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及银屑病小鼠模型皮损处白细胞介素10(IL-10)特点及其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IL-10的表达对银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银屑病患者病损皮肤,同时通过咪喹莫特(IMQ)分别诱导C57BL/6(WT)小鼠和IL-10敲除(IL-10-/-)小鼠致银屑病模型。采用PASI评分观察皮损动态变化;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表皮厚度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检测皮损组织中IL-10和CD19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皮损组织中CD4定位改变情况。结果:IMQ造模可以取得与临床银屑病患者相类似的皮肤表现。IL-10-/-造模组小鼠背部皮损处红斑评分、鳞屑评分、皮肤浸润厚度评分及PASI总评分和耳朵厚度较WT造模组和IL-10-/-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WT造模组小鼠皮损组织中IL-10的表达阳性率低于WT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双氢青蒿素(DHA)是否能改善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皮损,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25 mg/kg DHA治疗组(DHA-L组)、50 mg/kg DHA治疗组(DHA-H组),每组6只。每天观测小鼠皮肤变化并进行PASI评分。连续给药6 d,取小鼠皮肤进行HE染色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IMQ成功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DHA治疗后小鼠皮损改善,组织病理学改善,DHA-L和DHA-H组PASI评分及Ki67阳性细胞数量均低于Model组(P < 0.05);Model组脾Th17细胞比例较Control组升高(P < 0.05),DHA-L组和DHA-H组均较Model组降低(P < 0.05);DHA-L组和DHA-H组脾Treg细胞比例较Model组升高(P < 0.05);Model组血清IL-17A和TNF-α水平均较Control组升高(P < 0.05),与Model组相比,血清IL-17A水平在DHA-L和DHA-H组均降低(P < 0.05),而血清TNF-α水平仅DHA-H组降低(P < 0.05)。结论DHA可以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皮损,其机制可能和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方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活化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凉血解毒方高(Liangxue Jiedu groups with high,LXJD-H)、中(medium,LXJD-M)、低(low,LXJD-L)剂量组和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组,观察小鼠背部皮损变化。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标准进行评分,光镜下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表皮厚度;免疫荧光及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Ki67、CD3、CD11c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DCs数量;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量;采用RT-PCR法检测皮损组织中DCs相关受体基因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皮损中TLR7/TLR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凉血解毒方明显降低皮损PASI评分及表皮厚度、减少炎性反应细胞的浸润;抑制皮损中TLR7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体内外降低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7)、TLR8及IL~(-1)2p40 mRNA表达及下调IL-23、IL~(-1)β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论凉血解毒方可以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且可以改善皮损中T淋巴细胞及DCs的浸润,同时抑制DCs的活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丙酸氯倍他索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磷酸化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激酶B(AKT)途径的影响。方法 4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银屑病模型组(IMQ组)、预防性丙酸氯倍他索处理组(IMQ+pre-CLO组)、治疗性丙酸氯倍他索处理组(IMQ+thera-CLO组)。小鼠背部皮肤2 cm×3 cm面积脱毛,皮肤裸露,在脱毛部位涂抹咪喹莫特55 mg/只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每天1次。预防性丙酸氯倍他索处理组造模第1天起开始给药,治疗性丙酸氯倍他索处理组造模后第5天起开始给药,两种给药方式的丙酸氯倍他索剂量均为45 mg/只。第10天处理小鼠,皮肤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分析小鼠皮肤中p-STAT3、AKT、磷酸化AKT(p-AKT)以及白介素17A(IL-17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小鼠相比,IMQ组小鼠皮肤出现明显鳞屑及红斑,表皮棘层明显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增加。与正常组比较,IMQ组皮损中的p-STAT3、AKT、p-AKT及IL-17A高表达(均P<0.05);丙酸氯倍他索处理后,与IMQ组小鼠相比,IMQ+pre-CLO...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方(QGLXJD)、凉血活血方(LXHX)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行为学及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剔除背部毛发,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模型组(M)、清肝凉血解毒方组(QG)、凉血活血方组(LX)和甲氨蝶呤组(MTX)。背部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IMQ)诱导皮肤银屑病样模型。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每日进行评分,分别运用旷场及高架十字迷宫评价各组小鼠行为学差异,HE染色后光镜下测量表皮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中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及表皮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采用实时PCR技术检测皮损中IL-23、IL-1β、IL-1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中NPY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M组表皮厚度、PCNA、CD3+T细胞、IL-1β、IL-12、IL-23 mRNA表达均增加(P0.05);其余组与M组相比,表皮薄,PCNA、CD3+T细胞、IL-1β、IL-12、IL-23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银屑病样小鼠焦虑水平高,以M组最为明显;QG组与M组比较,焦虑水平低,而LX组与QG组比较,焦虑水平高;NPY在M组中表达最多,在LX、QG、C组表达依次减少。