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采用归龙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贴敷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高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APTT、PT高于治疗1个月,FIB低于治疗1个月,(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给予归龙汤联合吴茱萸贴敷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
黄华  张原琪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8):1381-1382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部分血栓前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外周静脉血,检测患者血细胞(PLT、WBC)、凝血指标(PT、APTT、Fg)、纤溶指标(D-D、FDP),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PLT低于对照组,WBC、PT、APTT、Fg明显高于对照组,D-D阳性率、FD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程度血小板减少患者PT、APTT、Fg差异显著(P<0.05),血小板水平与PT、APTT、Fg呈明显负相关(r=-0.408、-0.517、-0.452,P<0.05);研究组不同程度WBC增多患者,PT、APTT、Fg差异显著(P<0.05),WBC水平与PT、APTT、Fg呈明显正相关(r=0.392、0.533、0.497,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凝血及纤溶功能失调,临床应加强对该指标监测,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调整凝血系统功能,对缓解重症病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凝血酶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胆碱酯酶(CHE)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选取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设为47例对照组(接受凝血酶治疗)与53例研究组(接受凝血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出血量、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并对两组凝血功能[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FIB]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CHE水平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45%,比对照组的76.60%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止血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FIB更高,APTT、TT、PT更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IL-6、CRP更低,CHE更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凝血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茵芪肝复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炎症反应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16-04/2017-04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4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给予茵芪肝复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肝脏超声、肝纤维化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脾脏厚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脾脏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两组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前,两组肝纤维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层黏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Ⅳ-C)和Ⅲ型前胶原(typeⅢprocollagen,PC-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N、HA、Ⅳ-C和PC-Ⅲ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LN、HA、Ⅳ-C和PC-Ⅲ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指标CD_3~+、CD_4~+、CD_8~+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水平均高于治疗, CD_8~+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后CD_3~+、CD_4~+均高于对照组同期, CD_8~+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反应指标IL-15、IL-16、TGF-β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5、IL-16、TGF-β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IL-15、IL-16、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均改善,研究组自身比较(P0.05),对照组自身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茵芪肝复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延缓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进程,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黄泻心汤在肝脾血瘀型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治疗的14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黄泻心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BG)]、中医证候积分、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内径、血流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均低于治疗前(P<0.05),PLT、FBG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TT、PT低于对照组(P<0.05),PLT、FB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3.084,P=0.002)。治疗前两组患者APTT、PT、TT及FIB、AT-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TT、PT、TT长于对照组,AT-Ⅲ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指标,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老年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采用常规治疗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30例(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保肝、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口服治疗(12.5 mg,1次/d)。6个月后观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肝纤维化指标、凝血指标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静脉主干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PT(APTT)、PT活动度(PTA)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而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并无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DPV、DSV、QPV、QSV、HA、PCⅢ、LN、CⅣ、PT、APTT、PT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DPV、DSV、QPV、QSV、HA、PCⅢ、LN、CⅣ、PT、APTT、PTA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治疗前,两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9,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曲张患者明显增多、重度曲张患者明显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z=-2.277,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治疗,能显著提高老年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对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120例初诊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降压治疗组(常规降压组)或丹参粉针剂治疗组(丹参治疗组),每组60例。丹参治疗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针剂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日,共2周。另入选50名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观察前及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D-二聚体(DD)的变化,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现象,具体表现为TT、PT和APTT下降,Fg、PLT、PAI-1和DD升高,t-PA降低(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改善,表现为TT、PT和APTT延长,Fg、PLT、PAI-1和DD下降,t-PA升高;与常规降压组比较,丹参治疗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丹参粉针剂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部锻炼操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216例TRI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07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10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部锻炼操干预,观察两组疼痛情况、肿胀情况以及凝血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0、Ⅰ、Ⅱ、Ⅲ度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Ⅰ、Ⅱ、Ⅲ、Ⅳ度肿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观察组TT、aPTT、PT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T、APTT、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部锻炼操可显著缓解TRI患者疼痛、肿胀情况,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肺栓塞(AP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呼吸科2013~2015年住院的APE患者43例(病例组),并选择同期4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入选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指标进行检测,观察首次住院及出院前凝血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PT、APTT显著降低,FIB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例组治疗后PT、APTT显著升高,FIB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TT在各组中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及溶栓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丹参注射液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丹参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wk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临床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丹参组PT,APTT,TT和FIB测定值分别为:17.2±5.9s,50.3±5.1s,21.5±2.5s,1.7±1.2g/L和17.5±5.7s,50.1±5.8s,21.3±2.7s,1.7±1.0g/L,治疗后对照组和丹参组PT,APTT,TT和FIB测定值分别为:15.8±5.0s,47.2±5.3s,19.2±2.1s,1.8±1.3g/L和14.5±4.0s,44.2±5.6s,17.2±2.4s,2.0±1.5g/L.