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对19例脑型血吸虫病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例患者中,学生、干部、农民分别占10.53%(2例)、5.26%(1例)和84.21%(16例);CT检查病变位于大脑顶叶、颞叶、左枕叶分别占68.42%(13例)、10.53%(2例)和21.05%(4例);癫痫样发作占63.15%(12例);吡喹酮病原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100%。脑型血吸虫病例以农民为主,病变主要位于大脑顶叶,采用吡喹酮病原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脑型血吸虫病占血吸虫病的1.74%~4.29%,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杨市办事处血防站1998~2003年用吡喹酮治疗脑型血吸虫病患者16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吡喹酮治疗脑型血吸虫病2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94-2003年,荆州市血吸虫病防治所医院应用吡喹酮先后治疗21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型血吸虫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纪宣  王智 《中华内科杂志》1998,37(11):767-768
我们采用吡喹酮治疗脑型血吸虫病19例,其中大剂量治疗者11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诊断依据:(1)居住在疫区、有疫水接触史;(2)继发性癫痫或无病因的剧烈头痛、恶心、意识障碍;(3)实验室检查3项(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粪便沉淀孵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方法 选择解放军171医院1989-2013年收治的166例脑 型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 166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中, 根据临床表现、 病原学、 免疫学结合CT、 MRI辅助检查确诊156例, 其中病理检查确诊74例, 诊断性治疗确诊10例。102例患者行口服吡 喹酮40 mg/kg治疗, 于14~36 d临床症状好转后出院。64例行开颅手术, 术后辅以口服吡喹酮抗血吸虫治疗。其中, 48 例术后恢复良好, 7例肢体瘫痪加重, 4例肢体发麻加重, 11例术后仍有癫痫发作, 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81例, 66例症 状及体征消失, 7例肢体轻瘫但生活能自理, 5例生活不能自理, 3例死于其他原因。结论 结论 颅脑影像学和实验室专项检 测对脑型血吸虫病诊断有重要价值。脑型血吸虫病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内科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脑型血吸虫病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屡了减少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误诊误治,本资料对10年诊治的脑型血吸虫病15例进行分析,其中误诊为神经胶质细胞瘤8例,脑膜瘤2例,其他5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认为,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能提高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12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脑型血吸虫病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2 0岁。因反复头痛、头晕半年余 ,伴抽搐发作3次于 2 0 0 0年 5月 2 6日收住我院。患者从 1999年 8月起出现头部持续性隐痛 ,伴头晕及视物模糊 ,无恶心、呕吐、发热。自服止痛片头痛可缓解 ,4~ 5h后再发。分别于 2 0 0 0年 2月、4月癫样发作 3次 ,每次发作前头痛加重 ,之后言语不清 ,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 ,持续 0 .5h左右 ,经甘露醇等药物治疗可缓解。 4月 12日曾在外院检查颅脑MRI,发现左颞、额、枕部局灶性炎症。诊断为局灶性脑炎 ,继发性癫。经降颅压解痉抗炎治疗 1个月后 ,头痛稍缓解。为进一步诊治 ,转入我院。入院时…  相似文献   

10.
脑型血吸虫病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型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卵沉积于脑组织引起脑实质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并引发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异位血吸虫病。CT扫描对于脑型血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定位及病情动态观察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回顾分析28例经临床证实的脑型血吸虫病CT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意义。方法对26例脑血吸虫病患者的免疫学检查结果、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血吸虫病患者可出现各种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和局灶体征,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头部CT平扫病变部位低密度影,呈“指套样”水肿;增强后病灶呈“团块样”强化;MRI平扫病变部位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后病灶为“结节样”、“泥沙样”或“斑片样”强化。结论结合临床、免疫学检查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确诊脑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2.
19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发热后体温自动降至正常,予以吡喹酮治疗后体温再度升高,按急性血吸虫病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报道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致癔症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脑型血吸虫病的CT、MRI及脑脊液(CSF)免疫学检查资料。结果通过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确诊40例,1例不能完全排除脑肿瘤通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例高度怀疑脑型血吸虫病经吡喹酮诊断治疗证实。结论 CT及MRI对脑型血吸虫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大价值。MRI在显示主要病理改变时,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CT高。CSF免疫学检查对脑型血吸虫病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脑型血吸虫病的CT、 MRI及脑脊液(CSF)免疫学检查资料.结果 通过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确诊40例,1例不能完全排除脑肿瘤通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例高度怀疑脑型血吸虫病经吡喹酮诊断治疗证实.结论 CT及MRI对脑型血吸虫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大价值.MRI在显示主要病理改变时,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CT高.CSF免疫学检查对脑型血吸虫病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更实用、更科学的晚期血吸虫病新标准化临床分型方法,以便更准确地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的普查、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方法收集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附属湘岳医院1990 01-2010 01住院病人及2004 01-2010 01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助项目的晚期血吸虫病人共计11 092例,采用现行分型和新分型法2种分型方法分别统计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1 092例按现行分型法分型:巨脾型5 710例,腹水型2 993例,结肠增殖型834例,侏儒型54例;但有1 501例未列出类型。新分型法为8型: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普通型、出血型、脑病型、混合型。分别为2 870、1 885、425、38、1 281、1 857、553、1 759例;但有424例归于慢性血吸虫病。根据临床特征以及专业角度,提出晚期血吸虫病新的分型。结论新的分型方法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血吸虫病临床特征、严重并发症和预后,为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病,评估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人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蒿甲醚6 mg/kg加吡喹酮120 mg/kg联合治疗,对照组51例口服安慰剂加吡喹酮120 mg/kg.比较两组治愈率、治后21、45天粪便虫卵阴转率及减卵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采用双盲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7.7%和95.7%,治后45天粪便减卵率分别为99.1%和97.7%,治疗后平均发热天数分别为5.1 d和4.5 d,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9.4 d和8.9 d,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组2例病人口服蒿甲醚后腹部和背部出现荨麻疹,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呕吐.结论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单用吡喹酮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