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分析伴梗塞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及造影特点,并评价梗塞前心绞痛对直接PCI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连续观察247例行直接PCI的AMI患者,根据AMI前2周内有无心绞痛分为梗塞前心绞痛组和非梗塞前心绞痛组,分析其临床和造影特点,并评价其对直接PCI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梗塞前心绞痛组共107例(43·3%)。与非梗塞前心绞痛组比较,梗塞前心绞痛组年龄较大(分别为62·3岁和60·8岁),左室射血分数较高(60·8%:57·2%,P=0·043)。两组间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死亡、再梗塞、急诊CABG、心源性休克、术后室颤需电复律的联合终点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塞前心绞痛对AMI直接PCI近期疗效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陆凤翔  张权 《江苏医药》1999,25(10):775-775
本文对比分析106例心肌梗塞前24~72小时内有心绞痛与118例无心绞痛患者急性心梗(AMI)后临床资料,以了解梗塞前一定时间心绞痛对AMI面积、梗塞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及病死率的影响,从而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AMI预后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象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本院住院AMI(诊断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患者。根据AMI发病前24~72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分为A(梗塞前。已绞痛组)、B(无梗塞前心绞痛组)两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见附表。方法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相似,入院后查心肌酶谱,每4~6小时查酶谱共3~4次,选取肌酸…  相似文献   

3.
正确判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梗塞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对于选择积极的治疗策略,以获得心肌再灌注和减少梗塞面积是至关重要的。现多认为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判断急性心肌梗塞(AMI)时梗塞相关动脉(IRA)的金标准。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取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68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3.7±9.4岁。根据临床诊断确诊为AMI,发病36h以内就诊并行CAG者。除外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除外合并陈旧性心肌梗塞者,除外合  相似文献   

4.
李松  李廷辉 《河北医药》1992,14(1):17-18
随着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存活率显著提高,因而复发性心肌梗塞亦相应有所增加,故预防复发性心肌梗塞已成为降低心肌梗塞病死率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了我院1980~1988年住院的21例再发性心肌梗塞(简称再发心梗)并与同期住院的195例初发性心肌梗塞(简称初发心梗)进行比较分析。资料与方法 1980年~1988年我院共收治AMI患者216例,其中初发梗塞195例(占90.2%),再发梗塞21例(占9.7%),其发生率略高于国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尿激酶(UK)联用硫酸镁(MS)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1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UK MS组(UM组 ,76例)和UK组(75例) ,除UM组在静滴UK前15min开始加用MS外 ,余相同。结果UM组的再通率有高于UK组趋势 ,而5周病死率、心力衰竭、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及梗塞延展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UK组(P均<0.01)。结论UK联用MS治疗AMI优于UK疗法 ,MS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治疗辅助剂。  相似文献   

