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九江市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九江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表、年报表及有关螺情、病情资料,分析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特点。结果截至2011年底,全市现有血吸虫病人34 974人,其中晚期病人2 326人(当年发现106人),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人。全市实有钉螺面积24 454.78 hm2,其中湖沼地区23 045.70 hm2,山丘型地区1 409.08 hm2,分别占总有螺面积的94.24%和5.76%。全市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现有存栏耕牛25 601头,较2010年增加0.60%;耕牛血吸虫感染率(0.97%)较2010年(3.52%)明显下降,全市耕牛化疗覆盖率(76.00%)较2010年(50.85%)明显提高(P<0.05)。结论九江市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地区疫情仍然维持在一定水平;家畜数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仍然存在。大力推进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是实现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目标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表、年报表及有关螺情、病情资料,分析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特点.结果 截至2012年底,全省现有血吸虫病人1 283人,其中晚期病人816人,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人.全省实有钉螺面积1 679.73hm2,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现有存栏耕牛265 440头,耕牛血吸虫感染率0.12%较2009年的0.22%明显下降.结论 云南省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地区疫情仍然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由于流行地区家畜数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仍然存在.大力推进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是实现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目标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芜湖市2009–2018年血吸虫病疫情,为调整、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8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8年芜湖市人群血吸虫病患病率从2009年的0.450%下降至2018年的0.035%,下降了92.22%(χ2 = 16 128.307,P < 0.01);家畜血吸虫感染率从0.483%下降为0(χ2 = 27.570,P < 0.01)。有螺面积由2009年的1 501.07 hm2增加到2018年的4 408.62 hm2,增加了193.70%。自2012年起未查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自2016年起未再发现粪检阳性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畜。结论 目前,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有关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仍应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完善和加强监测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芜湖市2009–2018年血吸虫病疫情,为调整、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8年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8年芜湖市人群血吸虫病患病率从2009年的0.450%下降至2018年的0.035%,下降了92.22%(χ2 = 16 128.307,P < 0.01);家畜血吸虫感染率从0.483%下降为0(χ2 = 27.570,P < 0.01)。有螺面积由2009年的1 501.07 hm2增加到2018年的4 408.62 hm2,增加了193.70%。自2012年起未查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自2016年起未再发现粪检阳性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畜。结论 目前,芜湖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有关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仍应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完善和加强监测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无为县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后疫情现状及流行因素,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3年无为县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表及有关螺情、病情资料,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 结果  截至2013年底,全县现有晚期病人361人,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人;全县尚有钉螺面积2213.67hm2,其中内陆23.82hm2,江滩1141.67hm2,洲滩1048.18hm2,分别占有螺面积的1.08%、51.57%和47.35%,连续两年未查到感染性钉螺,钉螺面积有了明显下降;全县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共有存栏耕牛816头,未查到病牛;2008~2013年达到传播控制共有7个乡镇和30村。 结论  达到疫情控制后,无为县血吸虫病疫情出现明显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目前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监测2015–2018年天门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为制定全市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8年在天门市设立8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和相关流行因素监测。结果 2015–2018年,天门市在8个血吸虫病监测点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本地居民15 983人·次,阳性率为0.88%~1.44%;检测流动人口3 629人,阳性率为0.96%~2.39%;未发现粪检阳性者。检查耕牛1 245头·次,未发现粪检阳性耕牛。查出有螺面积116.69~117.23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07~0.17只/0.1 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 天门市血吸虫病已呈低度流行态势,但相关流行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仍应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报了2012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截至2012年底, 全国推算血吸虫病人共240 597例, 与2011年相比下降 16.12%; 新发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3例, 较2011年增加10例; 共救治晚期血吸虫病患者22 988例, 较2011年增加2.08%。全 国现有钉螺面积368 741.67 hm2 , 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46.71 hm2 。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数1 189 829头, 耕牛 平均血吸虫感染率为0.52%, 较2011年 (0.68%) 下降了23.53%。  相似文献   

8.
