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分析陕西省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以下简称为HIV/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对接受抗病毒治疗六个月以上的1 046例HIV/AIDS患者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病毒载量结果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1 046例HIV/AIDS患者中,≥1 000 copies/ml占9.6%(100/1 046),50~999 copies/ml占9.1%(95/1 046),<50 copies/ml占25.4%(266/1 046),TND(未检出病毒)占55.9%(585/1 046)。单因素分析显示病毒载量结果<1 000 copies/ml与≥1 000 copies/ml HIV/AIDS患者在民族(P<0.05)、教育程度(χ2=10.901,P<0.05)、感染途径(χ2=14.286, P<0.05)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是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的保护因素(OR=0.344,95%CI:0.121~0.979),HIV感染途径中注射吸毒是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的危险因素(OR=5.237,95%CI:1.272~21.556)。 结论 陕西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但需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病毒抑制失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21年新疆阿克苏地区6个区(县)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阿克苏地区6个区(县)2021年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检测其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的病毒载量(VL)结果,采用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检测3 034例HIV/AIDS患者,其中541例VL≥1 000 copies/mL,2 493例VL<1 000 copies/mL,为治疗有效,抗病毒治疗有效率为82.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药物方案及治疗时间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有效率不同(P<0.05或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64)HIV/AIDS患者ART有效率较高;维吾尔族(OR=0.382)、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OR=0.549)、药物方案中3TC+AZT+EFV(OR=0.649)与其他方案(OR=0.420)、治疗时间>2年(OR=0.674)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有效率较低。结论 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枞阳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HIV/AIDS)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后病毒抑制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枞阳县接受ART6个月以上HIV/AIDS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RT患者病毒抑制失败影响因素。结果 211例HIV/AIDS治疗后首次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 L者15例,病毒抑制失败率为7.1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有无漏服药、HIV抗体确证距离治疗时间及家人支持情况组间病毒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以ART成功为对照,无漏服药(OR=0.189,95%CI:0.039~0.919)是病毒抑制失败的保护因素,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12.252,95%CI:1.611~93.175)、家人歧视/不知情(OR=11.964,95%CI:2.520~56.799)是病毒抑制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无漏服药、文化程度、家人支持情况是ART患者病毒抑制失败的影响因素,应加强依从性教育及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4.
丁晨  张娜  靳廷丽  雷达  刘琼 《现代预防医学》2022,(21):4014-4019
目的 分析江西省2015—2019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感染者/AIDS)的基线病毒载量水平与其细胞免疫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5—2019年在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的HIV感染者/AIDS进行基线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 513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09个/μl,CD4+/CD8+比值中位数为0.233,病毒载量中位数为5.06 log10 拷贝/ml。病毒载量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总体呈显著负相关; CD4+/CD8+比值<0.20 的HIV感染者/AIDS其病毒载量≥105拷贝/ml的风险为CD4+/CD8+比值≥0.20的3.775倍。结论 江西省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中高病毒载量比例高,中位病毒载量高,CD4+/CD8+比值<0.2是高病毒载量的预测因素。应进一步加强扩大检测人群和比例,尽早发现感染者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患者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济宁市HIV/AIDS病例晚发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该地情况的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2012—2021年济宁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采用χ2趋势性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例晚发现比例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21年济宁市累计新报告HIV/AIDS病例1 683例,平均年龄为(36.98±13.47)岁,晚发现554例,晚发现比例32.92%,2012—2021年病例晚发现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5.930,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5岁以下儿童(OR=6.27,95%CI:2.14~18.36)、高年龄(OR45~岁=2.97,95%CI:2.15~4.11;OR≥60岁=4.26,95%CI:2.65~6.85)、外地户籍(OR=1.53,95%CI:1.14~2.06)和农民(OR=1.31,95%CI:1.04~1.64...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及辅助受体CC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5(CCR5)/CXC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4(CXCR4)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武汉市洪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案的HIV/AIDS患者198例,通过全自动病毒载量仪检测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T淋巴细胞上辅助受体CCR5、CXCR4的表达,分析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及辅助受体CCR5/CXCR4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198例患者病毒载量分布包括<103拷贝/ml者16例,103~104拷贝/ml者41例,104~105拷贝/ml...  相似文献   

7.
