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病因尚未明确,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众多。“肺-肠轴”概念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延伸,“肺-肠轴”功能失调可导致肠道疾病发生。本文以“肺-肠轴”为切入点,探析从肺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肠道和肝脏具有共同的胚胎学起源,而且在生物学功能上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被称之为“肠-肝轴”。肠道和肝脏疾病共患的临床现象也提示我们某些肝肠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发病机制。本文介绍了肠-肝轴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过量酒精摄入可引起肠、肝、脑等靶器官的损伤,促进酒精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目前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酒精摄入可通过引起粪便pH值升高,影响胆汁酸的分泌和合成等因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继而通过肠-肝轴和肠-脑轴引起相应靶器官损伤,促进酒精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现综述近年来酒精摄入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及其靶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以及酒精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的干预策略,以期为酒精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占90%以上。肠道和肝脏通过门静脉、胆道和体循环的双向连接进行交流,肠肝轴成为肝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肠道微生物失调是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中医药临床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基于肠肝轴理论,中医药防治肝细胞癌可有效阻断肠道-肝脏信号,对肝细胞癌的精准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中医药脏腑理论和肠肝轴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中医药及其活性成分对肝细胞癌的调节及干预作用,希望为肝细胞癌的进一步临床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心与小肠相表里”为中医藏象理论之一,即心与小肠经络相连,生理相关,病理互损。现代学者基于肠道微生态学说提出的“心-肠轴”理论与“心与小肠相表里”中医病机相契合。本研究通过从“心-肠轴”角度阐明“心与小肠相表里”的生物学内涵,并从治疗的角度佐证,以期创新中医藏象理论,为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肝脏和肠道不仅解剖学上而且在生物学功能上存在密切联系,即所谓"肠-肝轴"学说,其对某些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肠道菌群在维持肠-肝轴的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紊乱、肠道黏膜通透性改变、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这将破坏肝脏与肠道之间的正常关系进而导致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进而调整肠微生物成为一种治疗或预防慢性肝病的新手段.有研究表明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里就肠道微生物对NAFLD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肠道与肝脏在功能上有着广泛的联系,其相互作用被表述为“肠-肝轴”的概念。肠道菌群紊乱和肠壁通透性增加等通过免疫反应介导,可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反,应用抗生素、益生元和益生菌等调节肠道菌群,则有益于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生、发展与"肠-肝轴"、肝脾相关理论的关系,探讨ALD的病理机制和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整理中医学肝脾理论的相关内容,并查阅近年国内外与ALD、"肠-肝轴"相关研究报道,分析中医肝脾相关理论和现代医学"肠-肝轴"学说在生理、病理和治疗方面的内在相关,以及两者对ALD防治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ALD患者存在异常的"肠-肝轴",过量酒精摄入引起的肠道通透性增加及肠道菌群改变是促进A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结果提示传统中医酒湿伤脾、肝脾相关理论与肠-肝轴具有相通之处,肝脾同治法则贯穿于历代医家及现代治疗学中,肠道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重要靶位。结论:针对"肠-肝轴"的病理机制进行药理与物质基础研究,对传统中医肝脾相关理论的现代诠释以及提高中医药防治ALD的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全球肝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慢性肝病的焦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改善肠道菌群失衡成为抗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目前中医药在改善肠道菌群方面的相关研究备受瞩目。研究表明,“调和肝脾”在减轻纤维化程度、延缓肝纤维化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调和肝脾”理论分析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肠肝轴与肠道菌群的成果,为临床从“调和肝脾”论治肝纤维化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为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昼夜节律紊乱相关疾病日益凸显。以往对昼夜节律紊乱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1]、单胺类神经递质[2]、褪黑激素[3]以及时钟基因[4]等独立领域,对昼夜节律紊乱的机制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笔者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指导,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和脑-肠轴(BGA)为两条基线,综述针刺疗法从肝论治取穴调节昼夜节律紊乱的机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肾阳亏虚证作为泄泻常见中医证型,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本文从肠道菌群、信号通路、“肾-肠轴”相关分子三个层面探究肾阳亏虚证泄泻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寻找肾阳亏虚证泄泻的生物标记物,对揭示肾阳亏虚证泄泻的现代生物学内涵以及推进后续临床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终末期疾病,其病位主要在心。