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云南省25个边境县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该省边境地区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云南省25个边境县市2009 - 201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9 - 2018年25个边境县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4种318 186例,死亡5 187例,年均发病率468.70/10万,年均死亡率7.64/10万,病死率1.63%;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χ2趋势 = 6 742.081,P<0.001)。发病率居前5位病种:手足口病(128.39 /10万)、肺结核(74.32 /10万)、肝炎(71.12 /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病(29.12 /10万)和流行性腮腺炎(25.29 /10万);发病率居前5位县市:瑞丽市(1 012.65/10万)、盈江县(809.66/10万)、景洪市(727.59/10万)、勐海县(703.43/10万)、芒市(682.04/10万)。发病年龄高峰为1~3岁 (占20.25%);农民(占39.57%)及散居儿童(占31.63%)发病最多。结论 云南省25个边境县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现况不容忽视,应建立健全云南省边境地区与邻国长效的联防联控机制,尤其注意加强重点地区(瑞丽市、盈江县、景洪市、勐海县、芒市)和重点人群(农民及散居儿童)的传染病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急性传染病输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云南省境外输入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发病日期在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CDC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急性传染病输入病例个案信息,结合临床医生的病例诊断记录,描述输入病例的构成、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共报告急性传染病输入病例13 157例,占边境地区急性传染报告病例数的6.03%(13 157/218 284),病种以疟疾、登革热和手足口病为主,分别占输入病例总数的56.05%(7 374/13 157)、21.82%(2 871/13 157)和4.62%(608/13 157)。输入病例的疟疾占比逐年下降,登革热占比逐年上升。输入病例中,男性占73.22%(9 634/13 157),中国籍占54.91%(7 225/13 157),15~44岁青壮年占67.12%(8 829/13 157),≤ 14岁儿童占19.26%(2 535/13 157),职业以农民(45.23%,5 596/13 157)、民工(21.30%,2 802/13 157)和散居儿童(11.12%,1 463/13 157)为主。每年5月和10月是输入传染病的高峰期,5月以疟疾为主,10月以登革热为主。输入病例主要来源国是缅甸。输入病例数位居前3位的市(县)是中国云南省瑞丽市、腾冲市和盈江县。境外输入病例数占当地报告急性传染病病例数>10%的市(县)有瑞丽市、腾冲市、镇康县和芒市。结论 2008-201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急性传染病境外输入疫情较为严重。疟疾、登革热和手足口病是主要病种,输入病例以中国籍、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应加强边境地区的出入境务工人员的急性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程晓娟  尹洁 《现代预防医学》2019,(13):2463-2465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重点肠道传染病流行态势,为制定云南省边境地区重点肠道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12-201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重点肠道传染病数据,采用Excel、Mapinfo15.0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云南省累计报告甲肝、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4种重点肠道传染病172571例,其中边境地区累计报告21599例,占全省累计报告发病数的12.52%。边境地区4种重点肠道传染病总体上与肠道传染病夏季高发的基本特征一致;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其中:5岁及以下病例10267例,占所有病例的47.53%;发病最多的是散居儿童和农民。结论 建立健全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重点肠道传染病的综合防治,科学有效地防止传染病跨境传播,减轻、消除传染病危害。〖JP〗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8—2021年深圳市坪山区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坪山区乙类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18—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乙类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结合2021年深圳市坪山区统计局的深圳市统计年鉴和第七次人口统计数据,分析坪山区乙类传染病流行现状。结果2018—2021年深圳市坪山区共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4 187例,年平均发病率199.69/10万,年报告发病率为182.49/10万~222.98/10万,呈上升趋势(P<0.01)。男性平均发病率(249.83/10万)高于女性(123.98/10万)(P<0.01);≥60岁人群平均发病率最高,为309.35/10万。高发职业为家务及待业1 736例(41.46%)。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病例数平均占比最高,为75.88%。发病顺位居前4位的病种每年均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和梅毒。结论2018—2021年坪山区乙类传染病疫情总体趋势上升,血源与性传播疾病是坪山区目前较为严重的乙类传染病,男性高发,应对15~59岁人群和家务及待业人群加强传染病监测和卫生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商洛市0~24岁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的监测结果,为儿童青少年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8年商洛市0~24岁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商洛市报告0~24岁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24种,共计70 41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89.31/10万,总体呈平稳趋势。发病位于前5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0~4岁组发病率最高,10~14岁组发病率最低。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传播(76.28%)和呼吸道传播(21.01%)为主。