2014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报了2014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并对全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数据和81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截至2014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四川、云南、江苏及湖北4省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安徽、江西和湖南3省尚处于疫情控制阶段。全国共有45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流行县总人口2.51亿人;流行村30 048个,流行村总人口 6 850.73万人。全国453个流行县(市、区)中,313个(占69.09%)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35个(占29.80%)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疫情控制县(市、区)数由2013年的34个减少至5个(占1.10%)。2014年,全国推算血吸虫病人115 614人,较2013年的184 943人减少了37.49%;报告急性血吸虫病2例,较2013年减少7例;现存晚期血吸虫病30 880例;2014年全国共完成人群血吸虫病查病9 461 348人,共发现粪检阳性者8 270人,比2013年的16 865人减少了50.96%。2014年全国共有20 123个流行村开展了钉螺分布调查,5 653个村查出钉螺,占调查总数的28.09%;共新查出13个有螺村;共查螺576 506.37 hm2,发现钉螺面积364 324.42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531.13 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吸虫病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919 579头,共检查耕牛494 620头,发现粪检阳性耕牛666头。2014年,全国81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居民和耕牛平均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11%和0.05%,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014年,全国共治疗血吸虫病人280 855例,扩大化疗2 565 555人次;治疗病牛798头,扩大化疗耕牛408 690头次;开展药物灭螺总面积138 923.90 hm2,实际药物灭螺74 538.17 hm2,环境改造灭螺5 331.42 hm2。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在局部地区仍然较大,仍需要加大防治及监测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报了2013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截至2013年底, 全国推算血吸虫病人184 943例; 2013年全国报告急 性血吸虫感染病例9例, 较2012年减少4例; 现存晚期血吸虫病病例29 796例, 当年发现911例, 死亡1 700例。2013年, 全国共有钉螺面积365 468.00 hm2 , 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287.28 hm2 , 感染性钉螺面积9.25 hm2 。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现 有存栏耕牛962 065头, 检查发现血吸虫感染病牛633头。疫情数据显示, 2013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 但实现 《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 (2004-2015年)》 目标仍有压力; 已达标地区疫情尚不稳定, 需要继续加强防治 工作并开展更有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报了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并对全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数据和454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截至2016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完成并通过了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的复核,四川、云南、江苏、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7省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国共有45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总人口2.57亿人;共有29 692个流行村,总人口6 938.54万人。全国451个流行县(市、区)中,有159个(占35.25%)达到了血吸虫病消除标准,191个(占42.35%)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01个(占22.39%)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16年,全国推算血吸虫病病人数为54 454例,较2015年的77 194例减少了29.46%;全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尚存晚期血吸虫病病人30 573例。2016年,全国共完成人群血吸虫病查病8 500 710人,共发现粪检阳性600例,较2015年的3 606例减少了83.36%。2016年,全国共有22 140个流行村开展了钉螺分布调查,有7 106个村查出了钉螺、占调查总数的32.10%, 其中有20个村为新查出有螺村;共开展查螺813 963.91 hm2,查出有钉螺分布面积235 096.04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1 346.48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881 050头,共检查耕牛510 468头,粪检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耕牛8头。2016年,全国共治疗血吸虫病人147 642例,扩大化疗2 303 555人次;治疗病牛9头,扩大化疗耕牛439 857头次。2016年,全国共开展药物灭螺总面积为139 483.84 hm2、其中实际药物灭螺73 941.75 hm2;开展环境改造灭螺面积为3 101.52 hm2。2016年,全国454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居民和耕牛血吸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02%和0.007 8%,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疫情数据分析显示,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较2015年进一步下降。但全国流行区钉螺分布面积仍较大,部分流行区仍存在一定数量的血吸虫病传染源,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客观因素、以及疫情反复与回升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全国仍需加大血吸虫病防治与监测工作力度,进一步实施精准防控,推进全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要求,在全市11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11个监测点常住居民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为2.97%(97/3 269),粪检阳性率为0;流动人群IHA阳性率为0.52%(12/2 298),粪检阳性率为0。家畜粪检未发现阳性。查出有螺面积147.295 3 hm2 ,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结论 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明显下降,但仍需加强监测工作,以巩固现有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绵阳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 年版)》的要求,在6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各选择1个疫情较重的村作为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分别开展人群及家畜病情和螺情调查。结果 本地人群的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为2.12%,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为1.71%,家畜感染率为0。6个监测点查出有螺面积9.344 8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25只/0.1 m2,有螺框出现率为7.07%,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绵阳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畜感染率低、螺情稳定,但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存在,应加强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了解安徽省芜湖市钉螺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的方法, 根据1997-2012年钉螺调查结果, 按照不同年份、 不同水系、 不同环境和不同县 (区) 分别统计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 分析钉螺复现与消灭年限的关系。 