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的幼儿由于家长的溺爱,普遍任性、心理脆弱.这是转型期的社会环境与传统的子女观、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相互作用形成的.所以在生活中给孩子一点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挫折教育”不能等同于“吃苦教育”、 “失败体验”.  相似文献   

2.
<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他的理念让我们的班本生活课程有依可循、有根可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基于此,教师在实施班本生活课程时,应该让幼儿站在课程的中央,让幼儿的学习走进生活,让班本课程贴近幼儿的兴趣点,拉近幼儿与生活的距离,演绎师幼互动的精彩,成就幼儿亦成就教师。  相似文献   

3.
<正>“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核心,他强调“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我们还可以拿活的环境去教他”。绘画是解读幼儿心灵的窗户,最能体现“活”的教育,但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往往会抑制幼儿的天性。活动中总有几名幼儿不敢画、不想画、不会画,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换一种角度、换一个场景、换一种思维方式来组织美术活动——户外美术绘画画的不仅是看得见的风景,更是在描绘幼儿的内心世界。我园地处农村,拥有开展户外美术活动的优越条件,在这里幼儿能走出课堂,见课堂之不能见,得课堂之不能得,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教育资源,离开生活的语言没有生命力,而没有交流的语言得不到提升。为了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获得语言发展,在语言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实现“教学做”合一,我们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于幼儿的语言教育和各项能力的培养上来。作为幼儿教师,怎样让幼儿在温馨愉悦的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语言、交流语言,进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会说、想说、敢说、能说呢?  相似文献   

5.
张迎丽 《家庭育儿》2020,(4):0061-0061
“教学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基于生活教育所提出来的重要理论。本文将根据改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培养求知兴趣、扩大求知空间这四个方面来探究教学做合一的学前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使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中能达到一线一体,让幼儿在学习中形成思维惯性,在学习中增加技能。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园课程应与幼儿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家”给了每一个孩子安全和温暖,而且,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家”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相对具体的经验,他们喜欢在建构游戏中搭建“家”的模型,在角色游戏中扮演各类“小大人”。在一次玩具分享活动中,琪琪小朋友带来的“小熊之家”玩具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小家工坊”在孩子们的童心世界里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合理安排幼儿的一目生活。因此,我们应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8.
袁媛 《儿童与健康》2023,(11):40-42
<正>如何让幼儿园的课程活动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每天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与幼儿一起开展游戏,最重要的是在一日生活中寻找适宜幼儿发展的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和幼儿一起挖掘课程中的宝贵资源。基于“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我们致力于让课程回归最本质的模样——一切基于生活,一切来源于幼儿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由此可见,教育、生活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生活教育源于社会、源于自然。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我深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我时刻关注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善于捕捉幼儿的“哇时刻”。  相似文献   

10.
暴海飞 《家庭育儿》2020,(3):0105-0105
在幼儿园教学中,良好的教育理念是支撑幼儿成长的关键环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作为诸多理念之一,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持。基于此,本文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实际,从结合材料选择、安全引导、游戏活动以及常规活动等视角探索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将陶行知所强调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与幼儿园《纲要》相结合,我们可以发现“做中学”在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中占有的主要地位。孩子们喜欢操作,在摆弄中获得经验与乐趣,尤其是幼儿的科学活动以操作为主,突出了“做”的重要性;在《纲要》中也强调了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刘珍 《儿童与健康》2013,(10):51-52
幼儿园给每个班级配备了照相机,是想让教师用它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成为教师得力“助手”。我用照相机捕捉孩子在学习、生活以及游戏中最精彩的瞬间,用它来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照片也是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以及游戏情况的“窗口”。没想到,照相机竟然还能成为我评价幼儿行为的一种工具,更是让我窃喜。  相似文献   

13.
《儿童与健康》2014,(3):59-61
很长时间以来,为孩子减负的口号不绝于耳,但是谁来帮幼儿老师减负呢?特别是幼儿幼小无知、自我保护能力差,许多事都要幼儿老师亲力亲为,可以说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孩子们中间“疲于奔命”。同时,幼儿教师与其他教师不同,她们独自担负着幼儿的全面教育工作,教育内容涉及科学、语言、社会、艺术、  相似文献   

14.
<正>“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幼儿是天生的小小建筑师,他们对各种建构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将生活中观察到的东西融入进自己的设计图中,想办法呈现在每一次的建构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分享收获更多的经验与美好。由此,教师们在幼儿中开展了大班建构活动——城市建造师。  相似文献   

15.
束雯 《儿童与健康》2013,(10):12-14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的确,奖励是照亮幼儿心灵的一抹阳光,也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催化剂”。在大力提倡“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表扬和奖励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小红花”也随之应运而生。“小红花”是幼儿园荣誉的象征、好孩子的标志,是每个孩子的梦想与渴望,也是幼儿园奖励机制的“形象代表”。但是,“小红花”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幼儿教育问题,例如,奖励“疲软”现象的产生;奖励匮乏引发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等等。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在创造教育中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和空间这六方面。他认为学校的意义在于要教会每个孩子自主学习,让他们可以拥有自己发现和探索的能力,解放其创造力。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第一个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创造力为宗旨的",他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代代相传的珍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人们从一生下来就拥有创造这个潜能,等到出现了适合的环境,人们潜在的创造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并开花结果;他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而幼儿活动的重要部分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最能体验幼儿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李娅佩 《家庭育儿》2020,(1):0173-0173
本文对“以儿童为中心”,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进行了总结:一是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树立“游戏精神”理念;二是营造立体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三是精彩地调适与创生,探索养成教育活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幼儿数学经验的获得全面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数学经验强调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作为一名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数学教育的实践支持性,进而培养幼儿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期,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结合幼儿的思维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在幼儿的心灵深处种下一颗创新的种子,使之更好地成长成才。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幼儿园面对丰富的游戏材料,怎样才能不断激发幼儿生发出各种富有创意的游戏玩法、体验创造与实践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是幼儿身心发展和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奠基阶段。而“眼健康”作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部分,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笔者根据我园幼儿近三年的视力情况,从遗传、家庭喂养方式、用眼习惯等方面分析影响幼儿视力发育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我园实际开展的“眼健康”干预策略探讨有效、合理、操作性强的视力保护措施,以期为幼儿园开展眼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