结论 2009—2018年商洛市0~24岁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平稳趋势,但防治工作仍然艰巨,须进一步加大对儿童青少年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内蒙古阿拉善盟学生及托幼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做好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当地2009-2018年人群分类为学生、托幼儿童全部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发病特征,对不同年份、人群类型的发病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阿拉善盟共报告托幼儿童、学生法定传染病共计15种297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524.24/10万,无死亡病例。未报告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报告10种553例,年平均发病率97.61 /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5种2417例,年平均发病率426.63/10万。10年间累计报告病例占同期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2.20%。累计报告病例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感冒、风疹,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93.16%。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4岁组,男女平均性别比为1.28。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2.86%、54.07%、3.0%和0.07%。肠道传染病以3~5岁组发病数最高(1182例,2010.73/10万),呼吸道传染病以6~12岁组发病数最高(632例,438.84/10万),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以19~24岁组最高(31例,14.37/10万),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均分布在13~15岁组。结论 阿拉善盟托幼儿童和学生法定传染病报告占总报告病例数的比率较高,必须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分析武陟县2018-202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法定传染病疫情形势及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8-2022年武陟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2年武陟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丙类传染病共28种,发病人数15641例;2018年发病率558/10万(67.03万),死亡4例(HIV,年龄超60岁,农民)、2019年发病率523/10万(67.33万)、2020年发病率555/10万、2021年发病率355/10万(71.4万);2018年-2022年发病种类多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手足口病、乙肝、水痘等为主,其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总体发病率最高;发病人群以农民、学生、散居、幼托儿童为主;发病率2018-2020年有所上升,但2020-2022趋于下降。结论 武陟县法定传染病年均报告发病率目前有所降低,今后仍需加强其他如感染性腹泻病例、手足口病、乙肝、水痘等疾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重视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控宣传和干预;应针对高发、发病上升趋势明显的传染病根据我县实际点出发分析,落实各项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7—2011年法定肠道传染病流行态势及特征,初步探索云南省法定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中尚需进一步调查研究的问题,同时为制定全省肠道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资料,按照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求,利用Excel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云南省2007—2011年法定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从28217例上升至62932例,累计报告238210例,年平均47642例,5年平均发病率为104.6/10万。其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的构成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丙类肠道传染病和病毒性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上升为主。手足口病、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季节性最为明显,手足口病和痢疾的发病高峰在5月前后,其他感染性腹泻则呈现双峰特征,分别是3~5月和11~12月。从地理分布看,病例主集中在滇中及滇东南地区,边境地区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总体上肠道传染病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但戊肝和伤寒副伤寒病例中儿童比例较小。结论2007—2011年云南省法定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手足口病疫情明显上升,其他感染性腹泻也呈上升趋势,痢疾、伤寒副伤寒等其他法定肠道传染病相对平稳,但局部地区高度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某中医医院法定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报告情况,为规范开展医院传染病报告和制定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9—2021年某中医医院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2021年某中医医院共报告法定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6 865例次,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乙类传染病668例次(9.73%),丙类传染病5 356例次(78.02%),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841例次(12.25%)。排名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流行性感冒、水痘、梅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肺结核,其中报告病例最多的流行性感冒,在报告时间上每年传染病报告例次数居首位的是第一季度。2019—2021年某中医医院法定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报告例次数呈下降趋势。结论 2019—2021年某中医医院法定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报告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应根据不同季节、疾病流行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传染病监测、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儿童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综合医院儿童传染病的分诊、转诊,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院2013—2017年报告的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连续5年共报告儿童传染病1 170例,年平均报告率为5.81‰,其中男性670例,占57.26%;女性500例,占42.74%。人群分布以学生(503例,占42.99%)和散居儿童(433例,占37.01%)为主。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其中居前3位的分别是水痘(423例,占36.15%)、手足口病(332例,占28.38%)、流行性腮腺炎(199例,占17.01%)。结论 儿童传染病是三级综合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应重点加强手足口病、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的上报,以及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孔令娜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70-2672
