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CSM)大鼠脊髓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 5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造模组38只,采用吸水膨胀材料压迫脊髓法制备CSM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益肾养髓方低、中、高剂量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剂量药液灌胃,1次/d,连续4周。采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法评价大鼠运动功能,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神经元轴突变化,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降低(P<0.05),脊髓神经元髓鞘可见“洋葱皮”样松解,轴突退化萎缩,脊髓组织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养髓方各剂量组大鼠BBB评分明显增加(P<0.05),髓鞘脱失、轴突退化有不同程度改善,益肾养髓方低、中剂量组大鼠脊髓组织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益肾养髓方可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养髓方对脊髓慢性压迫大鼠脊髓(C5~C7)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 表达量及GFAP 蛋白表达和分布的影响,以探讨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增殖和胶质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将56 只健康 雌性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益肾养髓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 只。 模型组、益肾养髓方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采用吸水膨胀材料压迫脊髓建立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假手 术组仅手术暴露脊髓。手术后2 周,益肾养髓方不同剂量组采用中药水煎剂灌胃,阳性对照组采用单唾液酸四 己糖神经节甘脂钠肌注,其余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 次,连续4 周。于给药后第1、3、7、14、21、 28 天进行大鼠运动功能评价(BBB 评分)。术后6 周时HE 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结构,RT-qPCR 法检测大鼠脊髓 GFAP 的mRNA 表达,免疫荧光观察GFAP 蛋白表达。结果灌胃后益肾养髓方各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BBB 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益肾养髓方对改善脊髓型颈椎病大鼠脊髓功能有 一定疗效。HE 染色益肾养髓方各组及阳性对照组可见脊髓组织中瘢痕、空洞变少,胞浆逐渐增多,神经细胞 形态接近假手术组。RT-qPCR 及免疫荧光结果提示模型组GFAP mRNA 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益肾养髓 方各组及阳性对照组可降低其表达,与模型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髓方可降低脊 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中GFAP 的表达,从而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大鼠脊髓中细胞凋亡及Fas/FasL-Caspase-8/-3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配至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益肾养髓方高、中、低浓度组,采用吸水膨胀材料压迫脊髓的方法建立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术后2周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相应中药水煎剂灌胃。采用Basso Beatie Bresmahan (BBB)评分法测量大鼠运动功能,TUNEL染色评估细胞凋亡,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as、FasL、Caspase-8及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造模术后2周,益肾养髓方各组及模型组BBB评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6周,益肾养髓方中浓度组BBB评分均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TUNEL染色显示,益肾养髓方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术后6周,RT-qPCR检测显示,益肾养髓方高、中、低浓度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低浓度组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高、中浓度组Fas mRNA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脊髓损伤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各10只。造模干预1、3、5周后,巴索-比蒂-布雷斯纳汉(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检测大鼠脊髓神经传导功能。于术后5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损伤区域中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数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GFAP蛋白表达。结果 在造模干预1、3、5周后,模型组BBB评分及斜板试验倾斜角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补阳还五汤组BBB评分及斜板试验倾斜角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在造模干预5周后,HE染色见补阳还五汤组脊髓组织结构较清晰,白质及灰质中坏死区减小,胶质疤痕减少,细胞及组织结构接近假手术组。在造模干预5周后,模型组大鼠脊髓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对大鼠慢性脊髓压迫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仅暴露椎板,未造成脊髓压迫,以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其余的SD大鼠采用自体第7颈椎棘突椎间移植法制造大鼠脊髓压迫模型,根据改进Rivaling的斜板实验的平均度数、Tarlov评分、BBB评分将其分为益气活血方高、中、低浓度组,颈复康组,NS组。益气活血方高、中、低浓度组及颈复康组按0.01 mL/g灌胃给药,NS组及假手术组灌服等量NS,每日给药1次,连续4周。连续灌胃4周,分别在开始灌胃时,灌胃1、2、3、4周时,采用改进Rivaling的斜板实验、改良Tarlov评分、BBB评分等指标监测大鼠运动功能。结果:不同浓度的益气活血方及颈复康均能显著增加Rivaling的斜板实验的平均度数、Tarlov评分、BBB评分,与N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具有促进大鼠慢性脊髓压迫模型中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环跳"穴对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大鼠坐骨神经干和脊髓腹角(L4~L6)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改善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艾灸组大鼠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术建立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实验第8天,艾灸组大鼠于患侧"环跳"穴行温和灸5~10 min,每日1次,连续14 d。分别于实验第1、7、14、21天测定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实验第21天,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干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脊髓和坐骨神经干GAP-4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实验第7、14、21天SFI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实验第7、14、21天SFI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实验第14、21天SFI升高(P<0.0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脊髓腹角内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尼氏体分布均匀,坐骨神经轴突髓鞘结构清晰可见;模型组大鼠脊髓腹角内可见神经元细胞变形和破溃,尼氏体数量少,坐骨神经轴突脱髓鞘改变;艾灸组大鼠脊髓腹角内可见神经元细胞排列较规则,尼氏体增多,坐骨神经轴突部分脱髓鞘改变。