郭萌  刘聪  梅芳华  郑武  蔡昆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8):1027-1030
目的 观察湖北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结果,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湖北省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的1 665例HIV感染者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1 665例HIV感染者中,男性占73.3%,平均年龄为(50±15.1)岁,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220.38±172.37)个/mm3。检测结果为病毒抑制失败率(VL≥1 000 copies/mL)占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性传播(OR=2.789)、异性传播(OR=5.019)、静脉吸毒传播(OR=12.867)、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OR=1.773)是HIV感染者病毒抑制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湖北省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应注意鉴别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的原因,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河南艾滋病中医项目地区转服二线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艾滋病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治疗1年后发生病毒抑制的失败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河南省“艾滋病常规治疗数据库”收集河南省艾滋病中医项目地区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转服二线抗病毒药物HIV/AIDS患者抗病毒情况的相关信息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二线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治疗1年后发生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4 118名患者HIV/AIDS患者纳入本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OR=1.235,95%CI:1.053~1.448),感染途径为输血(OR=1.566,95%CI:1.238~1.980),HIV阳性时长>6年(OR=1.676,95%CI:1.206~2.330),抗病毒治疗初始方案为D4T+3TC+EFV/NVP(OR=1.385,95%CI:1.135~1.691),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配偶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16年8月六安市报告的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开展人口学和相关行为调查;调查前配偶已感染HIV的双阳家庭,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配偶感染HIV的影响因素;调查前配偶未感染HIV的单阳家庭,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至2016年12月31日,其间配偶定期检测HIV抗体。结果共调查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各231例,其中配偶感染HIV 47例,感染率为20.35%;HIV/AIDS病例确证时已有45例配偶感染HIV,感染率为19.48%;随访中2例配偶感染HIV,阳转率为0.39/100人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病例确证前性行为频次高(≥1次/周OR=6.268,95%CI:2.313~16.985;半个月1次OR=3.760,95%CI:1.268~11.150)、确证时间为2011—2014年(OR=3.079,95%CI:1.209~7.841)是其配偶感染HIV的危险因素;HIV/AIDS病例确证时25岁(OR=0.042,95%CI:0.004~0.467)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300拷贝/m L(OR=0.115,95%CI:0.045~0.295)是其配偶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AIDS配偶HIV感染与HIV/AIDS病例的确证前性行为频次、确证时间、确证时年龄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抗病毒治疗者病毒抑制失败影响因素和耐药状况.方法 2009年8月在河南省西华县整群抽取接受抗病毒治疗者371例,进行基本情况和抗病毒治疗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对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血液样本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进行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 371例中,病毒抑制失败87例,失败率为2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不,男性(OR=1.8,95%CI=1.1~3.1,P=0.026 4)、最近1个月有漏服药物(OR=2.3,95%CI=1.2~4.2,P=0.009 2)和现治疗方案为早期一线治疗方案(OR=2.1,95%CI=1.2~3.9,P=0.012 4)与病毒抑制失败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抑制失败者的耐药率为63.2%(55/87),其中非核苷类药物和核苷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63.2%(55/87)和49.3%(43/87),未检测到对蛋白酶类药物的耐药.结论 抗病毒治疗人群中病毒抑制失败率和耐药突变率较高,服药依从性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南昌市2015—2021年抗病毒治疗持续时长超过6个月的HIV/AIDS病毒学失败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综合评价和及时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2021年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以及南昌市定点医院的HAART相关数据资料,分析患者HAART病毒学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690例HIV/AIDS,病毒学失败率5.76/100人年。