目的分析崇明县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疫情情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控制和降低崇明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以及做好世博会保障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报告的崇明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报告崇明县法定传染病1775例,发病率为242.59/10万;报告病例数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淋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共1315例,占发病数的74.08%;发病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工人、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发病数的76.68%;男女性发病比为1.44∶1。结论 2009年崇明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2008年略有升高,传染病防制工作应加大对主要传染病及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09-2018年镇江市15岁以下少年儿童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09-2018年镇江市15岁以下少年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镇江市累计报告15岁以下少年儿童法定传染病病例22种65135例,年报告发病率134.51/万~263.23/万之间,发病率呈现上升波动趋势(〖XC小五号.EPS;P〗趋势=1932.389,P<0.001);死亡病例12例,年均死亡率0.03/万;累计病例中男童发病数为38156例(58.58%),年均发病率204.86/万;女童发病数为26979例(41.42%),年均发病率159.81/万,不同性别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997.605,P<0.00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病例16种2587例,年均发病率为7.29/万,发病呈下降趋势(〖XC小五号.EPS;P〗趋势=78.566,P<0.001);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病例6种62548例,年均发病率176.16/万,发病呈上升趋势(〖XC小五号.EPS;P〗趋势=2177.178,P<0.001)。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其它传播途径传染病分别占累计发病总数的86.95%(56636例)、12.65%(8240例)、0.25%(166例)、0.03%(17例)、0.12%(76例)。发病率前2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8.43%(51088例)和8.42%(5485例)。结论 少年儿童是传染病发病的重点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的监测,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少年儿童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7年成都市成华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7年成华区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成华区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3 845例,报告发病率为418.24/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梅毒、肺结核和乙肝,占法定传染病总数的81.14%。男女性别比为1.44: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6.46%。乙类传染病构成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居首位,占65.44%;呼吸道传染病居第2位,占27.93%;肠道传染病居第3位,占6.48%。结论 成华区传染病防控工作仍需加强;重点病种有梅毒、乙肝、艾滋病、肺结核、手足口病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重点人群为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和农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对象。本研究分析沈阳市≤14岁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特征,为有效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4-2018年报告的沈阳市儿童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沈阳市2014-2018年报告≤14岁儿童法定传染病共计63 474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42.23%(63 474/150 315);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 617.42/10万,发病率呈先降后升的态势,各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927.51,P<0.001。全市儿童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有14种16 741例,丙类传染病有5种46 733例。全市共报告≤14岁儿童法定传染病19种,其中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5种疾病。5种主要传染病病例共61 529例,其中男童36 427例,女童25 102例,发病率分别为1 763.98/10万和1 342.56/10万,χ~2=1 132.166,P<0.001。儿童传染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逐渐降低,病例以0~7岁为主,占全部病例的92.47%(56 893/61 529)。肠道传染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呼吸道传染病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14岁儿童发病高峰为6~9月份,病例数占全年病例的56.39%(34 697/61 529);并且以手足口病和细菌性痢疾为主,两种病例占疫情高峰期病例的82.36%(28 578/34 697)。其中于洪区、铁西区和皇姑区为全市≤14岁儿童传染病疫情最高的3个地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 413.63/10万、2 918.22/10万和2 346.15/10万。城郊与农村地区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 181.89/10万和312.70/10万,χ~2=19 768.234,P<0.001。结论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沈阳市儿童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疾病,应根据分布特征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描述2018-2022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分析流行特征,为医院传染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022年某三甲医院传染病数据资料,采用Excel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构成比、定基比和环比等统计描述。