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坐骨神经干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脊髓腹角GAP-43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干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干中GAP-43 mRNA和GAP-43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艾灸"环跳"穴可改善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可能与上调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干GAP-43表达,增强坐骨神经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通腑泄热方对脓毒症大鼠肺功能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常规喂养,假手术组大鼠行开腹、取出盲肠后放回腹腔并缝合切口的操作,模型组与中药组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制作脓毒症模型。各中药组大鼠分别于造模成功后6 h、18 h、30 h、42 h给予相应剂量汤剂灌胃。观察48 h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并取大鼠动脉血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各数据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模型组死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中高剂量通腑泄热方灌胃干预可提高大鼠生存率;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的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药低剂量组大鼠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药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CD3~+、CD4~+、CD8~+细胞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组PaO_2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aCO_2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药低剂量组大鼠PaO_2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aCO_2则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药中剂量组与中药高剂量组大鼠PaO_2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aCO_2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腑泄热方可有效保护脓毒症大鼠肺功能,降低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起到调节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实验研究中药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基于转录组学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治疗组和模型组均运用改良Allen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于术后开始分别给予等量脊髓康药液或生理盐水灌胃。应用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法来评价造模前1天,造模后第7、14、21天各组大鼠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收集上述造模后时间段三组大鼠的脊髓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应用RNA-Seq对术后第21d的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脊髓组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寻找显著性差异基因(DEGs),并进一步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脊髓康发挥脊髓修复作用的可能通路,并使用Western blot法进行验证。结果 在造模后,治疗组大鼠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较模型组的少,形态结构也更清。差异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治疗组共有525个差异基因,其中71个上调基因,下调基因454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生物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表现在肿瘤坏死因子产物的正调控、细胞迁移的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通腑泄热方对脓毒症大鼠肺功能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常规喂养,假手术组大鼠行开腹、取出盲肠后放回腹腔并缝合切口的操作,模型组与中药组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制作脓毒症模型。各中药组大鼠分别于造模成功后6 h、18 h、30 h、42 h给予相应剂量汤剂灌胃。观察48 h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并取大鼠动脉血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各数据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模型组死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中高剂量通腑泄热方灌胃干预可提高大鼠生存率;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的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药低剂量组大鼠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药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CD3~+、CD4~+、CD8~+细胞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组PaO_2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aCO_2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药低剂量组大鼠PaO_2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aCO_2则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药中剂量组与中药高剂量组大鼠PaO_2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aCO_2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腑泄热方可有效保护脓毒症大鼠肺功能,降低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起到调节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刺井疗法对实验性重症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针药组,采用自由落体法致大鼠脑外伤,针刺组给予针刺十二井穴和涌泉穴,针药组在针刺基础上给予中药雅康灌胃,其他两组不予处理.分别于大鼠受伤后不同时间点进行斜板实验和Y迷宫实验.结果 斜板实验显示,脑外伤后48h、72h时针刺组和针药组与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迷宫实验显示,48h、7d时针刺组和针药组大鼠正确次数与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井疗法能促进重症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以及有效改善脑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自噬、凋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督脉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MASCIS Impacto1精确撞击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行椎板切除术,不造成脊髓损伤;脊髓损伤组采用MASCIS Impacto1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不进行干预治疗;督脉电针组在脊髓损伤后给予督脉电针治疗。