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Ghrelin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在胃黏膜和下丘脑均存在的一种脑肠肽,它调节生长激素分泌,参与能量平衡,与内分泌、免疫调节密切相关。肾阳虚证主要标志着机体能量代谢、免疫功能、生殖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及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功能改变。探讨两者是否有着内在作用机制的联系和相关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治疗策略——是否转复窦性心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4%,80岁以上高达20%。房颤也是最常见的需要用药物控制症状的心律失常。临床医生往往认为房颤的治疗较为简单,即首先力争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不然则控制房颤的心室率。ACC/AHA发表的最新房颤指南认为,心房颤动的治疗主要包括心律失常本身的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两大方面。指南中关于血栓栓塞的研究信息十分丰富并且证据水平较高,而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则主张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房颤,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症状轻微、新发生的阵发性房颤,可能不需要任何治疗。慢性永久性房颤控制心室率即可,而对持续性房颤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程度与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性。方法6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心房颤动50例,窦性心律18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应用V-G染色法和VIDAS-21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组织CVF(15.89%±1.29%)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8.46%±3.45%,P<0.01)。术后50例心房颤动患者46例转复为窦性心律,4例转复未成功;随访12月后,维持窦性心律者35例(76.07%),心房颤动复发11例(23.97%);心房颤动复发患者心房组织CVF、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和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维持窦性心律组(P<0.05,P<0.01)。结论心房纤维化程度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维持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几种。当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是否应该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哪种药物,应避免选用哪种药物?怎样判断是否有效?怎样减少不良反应?1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意义房颤心律控制和室率控制对比的几项临床试验表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并不能改善患者的存活率。直到近几年我们才认识到,应用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并不能改善房颤患者的生存率,也不能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等并发症,选择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意义仅在于减轻部分患者与房颤相关的症状,特别是在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观察测量30例阵发性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和P波最大时限,并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相比较。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波离散度和P波最大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P波离散度是预测心房颤动的一个体表心电图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寻求新的治疗手段是近年来房颤研究的热点,现就房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心房颤动是指心房发生350~600次/min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肌颤动。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是心房扑动的15~20倍,与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构成快速房性心律失常[1]。本文就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病因、心电图特征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显著相关的心律失常。转录因子在导致心律失常易患性增加方面发挥重要的潜在作用,同时,转录因子在房颤相关的心房重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转录因子可以在肺静脉及心房产生一种致心律失常基质,然而,转录因子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家族性房颤及普通人群房颤患者的基因研究将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明显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过去曾认为房颤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但近期研究发现,房颤特别是快心室率房颤可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室率加快引起的心功能下降、交感神经活动的加重、长短周期现象的触发,均能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国家卫生部2002年曾有过14个省大规模的房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房颤病率根据中国2000年标准人口构成标准化后患病率为0.61%[2]。根据国际上几项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美国成年人房颤总体患病率约为0.9%。国际上对房颤的…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的表现为持续数分钟,有的表现为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周。此类心房颤动不影响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但可增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瓣膜病患者的死亡率。目前已经确认了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发生存在着24h节律的变化,现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持续和终止存在节律性变化进行探讨。如果能发现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158-1160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心房颤动组选取房颤患者128例,对照组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0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TWEAK水平,比较房颤组和对照组及房颤组不同临床类型间sTWEAK水平;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血清sTWEAK与左房内径(LAD)之间的关系。结果:房颤组患者sTWEAK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临床类型房颤间血清sTWEAK水平比较发现,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较阵发性房颤组sTWEAK水平明显升高(P<0.05)。房颤组LAD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sTWEAK呈正相关(P<0.01)。结论:房颤患者sTWEAK水平明显升高,且与LAD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房晚电位测试对于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临床关联.方法以P波触发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记录技术测试4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试验组)及40例无症状者(对照组)的心房晚电位(包括滤波后P波时限,P波终末20ms、30ms、40ms的电压均方根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的P波终末20ms电压均方根值为(2.66±0.26)μv,对照组为(3.73±0.20)μv,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01);试验组的滤波后P波时限为(136.62±2.91)ms,对照组为(114.05±1.18)m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的P波终末30ms电压均方根值为(3.68±0.30)μv,对照组为(4.73±0.26)μv,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2);结论P波触发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记录心房晚电位可作为预测阵发性房颤的一个快速、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显著增加了脑卒中、心衰和心源性死亡的风险.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备受关注.高尿酸血症可通过炎症、氧化应激等途径促进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炎症和氧化应激是导致心脏电生理和结构重构的重要机制.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测定房颤和窦性心律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及特发性房颤5组病人的左右心房直径,并与健康组对照及作组间对比分析。对心房大小和有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房颤、二尖瓣口直径,PEP/LVET、CI作单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冠心病组与风心病二狭组的左右心房直径与年龄,PEP/LVET、房颤呈正相关,与CI呈负相关,与二尖瓣口大小前者无显著相关,后者呈负相关。多元标准回归方程则显示:房颤是促进心房增大的主要因素,房颤和心房增大互为因果关系;而在不同的心脏疾病中房颤等诸因素对心房大小的影响所占比重大同。  相似文献   