6.
张变花 《首都医药》1999,6(8):47-48
本组165例急性心肌梗塞中,发病后第2至28天,有梗塞早期心绞痛56例(33.9%),有心绞痛史或高血压史者,在梗塞后有与无心绞痛组中,分别占64.28%与41.28%(P〈0.005);44.64%与30.27%(P〈0.05),梗塞后的心绞痛者非常显著地于无心绞痛者,非Q波梗塞,在梗塞后有心绞痛组显著地多于无心绞痛组(10.72%与2.75%,P〈0.05),住院4周病死率,在梗塞后有心绞痛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83例梗塞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显示梗塞后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后的高危因素,有33.7%的住院病死率。EKG上缺血表现在原梗塞区域的患者,其死亡大都与泵衰竭有关,而缺血表现在远离原梗塞区者,其死亡主要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高年龄、梗塞后心绞痛伴有ST段抬高者,有更大的危险性,而与梗塞前有无心绞痛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延迟的梗塞后心绞痛应用肝素钠治疗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肝素钠治疗延迟的梗塞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延迟的梗塞后心绞痛患者用肝素的治疗,观察他们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心电图的变化,心功能的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前后结果以及它们的不良反应。结果:对临床症状的缓解,心电图的变化,心功能的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有明显疗效,无出血倾向发生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延迟的梗塞后心绞痛患者,合理地使用肝素钠,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亦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梗塞前心绞痛的治疗措施,分析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09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56例梗塞前心绞痛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56例患者,1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6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出现心力衰竭,1例出现心源性休克.本组患者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积极给予扩冠、抗凝、解痉等对症治疗,能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刘喜林  陈军 《上海医药》1999,20(1):18-20
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心肌再梗塞和心肌梗塞延展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早期心肌再梗塞和心肌梗塞延展的患者在诊断确定后,2小时内静滴尿激酶。溶栓前及溶栓后2小时内,每30分钟记录一次心电图,6~24小时内,每2小时测定一次CPK-MB、LDH、SGOT。结果:13例中再通11例,再通率为84.61%,1例轻度出血,1例溶栓6小时后出现低血压。结论:对心肌早期再梗塞和心肌梗塞延展患者,及早、足量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闽东医院60例患者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收治的60例梗死前心绞痛与同期住院的无心绞痛病史心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有梗死前心绞痛组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梗死前心绞痛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病死率,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梗死前心绞痛可能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侧支循环形成等,减轻了心肌功能异常,对AMI近期预后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P)反复发作对急性心肌枉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将AMI患者160例分为非老年组74例,老年组86例两组。每组再分成无发作组和反复发作组分别与AMI时三大并发症及死亡率对比,用统计学χ2检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为差异无显著意义。结果非老年组与老年组比较SAP反复发作在心衰、休克、两年内死亡方面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SAP反复发作对AMI的影响,非老年人预后较好,老年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性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性治疗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近期急诊 PCI治疗 AMI患者 5 6例。结果 梗死相关动脉 (IRA)再通率为 98.2 % ,其中 5 1例患者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随访 6~ 48个月 ,心绞痛症状复发 13例 ,其中 9例再次行 PCI术。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可即时开通 IRA ,大大降低了 AMI的住院死亡率 ,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钠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分析。方法将86例PCI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的接受程度,疗效不良反应及预防再次发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再梗死、猝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等。结果氯吡格雷临床效果好,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发作明显减少、死亡脑卒中的联合终点也显著下降[1],患者用药无痛苦,避免反复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等。结论氯吡格雷用于PCI术后患者具有方便,并发症少及不良反应轻微的优点、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IP组和无IP的对照组。结果IP组小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肌酸磷酸激酶(C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KollipⅡ级以上泵衰竭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AMI具有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限制梗死面积的扩大,维护梗死后心功能,降低泵衰竭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镁剂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静脉镁剂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溶栓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唯治疗组另给予门冬氨酸钾镁静滴治疗。两组均在梗死后3周进行超声声学定量检测左心功能。结果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2.5%,低于对照组的82.5%(P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伴梗死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及造影特点,并评价梗死前心绞痛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连续观察247例行直接PCI的AMI患者,根据AMI前2周内有无心绞痛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和非梗死心绞痛组,分析其临床和造影特点,并评价其对直接PCI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梗塞死心绞痛组共107例(43.3%),比非梗死前心绞痛组年龄较大(分别为62.3和60.8岁),左室射血分数较高(60.8%比57.2%,P=0.043)。两组住院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住院期间病死、再梗死、急诊CABG、心源性休克、术后室颤需电复律的联合终点事件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AMI直接PCI近期疗效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挺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16-1418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GSH)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GSH1.2g/d治疗,疗程2周;对照组56例使用10%GS 500ml RI12U 10%kCL10ml(G-I-K液)/d治疗,疗程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及心电图、心肌耗氧指数等变化情况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GSH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3.9%,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53.6%,硝酸甘油消耗量及心肌耗氧指数明显下降,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GSH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心肌梗塞(MI)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治疗时,患者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及心脏事件发生的特点。方法 分析30例MI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1)术后18例(60%)发生心肌缺血,其中16例(89%)发生在术后1~3天,10例(62.5%)无临床表现。(2)8例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5例MI距手术时间间隔<3个月患者均发生术后心肌缺血。(3)发生术后心肌不良事件6例(20%)。(4)MI距手术时间<3个月患者中,术后无再次MI及死亡发生。结论 心肌梗塞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早期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术后再次心梗的发生率较高。新近的心肌梗塞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