结论:清肝凉血解毒方能改善银屑病样小鼠的焦虑行为,下调NPY的表达水平,从整体角度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血毒颗粒合剂对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血毒颗粒组、复方青黛胶囊组;采用5%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连续造模、给药7 d,第8天处死取材;实验过程观察小鼠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变化;并对相应样本进行HE染色观察皮损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组织样本中Spred-1/Ras/ERK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清血毒颗粒组、复方青黛胶囊组2组PASI评分、皮肤平均表皮厚度及病理Baker评分均下降明显(P<0.05),且与复方青黛胶囊组相比清血毒颗粒组下降较更明显(P<0.05)。IMQ造模后,模型组小鼠皮损区、近皮损区、非皮损区中Spred-1 mRNA表达降低(P<0.05);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后三区域中Spred-1 mRN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区p-Ras、p-Raf1、p-ERK1/2、VEGF蛋白及Ras、Raf1、ERK1/2、VEGF...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中药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模型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IL-23/IL-17)炎症轴的干预作用。方法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凉血活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技术检测小鼠血清及皮损中细胞因子含量、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凉血活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皮肤红斑的出现、色泽及浸润范围、鳞屑面积、鳞屑厚度、皮肤增厚均小于同期的模型组改变(P0.01或P0.05)。HE染色显示:凉血活血中药组小鼠皮肤表皮层较平整,角化不全的细胞明显减少,表皮层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皮损蛋白及mRNA检测显示,凉血活血中药组小鼠皮肤中IL-17、IL-23蛋白及IL-23mRNA、IL-22mRNA、孤独核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凉血活血中药可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炎症爆发的强度及银屑病样皮损的形成,可能与降低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抑制Th17细胞分化转录因子RORγt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数量及关键转录因子 Foxp3 mRNA的影响。方法:1)收集初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健康对照者和经MTX治疗8周后疗效显著的寻常型银屑 病患者入组,抽取外周抗凝静脉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采用流式细胞 术(fl ow cytometry, FCM)检测Treg细胞数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法检测PBMC 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2)将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连续外用在BALB/c小鼠背部,观察6 d,每天拍照记录小鼠 皮损变化,根据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进行评分,将小鼠皮损进行HE染色 观察其病理改变;3)在IMQ诱导中期(第3天)使用不同剂量MTX(38.5和77.0 nmol/L)进行小鼠腹腔内注射1次,同时设 置PBS组和阴性对照组,肉眼观察各组皮损外观并用HE染色方法观察皮损组织病理改变,观察6 d;随后采用FCM检 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数量,qRT-PC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1)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 PBMC中Treg细胞数量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比健康对照者明显降低(P<0.05);用MTX治疗8周后疗效显著的寻常型银 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Fox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2)由IMQ诱 导的BALB/c小鼠表现出银屑病样的皮损外观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其脾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数量下降(P<0.01),Foxp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3)使用不同剂量MTX于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其银屑病样皮炎的皮损外 观、逆转病理改变,小鼠脾淋巴细胞Treg细胞数量部分逆转,Foxp3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MTX可以通 过调控Treg细胞数量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来治疗银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对乳腺癌MDA-MD-2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对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MDA-MD-231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咪达唑仑L组、咪达唑仑M组、咪达唑仑H组和咪达唑仑H+Sp-cAMPS组,咪达唑仑L组、咪达唑仑M组、咪达唑仑H组分别用5μmol/L、10μmol/L、20μmol/L咪达唑仑处理细胞,咪达唑仑H+Sp-cAMPS组加入20μmol/L咪达唑仑+10μmol/L Sp-cAMPS处理细胞。