在心力衰竭的病理演变中脾与心的关系也最为密切,故心脾相关在心力衰竭中的论治日益受到重视。心与小肠相表里,可通过心血滋养小肠,而且气血的运行也依赖于心脾的调控。基于现代医家对“心脾相关”“脾肠相关”的理论认识,并结合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相关性的研究思考,本研究探讨“心-脾-肠”相关理论在心力衰竭论治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肠道微生物群位于人体肠道内,是一个呈多元化微生态体系。其通过影响膳食消化、营养物质吸收,维护肠黏膜屏障,调控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等在维护宿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菌群的失调则影响了诸多炎性、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肠-肺轴”概念的提出,揭示了肠道微生物与肺部疾病的关系,使其在SARS-CoV-2感染的作用中受到广泛关注。高通量多组学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SARS-CoV-2-宿主免疫三者之间相互作用。COVID-19患者中存在肠道微生物群(细菌、真菌、病毒等)组成及结构紊乱,以机会性致病细菌、真菌和真核病毒富集为特征,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并且这种肠道微生物特征在COVID-19治愈后仍持续存在。因此,探究肠道微生态在SARS-CoV-2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明确益生菌在疾病治疗及COVID-19疫苗效应方面的作用,为COVID-19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潜在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肝癌是世界范围重大的公共卫生疾病。近来随着高通量测序及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肝-肠轴”途径在肝癌发生、进展及转移过程中的生物学机制被进一步揭示,特别是发现革兰阴性细菌外膜脂多糖可动员下游一系列致癌相关免疫级联反应。本文从肠道环境改变与肝癌发生的关系、脂多糖免疫调控、临床前治疗研究等方面,对肠道微生物脂多糖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目前已成为最主要的慢性肝病,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后期可能向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发展。肠道菌群作为人体重要的共生物,影响人体的代谢功能,可能和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肠-肝轴理论为"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肝脏改变"提供了理论基础。探讨了肠道菌群和NAFLD发病的关系,为后期研究肠道菌群靶向治疗NAFLD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脑-肠轴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感染、精神心理等有关。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引起普遍关注,上述的发病因素均可整合到脑-肠互动框架中进行阐述,脑-肠轴成为研究IBS发病机制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轴的概念、作用机制、脑-肠轴功能异常与IBS发病、靶向治疗等方面对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23):1355-1361
目前,肠道菌群已成为一个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脂肪性肝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引起肝的正常结构、生理及生化功能受损,最终出现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总称,一般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两大类.肠道菌群和肠道通透性的变化可以通过肠-肝轴进一步影响脂肪性肝病的发展.同样,在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的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主要介绍肠-肝轴与脂肪性肝病的关系、脂肪性肝病进展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及益生菌在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肥胖和超重人群逐年增加。中医认为“肥人多湿多痰”,痰湿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对心血管病治疗影响深远。从“痰饮之生成”“何为温药”及“何为和之”3方面进行辨析,探讨冠心病从痰饮证治源流、冠心病临证辨治特点及“温药和之”辨治内涵。分析痰饮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即代谢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的相关性,从现代医学角度揭示冠心病从痰饮论治的科学依据。遵循“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方法,运用张仲景辨证思路,对提高冠心病的中医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对IB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脑-肠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功能异常及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对IBS的治疗,现代医学方面尚缺特效药物,而中医药却有独到之处.应用现代医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IBS的作用机制日受重视,许多中医学者从多角度探索IBS不同中医证候物质基础的差异及中药干预的可能作用途径.本文将10年来IBS的中医证候物质基础、中医药治疗IBS作用机制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和解毒中心,能够分解代谢营养物质和毒性物质,阻止有害物质进入循环系统,而肠道是机体防御的最前线,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与肝脏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肠-肝轴(gut-liver axis),肠道中的营养成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等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而肝脏中的物质通过胆道系统排泄入肠道。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肠粘膜屏障、细菌移位和胆汁酸代谢是肠-肝轴的关键特征[1]。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肠道中有害物质增加,有益物质减少,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来源的细菌产物和代谢物可暴露于肝脏,通过肝-肠循环诱发肝细胞损伤和肠道炎症的发生,并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而肝病的进展又会进一步加重肠道菌群的失调,最终导致肝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