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化妆品的特征。方法 对2018—2020年苏州地区抽样的906批化妆品,按照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检测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菌落总数超标的5批化妆品进行污染微生物鉴定和水分活度检测;分析5批菌落总数超标化妆品防腐剂添加情况。结果 906批化妆品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9.4%,不合格酒店用化妆品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6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合格率为100%。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未检出。菌落总数不合格样品中污染菌经鉴定都是单一菌种,其中3批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这些菌对样品中添加的防腐剂产生耐药性。5批不合格样品的水分活度均大于0.96,适合污染菌的生长繁殖。结论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对纯水系统等环境分离菌的鉴定,重点关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等耐防腐剂微生物。在考察防腐剂的抑菌效力时,增加环境菌株的防腐剂挑战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增强实验室竞争力。方法 2016年参加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组织的化妆品中微生物检测能力验证(CNCA-16-A11)。依据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和国家标准《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对样品进行化妆品中菌落总数、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对分离出的疑似菌进行鉴定。结果定量项目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Z∣均2.0;定性项目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均为未检出,与指定值一致。结论结果均为满意,实验室能很好的应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开展微生物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改良法检测化妆品中的微生物,将检测结果与《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方法和改良方法对1000件样品进行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改良方法为:用SCDLP增菌液代替生理盐水稀释样品,进行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检测;SCDLP增菌后,用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对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筛选检测,并结合生化酶反应进行鉴定。结果:1000件样品的检测结果为:3件样品菌落总数指标超标;4件样品菌落总数和霉菌和酵母菌两项指标超标;1件样品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五项指标均超标,共8件不合格样品,样品合格率为99.2%。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同。结论:改良法操作简便快捷,适合化妆品日常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发现内蒙古市场面膜类产品的卫生质量问题,提出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及建议。方法:依托2022年化妆品国家监督抽检,随机抽取内蒙古市售面膜类化妆品30批次,依据《化妆品卫生规范》(2015年版)对面膜产品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分析面膜类产品的卫生质量情况。结果:研究表明,17个厂家30批次面膜中有27批次面膜产品菌落总数均为<10CFU/g,其余3批次面膜产品菌落总数为30~85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为<10CFU/g;耐热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30批次面膜产品微生物指标均符合规定。但不同厂家面膜产品菌落总数差异大,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采用MALDI-TOF MS对菌落总数计数平板上生长微生物进行鉴定主要为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结论:生产厂家需要强化生产程序标准化管理,监督部门应对面膜类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肖烨  陈诚  高琼 《实用预防医学》2023,(9):1134-1137+1153
目的 对面膜类化妆品中检出的疑似蜡样芽胞杆菌进行鉴定,分析该面膜菌落总数不合格的原因,为防止面膜产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和微生物项目不合格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参考国家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以及商检标准SN/T 2206.2-2009《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2部分:需氧芽孢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对广东某化妆品厂生产的酒糟面膜(生产批号:03060102)检验中发现的疑似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鉴定以及VITEK-2确证。结果 该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以及MYP平板上的形态特征符合蜡样芽胞杆菌;结合该菌的生化鉴定试剂盒检测结果、VITEK-2确证结果、根状试验、溶血试验以及蛋白毒素结晶试验结果,可得出该菌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 酒糟面膜存在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情况,可能是导致其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之一。提示化妆品生产企业往产品中添加粮食作物时应当注意防止蜡样芽胞杆菌污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化妆品的微生物指标,分析污染微生物的种群分布,了解化妆品的卫生情况及其中存在的潜在危害。方法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第四部分—微生物检验方法检测化妆品中微生物指标,并将检出的细菌分离,利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 691例化妆品的合格率为99.13%,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9.42%,霉菌和酵母菌合格率为100%,检出粪大肠菌群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属分布主要为假单胞菌属、埃希菌属、泛菌属、气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等,分离出的细菌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对使用者的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结论化妆品的微生物指标超标率较低,但是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检出,说明化妆品的卫生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霉菌和酵母菌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评定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依据JJF 1059. 