两组治疗前后PT,APTT,TT和FIB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丹参组比对照组对PT,APTT,TT和FIB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丹参组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vs50%,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临床出血率,提示丹参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联合行为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方药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比格列酮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共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血脂(TG、TC)等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超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MI、WHR、ALT、TG、TC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B超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71.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药联合行为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T、TT短于对照组,APTT长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T、APTT、TT长于干预前,FIB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对评价老年肺癌患者凝血功能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1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1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检查,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病理分期患者TEG参数及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的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值、K值、CI值及LY30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Angle角、MA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FIB及INR指标水平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患者的R值、K值、CI值及LY30均明显小于Ⅲ-Ⅳ期患者(P0.05);Ⅰ-Ⅱ期患者的Angle角、MA值均明显大于Ⅲ-Ⅳ期患者(P0.05);Ⅰ-Ⅱ期患者的PT、APTT、TT、FIB及INR指标水平均与Ⅲ-Ⅳ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Ⅱ期患者的PLT明显少于Ⅲ-Ⅳ期患者(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TEG联合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可实现对老年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动态观察,同时对评估患者病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和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9、FGF-21及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各中医症状积分比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且研究组减少幅度比对照组更大(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层黏蛋白(laminin, 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Ⅳ型胶原(Ⅳcollagen,Ⅳ-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白蛋白(albumin, ALB)、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 CHE)水平明显增加,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肿瘤病理类型、分期、淋巴结及血行转移的关系,为临床预测和判断肺癌患者病情进展和转移情况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根据患者病理类型分为鳞癌组(23例)、腺癌组(76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D-二聚体及血小板,及临床意义,并对比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类型及分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T(P<0.001)、INR(P<0.001)明显缩短,而FIB(P<0.001)、D-D(P<0.001)则明显升高;对观察组临床病理类型及分期患者分析发现,鳞癌比腺癌PT(P<0.001)、FIB(P=0.002)、APTT(P=0.028)、INR(P=0.043)水平升高;与Ⅰ-Ⅲ期患者相比,Ⅳ期患者PT(P<0.001)、FIB(P<0.001)、APTT(P<0.001)升高;与N0患者相比,N1-3患者PT(P<0.001)、FIB(P<0.001)、APTT(P<0.001)升高;有无肺/胸膜外转移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获益组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PT、INR、D-D缩短(P=0.007,P=0.036,P=0.034),TT延长(P=0.013)。进展组化疗前后凝血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NSCLC患者凝血功能普遍存在异常,且与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肺鳞癌、分期为晚期以及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更易出现高凝状态;对于临床获益组而言,化疗可以使PT、INR缩短,TT延长,增加血栓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变化趋势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高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此次脓毒症终点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治疗前以序贯器官衰竭估计量表(SOFA)对患者进行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6 d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各时间点2组凝血参数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高龄脓毒症患者病死率58.18%。生存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参数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患者治疗2、4 d时PLT下降,PT、APTT均延长,治疗6 d时APTT延长(P0.05)。2组治疗前各凝血指标无差异(P0.05),与生存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死亡组患者在治疗2 d时PT显著延长,治疗4 d时PT、APTT显著延长;治疗6 d时PT、APTT、TT显著延长(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T在治疗2 d(OR=3.957,95%CI:1.006~2.386,P0.05)、6d(OR=4.159,95%CI:1.036~6.025,P0.05)均是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变化趋势与预后有关,PT是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动态监测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浊调肝健脾法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硬化(HBV-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12例HBV-LC患者分为“化浊调肝”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浊调肝健脾汤,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四项、Fibrotouch肝脏硬度测量值及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CⅢNP)、Ⅳ型胶原(C-Ⅳ)、肝脏弹性指数、IL-17A、IL-6水平在治疗后均下降,且治疗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IL-10水平在治疗后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化浊调肝健脾”法则治疗HBV-LC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磺达肝癸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NSTE-ACS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8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并于入院72 h内行PCI,同时对照组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而研究组患者予以磺达肝癸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IMI出血分级和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IMI出血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T、APT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相比,磺达肝癸钠注射液可更有效地降低行PCI的NSTE-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和出血风险,促进血栓溶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3月上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42例和观察组(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等;严密监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LT、FIB、PT、TT及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LT和FIB高于对照组,PT短于对照组,TT和APT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XB2、6-K-PGF1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6-K-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仅1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自行缓解,且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