巴结的转移、远处转移以及胸膜侵犯显著相关(P均<0.05),Kaplan-Meier统计分析显示DAXX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AXX表达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为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DAXX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RRK2、PPBP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NSCLC临床样本,分析LRRK2、PPBP基因在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LRRK2、PPBP基因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织中LRRK2蛋白低于癌旁组织(P<0.05),PPBP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LRRK2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TNM分期NSCL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RK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NSCLC患者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PBP蛋白在是否淋巴结转移及不同TNM分期NSCL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RK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NSCLC患者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OR=2.855)、LRRK2(OR=0.217)、PPBP蛋白(OR=2.812)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显示LRRK2低表达组1年的生存率高于LRRK2高表达组(P<0.05),PPBP高表达组1年的生存率高于PPBP低表达组(P<0.05).结论:LRRK2、PPBP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其表达量与患者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相关,有望成为NSCLC诊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郭小卫  潘悦 《浙江医学》2020,(10):1022-1024,1029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9例PTC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CXCR3、CXCL10的表达,比较两者在PTC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PTC组织中CXCR3、CXCL10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PTC组织中CXCR3、CXCL10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PTC组织中CXCR3、CXCL10的表达与PTC患者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均无关(均P>0.05)。PTC组织中CXCR3蛋白表达与CXCL10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97,P<0.05)。结论CXCR3、CXCL10在PTC中异常高表达,并呈正相关;两者可能相互作用,促进PTC的发生、发展,或有可能作为PT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方法测定70例HCC组织和40例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个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EN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7.1%,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95.0%(P<0.01).在肿瘤分期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PTEN表达均降低(P〈0.01).p53蛋白在HCC组织中表达率为60.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5.0%(P<0.01).在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上,p5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与p53蛋白表达在HCC组织中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TEN低表达与HCC进展有关,有可能作为评价肝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韩芸  王强 《海南医学》2016,(14):2246-2248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2(Id-2)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患者肠癌组织和其中26例患者癌旁正常肠上皮组织中Id-2的表达水平,比较阳性与阴性表达者间的年龄、性别、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差异。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Id-2主要表达于胞浆,其在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36/56)和34.6%(9/26),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中,Id-2阳性表达与患者TNM分期(P<0.05)、病理分级(P<0.05)和淋巴结转移(P<0.05)有关,阳性患者Ⅲ~Ⅳ、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者比例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2阳性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24.7个月,阴性患者为38.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2.23,95%CI:1.02~4.87,P<0.05)。结论 Id-2蛋白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阳性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 26,Cx26)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病人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和分子分型确诊为TNBC的存档石蜡组织,原发灶共49例,其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22例(A1组),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27例(A2组);将27例淋巴结转移灶作为B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各组中Cx26和NF-κ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原发灶中A2组Cx26和NF-κB阳性表达率均高于A1组(P < 0.01和P < 0.05);转移灶B组Cx26和NF-κB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原发灶A1组(P < 0.01)。Cx26蛋白表达与TNBC病人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1),NF-κB表达与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1和P < 0.05)。在淋巴结转移灶中,Cx26与NF-κB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63,P < 0.01)。结论Cx26和NF-κB共同参与TNBC的浸润和转移,可作为预测TNBC转移复发及评估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PTEN 、FHIT基因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和FHIT基因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56例胃腺癌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和FHIT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56例胃腺癌组织中PTEN和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1%和46.4%,正常胃黏膜组织均为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FHIT蛋白的表达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无关(P>0.05),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PTEN和FHIT基因蛋白缺失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可作为判断胃腺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观察microRNA-193b(miR-193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40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非肿瘤组织标本中miR-193b表达,分析miR-193b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比较miR-193b高、低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显示,相对于癌旁非肿瘤组织,肝癌组织中miR-193b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miR-193b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与miR-193b低表达组患者相比,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P<0.05)。