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生酮饮食对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8例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84),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生酮饮食治疗,两组均干预6个月。分别比较治疗前1天和治疗6个月后第1天时两组患者的IgA、IgG、IgM、CD3、CD4、CD8、IL-17A、IFN-γ、COX-2、PGF2α水平和Th17、Treg、Th1细胞情况。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IgA、IgG、IgM、CD3、CD4、CD8、IL-17A、IFN-γ、COX-2、PGF2α水平和Th17、Treg、Th1细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IgA、IgM、CD8、IL-17A、IFN-γ、COX-2、PGF2α、Treg、Th1水平降低,IgG、CD3、CD4、Th17水平升高(P<0.05);(3)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的IgA、IgM、CD8、IL-17A、IFN-γ、COX-2、PGF2α、Treg、Th1水平降低,IgG、CD3、CD4、Th17水平升高(P<0.05)。结论生酮饮食可调节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的免疫功能,改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为IM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育英儿童医院就诊的IM患儿65例为IM(IM组),以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Treg细胞、Th17细胞频数变化。结果 IM组CD3+CD8+细胞频数、Th17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Treg/Th1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患者急性期EBV-DNA病毒载量与CD3+CD8+细胞、Th17细胞频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2、0.797,P0.01);与CD3+CD4+频数、Treg细胞、CD4/CD8及Treg/Th17比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1、-0.357、-0.469、-0.422,P0.05)。结论 IM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免疫功能紊乱程度与EB病毒感染量有关,调节性T细胞减少和Th17细胞增多可能参与IM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感染患儿血清中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明确诊断为川崎病的患儿60例,其中合并感染的患儿30例定为感染组,未合并感染的30例定为非感染组,并以同期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对象T细胞亚群结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感染者和非感染组治疗效果,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感染组患儿血清中T细胞亚群结构与患儿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患者Treg细胞水平、Treg/Th17水平分别为1.45±0.25、0.32±0.04,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对照组(P0.05),而Th17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分别为1.83±0.63、8.62±1.22、0.93±0.22,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7%,明显低于非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Treg/Th17细胞与治疗效果、IgA、IgG、IgM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感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紊乱,Treg/Th17细胞水平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93例)及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93例)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行标本处理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参数含CD3~+、CD4~+、CD8~+、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L-17,并计算CD4~+/CD8~+、Th1/Th2、Th17/Treg的比值。结果哮喘组患儿的CD4~+细胞表达升高、CD8~+细胞表达降低,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Th1细胞表达降低、Th2细胞表达升高,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Th17细胞表达升高、Treg细胞表达降低,Th17/Treg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哮喘组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异常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可间接评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杜潘艳  赵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713-1715
目的:研究EV71感染手足口病不同程度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探讨患儿免疫功能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和正常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A、IgG和IgM水平。结果: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度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均低于普通组和对照组(P<0.01);普通组T细胞亚群CD3+、CD4+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而CD8+T细胞在普通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在重度组中低于对照组,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和重度组IgG和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IgG和IgM水平在普通组和重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Ig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反应增强,病情发展可能与患儿免疫状态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6.
