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血流储备分数(FFR)被认为是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行功能评价的"金标准",是指导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策略的有力工具。FFR是一项简单、可靠、重复性良好的检查方法。多项研究表明,FFR指导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支架植入数目及医疗花费。近年来由FFR衍生出的一些新技术为狭窄病变的功能评估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对FFR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心肌所获得的血流量减少会影响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血流储备分数(FFR)通过测定冠状动脉血管内压力的变化,能对冠状动脉内血流速度或流量及心肌获得的血流量进行有效的分析,并用于协助判断启动介入治疗的时机。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FFR(FFR-CT)可根据非侵入性的冠状动脉CT成像计算得出FFR的模拟数值,进而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本文系统地阐述了FFR-CT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对FFR-CT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在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远期结局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收治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1133例,最终纳入3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无MACE组295例和MACE组35例。患者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数据分析所有病变血管的斑块特征并测量CT-FFR值。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ROC曲线分析斑块特征及CT-FFR与MACE之间的关系。结果 MACE组冠状动脉狭窄≥50%、CT-FFR≤0.8比例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1)。单因素Cox分析显示,狭窄程度≥50%及CT-FFR≤0.8是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1),经多因素Cox分析校正后,仅CT-FFR≤0.8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037,95%CI:5.060~57.358,P=0.000)。此外,基于CT-FFR的风险预测模型显著优于基于CCTA狭窄程度的风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对狭窄冠状动脉进行血运重建应遵循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近年备受重视的血流储备分数能更好反应冠状动脉真实灌注状态,它对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狭窄临界病变及特殊病变的缺血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治疗的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数量和造影剂用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实验组患者30 d心绞痛发生比例为5.8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71% (P <0.05).两组患者均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运用FFR在临床上指导PCI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冠心病诊疗中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指导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纳入389例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FFR检测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和FFR值分为两组:非FFR指导组(FFR≤0.80且药物治疗,n=62)和FFR值指导组(根据FFR值选择标准治疗策略,n=327),后者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FFR指导介入亚组(FFR≤0.80且PCI,n=134);FFR指导药物亚组(FFR0.80且药物治疗,n=193)。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4.5个月,非FFR指导组较FFR值指导组主要临床终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P=0.081)。与FFR指导药物亚组比较,FFR指导介入亚组因再发心绞痛再次住院发生率较高(P=0.035),主要不良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P=0.026)。Kaplan-Meier曲线显示类似结果。本项研究对489支血管进行了FFR测定,随访过程中,有25支检测血管发生了血运重建,4支检测血管为梗死相关血管。行FFR检测的血管中,FFR指导组中的FFR指导药物亚组、FFR指导介入亚组的患者的血运重建率分别是7.6%, 10.6%;非FFR指导治疗组中,FFR值介于0.75~0.8之间和0.75的患者血运重建率分别是11.1%和22.6%;与FFR指导药物亚组相比,非FFR指导组中FFR0.75的患者的再次血运重建率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P=0.064)。结论:FFR值检测在冠心病诊疗的现实世界中对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下介入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造影(CAG)确定单支冠脉狭窄程度为50%~70%且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192例NSTE-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CAG组(n=96)和FFR组(n=96),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CAG组比较,FFR组再发心绞痛和MACE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FFR指导下PCI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可更显著降低术后1年MACE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尽管冠心病在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它仍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是从功能学上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侵入性检测手段,其指导下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目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不仅在冠心病患者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冠心病特殊合并症患者及冠状动脉先天性解剖异常疾病中也具有指导作用。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CT血管成像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及定量血流分数逐渐进入临床应用中,有望取代充血性指标并越来越多地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功能性评估。相信血流储备分数日后会成为临床医师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即刻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3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PCI治疗的支架置入患者(200例)。术后进行1年随访(电话和门诊复查),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MACE影响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FFR的预测价值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验证,分析术后FFR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1年随访,MACE组31例,非MACE组169例。MACE组患者术后FFR显著低于非MACE组(t=6.316,P=0.000),MACE组糖尿病、高血压与高血脂患者的占比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术后FFR为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后FFR对MACE有较好预测价值(P=0.000),其中术后FFR=0.868为最佳临界值。生存分析显示术后FFR≥0.868组患者MACE发生迟于术后FFR<0.868组(Log-rank P=0.008);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FFR影响因素有右侧冠状动脉靶血管累及、术前FFR值和支架直径(P=0.2,0.4,0.038,均<0.05)。结论 术后FFR对PCI预后有较好预测价值,术后FFR≥0.868组患者MACE发生时间迟于术后FFR<0.868组。右侧冠状动脉靶血管累及、术前FFR值与支架直径是术后FFR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7)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狭窄程度为70%~90%且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9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每处病变均行FFR测定,仅在FFR≤0.80处行支架植入,对照组常规CAG检查后行PCI。记录两组术中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FFR为选择性进行PCI治疗提供参考,能够减少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减少了支架植入和造影剂使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8)
