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以便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师范类、理工类和医学院三种类型院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调查.结果:师范类及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安全性行为知识、态度、行为指导的需求程度较高,与医学院校大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类院校大学生均对同伴教育接受程度较高,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理工类和师范类大学生及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进行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并且同伴教育是大学生广为接受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刘万波 《当代医学》2010,16(2):155-156
目的了解通化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为今后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通化市42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按照UNGASS指标和按照国家督导评估指标计算,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4.3%和96.7%;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96.2%。各医疗机构艾滋病知晓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8%的医务人员不存在歧视,疾控防疫人员中歧视现象较为突出(P〈0.05)。结论通化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仍有少部分医务人员存在艾滋病歧视现象。应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水平,加强基层防疫人员反歧视宣传倡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昆明市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昆明市3所不同类型高校(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一至二年级的大学生(共879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昆明市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存在差异: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认知程度相对较低,而医科类、综合类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在对待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的态度方面,医科类、艺术类、综合类三类院校的学生之间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防范艾滋病传染所采取的保护性行为及其态度的认识方面,三类院校之间存在差异(P<0.05),各有不同情况.结论昆明市医科类、艺术类、综合类三类院校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的认知上存在差异,有着各自的特点.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相对薄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农村和城镇各抽取4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50%,城镇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50%vs 87.50%,χ2=51.62,P<0.001)。除"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外,其他7条知识点、美沙酮替代吸毒疗法、无偿献血和艾滋病治疗知识回答正确率在农村和城镇居民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美沙酮替代吸毒疗法知识回答正确率低于无偿献血和艾滋病治疗知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和宣传栏广告栏为知识掌握程度的促进因素,而性别为阻碍因素。结论: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并根据人群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方式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学高职高专大学生新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用普查的办法对2005级医学高职高专大学新生开展调查问卷调查,调查前不作引导、不讨论,用无记名的方法独立完成问卷.结果 919名医学高职高专大学新生中,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人数为816人,知晓率为88.8%,男生与女生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自农村的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的知晓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培训的学生知晓率高于未培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只有57%学生愿意接触艾滋病病人.男生对婚前性行为选择"无所谓"者占44.9%,明显高于女生的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医学高职高专大学新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令人担忧,提示在大学生中进行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和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教育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积极心理课程教学对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医学院校选修积极心理课程的44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课程前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结果: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积极心理学课程后,身心问题总分下降(P<0.05),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在自我肯定维度上,后测得分高于前测(P<0.05),其他维度课程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积极心理学课程前,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焦虑维度得分和身心问题总分低于大学二年级学生(P<0.05),城镇学生在自我肯定维度上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5),在身心问题总分上低于农村学生(P<0.05),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心理学课程后,大学一年级学生在身心问题总分上低于大学二年级学生(P<0.05),独生子女在自我肯定维度上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课程教学能有效提升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宣传教育与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的应用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西部某市2000名学生人群进行匿名艾滋病知识问卷题调查,比较在宣传教育前、和宣传教育之后艾滋病知晓率和对艾滋病不带歧视性态度的对比率.结果:在未进行艾滋病的健康宣传和干预之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9.25%,对艾滋病不抱有歧视态度的46.35%;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之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15%,对艾滋病不抱有歧视态度的6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教育与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起到很好的效果,改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及肝功能情况,为在校大学生乙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7、2008级6953名入学新生采用ELISA检测HBsAg;采用动力学方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2006、2007、2008级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是3.19%、3.38%、2.07%,总阳性率为2.87%,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HBsAg阳性率8.57%低;2006、2007、2008新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总检出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级男、女生间HBsAg