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髋臼结构性植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治疗成人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9年5月,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结构性植骨结合非骨水泥臼杯进行髋臼侧重建治疗的39例(44髋)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例(6髋),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Ⅱ-Ⅲ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6例Ⅱ-Ⅲ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均予于仰卧位下采取改良前外侧入路微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予以随访研究,记录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肢体长度、并发症。结果:1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4年(平均为1.5年),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2(36~78)分,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9(78~95)分,术后无疼痛。术后无明显肢体短缩,无术后感染、脱位、松动。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Ⅱ-Ⅲ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可充分保护臀中肌,提供足够手术视野及空间,准确置入假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块重建髋臼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股骨头骨块结构性重建髋臼,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3例(27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其中男7例,女16例;左髋19例,右髋8例;年龄37~64岁(平均53.2岁)。CroweⅠ型3髋,CroweⅡ型8髋,CroweⅢ型11髋,CroweⅣ型5髋。髋臼均采用股骨头骨块结构性植骨重建,采用生物型假体。髋关节术前术后功能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评分,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0.1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评分由术前(8.9±1.3)分升高到(16.3±1.9)分。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无假体松动和翻修病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采用自体股骨头骨块结构性重建髋臼的方法中短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DDH)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12髋)因DDH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Crowe分期,Ⅰ期2髋,Ⅱ期3髋,III期4髋,IV期3髋。术前Harris评分为20~55分,平均46分。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3.5年。术后Harris评分为82~95分,平均90分。结论:全髋置换术解除患者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髋臼的重建与假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髋臼侧骨缺损翻修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对13例THA术后髋臼侧骨缺损患者进行翻修手术治疗,翻修术中所用髋臼杯及垫块均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男6例,女7例。年龄31~68岁,中位数51岁。左髋8例,右髋5例。THA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12例、假体深部感染(假体旷置后感染控制)1例。6例臀中肌肌力Ⅲ级,其余下肢肌力均正常。髋臼侧骨缺损按照Paprosky分型标准,ⅡC型3例、ⅢA型5例、ⅢB型5例。初次置换术后出现疼痛症状至本次翻修手术时间3~5年,中位数4年。测定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测量双下肢长度,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30.0±15.4)min,术中出血量(680.0±30.5)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中位数2.5年。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术前(12.44±3.07)分、术后3个月(6.58±2.35)分、术后6个月(4.97±2.48)分、末次随访时(1.08±0.41)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51.89±7.03)分、术后3个月(67.21±7.26)分、术后6个月(74.65±7.94)分、末次随访时(87.99±7.31)分。双下肢长度,术前相差(4.85±1.96)cm,术后相差(1.23±0.87)cm。2例术中探查发现臀中肌缺损,术后遗留臀中肌步态;2例术后出现切口渗液,加强换药后切口愈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部感染及假体松动。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对THA术后髋臼侧骨缺损患者进行翻修手术治疗,短期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邹晖  黄勇军  邹大志 《中医药导报》2006,12(7):57-58,69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TAH)在成人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中的治疗体会。方法:对42例成人高位DDH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42例经9~30个月的随访,术后患髋疼痛缓解,行走时稳定性明显增强,活动度和步态接近正常,用Harris评分平均90分,1例股神经损伤,3例因术后患肢短缩大于2 cm而有跛行。结论:非骨水泥型假体安装简单,翻修容易,运用于成人高位DDH的治疗,能有效解决患髋疼痛和行走问题。  相似文献   

7.
