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婴幼儿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骨骼的发育。正在生长的骨骼,如果不能进行正常的钙化作用,将导致骨骼病变。钙的吸收首先发生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这个过程依赖维生素D。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人的皮肤产生的。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生成前维生素D3,由淋巴等转运吸收入血,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D的功效是什么?维生素D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油脂及脂溶性溶剂,主要分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的功效相似,主要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牙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大剂量维生素D3造成婴幼儿脏器损害的严重后果警示临床。 【方法】 通过肾脏B超、颅脑CT检查,发现44例婴幼儿大剂量使用维生素D32~3年后出现脏器异位钙化。以健康儿为对照组测定了血清β2微球蛋白。【结果】 肾脏B超钙质沉着症29例(65.91%),颅脑CT异常9例(20.45%),颅脑CT及肾脏B超均有改变6例(13.64%)。血清β2微球蛋白异位钙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5)。 【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D制剂可造成婴幼儿脏器异位钙化和持续性肾脏功能损伤,其远期影响尚需观察。临床必须警惕维生素D制剂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25-羟基维生素D2[25-hydroxyvitamin D2,25(OH)D2]含量的柱前衍生-稳定同位素标记-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的方法,并用此方法诊断维生素D缺乏症,评估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 加入同位素内标的血清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2∶1,V/V)提取,离心后氮气吹干,以4-苯基-1,2,4-三唑啉-3,5-二酮(4-phenyl-1,2,4-triazoline-3,5-dione, PTAD)作为衍生化试剂与目标化合物进行衍生化反应。反应产物采用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 1.7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平行反应监测对目标物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25(OH)D3和25(OH...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25-(OH)D3、骨碱性磷酸酶等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 190名0~4岁儿童进行临床体检,随机选取部分儿童抽取静脉血测定骨碱性磷酸酶、血25-(OH)D3、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左手腕骨X片。比较其检测佝偻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通过ROC曲线对25-(OH)D3、骨密度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佝偻病患儿血25-(OH)D3明显低于对照组,25-(OH)D3的ROC线下面积为0.633(95%CI:0.581~0.684),具有中度诊断性。针对西昌人群,维生素D不足诊断浓度最合适诊断点为72.86 nmol/L。利用该界值点诊断佝偻病的灵敏度为65.35% ,特异度56.02%。骨密度、钙、磷、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多种检查指标可做为佝偻病的辅助检查手段,诊断性稍差,联合25-(OH)D3和骨碱性磷酸酶诊断早期、活动期佝偻病灵敏度提高至76.67%,特异度90.91%。 结论血25-(OH)D3浓度为诊断佝偻病的良好指标。骨碱性磷酸酶灵敏度、特异度相比优于其他指标,可用于人群筛查。骨碱性磷酸酶和25-(OH)D3项目的条件下联合辅助诊断,提高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识别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兰州市城关区3~7岁儿童全血中钙元素及维生素D3含量水平及两者在体内的相关性,为科学预防钙元素和维生素D3缺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5—7月,对兰州市城关区10个幼儿园1 393例3~7岁儿童血中钙元素和维生素D3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兰州市城关区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钙元素和维生素D3缺乏。儿童血钙平均值分别为(1.53±0.13) mmol/L、(1.53±0.15) mmol/L,不同性别间儿童血钙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4,P>0.05),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19,P>0.05)。钙离子缺乏率占62.89%,其中6~<7岁儿童组钙离子缺乏率最高。不同年龄组儿童全血钙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40,P<0.05)。儿童维生素D3平均值分别为(22.05±3.42) ng/ml、(22.32±3.48) ng/ml,不同性别间儿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为抑郁症组,并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3、VDBP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分为轻度组(n=41)、中度组(n=32)、重度组(n=27);比较抑郁症组和对照组、不同抑郁程度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OH)D3、VDBP水平;分析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血清25-(OH)D3、VDBP水平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及首发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t=10.625,P<0.05),VDBP水平升高(t=13.158,P<0.05);轻、中、重度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清25-(OH)D...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菜肴中维生素A、D、E的方法。方法 试样在抗氧化剂保护下,经过皂化,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液(3∶2,V/V)提取,二维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华谱Alphasil五氟苯基柱(150 mm×4.6 mm, 5μm)为一维色谱柱,用水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实现视黄醇、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α-生育三烯酚的基线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以华谱Alphasil VC-C18柱(4.6 mm×150 mm, 3.5μm)为二维色谱柱,用含2%甲醇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实现维生素D2、D3与其他杂质的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 本研究实现视黄醇、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5种生育酚的基线分离检测,在预设的浓度范围内各目标化合物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99;样品中三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5.4%~106.4%,相对标准偏差<8%。对干炸带鱼、油焖香菇、酱油蒸蛋、红烧肉、糖醋排骨等常见成品菜肴进行6次重复测定,相...