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技术对医院诊疗环境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5家综合性医院重点环境汽化过氧化氢消毒前后的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和检测,并评价汽化过氧化氢的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前监测空气样品86份,合格67份,合格率为77.91%;消毒后监测空气样品42份,合格42份,合格率为100.00%;消毒后合格率高于消毒前(P0.01)。消毒前监测物体表面样品231份,合格161份,合格率为69.70%;消毒后监测物体表面样品100份,合格99份,合格率为99.00%;消毒后合格率高于消毒前(P0.05)。消毒前细菌菌落总数超标样品89份,分离出细菌62株,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最多,17株占27.42%;消毒后细菌菌落总数超标样品1份,并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技术对医院诊疗环境的空气和物体表面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和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医院妇产科分娩室空气质量的影响,加强医院感染和消毒质量控制.方法 调查医院2009-2011年妇产科分娩室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法或醋酸氯己定喷雾法或动态消毒机法对分娩室进行消毒,空气质量检测采用平板暴露法,评价空气中的菌落数.结果 3年共采集样本120份,合格93份,合格率为77.50%;紫外线灯照射法、醋酸氯己定喷雾法和动态消毒机法的空气消毒合格率分别为66.04%、78.13%、94.29%,其中以动态消毒机法的消毒质量最高,醋酸氯己定喷雾法次之,紫外线灯照射法最差,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出127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62株占48.82%,革兰阴性菌38株占29.92%,其他病原菌27株占21.26%.结论 医院妇产科分娩室空气质量总体上令人满意,动态消毒机法消毒能获得更优的空气质量、消毒更加彻底.  相似文献   

3.
陈璐  胡廷皓  凃敏  陈茜  张涛 《现代预防医学》2022,(10):1761-1765
目的 了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环境表面和空气的污染情况,探讨现场消毒人员的消毒效果,为落实科学、有效的消毒提供依据和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方法,分析69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前后环境表面和空气的自然菌菌落数及杀灭率情况。结果 消毒前菌落数≤10.0 CFU/cm2的环境表面数占消毒前监测总数的96.69%(1 870/1 934);消毒后环境表面菌落数合格率为99.69%(1 958/1 964),自然菌杀灭合格率为94.42%(1 826/1 934),细菌杀灭效果较差(杀灭合格率低于90%)的环境表面主要为电视遥控器、电话、空调遥控器、床头柜。空气监测结果显示,空气消毒前平均菌落数≤4.0 CFU/(皿·5min)的房间数占比85.64%(155/181),消毒后菌落数合格率为96.77%(180/186),自然菌杀灭合格率为82.32%(149/181)。结论 部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环境消毒效果不达标,仍需继续加强对现场消毒人员的监督和指导,持续关注对高频接触环境表面的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化妆品的特征。方法 对2018—2020年苏州地区抽样的906批化妆品,按照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检测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菌落总数超标的5批化妆品进行污染微生物鉴定和水分活度检测;分析5批菌落总数超标化妆品防腐剂添加情况。结果 906批化妆品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9.4%,不合格酒店用化妆品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6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合格率为100%。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未检出。菌落总数不合格样品中污染菌经鉴定都是单一菌种,其中3批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这些菌对样品中添加的防腐剂产生耐药性。5批不合格样品的水分活度均大于0.96,适合污染菌的生长繁殖。结论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对纯水系统等环境分离菌的鉴定,重点关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等耐防腐剂微生物。在考察防腐剂的抑菌效力时,增加环境菌株的防腐剂挑战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ICU医护人员手频繁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质量,提高管理者对ICU物体表面消毒重要性的认识,为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3-8月对重症医学科、急诊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进行目标性监测,数据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结果共采集各类标本468份,合格393份,合格率84.0%,其中消毒后2h304份,合格249份,合格率81.9%;消毒后8h164份,合格144份,合格率87.8%,二者之间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标性病原菌监测结果显示,以多药耐药菌为主,共检出病原菌80株,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分别占48.8%、36.3%,其中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34株、MRSA 28株,分别占87.2%、96.6%,肺炎克雷伯菌9株占11.2%。结论 ICU医护人员手频繁接触物体表面的日常清洁消毒质量有待提高,应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定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并加强规范的落实与监管。  相似文献   

6.
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红  高建忠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548-1549
目的 了解和评价医院消毒工作是否合理到位.方法 2001~2003年连续3 a采用微孔膜渗透法对渭南市所属70所医院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3 a共监测数1 763份,合格数1 220份,消毒合格率由2001年的62.11%上升到2003年78.92%,平均合格率69.20%.空气菌落总数合格率最低,仅为21.37%.结论 医院消毒工作整体看还有差距,尤其空气消毒是医院消毒工作中一个最薄弱环节,医院内空气消毒质量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7.