探究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和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清学转换率、Treg、辅助性T细胞(Th17)、Treg/Th17、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24周时,2组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sAg血清学转换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时,联合组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Treg、Th17与Treg/Th1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reg、Th17与Treg/Th17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及CD4+/CD8+显著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8+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改善机体病理性免疫反应,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效果,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及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频数变化,探讨Th1/Th2、Th17/Treg细胞失衡在HPS患儿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收集本院自2013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HPS初发患者(HPS初诊组),其中缓解患者54例(HPS缓解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频数,比较患者初发时、缓解后以及与正常对照组之间T细胞亚群频数变化。结果 HPS初诊组患者Th1、Th17细胞百分比高于HPS缓解组、正常对照组,而Th2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PS组Th1/Th2、Th17/Treg比值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Th2、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HPS发病,并且与HPS病程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Th17及Treg细胞的比例,为其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鼻咽癌患者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和Treg细胞百分率,分析鼻咽癌患者Th17和Treg细胞比例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鼻咽癌外周血中Treg、Th2及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升高,而Th1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Th2及Th17细胞明显升高,而Th1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因此,外周血中Th1/Th2、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Th17、Treg细胞的比例,初步探讨宫颈癌免疫逃避的机制,为宫颈癌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宫颈癌患者组(CC组)75例,同期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IN组)48例,健康体检者组(HC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宫颈癌患者、CIN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Th17细胞和Treg细胞表达情况,分析宫颈癌患者Th1/Th2、Th17/Treg平衡失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相比,宫颈癌外周血中Treg、Th2及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均升高,而Th1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均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Th2及Th17细胞明显升高,而Th1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外周血中Th1/Th2、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功能,探讨其在预防发生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5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重症组及43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为普通组的临床资料,同期对比50名健康同龄儿童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组儿童T、B细胞亚型及NK细胞,联合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症组及普通组患儿B细胞、CD19+均显著升高,总T细胞、CD3+、CD4+、CD4+/CD8+均显著下降(P<0.05);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患儿B细胞、总T细胞CD3+、CD4+、CD4+/CD8+均显著下降,而CD19+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重症组及普通组患儿IgG、IgM、C3、C4均显著升高(P<0.05),IgA与I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患儿IgM、C3、C4、IgA与IgE均显著下降,而IgG显著升高(P<0.05);重症组患儿总感染率16.07%显著高于普通组2.33%(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异常,其医院感染发病率较普通组患儿高,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辅助性T细胞(T help cell,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的数量、平衡状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106例HIV感染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集静脉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及Th17细胞与Treg细胞百分比,RT PCR检测HIV RNA病毒载量。结果HIV感染者CD4+T细胞为13~702个/μL,分为4组,即A组:≤200个/μL, 19例;B组:201~350个/μL ,32例;C组:351~500个/μL,26例;D组:>500个/μL ,29例;上述各组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798~1 130个/μL)(P<0.05)。A、B、C、D组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比分别为(0.73±0.21)%、 (1.52±0.33)%、(2.92±0.46)% 、(3.74±0.5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的(4.90±1.43)%(P<0.05);A、B、C、D 组及健康对照组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比分别为(9.78±2.15)%、(7.23±1.72)%、(5.69±1.67)%、(4.62±0.97)% 、(4.43±0.97)%,除D组与健康对照组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IV感染者病毒载量水平为(0~5.36)×107拷贝/mL,平均(5.36±1.21)×106拷贝/mL;A、B、C、D组的病毒载量分别为(6.24±1.36)×107拷贝/mL、(4.36±1.02) ×106拷贝/mL、(5.78±1.67)×104拷贝/mL、(3.54±1.25) ×103 拷贝/mL,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CD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结论HIV感染导致Th17和CD4+T细胞下降、Th17和Treg细胞失衡,与HIV RNA载量负相关;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4例未接受过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依据外周血CD4+T细胞基线水平不同分为3组:A组CD4+T细胞≥500个/μl,B组CD4+T细胞200个/μl~500个/μl,C组CD4+T细胞≤200个/μl,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IV/AID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表达频率。结果 AIDS患者、HIV感染者Th17细胞表达频率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3.74,t=4.63,P0.01);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6.74,t=2.13,P0.05);A、B及C组患者Th17和Treg细胞表达频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V/AIDS患者Th17和Treg细胞表达异常,Th17和Treg细胞表达水平的变化与HIV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为治疗组;选择同期150例于我院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D、IgE)及补体(C3、C4)的变化,分析两组NK细胞、Treg细胞及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点,并对两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化疗后,IgG、IgE、IgM逐渐下降,其中IgG下降最明显;补体C3、C4含量在前两个疗程呈现微弱上升,之后开始迅速下降;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8、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结论经吉西他滨与顺铂化疗后,NSCLC患者免疫功能被显著抑制,免疫球蛋白、NK细胞明显下降,T细胞亚群紊乱,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化疗期间应该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及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地屈孕酮片联合绒毛膜促性素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1月收治的URSA患者100例,简单法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采取地屈孕酮片联合绒毛膜促性素治疗,对照组50例采取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素治疗。