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评定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能力验证实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能力检测结果的合成测量不确定度为0. 034 6,扩展因子为2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 069 2,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能力验证结果的取值为306 cfu/ml^421 cfu/ml,其中测量过程中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 017 3,重复测定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 030 0。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化妆品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重复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发用类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适用性进行研究,为完善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7个不同品牌的发用类化妆品进行菌落计数及致病菌检测,并进行其方法学验证。结果以1∶10或1∶100的供试液为最低稀释级时,7件发用类化妆品所有的5株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几乎均小于70%;然而当1∶100的供试液使用含5%聚山梨酯80和0.5%卵磷脂的孟加拉红培养基时,试验真菌菌株(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基本符合药典要求;以1∶1 000的供试液为最低稀释级时,采用倾注法和薄膜过滤法,7件发用类化妆品的试验细菌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回收率几乎均大于70%。法定方法的阳性对照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生长率均为0,增加培养基的量能提高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率。结论发用类化妆品抑菌作用非常强,建议对发用类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服化妆品微生物检验中现行样品前处理方法局限性,提高祛痘/抗粉刺类化妆品潜在微生物检验灵敏度。方法选择典型祛痘/抗粉刺类化妆品,分别采用常规法、稀释法、中和剂法、薄膜过滤法处理后进行菌落总数和控制菌检查;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要求,以试验菌回收率50%~200%作为灵敏度判定依据。结果不同的样品处理对5种典型化妆品春天祛痘植物精华素(A)、控油祛痘育养水(B)、益肤霜(C)、益肤宝祛痘霜(D)、益肤洁面膏+粉刺全效(E)中微生物检出结果不同。常规法仅能满足D类产品所有试验菌(回收率为72%~108%)和C类产品霉菌及酵母菌数检查(回收率为80%~92%),同时对B类产品控制菌检查有效;B类样品采用中和剂法检测菌落总数回收率为83%,以薄膜过滤法(300 ml/膜)进行霉菌及酵母菌数检查回收率达104%;A类和E类样品只有采用薄膜过滤法(300 ml/膜)才能使试验菌回收率超过50%限值。结论针对不同化妆品基质,优化微生物计数和控制菌检查样品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样品中潜在微生物的检查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阳市化妆品的卫生质量与卫生安全,以保障公众健康。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微生物学检验法,对贵阳市抽检和送检的229份化妆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检测的229份化妆品中,菌落总数超标14份,超标率6.11%,超标范围集中在1000~5000cfu/g(ml);霉菌和酵母菌超标11份,超标率4.80%,超标范围集中在100~500cfu/g(ml)和1001~10000cfu/g(ml);大肠杆菌群、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结论大部分化妆品生产厂家较重视产品的卫生质量,微生物合格率在90%以上,但仍有部分产品微生物标准不合格,因此加强化妆品的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尝试用薄膜过滤检查法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微生物指标中的菌落计数进行方法学验证,并用建立的新方法与平皿法进行对比.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过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结果:在对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方法验证的3次独立平行试验中,供试品组的菌回收率均在5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磷脂和吐温80作为中和剂对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虎红培养基和添加中和剂卵磷脂和吐温80的虎红培养基检测市售化妆品和经黑曲霉、白色念珠菌加标的化妆品的霉菌和酵母菌。结果用虎红培养基和卵磷脂、吐温80-虎红培养基分别检测市售化妆品,均未检出黑曲霉、白色念珠菌;检测黑曲霉加标化妆品,添加中和剂后,菌落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P0.05);检测白色念珠菌加标化妆品,添加中和剂后,菌落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5,P0.05)。结论卵磷脂和吐温80作为中和剂对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结果有影响,可提高其检出结果。建议在化妆品检测标准方法中采用添加中和剂的培养基检测霉菌和酵母菌。  相似文献   

13.
瓶装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态及保质期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测不同季节中瓶装饮用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状态 ,研究纯净水在贮存 90d内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测定不同季节共 2 5 9份纯净水的微生物指标以及 6份正常状态纯净水和 6份染菌纯净水贮存 0 ,5 ,10 ,40 ,60 ,90d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计数及电导率、pH值。瓶装纯净水主要是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超标 ,二、三季度酵母菌检出较多 ,全年霉菌检测合格率最低。正常瓶装纯净水和染菌纯净水菌落总数在实验第 5d和 2 0d时均达生长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但霉菌数变化不大 ,染菌组纯净水酵母菌数 3 0d时达生长高峰。两组纯净水观察期内pH值均有所下降 (6.3~ 6.0 ) ,电导率有所上升 ,(4 .2~ 4.5 8μs/cm) ,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中霉菌易超标 ,在实验期内菌落总数、酵母菌数变化明显 ,建议将保质期定一个月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14.