肖烨  陈诚  高琼 《实用预防医学》2023,(9):1134-1137+1153
目的 对面膜类化妆品中检出的疑似蜡样芽胞杆菌进行鉴定,分析该面膜菌落总数不合格的原因,为防止面膜产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和微生物项目不合格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参考国家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以及商检标准SN/T 2206.2-2009《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2部分:需氧芽孢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对广东某化妆品厂生产的酒糟面膜(生产批号:03060102)检验中发现的疑似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鉴定以及VITEK-2确证。结果 该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以及MYP平板上的形态特征符合蜡样芽胞杆菌;结合该菌的生化鉴定试剂盒检测结果、VITEK-2确证结果、根状试验、溶血试验以及蛋白毒素结晶试验结果,可得出该菌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 酒糟面膜存在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情况,可能是导致其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之一。提示化妆品生产企业往产品中添加粮食作物时应当注意防止蜡样芽胞杆菌污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尉氏县桶装饮用水微生物含量,为提高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7年全县随机抽取8个乡镇3种桶装水共216份,对样本进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216份样品中,检测指标均合格76份,合格率为35.19%;矿泉水、纯净水及天然饮用水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合格198份,占91.67%,大肠菌群合格150份,占69.44%,菌落总数合格86份,占39.81%,各检测指标合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45, P<0.05);第二季度合格率最高为58.33%,第四季度合格率最低为16.67%,各季度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83, P<0.05)。结论尉氏县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检测合格情况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加强监督和检测力度,确保桶装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并作评价。[方法](1)应用估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污染滤纸片,卫生纸,纱布和棉花等4类物品,作为菌落计数和初始污染菌检测盲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等6株菌制备混合菌种管,混合菌种管为3株菌,按大肠埃希菌为98.5%-99.0%,其他菌1.0%-0.5%的比例混合,采用两种营养琼脂配方制备干燥培养基盲样。(2)盲样随机组合排列,每个实验室承担3-4项盲样检测。(3)根据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等综合考核评分。[结果]微生物实验室盲样报告综合评分,按时报告分值除外,质量检测单位平均为75.41分,医疗单位64.80分。医疗用品企业56.26分。36家实验室盲样检测结果表明;菌落计数符合允许误差范围有16家(44.4%),初始污染菌符合允许误差范围为14家(38.9%)。26份微生物菌落数高于国家标准的盲样检测,有9份(34.6%)样品被错判为合格产品,混合菌种管鉴定合格率为85.7%。[结论]只有建立或完善规范的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微生物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监测消毒后软式内镜在存放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探讨软式内镜的安全储存期。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的27条软式内镜进行前瞻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2月,纳入消毒后内镜生物学监测合格的内镜,并常温下储存24、48、72、168 h,监测内镜管腔及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同时监测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结果 108条次软式内镜分别储存24、48、72、168 h,内镜管腔与表面菌落合格率均为100%。其中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168 h的表面菌落数为0;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 h的管腔菌落数为0,储存168 h 107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0,1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6 CFU/件,但无致病菌。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合格后在合格环境下储存168 h是安全的,使用前可不必再消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某院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7-2008年间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资料。结果12年共采集48 497份样本,合格39 161份,合格率80.75%。样本量与其合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空气合格率由60.04%升至97.91%;物体表面合格率由85.65%升至98.70%;医务人员手采样合格率由78.75%升至99.62%;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由88.92%升至98.83%;紫外线灯合格率由77.62%升至97.13%;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由97.27%升至100.00%(均P<0.01)。压力蒸汽灭菌器、污水处理在每年的监测中,合格率均为100.00%。结论该院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及环境卫生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6种常用消毒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目的探讨理想的空气消毒方法及不同消毒方法对空气不同菌种的消毒效果. 方法用平板自然沉降法于开始消毒前及消毒后不同时段采样检测菌数并作细菌鉴定;空气消毒效果采用检验科细菌室中自然菌作为观察对象;氯氧三嗪(三氯异氰尿酸,健之素)、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试验采用微粒子气溶胶喷雾;比较紫外线、氯氧三嗪、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中药艾条和空气消毒洁净器对细菌室空气自然菌的杀菌效果. 结果 6种消毒方法均能使空气细菌明显下降;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和空气洁净器消毒效果显著;空气洁净器能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持续消毒杀菌;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菌对6种消毒方法均敏感,芽胞杆菌和真菌类对上述个别方法有一定的耐受. 结论过氧化氢和空气洁净器是较好的空气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对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比较紫外线灯照射和独立单元空气净化系统两种方法对接台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探讨无层流装置手术间的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 方法用平板自然沉降法于手术室空气开始消毒前及消毒后不同时段采样检测,观察两种方法对接台手术室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效果. 