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注射吸毒/输血传播(aOR=9.66,95%CI:2.00~46.61)、HAART持续时长不足1年(aOR=2.49,95%CI:1.01~6.09)、最近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aOR=12.59,95%CI:6.45~24.62)和最近CD4+T淋巴细胞计数介于200~500个/μl(aOR=2.52,95%CI:1.32~4.79)、初始HAART方案“AZT+3TC+EFV/NVP”(aOR=2.54,95%CI:1.27~5.06)、最近7 d漏服抗病毒药物(aOR=7.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山东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耐药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山东省2020年1—12月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 6个月、年龄≥15岁12 608例HIV/AIDS患者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并在检测病毒载量(VL)> 1 000拷贝/mL的样本中进行耐药基因型检测。将病毒学应答失败且基因测序结果对≥1种抗病毒治疗药物存在低度及以上者认定为耐药患者。选择100例耐药患者(耐药组)和131例非耐药患者(非耐药组)进行抗病毒治疗耐药影响因素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耐药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检测12 521例患者,抗病毒治疗耐药率为1.74%(218/12 521);获得有效问卷223份,其中耐药组97份,非耐药组126份,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时间相差1~12个月的患者是及时治疗者发生耐药的2.74倍(95%CI=1.18~6.33);更换过1、2、3次药物组合者是未换药的12.62倍(95%CI=5.44~29.23)、39.96倍(95%CI=10.10~158.15)、12.01倍(95%C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失败人群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苏州市2019—2020年抗病毒治疗满6个月后,治疗失败的HIV感染者(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口学特征、对抗病毒药物的认知、社会支持程度等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治疗失败HIV感染者212人,过去1个月全部按时吃药145人,占6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所方便服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OR=4.59,95%CI:1.05~19.96)和自我报告健康状况好(OR=3.58,95%CI:1.36~9.39)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结论 苏州市抗病毒治疗失败人员服药依从性较低,服药依从性跟住所服药方便程度和患者自我健康状况等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湖南省新报告的成年HIV/AIDS病例及时入组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了解湖南省实现“发现即治疗”工作实施情况,探索影响工作开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6—2021年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的湖南省随访管理数据和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年份间抗病毒治疗及时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31 635例新报告成年HIV/AIDS病例中,男女比例3.54∶1;中位年龄48(33,60)岁,未婚/离异占54.17%,农民占55.11%,异性性传播占77.31%。2016—2020年总体及时入组抗病毒治疗率为61.85%,入组治疗中位时间20 d,及时治疗率从2016年的51.65%上升到2020年67.91%(χ2趋势=550.060,P<0.001)。女性(OR=1.228,95%CI:1.150~1.311)、检测咨询来源病例(OR=1.169,95%CI:1.104~1.237)更易及时治疗;婚姻状况未婚(OR=0.792,95%CI:0.749~0.837)、职业为工人(OR=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北京市朝阳区老年HIV/AIDS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下简称“新冠疫苗”)的接种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进老年HIV/AIDS患者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历史随访信息和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160名老年HIV/AIDS患者的相关信息,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感染者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老年HIV/AIDS患者新冠疫苗接种率为76.3%。单因素分析发现,基础疾病患病情况、对新冠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态度、医生建议和CD4+T细胞数量与新冠疫苗接种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基础疾病(OR=0.201,95%CI:0.057~0.703)、CD4+T细胞数量<200个/μL(OR=0.059,95%CI:0.004~0.960)和临床医生的消极建议(OR=0.044,95%CI:0.005~0.364)是老年HIV/AIDS患者接种率提高的不利因素,而对新冠疫苗安全性的认可(OR=6.464,9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抗病毒治疗药物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与替诺福韦(tenofovir,TDF)治疗失败后HIV/AIDS患者基因型耐药突变差异性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经一线治疗方案治疗半年以上且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为耐药的患者信息,通过单因素检验确定与AZT或TDF耐药相关变量,再通过多重对应分析获得变量的相互关系。 