目的:以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初步探讨我国自主研发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检测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入选于我院行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及有创FFR检查的已知或疑似冠心病患者9例。通过传统CCTA图像,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获得FFRct值后,进一步分析该检测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κ值,并检验FFRct与有创FFR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纳入9例患者,共计12支病变血管。以患者数目和血管支数为单位,FFRc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κ值分别为87.5%、100.0%、88.9%、0.61和66.7%、100.0%、75.0%、0.50。FFRct与有创FFR测定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患者(r=0.671,P0.05)和血管(r=0.734,P0.05),经FFRct技术计算的血流压力值稍高于FFR实测值的平均差值[(0.04±0.06),P0.05],二者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论:本研究以我国自主研发的FFRct检测平台为基础,初步证实了FFRct作为一种新的无创诊疗技术,能够识别冠状动脉缺血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丁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9,17(7)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脉临界病变治疗中应用价值与优势。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136例,根据是否接受FFR测量分为FFR组(FFR指导的介入或药物治疗,n=85)和CAG组(仅行药物治疗,n=51),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管病变情况。进行为期(2.21±1.14)年的随访,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及心绞痛发作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率、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共有69处病变;FFR组共有123处病变,两组血管病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R组MACE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CAG组的25.5%(P<0.05)。两组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R联合CAG指导的冠脉临界病变的治疗决策效果优于CAG单独指导,可有效降低患者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15.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手段,是进一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脉搭桥术(CABG)的金标准。但是随着对冠脉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单纯冠脉造影提供的形态学已不能满足临床对狭窄病变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陈新敬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5,23(8):807-811
目的分析、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指导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CAG证实病变程度为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87例,分为CAG药物治疗组、CAG介入治疗组、FFR药物治疗组、FFR介入治疗组。CAG药物治疗组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仅进行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CAG介入治疗组根据术者经验及患者临床症状、相关辅助检查决定行PCI治疗;FFR药物治疗组是对FFR0.80的病变不进行PCI治疗,而给予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FFR介入治疗组是对FFR≤0.80的病例行PCI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最优化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情况。结果随访结果发现,4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血管病死亡和CCSⅣ级的心绞痛发作;与CAG指导下的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比较,FFR指导下的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CCSⅠ~Ⅲ级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R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压力决定了心肌的灌注,新型压力导丝的出现,使冠状动脉压力的测量变得简单易行.血流储备分数能较好的反映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在评价冠脉病变对心肌灌注影响的时候,不论是单支病变,多支病变,还是临界性狭窄,弥漫性狭窄,血流储备分数都能较准确的反映病变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对我们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决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压力决定了心肌的灌注,新型压力导丝的出现,使冠状动脉压力的测量变得简单易行。血流储备分数能较好的反映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在评价冠脉病变对心肌灌注影响的时候,不论是单支病变,多支病变,还是临界性狭窄,弥漫性狭窄,血流储备分数都能较准确的反映病变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对我们在冠心痛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决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在DEFER和FAME等临床研究支持下[1~3],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已成为评估冠脉血流功能学状况,明确需否介入干预的金标准,从而将焦点从以往血运解剖转向功能重建[4]。另一方面,FFR作为连续变量,其初始值提示缺血与否,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FFR值与患者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呈负相关[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的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行CAG显示为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且行FFR检查的NSTEACS患者,共142例(FFR组),与同时期仅行CAG的NSTEACS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以1∶2进行匹配,后者共284例(CAG组)。分析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FFR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比例(36.6%比46.8%,P=0.037)、住院费用[(3.24±1.62)万元比(4.16±3.23)万元,P=0.033]、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2.2%比4.5%,P=0.040)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率(5.9%比11.7%,P=0.046)均低于C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总MACE发生率及心原性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NSTEACS患者中,FFR结合CAG指导的治疗可减少支架置入比例和住院费用,并可改善该类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