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慢性肝炎重度42例、慢加急肝衰竭24例、慢性肝衰竭35例、肝硬化32例和健康人群50例,检测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LCR)和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Fig)。结果与对照组比,各型慢性肝炎组MPV、PDW、P-LCR升高,PLT降低(P〈0.01);慢加急肝衰竭、慢性肝衰竭和肝硬化组MPV、PDW、P-LCR高于慢性肝炎重度组,PLT低于慢性肝炎重度组(P〈0.01);慢加急肝衰竭组PLT、MPV、PDW和慢性肝衰竭组MPV高于肝硬化组(P〈0.05,P〈0.01);慢加急肝衰竭组与慢性肝衰竭组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各型慢性肝炎组PT、APTT、TT升高,Fig降低(P〈0.01);慢加急肝衰竭组、慢性肝衰竭组、肝硬化组PT、APTT、TT高于慢性肝炎重度组(P〈0.01),Fig低于慢性肝炎重度组(P〈0.01);慢加急肝衰竭组和慢性肝衰竭组Fig低于肝硬化组,慢性肝衰竭组APTT高于肝硬化组(P〈0.01);慢加急肝衰竭组与慢性肝衰竭组APTT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反映了患者肝脏损害程度和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2.
张海平  万欣 《山东医药》2009,49(46):85-86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规放疗前后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放疗前后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压积(PCT),观察并比较血小板参数在肝癌患者放疗前后的变化。另选36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肝癌组PLT、MPV、PCT、P-LCR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而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PLT、MPV、PCT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0.05),P-LCR、PDW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癌患者放疗后PLT、MPV、PCT下降明显。检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了解肝癌放疗患者的骨髓造血情况。  相似文献   

3.
张辉  刘绪宏  俞集会 《山东医药》2010,50(25):76-7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PLT)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6例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49例,其他脑梗死107例)和10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的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并与112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PLT显著降低,MPV、PDW显著增大(P均〈0.01),恢复期MPV、PDW仍显著增大(P〈0.01);与其他脑梗死者比较,大面积脑梗死者MPV、PDW显著增大(P〈0.01);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PLT、MPV、PDW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脑血管病急性期PLT减少与其大量消耗有关,MPV、PDW增大提示脑血管病变程度严重,必须立即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心病(CHD)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血小板参数(PLT、PCT、MPV、PDW)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2例T2DM患者分为无并发CHD组(52例)和并发CHD组(40例),分别检测其血浆tHcy、PLT、PCT、MPV、PDW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56例)比较.结果:T2DM组的tHcy、MPV、PDW、FP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CT与无并发C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并发CHD组tHcy、MPV、PDW明显高于无并发CHD组(P<0.01),PLT显著低于无并发CHD组(P<0.01),PCT、FPG与无并发C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定期检查血小板参数和tHcy水平,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将有助于T2DM并发CHD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血小板CD40L及血小板指标之间相关性。方法:在我院接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实施PCI术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此组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3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小板CD40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肌钙蛋白I(Tn-1)等指标进行测定,患者测定时间为手术前、后,对照组人员测定时间为参加研究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各个指标水平,研究血小板CD40L及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测得血小板CD40L(MFI)、Tn-1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测得PCT、PLT、PDW、MPV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测得血小板CD40L(MFI)、Tn-1、MPV、PDW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测得PCT、PLT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测得血小板CD40L(MFI)、Tn-1、MPV、PDW均与术前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测得PCT、PLT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患者行PCI术后,MPV、PDW与血小板CD40L呈正相关关系,P<0.05;Tn-1、PCT、PLT与血小板CD40L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PCI术后血小板活化的特征,而血小板CD40L的表达受到血小板指标的影响,会产生炎症、凝血等情况,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不同检验时间对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小板最终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到2021年11月在辽油宝石花医院检验科进行诊治的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集的上述血液样本分为3份,其中第一份(早期组)在4℃冰箱放置时间<8h,第二份(中期组)在4℃冰箱放置时间8~24h,第三份(晚期组)在4℃冰箱放置时间24~72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最终检验相关参数血小板计数(parameters-platelet count, 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血小板比容(platelet specific volume, PCT)等。结果 中期组、晚期组的PLT、PDW、MPV、PCT都明显低于早期组(P<0.05),晚期组明显低于中期组(P<0.05)。在88例患者中,spearman分析显示检测时间与PLT、PDW、MPV、PCT都呈现正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相似文献   

7.