结果在保证接台手术合理时间间隔的前提下,两种方法均能使术前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达到80%;利用紫外线消毒,在人员进入手术室后空气中菌落数明显上升;空气净化可以在人在条件下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持续消毒杀菌,使手术全过程空气中平均菌落数达到国家标准. 结论独立单元空气净化系统可以缩短手术间隔时间,并且是解决接台手术人在条件下持续空气消毒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平阳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环境病原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平阳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环境消毒质量的实际情况,初步查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环境中各种病原菌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常规监测和目标监测方法,对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细菌学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进行。结果常规监测空气合格率为22.0%、治疗台面为100.0%、使用中消毒液为100.0%、医护人员手为96.7%;目标监测治疗台面合格率为80.6%、门把为55.5%、水龙头41.7%、医护人员手63.2%;317份样品共检出257株菌,革兰阳性球菌占59.9%,真菌占3.9%,革兰阳性杆菌占12.4%,革兰阴性杆菌占23.7%。结论常规监测和目标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环境消毒质量的实际情况比较差,并且内环境中存在大量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集某机场大厅空气中微生物,进行葡萄球菌分离鉴定,以期为提高机场大厅内空气质量和防控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用自然沉降法采集某机场大厅中不同功能区域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根据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葡萄球菌,并应用16S rRNA测序分析法对3株经生化鉴定的葡萄球菌进行验证。结果分离89株葡萄球菌,经生化鉴定以表皮葡萄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为优势菌株,各占57.30%和23.60%,其余为中间型葡萄球菌(6.74%)、金黄色葡萄球菌(3.37%)、溶血性葡萄球菌(2.25%),未分型6株(6.74%)。16S rRNA测序鉴定结果与生化鉴定结果一致。结论机场大厅空气中存在葡萄球菌,应定期进行监测和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6.
单向垂直流洁净室复合紫外线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动态观察单向垂直流生物洁净室及复合紫外线辐照对空气卫生学的消毒效果。方法 在设计级别为10万级单向垂直流洁净室内,采用LMC-1型离心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和平皿暴露法检测空气自然菌浮游菌落数和沉降菌菌落数;试验分为单向垂直流洁净及紫外线与不设紫外线两组;时间设置开机前、开机后(紫外线辐照30min关闭),分别于0.5、1、2、3、4h、6个采样时相点,各连续采样5d。结果 动态试验表明,本试验设计达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两种采样方法均显示室内空气洁净度满足GMP控制过程的要求。结论 单纯空气洁净可满足本实验车间洁净环境的空气卫生学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监测消毒后软式内镜在存放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探讨软式内镜的安全储存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的27条软式内镜进行前瞻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2月,纳入消毒后内镜生物学监测合格的内镜,并常温下储存24、48、72、168 h,监测内镜管腔及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同时监测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结果 108条次软式内镜分别储存24、48、72、168 h,内镜管腔与表面菌落合格率均为100%。其中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168 h的表面菌落数为0;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 h的管腔菌落数为0,储存168 h 107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0,1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6 CFU/件,但无致病菌。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合格后在合格环境下储存168 h是安全的,使用前可不必再消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泰安市托幼机构各类消毒效果。方法依照《消毒技术规范》监测分析进行采样及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结果对60所公立幼儿园消毒效果连续4年监测结果为:2001年监测113份,合格94份,合格率为83.2%;2002年监测174份,合格123份,合格率为70.7%;2003年监测121份,合格94份,合格率为77.7%;2004年监测165份,合格130份,合格率为78.8%。其中物体表面合格率最高(88.1%),餐具合格率(84.7%),空气合格率最低(77.0%)。结论托幼机构空气消毒效果不佳,应加大消毒工作技术指导和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孝感地区13所医院新生儿科消毒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对孝感地区13所医院新生儿科的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暖箱湿化水、婴儿奶具进行现场抽样检测.结果 共采样251份,合格180份,总合格率为71.7%;合格率最低的是病房空气及暖箱湿化水,为23.1%、25.0%;其次是输液泵推动按键,合格率为41.7%;门把手、浴巾、奶具监测的合格率相对较高,分别为92.3%、96.2%、92.3%;医务人员手合格率77.5%;共检出6种细菌81株,主要为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2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7株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大肠埃希菌12株等,均为多药耐药菌株.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病房空气、暖箱湿化水及各种物体表面的消毒管理,增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全面提高消毒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了解威海市医疗机构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状况,为今后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2009年威海市27家医疗机构消毒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总合格率,治疗室空气菌落总数为60.11%,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为70.10%;治疗室和手术室的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沙门菌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9.82%,菌落总数为96.26%。一、二、三级医院平均合格率,治疗室空气菌落总数和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均为三级医院最高、一级医院最低(P〈0.01),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月平均合格率,治疗室空气菌落总数、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8月、9月最低,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均在91%以上。[结论]威海市医疗机构空气消毒合格率较低,空气消毒工作需要加强,尤其在8、9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