结果:2018年-2022年苏州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共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9 575例,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7 667例,占80.1%;丙类1 215例,占12.7%;其他类型693例,占7.2%。男性多于女性,21-40岁年龄段人群最多。上报病例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下降幅度最大。传染病病例数居前五位的依次是乙肝(52.08%)、梅毒(14.58%)、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6.29%)、水痘(5.98%)以及肺结核(5.14%)。结论:乙肝和梅毒是该院传染病防控管理重点,医疗机构应重点加强监测防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淄博市淄川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今后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淄川区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报告传染病19种、3 036例,发病率为414.81/10万,无甲类传染病病例和死亡病例报告。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3种、1 093例,发病率为149.34/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1 943例,发病率为265.47/10万。2011年传染病发病率,男性为267.80/10万,女性为147.01/10万;0~7岁为246.61/10万,8~14岁为14.48/10万,15~64岁为128.02/10万,≥65岁为25.69/10万;城区为574.97/10万,农村为384.86/10万。3 036例病例中,散居儿童占36.96%,农民占24.47%,幼托儿童占20.82%,学生占5.93%,工人占3.19%,其他职业占8.63%。发病率居前的传染病依次是手足口病(148.65/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08.07/10万)、病毒性肝炎(51.65/10万)、痢疾(47.82/10万)、肺结核(33.20/10万)。[结论]2011年淄川区传染病发病率处于一般水平,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0年若尔盖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若尔盖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若尔盖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8种43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572.63/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189例,报告发病率为249.37/10万。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肺结核(227例、299.51/10万)、包虫病(155例、204.51/10万)、病毒性肝炎(99例、130.62/10万)、细菌性痢疾(58例、76.53/10万)、皮肤炭疽(25例、32.99/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40.13%(250/623),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29.21%(182/623),肠道传染病占20.22%(126/623),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10.43%(65/623)。结论应加强对肺结核、包虫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皮肤炭疽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某院10年间法定传染病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烯  朱雪峰  唐雯  陈思  管芝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495-1496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我院法定传染病的分布情况,为本院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1995~2004年我院法定传染病报卡登记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10年来我院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总数为2649例。其中儿童病例共1093例;占41.3%。病例数总体分布前5位依次为急性细菌性痢疾(1338例)、肺结核(493例)、流行性腮腺炎(230例)、风疹(183例)、肝炎(170例)。结论:儿童仍然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点防治人群,该院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控制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1—2021年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简称木里县)法定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传染病疫情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提取2011—2021年凉山州木里县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1年凉山州木里县甲乙丙类传染病共报告22种6 175例,死亡19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421.16/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30/10万。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趋势=803.92,P<0.01)。县城及周边乡镇,夏季,农民、儿童和学生,婴幼儿传染病高发。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高发。乙肝、肺结核和手足口病报告发病例数呈上升特征。肠道类传染病占比呈逐年降低趋势(χ2趋势=191.55,P<0.01),血源及性传播类传染病占比呈逐年增高趋势(χ2趋势=350.40,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省修武县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修武县2006—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12 086例,年均发病率为851.96/10万。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10 293例,年均发病率为725.76/10万,占发病总数的85.16%;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1 793例,年均发病率为126.20/10万,占发病总数的14.84%。发病数居前4位的疾病依次为乙型肝炎(占66.42%)、肺结核(占9.23%)、其他感染性腹泻(占6.56%)和手足口病(占6.21%),其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66.06/10万、78.71/10万、55.86/10万、52.68/10万。结论乙型肝炎、肺结核仍是修武县最常见的传染病,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