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试验检测迁移能力;Transwell试验测定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AMP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验证磷酸化(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咪达唑仑L组、咪达唑仑M组、咪达唑仑H组细胞呈现凋亡现象,凋亡率显著提高,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cAMP、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咪达唑仑H组比较,咪达唑仑H+Sp-cAMPS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凋亡率显著降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cAMP、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 咪达唑仑可通过抑制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咪喹莫特(IMQ)小鼠银屑病模型,探究可善挺(Cosentyx)通过C5a/C5aR1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皮肤炎症和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BALB/c小鼠27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Blank group)、银屑病模型组(Model group)、可善挺治疗组(Cosentyx-treat group),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两组采用咪喹莫特(IMQ)制备银屑病模型,可善挺治疗组给与可善挺(第1、6、13天皮下注射,1 d两次,每次4.5mg/kg)干预。通过HE染色观察可善挺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的病理损伤的影响,通过ELISA检测小鼠皮损组织中促炎因子IL-4、IL-8、TNF-α、IL-1β的分泌情况,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皮损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损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量和LC3-Ⅱ/LC3-Ⅰ值,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皮损组织C5a、C3、C5aR1、C1qB的表达水平。结果可善挺抑制了皮损组织中IL-4、IL-8、TNF-α、IL-1β和MPO的表达,提高了Beclin 1的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同时可善挺下调了C5a/C5aR1通路中C1qB、C3、C5a、C5aR1分子的表达。结论可善挺抑制了C5a/C5aR1通路,可以通过C5a/C5aR1通路调控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减缓银屑病炎症反应,同时可善挺增强了银屑病皮损组织中自噬作用,但无法确定可善挺是否通过C5a/C5aR1通路对银屑病皮损组织中自噬作用进行调控,因此机制还需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1.
背景:Ⅰ型角蛋白K16在过度增殖状态包括银屑病时表达上调。该蛋白在银屑病复发时表达上调而在消退期表达下调,可作为诊断银屑病的标志物。检测了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处皮肤K16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67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标本及19名正常人皮肤标本的冰冻切片。结果:19名正常人皮肤标本中有17名在毛囊网嵴梁部的基底细胞有K16蛋白染色。银屑病非皮损皮肤标本中,62例基底层K16蛋白深染、1例基底上层弥漫性深染、2例表皮全层染色、2例未见染色。银屑病皮损标本中,37例基底上层染色、14例弥漫性染色、12例多层染色、3例基底…  相似文献   

12.
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中角蛋白K14,16,17表达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樊平申  廖文俊  刘玉峰 《医学争鸣》2001,22(24):2250-2252
目的 研究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 ,1 7表达水平的变化 ,从分子水平研究此种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用 5 0 g· L- 1心得安乳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动物模型 ,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银屑病样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 ,1 7的表达 .结果 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K1 7的水平无明显变化 .结论 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不仅在组织病理学而且在分子水平上与人类银屑病皮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4):241-243
[目的]建立银屑病动物模型.[方法]将5%(质量分数)咪喹莫特(IMQ)软膏连续涂抹于小鼠背部皮肤7d,构建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凡士林软膏.采用临床症状评分PASI及病理学变化进行评价,确定建立模型成功.[结果]涂抹5%(质量分数)IMQ软膏的小鼠皮肤出现红斑、鳞屑,皮肤明显变厚.HE染色结果可见,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角化不全,表皮皮肤向下延伸呈钉突状;真皮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结论]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再现了人类银屑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是研究银屑病可行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银屑病小鼠行为学、血液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模型(imiquimod-induced psoriasis model, IMQ)组、焦虑复合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模型(emotional stress complex imiquimod-induced psoriasis model, ES+IMQ)组,随后观察各组小鼠旷场实验、Y迷宫实验、血清P物质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指标变化。结果 旷场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总区域内IMQ组和ES+IMQ组总路程缩短,平均速度降低,停留时间延长;中心区域内路程、停留时间缩短等;边缘区域内路程、停留时间相对延长等。Y迷宫实验,与对照组比较,IMQ组和ES+IMQ组新异臂进入次数百分比、新异臂停留时间百分比下降等。血清P物质,与对照组比较,IMQ组小鼠血清P物质浓度升高、ES+IMQ组小鼠血清P物质浓度降低,且两个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皮肤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IMQ组和ES+IMQ组均可出现银屑病样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Baker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但两个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寻常性组)血清及皮损处组织液中NE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并与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银屑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估。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及皮损处组织液中NE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及皮损组织液中NE的表达水平要显著高于静止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NE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相应的PASI呈正相关(P0.01)。