于损伤后第1,3,7天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损伤后第7天取脊髓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的变化,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损伤后第3天和第7天,督脉电针组BBB评分为(5.8±0.9)和(9.5±0.9),与脊髓损伤组(4.1±0.8)和(6.4±0.7)分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天两者评分为(2.8±0.7)和(2.4±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组LC3-Ⅱ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脊髓损伤组相比,督脉电针组LC3-Ⅱ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电针治疗能增强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自噬,减少凋亡,改善大鼠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李旭  杨阳 《时珍国医国药》2023,(10):2350-2353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功能修复及gp130、IL-6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模型组(Model)、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BYHWD-L)、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BYHWD-M)、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BYHWD-H)、阳性药物甲强龙组(MP),各10只。术后1、3、5周,采用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用ViKing Ques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判断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术后5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损伤情况;血液分析仪检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蛋白质印迹检测脊髓组织中gp130、IL-6蛋白表达。结果 在1、3、5周时,与Sham组相比,Model组BBB评分、斜板试验角度显著降低(P<0.05),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时长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各治疗组BBB评分、斜板试验角度明显升高(P<0.05),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潜伏期时长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cAMP/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醒脑益髓汤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其中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50只。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结扎;造模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多奈哌齐组、醒脑益髓汤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生理盐水、多奈哌齐及不同剂量中药灌胃30天后,通过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用Elisa法检测神经元环磷酸腺苷(cAMP)及激酶A(PKA)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环磷酸腺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下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造模组大鼠出现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次数及游泳时间均增加(P<0.01),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细胞明显增加,cAMP、PKA、CREB及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醒脑益髓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细胞减少,c...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雪旺氏细胞(SCs)移植对脊髓压迫性损伤(CSCI)后损伤部位CD4、CD8表达的影响及髓鞘修复的程度,探讨电针联合SCs移植对CSCI后髓鞘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雪旺氏细胞组、联合组,每组9只。采用自制脊髓压迫装置制备CSCI大鼠模型。电针组造模后次日予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留针10min,每日1次,治疗3周。雪旺氏细胞组造模后1周进行SCs移植治疗。联合组给予电针和SCs移植治疗。BBB评分评定各组大鼠解压后不同时间的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局部病理变化,LFB染色和免疫荧光法观察髓鞘的修复和SCs移植后的存活情况及髓鞘碱性蛋白(MBP)、外周髓磷脂P0蛋白(P0)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损伤脊髓局部CD4、CD8、P0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时点BBB评分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第2、3周时BBB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第3周时,联合组BBB评分高于电针组(P0.05)。LFB染色显示:模型组脊髓损伤区域白质纤维排列紊乱,髓鞘脱失,有髓神经纤维减少;电针组和雪旺氏细胞组脊髓损伤区域白质纤维排列紊乱减轻,有髓神经纤维增多;联合组脊髓损伤区域白质纤维排列紊乱及髓鞘丢失改善,有髓神经纤维增多。HE染色显示:模型组脊髓形态结构不完整,脊髓组织中可见大量缺损空洞,大量神经元核固缩;电针组和雪旺氏细胞组脊髓结构排列紊乱和破坏减轻,损伤区域较多神经元核固缩;联合组脊髓组织结构较清晰,正常神经细胞增多,神经元核固缩减少。免疫荧光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BP显著减少(P0.001)、P0显著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雪旺氏细胞组、联合组MBP、P0表达均明显增多(P0.01,P0.001);与电针组和雪旺氏细胞组比较,联合组MBP、P0表达均明显增多(P0.001)。与雪旺氏细胞组比较,联合组Hoechst33342标记的SCs显著增多(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雪旺氏细胞组CD4、CD8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雪旺氏细胞组比较,联合组CD4、CD8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雪旺氏细胞组、联合组P0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电针组和雪旺氏细胞组比较,联合组P0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联合SCs移植治疗可减少SCs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提高SCs的存活率,提高SCs的成髓鞘化功能,改善CSCI神经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益肾通痹汤对大鼠压迫性神经根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甲基强的松龙组、中药组、甲基强的松龙+中药组,每组18只.采用王拥军等建立的腰神经根压迫造模法对模型组、甲基强的松龙组、中药组和甲基强的松龙+中药组大鼠进行造模,空白组大鼠切开背部后立即缝合.造模成功后,甲基强的松龙组以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腹腔注射,中药组以益肾通痹汤灌胃,甲基强的松龙+中药组以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腹腔注射并以益肾通痹汤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仅以相同剂量的蒸馏水灌胃.