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患儿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1-12月采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6个月~15岁儿童资料,选取171例RRTI儿童为RRTI组,156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和E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3水平。比较RRTI组和正常对照组维生素A、D3、E水平的差异。结果 RRTI组平均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0±0.06)mg/L,维生素D3水平为(72.41±25.59)nmol/L,维生素E水平为(8.90±2.32)mg/L,均低于正常组的(0.39±0.07)mg/L、(84.84±29.96)nmol/L和(9.72±2.6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生素A、D3缺乏率和不足率、维生素E的不足率在RRTI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维生素A水平低(<0.3 mg/L)(OR=19.225,95%CI:9.136~40.453)和维生素D3缺乏(<50 nmol/L)(OR=2.891,95%CI:1.186~7.044)使得儿童患RRTI的风险增高。结论 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亚临床水平缺乏可能与儿童RRTI相关,及时给予补充有助于儿童RRTI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血清维生素B6、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关系。方法 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到北京市某医院确诊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体检者间、不同NIHSS评分、不同梗死面积及疾病发生不同时段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维生素B6、25(OH)D3、Hcy水平的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53例。患者平均年龄(67.93±9.37)岁。梗死部位以基底节所占比例较高(39.27%,335例)。招募8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组人群的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维生素B6、25(OH)D3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维生素B6和25(OH)D3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Hcy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血清维生素B6和25(OH)D3随着梗死面积增大而降低,Hcy水平随着梗死面积增大而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清维生素B6、25(OH)D3逐渐升高,Hcy水平逐渐降低。在6个月时,改良mRS评分与维生素B6、25(OH)D3呈负相关,与Hcy水平呈正相关;BI评分与维生素B6呈正相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维生素B6、25(OH)D3与Hcy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但与患者的神经受损程度和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还可作为患者病情进展方向评估及预测的重要依据,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干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哮喘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变化, 分析其与哮喘有关的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含量、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2例哮喘组、4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TIgE含量, 以及肺功能指标, 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哮喘组儿童血清25-(OH)D3含量明显下降(P<0.01), 而血清TIgE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哮喘组儿童血清25-(OH)D3与TIgE呈负相关(P<0.01), 与小气道用力呼气25%流量(MEF25)、用力呼气50%流量(MEF50)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儿童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能与25-(OH)D3对TIgE产生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不同胎龄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探讨外源性维生素D的补充时机。【方法】 选择9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分为3组:A组30例(胎龄≤33周),B组34例(33周<胎龄<37周),C组31例(37周≤胎龄<42周),于生后第1天、第14天及第30天检测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生后第1天A组血清(25-(OH)D3)平均浓度[(35.03±9.72) nmol/L]低于B组和C组血清(25-(OH)D3)平均浓度[(41.31±11.35) nmol/L和(42.05±15.93) nmol/L](P<0.05)。生后第1 、14天及第30天各有76.8%、53.7% 和75.8%的新生儿存在维生素D缺乏[25-(OH)D3<50 nmol/L]。【结论】 新生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生后应尽早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人血浆抗菌肽LL-37、25羟维生素D3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为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2-8月选取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4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实验组,对照组为24例同期健康儿童。两组对象均空腹采血,检测血浆LL-37、25羟维生素D3含量,同时记录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既往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 实验组患儿血浆25羟维生素D3含量(18.37±5.50) ng/ml与血浆抗菌肽LL-37水平(3.45±0.98) 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9.24±9.04) ng/ml、(8.93±2.23) ng/ml(P<0.05)。实验组患儿血浆25羟维生素D3含量、LL-37水平均与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呈负相关(r=-0.645、-0.560,P<0.05);血浆25羟维生素D3含量与血浆LL-37水平呈正相关(r=0.908,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有关,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浆LL-37水平下降,且25羟维生素D3缺乏可能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浆LL-37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比正常人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研究表明经过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是可以被逆转的,所以“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是预防糖尿病的重点人群。