结果 使用含AZT或TDF治疗方案患者576例,常见的耐药突变有M184V/I、D67N、K70R/E/Q、K65R及T69N,单因素分析显示接受含此两种药物方案治疗情况下患者年龄(χ2=3.503,P=0.320)及感染途径(χ2=3.122,P=0.210)无相关性,突变位点(χ2=104.438,P=0.000)、病毒载量(χ2=17.284,P=0.000)、CD4+T淋巴细胞(χ2=33.338,P=0.000)、性别(χ2=8.904,P=0.003)及治疗时长(χ2=40.081,P=0.000)相关;感染多重对应分析显示突变方式为AZT与患者治疗时长大于2年(>25月)、病毒载量<10 000 copies/m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mm3有关,TDF治疗方案则与患者在治疗时长为2年(0~24月)、病毒载量≥10 000 copies/m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mm3以及K65R表现出聚集性。 结论 多重对应分析极其适用于HIV耐药人口学及突变的研究;M184V/I与D67N及K70R/E/Q出现相关性,与含TDF方案相比,NRTIs常见突变多以含AZT方案引起,T69N与AZT耐药出现低病毒载量有关,长期使用含AZT方案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基因型耐药,含TDF治疗方案中早期应积极监测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平顶山市2004—2022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为本区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2004—2022年现地址在平顶山市,抗病毒治疗满6个月及以上的HIV/AIDS病例数据资料,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分别作为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免疫学和病毒学评价指标。对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结果 共纳入2 186例患者,治疗前基线CD4+T细胞计数均值为(286.32±189.81)个/μl,抗病毒治疗后最近一次随访检测CD4+T细胞计数均值为(446.45±221.96)个/μl,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细胞结果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53,P<0.001)。患者最近一次随访检测VL<20 copies/ml有1 875例(85.77%),构成比呈逐渐上升趋势(χ2=16.970,P<0.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中老年HIV感染者的焦虑、抑郁发病现状,探索影响发生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2017—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未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中老年HIV感染者245例,使用《医院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了解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前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中老年HIV感染者中,男性占91.0%(223/245),76.7%的婚姻状态为在婚,异性性传播(79.6%);发生焦虑和抑郁的(37.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的研究对象相对在婚的是发生焦虑(OR=0.421,95%CI:0.208~0.852)和抑郁(OR=0.357,95%CI:0.198~0.644)的保护因素;初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相对于≤200个/μl是发生焦虑的危险因素(OR=3.364,95%CI:1.806~6.266)。结论 北京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中老年HIV/AIDS感染者焦虑、抑郁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宜宾市2017—2021年新报告的15~24岁青少年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及晚发现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宜宾市青少年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7—2021年宜宾市新报告15~24岁HIV/AIDS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χ2检验进行晚发现单因素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晚发现多影响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7—2021年宜宾市新报告15~24岁青少年HIV/AIDS病例402例,其中学生58例,学生病例的报告年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户籍、感染途径与其他职业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3例接受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感染者中晚发现137例,占比3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报告年份在2021年的晚发现高于2017年(OR=2.947,P=0.005);2018年(OR=0.464,P=0.008)、2019年(OR=0.423,P=0.002)的晚发现风险低于2017年;感染途径为异性传播人群晚发现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云南省新发现青年学生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2012—2021年报告的HIV/AIDS数据库,采用χ2检验、Mantel-Haenszel线性趋势检验分析云南省青年学生HIV/AIDS的流行特征。结果 2012—2021年云南省新发现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 983例,男女性别比5.73:1,每年新发现青年学生HIV/AIDS占当年云南省总发现病例数的比例从2012年的0.3%上升到2021年的0.9%(χ趋势2=70.889,P<0.001)。同性传播占59.8%,15~17岁(χ趋势2=14.919,P<0.001)、初中文化程度(χ2趋势=4.222,P<0.001)、疾病分期为HIV感染(χ趋势2=14.063,P<0.001)、同性性传播(χ趋势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