15.
老年房颤和脑梗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老年房颤患者房颤的原因 ,探讨房颤和脑梗塞发生的关系 ,以及抗凝治疗在预防房颤患者脑梗塞发生的作用。方法 :记录房颤患者的病因、超声心动图心脏附壁血栓发现率、LVEF、抗凝治疗及脑梗塞发生情况 ,同时记录心脏病无房颤患者及非心脏病无房颤患者脑梗塞发生情况。结果 :10 2例房颤患者中 ,病因以冠心病 (5 9 8% )、高心病 (10 8% )、心肌病 (包括扩张性和肥厚性心肌病 6 9% )为常见 ;超声心动图检查 ,于左心房发现附壁血栓 3例 ;房颤组脑梗塞发生率为 33 3% ,心脏病无房颤组脑梗塞发生率为 14 6 % ,而非心脏病无房颤组脑梗塞发生率为 4 0 % ,P <0 0 1;房颤与心脏病无房颤患者LVEF值分别为 48 9%± 5 8和 49 3 %± 4 7,P >0 0 5 ;阵发房颤与持续房颤患者脑梗塞发生率分别为 2 2 4%和 43 4% ,P <0 0 1;持续房颤发生时间 1年以内者脑梗塞发生率为 2 5 0 % ,13年者为 45 8% ,3年以上者为 5 2 9% ,P <0 0 5 ;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未用或偶尔使用抗凝剂者和长期使用者脑梗塞发生率分别为 5 2 4%和 37 5 % ,P <0 0 5。结论 :房颤是老年人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抗凝治疗能够降低这种危险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持续升高.心房纤维化是房颤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驱动此改变的具体机制仍待明确.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的调控,近来对组织特异性miRNA进行的研究证实了miRNA在房颤的心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浆miR-21、miR-133、miR-328水平,探讨其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0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在北京安贞医院体检的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miR-21、miR-133、miR-328的水平,所有房颤患者均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口服普罗帕酮150 mg,3次/d,服用1个月,随访1年,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microRNA表达水平,分析microRNA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效能。 结果 500例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复发136例(27.2%)。3组患者基线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miR-21、miR-328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miR-133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仅有miR-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房颤复发的ROC曲线图显示,miR-21 cut-off值=1.995诊断效率最高,其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AUC分别为77.21%、83.79%、0.610及0.876。 结论 血浆miR-21表达量显著升高对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的一项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张力与碎裂电位及房颤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A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氯化乙酰胆碱(Ach)1mg;B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氯化乙酰胆碱5mg;C组心外膜脂肪垫注射生理盐水共5ml。3组均于注射后行BURST刺激记录房颤诱发与否,房颤诱发时间,左房侧壁(A点)、左房后壁(B点)、左心耳(C点)碎裂电位持续时间。结果 C组房颤诱发率于注射生理盐水前后予BURST刺激无明显变化。A、B组乙酰胆碱注射后房颤诱发率显著增加,但A、B两组房颤诱发率无显著变化。C组房颤持续时间较A组[C vs A:(7.00±2.10)svs(50.42±6.36)s,P=0.013;C vs B:(7.00±2.10)s vs(143.24±11.28)s,P〈0.001]短。B组房颤持续时间长于A组[(143.24±11.28)s vs(50.42±6.36)s,P〈0.001]。C组左房侧壁,后壁位点碎裂电位持续时间均较A、B组相应位点短。[C,A,B组:A点(2.2±0.5)s vs(37.4±6.3)s vs(132.5±12.7)s,P〈0.0001];[B点(2.2±0.5)s vs(37.2±6.3)svs(132.5±12.7)s,P〈0.001];C组左心耳(C点未能记录到碎裂电位)。A组碎裂电位持续时间较B组短[A点:(37.4±6.3)s vs(132.5±12.7)s,P〈0.001;B点:(37.2±6.3)s vs(132.5±12.7)s,P〈0.0001;C点:(35.1±6.7)s vs(130.7±13.3)s,P〈0.0001]。A,B组自身对照,左心耳位点较左房侧壁、后壁碎裂电位持续时间短[A组:(37.4±6.2)svs(37.2±6.3)s vs(35.1±6.7)s,P〈0.0001;B组:(132.4±12.7)s vs(132.5±12.7)s vs(130.7±13.3)s,P〈0.0001]。C组左房侧壁,后壁碎裂电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5±0.5)s vs(2.25±0.5)s,P=0.183]。结论迷走神经张力越高,越容易产生碎裂电位,则房颤持续时间愈长。  相似文献   

19.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currently the most common cardiac tachyarrhythmia in clinical practice. AF has a tendency to become more persistent over time. Progression of an underlying disease is one explanation. Another possible explanation is electrical, structural, and gap junctional remodeling of the atrium by repetitive induction of AF.1 The expression level and distribution of it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electrical activation in the atrium.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lternations of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onnexin 40, Cx 40) and (connexin 43, Cx 43) in the right atrial appendages of the patients with AF by 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y and Western blot technique.  相似文献   

20.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currently the most common cardiac tachyarrhythmia in clinical practice. AF has a tendency to become more persistent over time. Progression of an underlying disease is one explanation. Another possible explanation is electrical, structural, and gap junctional remodeling of the atrium by repetitive induction of AF. The expression level and distribution of it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electrical activation in the atrium.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lternations of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 connexin 40, Cx 40) and ( connexin 43, Cx 43) in the fight atrial appendages of the patients with AF by 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y and Western blot techniq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