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了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了8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了文献加以分析探讨.结果8例中6例为儿童,男女之比为3:1,囊肿位于颈段3例,胸段例,颈胸交界2例,腰骶段1例.囊肿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3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椎管肠源性囊肿是先天性良性病变,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军良 《河北医药》2007,29(8):830-831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是少见的先天性椎管内良性瘤样病变.我们近6年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治疗椎管内肿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过去 12a来我科对 83例椎管内肿瘤的手术疗效结果。结果 :本组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 36例 ,其中 1例恶变 ,占 4 3.4 % ;脊膜瘤 16例 ,占 19.3% ;先天性肿瘤 (皮样囊肿、上皮样囊肿、畸胎瘤 ) 13例 ,占 15 .7% ;脂肪瘤 10例 ,其中 6例合并脊柱裂和脊膜膨出 ,占 12 .0 % ;胶质瘤 5例 ,占 6 .0% ;其他有 :硬脊膜外滑膜囊肿 1例 ,肠源性囊肿 1例 ,囊虫病 1例。肿瘤位于髓外硬脊膜下 6 1例 ,占 73.3% ;硬脊膜外肿瘤 15例 ,占 18.4 % ;脊髓内肿瘤 7例 ,占 8.3%。肿瘤位于胸段者 4 1例 ,占 4 9.4 % ;腰骶段者 2 3例 ,占 2 7.8% ;颈段者 19例 ,占 2 2 .9%。 8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显微外科手术 2 9例 ,肿瘤全切 4 8例 ,次全切 16例 ,大部分切除 19例 ,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 6 9例 ,轻度好转 12例 ,2例术后肢体瘫痪加重。结论 :椎管内肿瘤以良性居多 ,手术效果好 ,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尤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椎管内囊肿性病变的MRI表现特点,并对其发生、病理学特点及MRI表现进行讨论,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囊肿性病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MRI平扫,16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 34例椎管内囊肿性病变中,肠源性囊肿12例,表皮样囊肿9例,皮样囊肿7例,蛛网膜囊肿6例。结论 MRI是椎管内囊肿性病变最好的检查方法之一,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信号强度等特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先天性肿瘤包括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肠源性囊肿、脂肪瘤、脊索瘤等。我科近10年收治此类病人48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罕见部位肠源性囊肿的发病机理及磁共振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罕见部位肠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磁共振特点.结果 2例罕见部位肠源性囊肿,1例位于尾骨后方软组织内,与椎体后部相连,不与椎管相通;另1例位于后纵隔,与椎体前部相连,局部向椎管内延续.MR平扫,病灶T1WI低信号,T2WI呈稍高/高信号;MR增强,囊壁呈环形强化、实性部分强化.结论 本文所报道的2例肠源性囊肿发病部位特殊,且有特征性MR表现,这对以后诊断该病具有一定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左书浩  张向艳  李建华  焦保华 《河北医药》2011,33(13):2008-2008
显微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肠源性囊肿的主要手段,但因大部分属囊性且与延髓、颈髓、后组颅神经、椎动脉紧密粘连而影响治疗效果。回顾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03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6例枕骨大孔区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与显微手术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肠源性囊肿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0.3岁。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7岁 ,颈背部疼痛 1月 ,双下肢突发无力 2天收住。查 :双上肢感觉、运动、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力Ⅱ级 ,肌张力减弱 ,T4 平面以下痛触觉减退 ,膝反射、跟腱反射减弱 ,巴彬斯基氏征阳性。MRI报告 :C6~T3 腹侧椎管内髓外囊性病变。择期显微外科手术 ,术中见C6~T3 脊髓腹侧有 7cm× 1cm囊性占位病变 ,灰白色 ,壁厚 ,囊液淡黄色 ,行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 :C6~T3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术后第 2天双下肢肌力Ⅱ~Ⅲ级 ,第 5天Ⅲ级 ,第 7天Ⅳ级 ,第 10天Ⅴ级。讨 论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属先天性椎管内肿瘤 ,较为少见。于胚胎…  相似文献   

