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肋椎关节是由肋骨小头与胸椎体侧面关节面和肋骨结节关节面与横突关节面构成的两个小关节。我们用推拿手法治疗肋推关节紊乱症4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男21例,女19例;左侧肋椎关节紊乱16例,右侧24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4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小时;治疗次数最多10次,最少1次。本病好发于肩胛区肋椎关节,绝大多数有屈胸下旋转身动作或外伤史。发病后患部刺痛并向相关肋骨放射或局部酸胀痛可牵涉胸背和项部疼痛,患侧侧卧及上肢活动受限。病程长的患部有钝痛或酸胀痛、板滞  相似文献   

2.
推拿配合中频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0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胸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俗称“岔气”,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及肋椎关节错缝。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整复,配合中频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对100例进行了临床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脊柱小关节紊乱的一种类型,属于中医学椎骨错缝范畴.主要是指胸椎关节因外伤、劳损等因素导致胸椎小关节(包括脊柱后关节、肋横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使胸段脊柱、胸廓的生理功能失常,出现胸背部疼痛与功能受限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2011-2012年,我们应用微调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82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又称胸椎小关节错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胸椎小关节(包括胸椎后关节、肋横关节、椎肋关节、肋横突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且无法自行复位,牵拉周围软组织或刺激神经而产生以胸背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症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1]。临床表现除脊背疼痛、转侧身困难外,还可见肋间神经痛和胸闷、气短、心悸、胸痛等,临床常易被误诊为呼吸、循环等系统病症[2]。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错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脊柱水平脏器反射性疼痛等并发症,对患者健康、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相似文献   

5.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脊柱小关节紊乱的一种症型。本症属于中医学"椎骨错缝"范畴。主要是指胸椎关节因外伤、劳损等因素导致胸椎小关节(包括脊柱后关节、肋横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使胸段脊柱,胸廓的生理机能失常,出现胸背部疼痛与功能受限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自2005-2009年,笔者应用短杠微调推拿手法治疗该病,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失衡.胸椎周围软组织比较薄弱,发生小关节紊乱并不少见,胸椎小关节紊乱后复位也较困难.笔者运用推拿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作者运用自创“三步改良手法”治疗肋椎关节紊乱68例,结果1次治疗痊愈47例,占69.12%;3次治愈18例,占26.47%;好转3例,占4.41%。有效率100%。证明此种手法治疗该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整复肋椎关节错缝治疗胸椎病的临床效果,探讨俯卧双掌按肋复位法作用机理。方法:将1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采用俯卧双掌按肋复位法配合冯氏胸椎复位法;对照组77例,单用冯氏复位法,随访1个月~1年。结果:治疗组急性63例中疗效优58例,占92.06%,与对照组急性疗效达优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俯卧双掌按肋复位法在治疗胸椎病中有协同冯氏胸椎复位法的作用,具有矫正肋骨小头关节、肋横突关节错位的效能,因而推拿整复肋椎关节错缝能缩短疗程,提高推拿治疗胸椎病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椎旁间隙注射银杏叶+黄芪注射液配合改良腰椎斜扳法对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腰椎旁间隙注射银杏叶+黄芪注射液治疗,疗程为6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度、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简化McGill量表中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腰部前屈、伸展、侧曲、旋转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活动度均明显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JOA腰椎功能评分中临床体征、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度评分、总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评分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中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生理健康、周围环境评分与总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腰椎旁间隙注射银杏叶+黄芪注射液配合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确定,不仅可缓解患者疼痛,还能改善腰部活动度及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柱绷拉摇晃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脊柱绷拉摇晃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患者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22~62岁,中位数40岁。病变节段,L_(3~4)9例、L_(4~5)21例、L_5S_110例。病程1 h至7 d,中位数3 d。治疗后观察患者腰痛缓解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腰部疼痛消失、活动不受限31例,腰部疼痛减轻、活动略受限6例,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3例。结论:脊柱绷拉摇晃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可缓解腰部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旋体动椎法治疗L1~4腰椎后关节错缝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L1~4腰椎后关节错缝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手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第2次治疗时配以旋体动椎法,对照组在第2次治疗时配以斜扳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次数均为2次,每日1次。