李明  刘顺英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2):826-827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及生长抑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不同时期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容积 (PC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结果 与MAP组比较 ,SAP患者入院时外周血PLT、PCT明显下降 (P <0 .0 0 1) ,MPV和PDW显著升高 (P <0 .0 5 ) ;SAP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 ,PLT、PCT明显下降 (P <0 .0 1) ,MPV和PDW明显升高 (P <0 .0 1)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生长抑素治疗组SAP患者PLT和PCT明显上升 (P <0 .0 1) ,MPV和PDW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SAP与M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程度明显不同。生长抑素治疗后PLT和PCT升高 ,血小板的活性降低 ,提示生长抑素对SAP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35例(A组)和健康体检者82例(B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A组患者根据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C组,65例)和无上消化道出血组(D组,70例),分别比较各组参数情况。结果 A组PLT、PCT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06),其MPV、PDW均高于B组(P均=0.007)。C组PLT、PCT、MPV、PDW均低于D组(P均〈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玉才 《山东医药》2010,50(35):45-46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同期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32例(肝硬化组)及一般资料与其匹配的健康查体者45例(对照组),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g).结果 肝硬化组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PCT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加重PLT、PCT逐渐降低,而MPV、PDW逐渐升高(P均<0.05);肝硬化组APTT、PT、T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ig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加重APTT、PT、TT逐渐升高,而Fig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指标均有异常变化,且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此对临床了解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判断出血倾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小板参数与其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门诊及体检的1023例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压水平将其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120/80 mmHg,215例)、高血压前期组[(120~139/80~89)mmHg,531例]、高血压组(≥140/90 mmHg,277例),分析血小板参数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而各组间PLT和血小板压积(P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PV和PDW与SB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PLT和PCT均与SBP无相关性(P>0.05),MPV、PDW、PLT和PCT均与DBP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PV是SBP的独立影响因素(β=0.110,P<0.01)。按照MPV四分位法将研究对象由低到高分为Q1~Q4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TC、TG、LDL-C、血肌酐、ALT、FPG、吸烟、饮酒因素后,Q4组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Q1组的1.529倍(95%CI1.106~2.319,P<0.05)。结论老年人群血小板参数与其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其中MPV升高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年缺血性结肠炎(IC)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重症IC,早期无特殊表现,可引起结肠坏死、穿孔,甚至死亡。目的:探讨I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87例IC患者分成重症IC组和轻症IC组,并选取30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分析轻症IC和重症IC的临床特点,并检测血小板激活复合物(PAC)-1和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轻症IC组相比,重症IC组右半结肠发病率显著升高(P<0.05),左半结肠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腹痛、腹泻、便血、全结肠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IC组PAC-1和CD62P、MPV、PDW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LT无明显差异(P>0.05)。重症IC组PAC-1、CD62P、MPV、PDW显著高于轻症IC组(P<0.05),PLT显著低于轻症IC组(P<0.05)。结论:右半结肠病变、血小板活化以及参数的变化可能与重症IC患者密切相关,作为危险因素早期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评估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 140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Pugh A级组(38例)、Child-Pugh B级组(60例)、Child-Pugh C级组(42例),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PA、TBA、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参数[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PA降低,TBA升高,PT、APTT、TT延长,Fib降低,MPV、PDW、P-LCR升高,PLT降低(P均0.01)。随着患者Child-Pugh级别升高,PA逐渐降低,TBA逐渐升高(P均0.01);凝血功能PT、APTT、TT逐渐延长,Fib逐渐降低(P均0.01);血小板参数MPV、PDW、P-LCR逐渐增高,PLT逐渐降低(P均0.01)。结论 PA、TBA、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评估肝硬化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焕星  陈梅 《山东医药》2010,50(23):20-22
目的 探讨增龄对血小板参数及其活化指标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400例,其中年龄25~44岁156例(成年组)、45~59岁144例(老年前组)、〉60岁(老年组)100例,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水平,三组各随机选择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选择素(CD62P)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水平,对年龄与上述指标间相关性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加PLT、PCT、PDW下降,MPV增大,CD62P、PAC-1增多;PLT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MPV、PAC-1、CD62P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参数及其活化指标均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此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602例肝癌合并肝硬化、200例肝硬化患者的相关资料。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之间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分析用秩和检验。结果肝癌组的血小板(PLT)、血小板比容(PCT)值明显高于肝硬化组(t=5.019、5.017,P均=0.000),MPV/PLT值明显低于肝硬化组(t=5.877,P=0.000),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942,P=0.347;t=-1.040,P=0.298)。PLT、PCT、MPV/PLT诊断肝硬化后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36,0.633,0.639。PLT、PCT值减少与HCV感染密切相关。PLT、PCT值Child A级患者大于B级、C级(P0.01),肿瘤≥5 cm患者大于肿瘤≤2 cm和2~5cm者(P0.01)。MPV/PLT值Child A级患者小于B级、C级(P0.01),肿瘤≥5 cm患者小于肿瘤≤2 cm和2~5 cm者(P0.01)。结论 PLT、PCT、MPV/PLT可用于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辅助诊断,其值主要受HCV、Child分级和肿瘤大小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振华 《内科》2013,(5):459-460
目的探讨咖啡酸片对尿毒症出血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引起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咖啡酸片,0.2g/次,3;K/d,不予常规止血药;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止血药治疗,如维生素K、止血凝酶等,疗程4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周进行1次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功能检测,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咖啡酸片可改善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可提高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对尿毒症出血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的结果分析,探讨其在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TA-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43例正常人和59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的检测与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IB、PLT、MPV、PCT明显升高,APTT明显缩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T、PT、PDW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故凝血功能的检测对肾病综合征病情分析、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药物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指标在初治涂阳肺结核(SPPTB)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34例初治SPPTB患者治疗2月前后和3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压积(PCT)5项血小板相关指标。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痰涂片结果的关联性。结果初治SPPTB患者PLT、PCT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均P=0.00),MPV、PDW、P-LCR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0);2月末痰涂片转阴组和2月末痰涂片未转阴组5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月末痰涂片转阴组治疗后PLT和PCT均显著降低(均P=0.00),MPV、PDW和P-L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月末痰涂片末转阴组治疗后5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治SPPTB患者初次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级别与PLT、MPV、PDW、P-LCR、PCT 5项指标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PLT和PCT可作为初治SPPTB患者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