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为一组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结构类似的固醇类衍生物总称,最主要的是维生素D3(胆骨化醇、胆钙化醇)、维生素D2(骨化醇)。研究显示,维生素D不仅在促进骨骼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脂溶性维生素A、D、E水平与儿童特应性皮炎(AD)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有效防治儿童A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3月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确诊的AD患儿64例为AD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4例为对照组,通过SCORAD评分评估AD患儿疾病严重程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VitA)和维生素E(VitE)水平,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结果 AD组血清VitA和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6、4.312,P<0.05),AD患儿SCORAD评分为(37.8±15.3)分,轻、中、重度AD患儿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05,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SCORAD评分呈负相关(r=-0.389,P=0.001),血清VitA和VitE水平与SCORAD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AD患儿存在VitA、VitD缺乏或不足,血清VitD水平与AD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VitD)是否与空腹血浆胰岛素(INS)、C肽(CP)及血糖(GLU)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足月儿58例,早产儿42例),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空腹血浆胰岛素(INS)、C肽(CP)及血糖(GLU)浓度,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足月儿组血清25(OH)D3、25(OH)D、空腹血浆INS、CP、空腹GLU浓度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血清25(OH)D3、25(OH)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r=0.515,0.324,0.523,0.335,P<0.05或<0.01),与空腹GLU呈负相关(r=-0.489,-0.514,P均<0.01)。早产儿血清25(OH)D3、25(OH)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r=0.509,0.367,0.598,0.432,P<0.05或<0.01),与空腹GLU呈负相关(r=-0.539,-0.587,P均<0.01)。结论 新生儿期血清VitD与空腹血浆INS、CP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T淋巴细胞亚群与儿童哮喘发病风险和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83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哮喘组),另外选择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组,比较2组儿童25-(OH)D3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根据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标准将患儿分为良好控制组53例、部分控制组19例、未控制组11例,比较不同控制水平患儿的25-(OH)D3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25-(OH)D3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结果 哮喘组患儿25-(OH)D3、CD3、CD4、CD4/CD8、NK细胞低于健康组(P<0.05);25-(OH)D3、CD3、CD4、CD4/CD8是哮喘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未控制组和部分控制组患儿25-(OH)D3、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低于良好控制组(P<0.05),且未控制组患儿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T淋巴细胞数目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25-(OH)D3参与哮喘发病和进展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105例哮喘儿童(包括急性发作期25例、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各40例)和30例健康儿童,用电化学法之溶出伏安法检测25-(OH)D3水平、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哮喘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CD3、CD4/CD8细胞数量减少,IFN-γ、IL-10分泌水平降低及IL-4分泌水平增高;其中急性发作期变化最明显、慢性持续期次之、缓解期最接近正常水平;不同时期哮喘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与IFN-γ、IL-10水平呈正相关,与IL-4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维生素D作为一种免疫调节激素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疾病控制密切相关, 监测哮喘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有助于病情的判断及疾病的治疗,为哮喘临床提供了新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0~6月龄母乳喂养儿的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与相关指标BAP、PTH的关系,为今后的婴儿保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健康新生儿,生后予规律补充维生素D400 IU/d至6月龄,在0、4、6月龄分别取静脉血检测维生素D及BAP、PTH的水平,评估北京地区母乳喂养儿维生素D的现状及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0月龄组婴儿维生素D正常与良好的人数仅占28.8%, 经过规律补充维生素D,4月龄组此比值为82.8%,6月龄组为83%。0月龄组25-(OH)D3水平与4月龄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81,P<0.01),4月龄组BAP及PTH均与血25-(OH)D3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85和-0.216,P<0.05)。结论 北京地区新生儿血维生素D水平较低,经过规律补充维生素D大部分婴儿可达正常水平,婴儿出生时25-(OH)D3储备可能对婴儿早期25-(OH)D3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低重(VLBW)早产儿出生后早期血清磷(P)、骨碱性磷酸酶(BALP)、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0日出生的64例VLBW早产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儿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出生后1、4、8、12周检测P、BALP以及25-(OH)D3水平。结果:观察组出生后BALP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对照组出生4周时BALP达到最高水平(P<0.05);两组出生后25-(OH)D3均呈上升趋势(P<0.05);出生1、4、8、12周观察组BALP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8、12周观察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8、12周25-(OH)D3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ALP在VLBW早产儿中普遍升高,25-(OH)D3则普遍降低,两者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