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级新生ALT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新生HBsAg阳性率较低,男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ALT异常率较低;学校要继续加强乙肝的健康教育,增加体检检验项目,对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医学生人际信任、正负性情绪的现状和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某医学院校388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人际信任量表》(IT)和《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中男生和女生在人际信任和正性情绪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性情绪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医学生中在人际信任和正性情绪总分方面,谈恋爱者高于未谈恋爱者(P<0.05和P<0.01);是否恋爱在负性情绪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人际信任和正性情绪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性情绪得分上,学习成绩优秀者低于一般、较差和很差者(P<0.05~P<0.01),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和很差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的人际信任总分与正性情绪总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负性情绪总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增强人际信任可以促进医学生正性情绪的表达和减少负性情绪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工科院校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工科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工科院校9个系19个本科专业的2 759名大一新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科院校新生获得HIV/AIDS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广播(83.1%),报刊杂志(81.4%),学校或老师(76.8%)。对HIV的主要传播途径和检测方法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于HIV的非传播途径和非检测方法的知晓率较低。工科院校新生对艾滋病人存在一定歧视,有65.7%的学生认为AIDS病人应该被隔离。在被调查的新生中,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19%,男生(5.23%)高于女生(0.9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9.226,P<0.01),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男生(17.4±2.44)岁,女生(16.8±2.04)岁,t=0.54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工科院校大一新生对HIV/AIDS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提示在工科院校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医校学员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高危行为认知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医校1117名学员进行AIDS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认知水平的现况调查分析。结果①AIDS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8.93%,最低为21.22%;态度期望回答率最高为94.99%,最低为7.43%;高危行为认知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6.42%,最低为38.59%。对AIDS预防措施的认知水平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4.18%,最低为16.20%。②对AIDS知识态度行为认知得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总分与年级、入学前是否学过医有关联(t=5.49,P0.01;t=2.60,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年级学员其知识、行为认知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学员(P0.01),医学本科和医学大专学员的知识、态度、行为认知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护理大专和药学、检验、放射大专(P0.01)。入学前学过医的学员的行为认知分值和总分高于未学过医的学员(P0.05)。③相关分析发现,AIDS行为认知与态度、态度与知识、行为认知与知识分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某医校学员对AIDS知识的掌握尚不理想,其态度和行为认知尚不乐观,应加强对学员AIDS相关知识的教育,端正态度,引导其行为,以确保其掌握更准确的知识,将来更好地完成医疗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相关行为取向的现状,为探索针对大学生艾滋病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师范学院师范类专业2004届的265名新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新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于一些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率较低,对目前艾滋病的严峻现状了解不充分,对婚前性行为和同性恋的态度较为宽容.结论 对师范类新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低年级医学生的艾滋病(AIDS)知识和态度,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一、二年级学生共计1 149名,采取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1 149名学生AIDS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的平均知晓率为94.56%和77.20%,AIDS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6.70%;83.90%的学生愿意参与AIDS宣传教育,但70.00%以上的学生回避与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直接接触;学生获取AIDS知识主要来自电视、报刊杂志(71.98%).结论 低年级医学生对AIDS经典传播途径认知水平高,但对防治知识和非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对待AIDS的态度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河南驻马店地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驻马店地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相关行为和态度,为今后高校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河南驻马店市黄淮学院一至三年级大学生1053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黄淮学院大学生对大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75.0%,其中您是否知道艾滋病全称、艾滋病抗体阳性是否感染标志、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哪一期、治愈性病可否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蚊虫叮咬会不会传播艾滋病5道题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56.5%、39.1%、36.8%、54.0%、45.4%;大学生对待艾滋病患者的可能态度以同情但避而远之为主占34.2%;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自己周围的网络电视电台等占66.0%,从家庭处获得的相关知识较少占25.5%;48.4%的人明确表示反对婚前性行为。结论河南驻马店地区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但部分知识仍有欠缺,今后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针对来往深圳香港之间的跨境货车司机度其异性伴侣AIDS/STD进行追踪式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探讨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深圳口岸附近跨境货车男性司机89名和休闲娱乐场所高危女性97名。对两组人员进行为期18个月共9次AIDS/STD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现场、电话或邮件方式的AIDS/STD知识问卷调查。对两组长期追踪式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评分值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AIDS/STD知识、安全性行为和STD患病状况。