外侧小切口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自2003年3月~2005年8月运用后外侧小切口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4例99髋,并与同期运用常规后外侧切口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40髋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失血量(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输血量、髋臼杯外展角、前倾角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总失血量、输血量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后外侧切口组(P<0.01);而手术时间、髋臼杯外展角、前倾角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小切口具有切口短、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快;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手术风险相应降低及疼痛轻,切口美观,病人满意度高等优点,但应注意其适应证、禁忌症及早期开展此术式存在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acation of the hip,DDH)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18例DDH患者。男7例,女11例;年龄35~72岁,中位数57岁;左侧8例,右侧10例;CroweⅡ型12例,CroweⅢ型6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46.00±7.49)分。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应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技术重建髋臼。随访观察截骨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中位数28个月。1例术中发生髋臼内壁骨折,随访时骨折愈合良好,对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X线片示所有患者截骨处均骨性愈合,假体位置正常。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8.00±5.75)分。结论: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DDH时采用髋臼内壁环形截骨技术重建髋臼,关节稳定性好、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严重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31例(31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严重骨关节炎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随访6个月~8年(平均46个月),优良率93.5%,无感染、无菌性松动和假体下沉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成人患者,如能制定严密的术前计划,选择好合适的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情况,手术使用非骨水泥型BICON—PLUS螺旋臼SL—PLUS柄。对术前术后患者进行Harris全髋关节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统计,以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1例患者发生感染。术前术后患者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采用非骨水泥型BICON—PLUS螺旋臼SL—PLUS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陶瓷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2007年2月~2009年1月,采用陶瓷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6例(31髋)髋关节疾患,男11例,女15例。年龄41~75岁,平均54.5岁。其中股骨头坏死14例17髋,髋关节骨关节炎4例5髋,新鲜股骨颈骨折(GardenⅣ型)3例3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例3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3髋。结合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X线检查、髋关节功能检查及Harris评分,对陶瓷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的临床应用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临床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26例(31髋)获随9~12个月,平均随访10.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确,髋关节活动度大幅改善,Harris评分显著提高。结论:陶瓷对金属人工髋假体设计具有臼杯变形小、磨损率低、活动范围大、脱位发生率低等特点。其为治疗术后活动量要求较高的髋关节疾病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股骨颈骨折、先天髋发育不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手术方式。方法:2003年9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患者80例(96髋),术前结合影像学明确诊断,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FHN)56例(68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DDH)24例(28髋)。所有患者均行全髋置换术,对AFHN和DDH分别根据病理机制实施相应手术操作。比较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人工全髋置换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2年,Harris评分平均为86.3分,有1例假体失败行翻修手术,余患者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继发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前应明确诊断,术中根据不同原发疾病采用相应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22髋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髋关节强直患者性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暴露髋关节,生物型假体固定;采用Harris评分,影像学评定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根据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优10例,良5例,可1例,术后无并发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髋关节疼痛1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畸形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髋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生物型全髋置换术后髋臼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6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3例,常规组在术后采用唑来膦酸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2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臼和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及术后6个月和12个月Harris评分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常规组ROIⅢ骨密度均显著低于术后1周(P均0.05),而联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联合组ROI1、ROI2、ROI3、ROI4、ROI5、ROI6、ROI7区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联合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用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治疗可减少髋臼和假体周围骨密度降低水平,提高Harris评分,对维持人工髋关节假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改良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以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拟行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对比观察2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假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并比较术后24周末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2组手术持续时间和假体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4周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4%,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具有关节组织和神经损伤小、出血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以提高假体的稳定性,尽快恢复髋关节的功能,保证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全髋置换术以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完成治疗的效果。方法将鞍山市立山区人民医院于2017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分别设为全髋组(40例)以及半髋组(40例),对比手术治疗结果。结果全髋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肢体缩短长度短于半髋组、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半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半髋组明显(P<0.05)。结论同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全髋置换术可使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显著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从1998年6月~2007年11月我们对25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臼及股骨的解剖结构,正确安装假体、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Graf法超声测定髋臼形态及α,β角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髋关节发育的分型诊断及对Pavlik吊带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20例DDH患者,采用Graf法超声测定髋臼形态及α,β角,应用Graf法对髋关节发育情况进行分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Pavlik吊带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DDH患者共135患髋(15例双侧患病),根据超声检查Graf分型标准:Ⅱc型49髋,Ⅱd型16髋,Ⅲ型38髋,Ⅳ型32髋。135患髋经过Pavlik吊带治疗后共有111患髋(82.22%)治愈,其中髋臼形态及α,β角以及Graf分型与疗效存在相关性(P<0.05),髋臼形态良好、α角为43°~60°、β角为55°~77°、Graf分型为Ⅱc型患者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髋臼形态和α,β角以及Graf分型是Pavlik吊带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avlik吊带治疗DDH疗效较好,随着Graf法分型的严重程度上升,疗效呈降低趋势,其中Graf法超声测定髋臼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精确测量和评估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2003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25例(28髋)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男8例,女17例。年龄25~53岁,中位数30岁。左侧发病者10例,右侧发病者12例,双侧发病者3例。病程3~250个月,中位数125个月。按照Crowe分型,Ⅰ型7例7髋、Ⅱ型10例12髋、Ⅲ型5例6髋、Ⅳ型3例3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前借助X线片和CT片进行股骨前倾角、股骨髓腔形态、髋臼骨量及截骨量的精确测量和评估,指导术中选择和植入假体,以及确定截骨量。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例患者行转子下短缩截骨,截骨长度(1.7±0.7)cm。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7~125个月,中位数76个月。未发生感染,假体脱位、松动、下沉,及假体周围骨溶解等并发症。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6.56±0.58)分降低至(1.02±0.46)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49.91±7.23)分增加至(0.12±6.11)分。结论:对于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成人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术前借助X线片和CT片进行股骨前倾角、股骨髓腔形态、髋臼骨量及截骨量的精确测量和评估,指导术中选择和植入合适的假体以及确定截骨量,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髋关节疼痛症状及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照组42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髋Harris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1~1.5年,Harri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