9.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6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2年7月~2008年8月收治的36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置:肿瘤位于颈段18例,胸段10例,腰段5例,骶段3例;术后病理表明:室管膜瘤、畸胎瘤、蛛网膜囊肿各1例,脊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11例,神经鞘瘤19例。肿瘤全切22例,次全切8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症状和体征与术前相比明显好转25例,轻度好转10例,1例术后症状加重。结论:椎管内肿瘤大多为良性,手术效果比较好,宜早期诊断,早期手术,MRI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MRI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洁  胥毅  孙莉 《临床医药实践》2001,10(12):930-931
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方法[1,2].MRI的应用,使人们对椎管内一些少见的占位性病变得到了认识,并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影像学依据.本文对椎管内少见的肠源性囊肿的MRI进行分析,结合有关文献,以各类肿瘤的定性和鉴别诊断做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单纯根管内封药+牙胶尖根管充填术对前牙区根尖周小囊肿(直径〈2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前牙区根尖小囊肿(直径〈2cm)病例35例43颗患牙,进行充分的引流,根管预备,封VITAPEX,每半月换一次药,期间多次拍根尖X光片观察囊肿收缩情况,之后进行碧蓝麻根管充填糊剂+牙胶尖根管充填。术后每半年复诊拍X线牙片追踪观察疗效。结果43颗患牙根尖周治疗追踪2年后痊愈27颗,好转12颗,失败4颗,总有效率90.69%。结论通过VITAPEX根管封药+牙胶尖根管充填可以治愈大部分前牙根尖周小囊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囊肿的效果。方法:对48例根尖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治疗效果好,其中治愈9例,好转28例,11例患者治疗失败,总有效率为77.1%。结论: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囊肿具有效果好、无创伤等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62-1962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59例骶管内蛛网膜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9例患者行椎板减压后分别选用相应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结论: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I表现较具有特征性,MRI可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并指导手术是治疗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汪寒松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28,131
目的探讨骶管囊肿的MRI诊断及相关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分析36例骶管囊肿患者的MRI特征,并评价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结果36例骶管囊肿呈囊袋形、串珠状、圆形、卵圆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囊壁呈均一菲薄,囊壁无结节。结论骶管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是诊断骶管囊肿的理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骶管囊肿20例的类型分析及发生机制。方法 20例骶管囊肿病人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行囊肿造影;并在穿刺成功后、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前、后三个不同时间点各抽取囊肿液2~5 ml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20例患者造影后显示12例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8例不相通;相通与不相通组比较氯离子、蛋白质含量有差异,不同时间点之间氯离子含量有差异。结论骶管囊肿可能分为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型及不相通型两大类。  相似文献   

16.
甘雨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915-2916
目的 探讨造成难治性根管常见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0-2011年经多次完成根管治疗但根尖周炎症反复出现或患牙不适症状无好转而转来就诊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发现根管遗漏32例,侧穿4例,残髓炎4例,根充不致密3例,根折2例,误诊5例.除因误诊转科治疗2例外,其余均成功进行针对性治疗,经半年以上时间观察,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难治性根管治疗只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根管遗漏、根管侧穿、残髓炎、根充不完善、根折、误诊等是造成根管治疗难治的常见原因.避免上述原因将有利于根管治疗成功率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确定其与脊柱区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显性脊柱裂10例,隐性脊柱裂3例,骶尾部畸胎瘤3例,腰骶管内囊肿1例及1013例正常胎儿的超声资料,均定位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并与产后超声对照。结果显性脊柱裂及腰骶管内囊肿均表现脊髓圆锥低位,隐性脊柱裂脊髓圆锥可以正常也可以低位,骶尾部畸胎瘤及正常对照组脊髓圆锥位置均正常。结论超声定位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对诊断脊柱区病变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