结果长期追踪式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两组AIDS/STD知识差异有显著性(P〈0.10),且评分值随干预次数的增多而增加。干预前后的安全性行为情况仅有部分改善(P〈0.01或P〉0.05)。于预前一年和干预期末一年,两组STD罹患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长斯追踪式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知识结构和安全性行为观,有利于降低目标人群STD罹患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ale students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HIV阳性与阴性者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上的差异,为针对该人群制定艾滋病防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 年4月—2018年3月,在哈尔滨、天津、西安、重庆4 个城市,采用滚雪球抽样和受试者推荐的混合抽样方法,对HIV感染青年学生社交圈(其中既包含HIV阳性者也包含HIV阴性者)中的MSM 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HIV阳性与阴性者在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上的差异。结果: 共获得问卷583 份,其中有效问卷548 份,有效率94.0%。接受教育为大专及以下(P=0.002)、月消费水平在2 000元以下(P=0.021)、主要居住地为校外(P=0.004)与HIV检测阳性间存在关联。在任何学段接受艾滋病预防教育都是HIV感染的保护因素[小学OR=0.203(0.073~0.561),初中OR=0.287(0.142~0.581),高中OR=0.271(0.142~0.518),大学OR=0.322(0.168~0.616)]。HIV阳性与阴性者对“国八条”(P=0.907)和“青八条”(P=0.782)的认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知晓率均约在90%,对某些具体知识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防治政策”P=0.012,“识别并预防高危性行为的方法”P<0.001)。HIV阳性者首次性行为年龄较小(P=0.006),早期性伴较多(P<0.001)且安全套使用情况较差(P<0.001),但两者后期性伴数量(P=0.247)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对固定性伴P=0.735,对临时性伴P=0.7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HIV感染导致其性行为特征改变有关(对固定性伴P<0.001,对临时性伴P=0.006)。结论: 青年学生MSM中HIV阳性与阴性者在“国八条”和“青八条”的掌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国家要求的95%,但在知识需求上体现出了一定特异性;两者近期性行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IV阳性者在早期性行为活动中更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提示应该继续加强性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并将关口前移,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内容,尽早预防青年学生MSM发生高危性行为。  相似文献   

17.
某高校在校医学生AIDS相关KAB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吉林某高校在校医学生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B)情况,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制订性教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吉林某高校在校一、二年级的3443名医学生进行普查。结果被调查对象关于AIDS主要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在95%以上,但对蚊子叮咬是否会传播AIDS判断正确的只有51.1%;61.1%的学生知道目前仍无有效预防AIDS的疫苗;超过92%的学生认为“对艾滋病病人应关心、同情”;有20.0%的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与自己关系不大;”13.3%的学生赞同婚前性行为;8.4%的学生曾有过性交经历。结论被调查的大学生对AIDS主要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较高,但对AIDS的预防知识相对缺乏,对AIDS的流行形势和危害程度认识不足。因此,该高校应全面加强AIDS防制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和防护技能,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生理学教学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医学院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新思路.方法 以大连医科大学200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的生理学理论教学第十章第五节"本能行为"的讲解中,进行有关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共2次的问卷调查,评价生理学教学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中的实施效果.结果 艾滋病健康教育实施后,大学生对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总知识的得分从31.36±5.12分提高到47.73±6.43分(P<0.01).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增加了28.28%,安全性行为知识知晓率增加了41.94%,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也随着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明显改善.结论 生理学教学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适用于医学生,对保护他们自己免受艾滋病威胁以及在全社会开展控制艾滋病疫情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效果明显,可以在医学院校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不同地区高校医科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行为的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好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位于云南省不同地区(昆明市、大理市)的2所高校(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一至二年级的医学生各300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处于云南省艾滋病不同流行区的两所高校(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的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对待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的态度、对防范艾滋病的保护性行为及其态度的认识方面昆明医科大学的医学生优于大理大学的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义.结论 地处云南省艾滋病高度流行区的大理大学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和防范艾滋病的保护性行为及其态度的认识相对薄弱,应针对性地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了解新疆青年大学生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以及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特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新疆两市的3 256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入组对象均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对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行为特征。结果 HIV抗体阳性检出率0.03%,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0.18%,HCV抗体阳性检出率0.74%。AIDS知识总知晓率94.90%,AIDS知晓率随着年份及年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年份与被调查者性行为比例无线性变化趋势(P>0.05),但与男男性行为比例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升高(P<0.05)。被调查者中0.43%有吸毒行为,吸毒者中35.71%注射过毒品,7.14%与别人共用过针具。55.19%接受过AIDS相关宣传服务,23.80%参与过AIDS相关宣传,3.38%做过血清学检测。年份、年级分层与AIDS干预服务接受率、参与率、血清学检测率均有线性变化趋势,接受AIDS干预服务、参与AIDS干预服务以及进行血清学检测的比例随着年份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 新疆青年大学生的HIV感染较低,对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但安全性行为意识总体不强,青年大学生中存在着各种高危性行为,少数青年大学生还有吸毒行为,是AIDS传播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