结论NE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并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指标表达的趋势。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30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邻近皮肤及 10例正常皮肤中PCNA、Bcl - 2、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表皮中Bcl - 2和PCNA在基底层阳性表达 ,但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Bcl- 2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 ,皮损处与邻近皮损处表达、邻近皮损处与正常皮肤表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均P <0 0 5 ) ;PCNA在银屑病皮损处为角质形成细胞广泛阳性表达 ,皮损处与邻近皮肤的表达、邻近皮肤与正常皮肤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Caspase3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处与邻近皮肤及正常皮肤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银屑病时 ,PCNA过度表达 ,Bcl - 2低表达 ,表明细胞过度增殖 ,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造BALB/c小鼠背部银屑病样模型,探讨中成药银屑平丸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组、银屑平丸高、中、低剂量组,8只/组.给予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背部皮肤外涂咪喹莫特软膏连续8d,1次/d,建立模型小鼠.末次给药后,观察小鼠背部皮肤进行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renty index,PASI)评分;检测血清中IL-17、IL-23水平;取背部皮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比较.结果 (1)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对银屑病样小鼠背部皮肤PASI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较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评分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2)各组银屑病样小鼠外周血IL-17和IL-23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均与模型对照组外周血中含量有明显的差异(P<0.05).(3)银屑平丸各组和雷公藤组对银屑病样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变化较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银屑平丸改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L-17、IL-23,起到减轻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D-松醇对银屑病皮损大鼠Th1/Th2平衡影响的机制研究。方法:构建咪喹莫特(IMQ)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IMQ组、D-松醇低剂量组、D-松醇中剂量组、D-松醇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大鼠给与D-松醇低、中、高剂量组(50mg/kg、100mg/kg、150mg/kg)和阳性对照组(1mg/kg,甲氨蝶呤)灌胃治疗,对照组和IMQ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7d。在给药第8天对各组大鼠银屑病皮损症状和指数(MPASI)评价;HE染色观察银屑病皮损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比值;Western blot检测T盒子转录因子(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缺刻基因1(Notch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Q组大鼠皮肤出现银屑病样病变如红斑、过度角质化、炎性细胞浸润等,IFN-γ、TNF-α、Th1细胞...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一种新的标记Zenon技术能和荧光免疫组化标记技术联合以更好的呈现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的表皮细胞特征,Zenon技术可与一抗大量快速共价结合。标化法数字显微映像分析角蛋白10和角蛋白6(分化),Ki-67抗原(增殖)和角蛋白15和β-1整联蛋白(基底层)的表皮表达及不同蛋白的协同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法比较正常皮肤和银屑病皮损。Zenon技术标记角蛋白6,10,15抗体,异硫氰酸荧光素共价标记Ki-67抗原和β-1整联蛋白抗体。使用标准化映像分析,测量表皮不同抗体的强荧光区域。结果:银屑病皮损区Ki-67抗原表达显著增强,而和正常皮肤比较角蛋白10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方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模型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及miR-210激动剂(AgomiR-210)干预后的作用。方法将42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清热凉血方高、中、低剂量组(30. 2、15. 1、7. 05mg/kg)、AgomiR-210高、低剂量组(8、4 nmol/L),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皮损中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和孤独核受体(RORγt)的表达,采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中miR-210的表达。结果清热凉血方对银屑病小鼠皮损、组织病理变化和PASI评分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其中高剂量组PASI评分改善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病理结果显示,AgomiR-210可降低清热凉血方的治疗作用,其中低剂量组作用更明显,与清热凉血方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免疫组化检测发现清热凉血方可上调银屑病小鼠皮损中Foxp3的表达,下调RORγt的表达,而AgomiR-210可下调Foxp3的表达,上调RORγt的表达。qRT-PCR法检测发现清热凉血方可抑制银屑病小鼠脾脏中miR-210的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而AgomiR-210可上调小鼠脾脏中miR-210的mRNA表达,与清热凉血方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清热凉血方可明显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可能通过抑制miR-210、上调Foxp3、下调RORγt的表达、改善Th17/Treg细胞失衡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