观察两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患椎(相对下位椎体)旋转的棘突点距离差和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患椎(相对下位椎体)旋转的棘突点距离差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体动椎法能有效缓解腰痛,改善腰椎功能,减小患椎(相对下位椎体)旋转的棘突点距离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手法推拿结合中药艾灸治疗运动员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和肋横突关节损伤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软组织及内脏器官的症状,常见于运动员。笔者在近10年的运动医学临床中,运用手法结合中药艾灸治疗16例运动员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膝顶臂提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症9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症,中医称为骨错缝,是指胸椎的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和肋横关节因急、慢性损伤或胸椎退变等因素,导致关节面不对称、关节囊充血水肿、滑膜嵌顿及关节周围韧带、神经组织损伤或受刺激而出现的背痛、胸肋部疼痛,呼吸活动阻碍,甚至出现胸椎腹腔脏器的功能性改变的一类病症,临床上十分常见.我院在王胜利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运用膝顶臂提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症,特别是对陈旧性胸背部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侧腹外斜肌弹拨旋腰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双侧腹外斜肌弹拨旋腰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腰椎斜扳法治疗,采用JOA评分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9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个月;治疗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总分等JO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腹肌弹拨旋腰法治疗可快速解除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滑膜的嵌夹、挤压,自主纠正腰椎小关节解剖关系,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腰部功能,操作简单安全,可推荐作为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拔伸牵顶复位法治疗颈椎钩椎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方法: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予以拔伸牵顶复位法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牵顶折颈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整复1次61例,整复2次9例,整复3次及以上0例;治愈59例(84%),好转11例(16%),未愈0例;对照组整复1次42例,整复2次24例,整复3次及以上4例,治愈41例(58.6%),好转27例(38.6%),未愈2例(2.8%)。结论:拔伸牵顶复位法治疗颈椎钩椎关节紊乱症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坐位提拉旋转手法复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寰枢关节紊乱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坐位提拉旋转手法复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A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对照组B给予颈椎牵引治疗。结果:对照组A、对照组B治疗后颈椎活动度、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旋、右旋、前屈、后伸、左侧屈和右侧屈六个方面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结论: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心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仰卧位旋转拔伸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仰卧位旋转拔伸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坐位屈颈旋转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转拔伸手法治疗,各治疗1次。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仰卧位旋转拔伸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胸背部疼痛是其主要特征。笔者自2000年1月以来,采取牵引推按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3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0岁~70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1 d,最长2 a。症状、体征:胸背部疼痛、压痛,肩背部胀痛、牵涉痛,背部活动受限,心悸,失眠,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采用手法治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眩晕症38例,疗效肯定,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共观察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76例患者,均符合寰枢关节紊乱所致眩晕症的相关诊断~([1]),其中男33例,女43例;年龄18~60岁;病程3天~11年不等;其中位置性眩晕76例,转颈受限45例,寰椎横突、枢椎棘突偏移76例,后枕部肌紧张或压痛或按压舒服感51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组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王霞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4):219-220
胸椎小关节紊乱 ,中医又称“错骨缝”,多由于间接暴力造成的肋间软组织牵拉伤及肋椎关节半脱位引起的胸部疼痛和呼吸运动受限。该病在骨伤科临床中较为常见 ,患者常出现胸椎局部牵拉痛 ,放射痛、咳嗽痛、旋转痛。轻症可自愈 ,不易引起重视 ,重者若不及时治疗 ,常带来较大的痛苦。笔者近年来采用双掌逆推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此病 5 2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5 2例 ,男 3 1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大5 8岁 ,最小 1 6岁 ;病程最长 1~ 2周 ,短者 2 h,多以青壮年为主。症状及分度 :1轻度 :胸椎关节或椎骨关节患侧足太阳膀胱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