对比两组妊娠8、12周血清白介素(IL)-4、IL-6、IL-10、IL-17、γ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D4+调节性T细胞Treg(Treg/CD4+)、CD4+T辅助细胞Th17(Th17/CD4+)、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统计妊娠结局。结果:与妊娠8周比较,两组妊娠12周时IL-4、IL-10、Treg/CD4+均升高,IL-6、IL-17、INF-γ、TNF-α、hs-CRP、Th17/CD4+、Th17/Treg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流产率(17.0%)低于对照组(40.9%),足月分娩率(63.8%)高于对照组(31.8%)(P<0.05)。结论:地屈孕酮片联合绒毛膜促性素治疗URSA效果良好,可调节患者T淋巴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母—胎”免疫平衡,降低流产风险,提高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整合素aV亚基的表达,分析其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分化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A组)、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PBMCs中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比例以及PBMCs和树突状细胞DCs中表达整合素aV亚基的CD11c~+αν~+DC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A组Th17/Treg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5);RA患者外周血及DCs中CD11c~+αν~+DC细胞在CD11c~+DC中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RA患者中树突状细胞整合素aV亚基的表达与Th17/Treg细胞比值呈正相关(r=0.478,P0.05)。结论整合素aV亚基可能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分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4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h1、Th2细胞的百分比;并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结果MPP患儿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0.03±9.37和30.25±7.11,较对照组65.88±8.83和36.55±6.01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别;患儿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为14.26±5.78,对照组为21.08±6.83,两者差异极为显著(P〈0.01)。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淋巴细胞和B1细胞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43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G和IgA均无明显差异,IgM较对照组稍高,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h1/Th2失衡,且Th1型细胞受抑制,而Th2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相对优势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3例、恢复期组18例和迁延及慢性期组19例,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迁延及慢性期Th17/CD_4^+T、Treg/CD_4^+T、Th17/Treg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迁延及慢性期Th17/CD_4^+T、Treg/CD_4^+T、Th17/Treg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P<0.05);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Th17/CD_4^+T、Treg/CD_4^+T、Th17/Tr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迁延及慢性期IL-1β、IL-6、IL-17、IL-21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迁延及慢性期IL-1β、IL-6、IL-17、IL-21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P<0.05);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IL-1β、IL-6、IL-17、IL-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迁延及慢性期TGF-β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迁延及慢性期TGF-β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P<0.05);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TGF-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Th17细胞和Treg细胞呈负相关(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迁延及慢性期患者存在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失衡,以迁延和慢性期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分别对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OACD)患者和刺激性皮炎患者的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G、IgA、IgM、C_3、C_4水平检测,并与正常人群比较分析。OACD组总IgE水平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CD~+_3T细胞、CD~+_4T细胞、CD~+_4/CD~+_8比值均降低,CD~+_8T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ACD患者血清IgG、C_3和C_4升高、IgA和IgM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OAC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异常,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功能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与恢复期免疫功能的变化,并与体检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分别在患儿急性期入院后2 h内(抗感染治疗前)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2~4周后且临床及影像学症状均显著好转时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相关指标。结果MPP组急性期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NK细胞比例以及补体C3、C4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恢复期患儿和正常对照组(P<0.05);CTLA 4+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恢复期患儿(P<0.05);CD8+T细胞、B细胞以及IgA、IgM、IgE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和正常对照组(P<0.05)。MPP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D3+T细胞比例及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MPP急性期免疫功能明显紊乱,恢复期免疫功能仍存在一定问题, 对MPP患儿对症治疗的同时应进行适度的免疫调节治疗,以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幼儿EB病毒感染不同临床类型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为EB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研究资料。方法:196例EB病毒感染患儿根据临床类型分为IM组124例,CAEBV组57例,EBV-HLH组15例,并以69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结果:IM组CD3+T细胞出现升高,EBV-HLH出现降低(P<0.05);IM组、CAEBV组及EBVHLH组CD4+T细胞均出现降低(P<0.05),其中以EBVHLH组下降程度最高;IM组CD8+T细胞出现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IM组及EBVHLH组CD4+/CD8+比值出现降低,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组、CAEBV组及EBVHLH组CD19+细胞均出现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HLH组CD56+细胞出现降低,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EBVHLH组Ig G出现降低,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组、CAEBV组Ig M出现升高,EBVHLH组出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导致的IM、CAEBV及EBVHLH 3种疾病发病机制及疾病的进展均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对患者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的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