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妮 《儿童与健康》2022,(12):14-15
<正>STEAM是一种国际化的跨学科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它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个学科,并且重视培养少年儿童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近年来,随着STEAM教育理念在我国的应用,其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如果不能解决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很难实现STEAM教育在培养少年儿童科学关键经验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儿童与健康》2009,(3):62-62
《幼儿科技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是全国教育“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在理论方面,作者从自然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角度,汲取其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和观念,对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概念、特征,幼儿科技创新能力,幼儿科技活动的实施、评价进行了探讨;在实践方面,体现理论研究于幼儿科技活动教育教学实践中,设计了十一个主题系列150个活动方案,构成了幼儿科技探索发玖_应用科学知识的主题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早期STEM学习过程中,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批判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问题解决意识等行为,对幼儿学会如何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国学前STEM教育研究者莎莉·穆莫指出:“幼儿STEM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科学与数学为核心,关注幼儿的兴趣、有意义的材料与活动,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内容,为幼儿提供真实的情境,帮助幼儿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亲历科学探究、体验工程设计过程,提升幼儿的STEM综合素养(情感态度、知识、技能、思维认知),理解STEM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周勤 《儿童与健康》2012,(12):22-23
科学教育活动是以探索为核心的。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幼儿去主动参与和探索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好奇心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线,幼儿好动的本性是鼓励其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针——“穿针引线”就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试验和制作等活动“亲历亲为”地“搞科学”,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获得科学探索的能力,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儿童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含丰富的活动为基础,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幼儿在探究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实现着自我成长,而“跑班活动”恰恰可以让幼儿在园内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这里的“跑班活动”是指大班幼儿在年级组六个班之间自由选择班级进行游戏和学习。为了让跑班活动更加有效,我们以大班主题活动“中国娃”为例,并对跑班的课程内容进行了精心审议,主要包括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以便对课程内容、实施策略等作出选择。实践证明,跑班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还可以为幼儿适应未来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本活动是小班科学活动,以生活中最常见的蛋类为题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对比,进一步了解各类蛋的异同,加深幼儿对蛋类及其大小的认识,培养初步的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7.
纸箱回收记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现阶段幼儿只知道不能随便扔垃圾,但没有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也不清楚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为了培养幼儿爱护环境、自主进行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我园开展了“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共读绘本《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幼儿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了初步认识,这时有幼儿提出将我们每天喝的奶盒和奶箱收集起来卖掉。那么怎样收集?怎样售卖?  相似文献   

8.
<正>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是生活的主人,他们有很强的内在能量与吸收能力,只要提供适当、设计过的环境,他们便能自动自发学习。”所以,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让幼儿站在课程的中央,让教师努力看见并看懂幼儿,让课程为幼儿提供发展机会,让幼儿发展成为课程开发的起点和归宿。“完美涂鸦”主题活动是小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始终以主题审议为平台,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结合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教育资源,离开生活的语言没有生命力,而没有交流的语言得不到提升。为了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获得语言发展,在语言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实现“教学做”合一,我们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于幼儿的语言教育和各项能力的培养上来。作为幼儿教师,怎样让幼儿在温馨愉悦的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语言、交流语言,进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会说、想说、敢说、能说呢?  相似文献   

10.
<正>“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幼儿是天生的小小建筑师,他们对各种建构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将生活中观察到的东西融入进自己的设计图中,想办法呈现在每一次的建构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分享收获更多的经验与美好。由此,教师们在幼儿中开展了大班建构活动——城市建造师。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手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它,比如吃饭、画画、拿东西等。《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由于小班幼儿喜欢用小手去感触身边的事物,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一节小班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师幼的互动、有趣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小手的用处。,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对于某些动作的掌握可以通过日常的体育游戏及健康活动来实现。因此,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创造性地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将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迁移和提升,有意识地发展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开”并巧妙地避开同伴之间碰撞的技能。  相似文献   

13.
闫佳 《儿童与健康》2014,(10):51-53
设计意图: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对于“数”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而要理解抽象的、数的多一少一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就要以有趣的情景游戏等方式设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相等、形象的量来代替抽象的数。“纲要”中指出: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所以“找朋友”这个活动是在情景中开始,结束于情景。体现了“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意图:进入大班后,幼儿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越来越感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此,为发展幼儿语言领域前识字学习的核心经验,我在幼小衔接区域投放了“有趣的汉字”操作材料,以期通过实物图片、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群的建构,是指基于生态式教育相互联系、动态平衡、持续发展的理念,突出“生命”的意义,以生命科学领域内容为探究对象,通过创设与生命互动的真实场所,探索内含“探究自然生发、活动连续生长、发展指向整体,师幼关系和谐共生”的生态式特征,外显“承接性、关联性、渗透性、互补性”的活动群特征,以期能够实现幼儿探究能力、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指向幼儿生命可持续发展系列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些孩子因为从小生活在缺乏兄弟姐妹的环境中,使得他们的交往不足或缺失,即使家有二宝,但由于幼儿年龄小,交往能力还有待培养和发展。于是我们产生了开展了一系列的“童盟混龄班”活动。每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幼儿园会开展升班仪式迎接新小班的朋友,以前的弟弟、妹妹变成了中、大班的哥哥、姐姐。疫情期间,家长们早上不能陪同幼儿入园,作为哥哥姐姐可以为弟弟妹妹做些什么呢?怎样能够让他们快速地、快乐地融入新环境呢?——身份上的转变,时机上的恰到好处,生成了混龄主题活动“你好,朋友”。依托该主题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来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木偶是幼儿比较熟悉的闽南民间艺术,在闽南泉州各种节日及大型活动中都能看到有趣的木偶表演。本活动以闽南喜闻乐见的木偶为题材,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教研课题“如何把民间艺术渗透到幼儿活动中”,开展了环保主题活动‘‘有趣的木偶”。本次活动是系列活动内容之一,通过引导幼儿欣赏、设计装饰木偶服饰,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废物也能变宝,并把做完的木偶投放到语言活动区和表演活动区,让幼儿做以致用,享受动手制作带来的乐趣,同时让幼儿感受和体验本土文化,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郭钱 《儿童与健康》2021,(12):68-69
设计意图: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在活动设计时我们往往都会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色彩的感知力以及良好的观察力是幼儿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因此在活动中应该渗透相关的教育内容.但若仅仅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开展活动,就会违背幼儿的发展规律,甚至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开展有关"色彩"的主题活动时,我们主要以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事物作为出发点,重视幼儿对于"色彩"感知力的培养.而"颜色万花筒"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主要以引发幼儿对万花筒的兴趣为切入点,引导幼儿认识并掌握万花筒的原理,欣赏万花筒的色彩组成,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并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周婷 《家庭育儿》2020,(2):0019-0019
生活和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幼儿发展的必要途径。在新课改背景下,更应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设计出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主题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教师开始把视线从“集体活动”转移到“一日生活”,把教育理念从“学什么”转变为“怎么学”,教师越来越关注幼儿自主、自发的兴趣,关注幼儿自主探究的行为与能力,可见幼儿自主探究行为在幼儿整个学习框架中的重要意义。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具体表现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常常在班级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为剖析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具体表现,笔者有针对性地选择幼儿深度探究课程案例,通过追踪、观察,聚焦幼儿行为,发现幼儿自主探究行为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