MiR-193b在肝癌组织呈低表达,可作为评估肿瘤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p53与TAZ的表达和意义,并探讨其与TNBC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60例[TNBC组3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和TAZ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TNBC病人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等的关系。结果TAZ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non-TNBC组(P < 0.01);年龄≤45岁、肿瘤>2 cm的p53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 < 0.05),肿瘤>2 cm、组织学分级Ⅰ~Ⅱ TAZ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 < 0.01和P < 0.05);在TNBC中,p53与TAZ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81,P < 0.05)。结论TAZ可能与TNB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FAT10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FAT10 mRNA在51例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癌旁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RT-PCR法检测FAT10在结直肠癌组织病例中表达阳性率为68.6%,在结直肠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7.6%和13.7%;(2)结直肠癌组织FAT10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患者FAT10表达水平与未转移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伴肝转移组的结直肠癌与无肝转移组结直肠癌FAT10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FAT10表达水平还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FAT10水平随分期升高而升高。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所在部位、肿瘤大小及病理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性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FAT1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对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无表达或弱表达;测定FAT10的表达可能预测结直肠癌的发生潜能;结直肠癌组织中FAT10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有关,提示FAT10基因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90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84例经病理科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软件回顾性分析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转移的方式。结果:284例乳腺癌患者中90例为TNBC,随访时间13~84个月。TNBC确诊时年龄比非TNBC(n-TNBC)患者小(P<0.01),TNBC患者确诊时肿瘤长径较n-TNBC患者肿瘤大(P<0.01)。手术时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1);TNBC中复发或转移82例,比n-TNBC患者更容易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P<0.01)。TNBC比n-TNBC患者更容易发生肝、肺和脑转移(P<0.01)。TNBC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3.3%和71.1%,n-TNBC组分别为4.6%和84.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史、组织学分级、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辅助放疗及辅助内分泌治疗情况是影响TNBC与n-TNBC患者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诊断为乳腺癌时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均是影响TNBC患者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n-TNBC患者比较,TNBC发病年龄较轻,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多见于肺、肝和脑及5年总生存及无病生存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探讨粘着斑激酶(FAK)表达与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设计制作喉及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组织芯片上检测FAK的表达,分析FAK表达与喉及下咽鳞状细胞癌临床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FAK在原发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00%(72/7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3/29,44.83%,P〈0.01);淋巴结转移癌中FAK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20/2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有淋巴结转移组FAK表达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2/32,37.50%,P〈0.01);高分化组FAK表达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P〈0.001);而FAK的表达率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浸润范围(T分期)、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AK在喉癌和下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率与喉癌和下咽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临床预测喉癌和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趋势和估计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原发性乳腺癌VEGF-D的表达,以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内皮、计数淋巴管密度(LVD),采用RT-PCR法检测VEGF-D mRNA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VEGF-D蛋白表达阴性5例(5.88%)、" "17例(20%)、" "34例(40%)、" "22例(25.88%)、" "7例(8.24%),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1),且导致较差的生存率(P<0.05)。LVD于不同表达程度的VEGF-D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着VEGF-D表达的增加,LVD有上升的趋势。RT-PCR检测显示,VEGF-D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LVD相关(P<0.05)。结论VEGF-D在乳腺癌中具有一定的诱导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并与肿瘤的淋巴侵袭转移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cG(polycomb group)相关蛋白RYB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差异表达 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7例HC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RYBP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 与HCC临床病理特征、患者5年生存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RYBP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 织(P<0.05)。HCC患者RYBP表达水平与HBsAg,AL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tidase,GGT)、III型前胶原、肿瘤 大小、远处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指标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表明HCC癌组织中RYBP低表达患者 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均明显低于RYBP高表达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低龄和RYBP高表达是RFS的保护因素,而GGT、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等指标是RFS的危险因素(P<0.05);RYBP高表达是OS的保护因素,但肿瘤个数,ALT,GGT,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腹膜癌胚抗原(peritoneal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pCEA),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肿瘤大小是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GT、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淋巴 结转移和TNM分期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与血清中AFP水平相比,肿瘤组织 中RYBP的表达水平能更好地预测HCC患者的预后。结论:PcG相关蛋白RYBP在HCC组织中表达降低,影响HCC患者 的预后,可能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