分别于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对各组大鼠的行为学特征和神经根损伤区变化进行观察.结果:①行为学特征:7 d时甲基强的松龙、益肾通痹汤单独使用均能降低大鼠行为学特征评分,且二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甲基强的松龙:F=61.309,P=0.000;益肾通痹汤:F =98.078,P=0.000;联合应用:F=39.654,P=0.001);14 d时甲基强的松龙、益肾通痹汤单独使用均能降低大鼠行为学特征评分,且二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甲基强的松龙:F=156.902,P=0.000;益肾通痹汤:F=196.267,P=0.000;联合应用:F =29.512,P=0.002);28 d时甲基强的松龙、益肾通痹汤单独使用均能降低大鼠行为学特征评分,且二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甲基强的松龙:F =96.098,P=0.000;益肾通痹汤:F=78.204,P=0.000;联合应用:F=19.090,P=0.001).②正常神经元:7 d时各组正常神经元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230,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除模型组与中药组、甲基强的松龙组与甲基强的松龙+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87;P =0.069),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 d时各组正常神经元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98,P=0.002);进一步两两比较,除模型组与甲基强的松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0.067),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 d时各组正常神经元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43,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除模型组与甲基强的松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0.098),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变性神经元:7 d时甲基强的松龙、益肾通痹汤单独使用均能减少变性神经元数量,且二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甲基强的松龙:F=154.521,P=0.000;益肾通痹汤:F=102.721,P=0.000;联合应用:F=19.512,P=0.002);14 d时甲基强的松龙、益肾通痹汤单独使用均能减少变性神经元数量,且二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甲基强的松龙:F =54.912,P=0.000;益肾通痹汤:F =60.451,P=0.001;联合应用:F=12.720,P=0.002);28 d时甲基强的松龙、益肾通痹汤单独使用均能减少变性神经元数量,且二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甲基强的松龙:F=67.912,P=0.001;益肾通痹汤:F =53.109,P=0.001;联合应用:F=9.560,P=0.002).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益肾通痹汤能够减轻机械压迫性神经根损伤所导致的神经功能及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促进损伤神经元修复以及正常神经元再生,具有改善神经功能、保护神经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血通督汤对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和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探讨活血通督汤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18只,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每组各6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采用NYU脊髓打击器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活血通督汤组给予活血通督汤灌胃。术后第1,3,5,7天行BBB肢体运动功能评分,7d后取材。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以及神经元受损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计算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自术后第3天起,活血通督汤组的大鼠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大鼠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活血通督汤组神经元受损情况得到改善,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优于模型组;免疫荧光检测结构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后GFAP表达显著,损伤处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活血通督汤组GFAP阳性细胞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督汤能促进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FAP表达、降低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鲍晓东  周清善 《中医杂志》2014,(23):2034-2038
目的 观察舒肌汤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肌僵直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2μl乳胞素(1μg/μl)注射入大鼠大脑黑质部诱导PD模型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以6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大鼠作为假手术组进行比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舒肌汤40、20、10 g/(kg·d)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20 g/(kg·d)。于给药前及给药第10、20、30天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爬杆测试,记录爬竿时间并进行评分,并用肌电图记录PD大鼠腓总神经电生理改变,第30天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给药第10、20、30天的爬杆时间和评分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组给药第10、20、30天爬杆时间和评分均降低(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给药第10、20、30天爬杆时间和评分均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远端或近端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潜伏时和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MC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组给药第10、20、30天远端或近端的波幅、潜伏时和M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给药第10、20、30天中药高剂量和中药低剂量组远端或近端的波幅、潜伏时和M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率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率均明显上升(P<0.05),且中药中剂量组显著高于中药高剂量组与中药低剂量组(P<0.05)。结论 舒肌汤能有效保护和修复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并且缓解肌僵直,其中以20 g/(kg·d)剂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脊髓损伤大鼠苏木精-伊红(HE)病理、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 mRNA表达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广东省医学SD大鼠中心的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S组)、健康对照组(H组)、黄连素组(B组),每组6只。