结果 结果 1997-2012年芜湖市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3 479.42 hm2 , 主要集中在江滩地区; 累计复现钉螺面积1 648.08 hm2 , 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钉螺复现距消灭年份最长达26年, 主要集中在 3~12年。 结论 结论 江滩面积的增加和灌溉系统钉螺扩散是导致芜湖市钉螺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 加强灌溉系统钉螺控制是降低内陆钉螺复现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分析安徽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 (传控) 和传播阻断 (传阻) 地区达标前、 后的疫情演变规律, 为控制血吸虫 病及巩固防治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选择安徽省已达血吸虫病传阻的天长市、 达传阻后疫情回升的太湖县和达传 控疫情回升的广德县,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以达到血吸虫病传控年为基点, 收集各县传控前10年至2008年的血吸虫病 疫情资料, 分析比较血吸虫病流行区达标前、 后病情与螺情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结果 天长市钉螺分布于局部湖 滩, 传控年有螺面积3.54 hm2 , 2008年消灭钉螺; 除1993年发生58例急性感染外, 其他年份无粪检阳性者, 人群血检阳性 率维持在0~1.55%的低水平。太湖县达传控的1971年钉螺面积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0.06%, 1983年达传阻前连续3 年无螺, 传阻12年后疫情回升, 发生血吸虫集体感染73例; 有螺面积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2.91%, 之后钉螺面积 持续上升; 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5.65%, 耕牛粪检阳性率多>1%。广德县达传控年的有螺面积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的1.90%, 之后呈逐年上升趋势, 达传控后5年曾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病例, 疫情出现回升。天长市人群血检阳性率、 太 湖县人群和耕牛粪检阳性率, 与当地有螺面积均呈正相关 (r=0.582, 0.401, 0.596, P均<0.05)。结论 结论 控制钉螺是实现 血吸虫病传播达标和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因素, 应加快研究建立有效的螺情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 了解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 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和流行现状。方法 方法 根据 《浙江省血吸虫病 监测点监测方案》 要求, 2012-2014年对西溪湿地螺情、 周边常住居民、 流动人口感染状况等进行监测。结果 结果 2012- 2014年西溪湿地公园累计查螺12.31 hm2 , 监测外来植物75 379株, 植被4 965 m2 , 均未发现钉螺。常住居民血检阳性率 为0.71% (5/706), 流动人员血检阳性率为1.36% (25/1 834), 2014年发现1例输入性慢性血吸虫病病例。2013年开展流 动人口感染状况和血防知信行专题调查, 共调查3 006人, 血检阳性率为0.63% (19/3 006); 流行区组和非流行区组各调 查1 503人, 其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00% (15/1 503) 和0.27% (4/1 50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41, P < 0.05); 血检阳性 者粪检均为阴性; 流动人口对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 及钉螺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较低。外来钉螺室内模拟存活试验显示, 观察3个月和6个月时钉螺存活率分别为58.33%和1.25%。结论 结论 西溪湿地适宜钉螺孳生繁殖, 当地流动人口中的输入 性血吸虫病病例对该地疫情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后应加强钉螺、 流动人口监测及健康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05-2015年上海市输入性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5-2015年上海市输入性血吸虫病疫情、螺情、流动人口等数据,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结果 11年间,上海市流动人口增长了123.92%,达981.65万,其中54.70%的流动人口分布在近郊。上海市累计在4个远郊区(不含崇明区)的16个镇查出有螺面积7.13 hm2;共发现23例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输入性血吸虫病疫情呈下降趋势(rs = -0.782,P = 0.004)。2005-2009年,84.62% (11/13)的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分布在同期无钉螺发现的近郊区;2010-2015年,90% (9/10)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分布在同期有钉螺查出的远郊区。结论 上海市输入性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其对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巩固的威胁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的 分析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 为制定下阶段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整理2004- 2014年荆州市9个县 (市、 区) 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资料和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建立Excel表格,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04年以来, 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逐年下降, 2014年全市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40%, 比2004年 下降了95.72%, 拟合指数方程y = 11.067e-0.240x , R2 = 0.899 (F = 80.40, P < 0.01)。2007年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降至0.5/10万 以下, 2010年以后无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生。流行病学调查推算荆州市现有血吸虫病人降至22 547人, 比2004年下降了 85.87%。耕牛血吸虫感染率降至0, 下降了100%, 拟合指数方程为y = 15.69e-0.3398x , R2 = 0.878 (F = 73.11, P < 0.01)。实有 钉螺面积31 084.00 hm2 , 比2004年减少了1 931.21 hm2 , 下降了5.91%。2012年感染性钉螺降至0, 之后未再发现感染性 钉螺。2013年以行政村为单位, 人、 畜血吸虫感染率均降至1%以下。结论 结论 通过实施血吸虫病重点项目、 整县推进和省 部联动综合治理项目, 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显著下降。但巩固防治成果、 阻断和消除血吸虫病传播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目的 探索高邮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规律, 为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高 邮市1970-2009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数据, 对不同阶段血吸虫病防治与流行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结果 在血吸虫病疫 情控制 (1970-1975年)、 传播控制 (1976-1994年)、 传播阻断 (1995-2009年) 阶段的第1年, 人群血吸虫病粪检阳性率分 别为4.20%、 0.80%、 0, 牛粪检阳性率分别为3.00%、 0.51%、 0。1984年人群粪检阳性率下降至0.04%, 较1970年下降了 99.05%。1970-1980年人畜血吸虫粪检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 (r = 0.67, P < 0.05)。1985年后未查出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 人和病牛。1970-2009年均未查出血吸虫感染性钉螺。 结论 结论 高邮市在不同防治阶段坚持综合治理, 虽有螺情反复, 但 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下降, 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