石嘴山市化妆品卫生细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加强化妆品卫生监督 ,保证化妆品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 ,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1999年对市场销售的化妆品进行了卫生细菌学检测。随机抽取石嘴山市各大百货商场及批发零售店保质期内的各类化妆品 10 6份。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按 GB7918- 1987微生物部分进行。评价标准为婴幼儿用化妆品及眼部、唇部、口腔粘膜用化妆品菌落总数 5 0 0 CFU/g(ml) ,其他化妆品菌落总数≤ 10 0 0 CFU /g(ml) ,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不得检出。检测结果表明 ,婴幼儿类、洗护发类及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八珍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并对检验结果和污染菌进行分析。方法 2个生产企业6批次的产品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试验,采用经验证的方法对2家61批次的八珍颗粒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和酵母菌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VITEK MS全自动微生物质谱鉴定系统。结果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验证中各菌的回收率均为50%~200%,验证组可检出大肠埃希菌,该方法可行。样品主要污染的细菌是芽孢杆菌属,其次为考克菌和放射性根瘤菌。结论建立满足《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的八珍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采用常规法,大肠埃希菌检查采用直接接种法,61批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污染的主要微生物为药材原料和环境中常见的芽孢杆菌等。  相似文献   

16.
信阳市化妆品微生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加强化妆品卫生质量监督 ,2000年对信阳市售化妆品进行统一抽查监测。采集信阳市各辖区内的各大商场、批发市场及宾馆内均在保质期内的化妆品202份。按GB7918.1_7918.5_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1999年11月《化妆品卫生规范》执行。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霉菌及酵母菌 ,评价标准按GB7916—1987《化妆品卫生标准》。婴幼儿类专用化妆品合格率为100% ,成人用化妆品超标率为2.11% ,而宾馆小包装化妆品超标率为22.50 % ,并从中检…  相似文献   

17.
孙燕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470-1470
为了解无锡市化妆品市场以及本市皮肤病性病防治所外用制剂的卫生质量,于2004年对本地产及市售化妆品及本市皮肤病性病防治所部分外用制剂进行了微生物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由无锡市卫生监督所抽样送检及委托受检化妆品82份,委托受检市皮肤病性病防治所外用制剂36份,共计118份样品。1·2检测项目与方法检测项目有: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菌、绿脓杆菌、霉菌、酵母菌。检测方法依据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第四部分微生物检验方法。1·3判定标准细菌总数≤1000 cfu/ml(g)、霉菌和酵母菌≤100 cfu/ml(g)、粪…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医用硅酮疤痕凝胶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过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结果:在对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方法验证的3次独立平行试验中,供试液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在对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的3次独立平行试验中,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实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结论:通过方法学验证说明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于医用硅酮疤痕凝胶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辖区内出口化妆品的卫生质量,防止不合格化妆品出口。同时通过对化妆品不合格原因分析,指导企业改善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卫生质量。方法:按GB7918-87《化妆品卫生标准》进行微生物检测,按《化妆品卫生规范》进行检测结果合格评定,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探讨产品不合格原因。结果:共检测化妆品1 189份,检出不合格样品41份,不合格率为3.40%。不合格原因为细菌总数超标(41份),或同时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标(19份),或同时检出粪大肠菌群(2份),但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拟从汕头口岸出口的化妆品卫生质量总体是好的,只有少部分受污染。产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原料不洁或生产储存过程卫生控制不良。因此,应重视对化妆品原料卫生把关,加强对化妆品的生产和储藏过程的卫生控制。  相似文献   

20.
1978份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台州市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按GB7918-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测方法》和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978份化妆品合格率为98.43%;市售和宾馆内使用的化妆品比生产企业差;水溶性、营养型化妆品比一般化妆品微生物污染严重;超标样品中以细菌总数超标最高,占不合格数的78.38%。结论:台州市化妆品微生物合格率趋于较高,并相对稳定;在本次检测中,染发剂未检出微生物,香水类虽未超标但微生物项目检测还是必要的;对于增加霉菌和酵母菌这项卫生指标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