采用流式细胞法、TUNEL法、HE染色法、免疫组化法、qRT-PCR法检测S组、B组、H组大鼠脊髓细胞凋亡数量、脊髓细胞病变程度、脊髓细胞中BMP-4蛋白阳性表达、脊髓细胞中BMP-4 mRNA的表达量、脊髓细胞凋亡率的差异性来探究黄连素对脊髓损伤大鼠HE病理、BMP-4 mRNA表达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结果:S组脊髓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多于B组(P0.05),与H组相比较,B组脊髓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多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情况与S组相比较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B组大鼠脊髓水肿减轻,损伤程度有好转趋势,细胞坏死数目有所减少。与S组相比较,B组脊髓细胞中BMP-4阳性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较,H组细胞BMP-4阳性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较,B组大鼠BMP-4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BMP-2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较,H组BMP-4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BMP-2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对脊髓损伤大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黄连素干预后能够显著减少大鼠脊髓细胞的凋亡数量,降低凋亡率,同时改善大鼠脊髓细胞的病理形态,促进康复,黄连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细胞中BMP-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痛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和脊髓背角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TP)的抑制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制备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型神经病理痛(SNI)模型后,电针"环跳"委中"穴30 min,每日1次,共7 d。观察电针对SNI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和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LTP的干预作用。结果:造模1 d后,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机械痛阈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至造模第7天,仍维持较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机械痛阈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假手术组不能诱导出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LTP,其诱导前、诱导后、诱导2 h后的C-纤维诱发场电位变化率与基础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诱导前、诱导后、诱导2 h后的C-纤维诱发场电位变化率较基础平均值均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治疗7 d后的诱导前、诱导后、诱导2 h后的C-纤维诱发场电位变化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对造模后第15天的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LTP仍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电针可显著改善神经病理痛模型大鼠的疼痛,抑制因脊髓背角神经元中枢敏化现象引起的突触传递异常而致的脊髓背角神经元LTP,并能阻断已发生且持续维持的脊髓背角LT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进球囊导管法构建大鼠急性压迫型上颈脊髓损伤模型的有效性,并观察模型大鼠伤后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进行手术干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经寰枕间隙置入球囊导管;操作时对谭明生教授等前期提出的方法进行改进,以2 mL注射器针头自制神经剥离子,分离寰枕覆膜及寰枢椎间黄韧带;以缝合针和铜丝代替导丝,引导球囊导管经寰枕间隙置入椎管内。术后24 h以手推压力泵向模型组大鼠球囊内注射生理盐水至球囊内压力达300 kPa,使球囊匀速膨胀,对颈脊髓产生压迫。分别于球囊压迫1 h、3 h、6 h、12 h、24 h后采用BBB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最后一次运动功能评定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颈椎MRI检查、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及受压节段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1)模型验证结果。实验期间共废弃并补充4只大鼠。3组大鼠颈脊髓受到球囊压迫后不同时间BBB评分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310,P=0.736);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即存在分组效应(F=0.310,P=0.000);球囊压迫后不同时点之间BBB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时间效应(F=0.324,P=0.860);3组大鼠的BBB评分随时间推移均无明显变化。MRI示各组大鼠颈椎序列均正常;空白组大鼠颈部未见到球囊;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球囊压迫系统稳定、无松脱,球囊呈高信号改变,与脊髓等信号对比明显;模型组球囊膨胀好,向椎管内单向均匀压迫。受压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脊髓组织中未见或仅见极少数Fas阳性凋亡细胞;Fas阳性凋亡细胞在模型组脊髓组织中较多,广泛分布于脊髓灰、白质中。(2)模型大鼠伤后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脊髓受压24 h后,除50/s外(F=0.602,P=0.663),3组大鼠血液在切变率为200/s、100/s、5/s、1/s时的全血黏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13,P=0.042;F=6.358,P=0.000;F=18.893,P=0.000;F=7.320,P=0.000)。切变率为200/s时,模型组的全血黏度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28,P=0.043),空白组与假手术组的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切变率为100/s时,模型组的全血黏度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44,P=0.003),空白组与假手术组的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2);切变率为5/s时,模型组的全血黏度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01,P=0.000),空白组与假手术组的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5);切变率为1/s时,模型组的全血黏度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10,P=0.011),空白组与假手术组的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2)。3组大鼠的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4,P=0.574)。3组大鼠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35,P=0.001);模型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03,P=0.007);空白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6)。3组大鼠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88,P=0.000);模型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00,P=0.000);空白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8)。结论:采用改进球囊导管法构建的大鼠上颈脊髓损伤模型,符合急性压迫型上颈脊髓损伤的特点;模型大鼠的血液在受伤后24 h时呈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