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的明视负波反应(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美国ESPION视觉电生理仪及一次性使用的DTL微纤维电极测量67例(67眼)正常人(年龄为21~76岁)、41例(62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年龄为21~77岁)的PhNR。全视野刺激器由LED光源发光,选用蓝色背景光(亮度为10 cd/m2),刺激光为红色光(刺激光强度分别为1 cd.s/m2、5 cd.s/m2和7 cd.s/m2)。采用Humphrey C30-2程序检查患者的视野,根据视野检查结果将青光眼患者分为早期组12例(21眼),进展期组13例(17眼)和晚期组16例(24眼)。在记录视网膜电图时,患者的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检查患者的眼底并测量视盘的杯盘比。结果正常人的明视ERG都有伴随b波的缓慢的负向电位,即PhNR,其振幅随年龄的增大而降低。青光眼患者的a波及b波的振幅和潜伏期与年龄匹配的正常值对照差异无显著性,但是PhNR振幅较正常值明显降低,甚至在视野敏感度轻度缺失的早期组患者就出现PhNR的振幅下降,并且随视野敏感度缺失的增加,进展期和晚期组患者PhNR的振幅下降更加明显。在全部青光眼患者中,PhNR的振幅与视野的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和垂直方向的杯盘比(C/D)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PhNR的振幅比正常对照组低,PhNR振幅降低与青光眼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早期青光眼患者的PhNR振幅就出现下降,并随视野敏感度缺失的增加下降更加明显。PhNR振幅降低对青光眼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hNR可以作为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检测及其青光眼损伤进展的一个视功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明视负向反应(PhNR)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的结果作为评估青光眼的诊断指标.10例对照组和15例早期青光眼患者接受了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量,眼压(IOP)测量,眼底检查和视野检查.同时进行图形视网膜电图和全视野视网膜点图纪录.青光眼组的平均偏差和图形平均标准偏差显著较低(P<0.001,P<0.01).PERGN95,PhNR,b波以及PhNR/b波的幅值显著较低(P<0.001).眼压升高降低了PERG与PhNR的振幅.  相似文献   

3.
正常成年SD大鼠明视闪光视网膜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hen H  Liu L  Lin H  Geng Y  Zhang M 《眼科学报》2010,25(2):103-106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SD大鼠的明视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特征.方法:选取正常9~12周SD大鼠60只,使用罗兰视觉电生理仪记录大鼠右眼的明视闪光ERG.使用SPSS统计分析a波、b波和明视负波反应(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的隐含期和振幅.比较雄性和雌性SD大鼠明视ERG特征.结果:每只SD大鼠均能记录到稳定的a波、b波和PhNR,其中a波的隐含期和PhNR的隐含期及振幅均符合正态分布,而其余指标均不符合正态分布.PhNR的隐含期为124.6±8.5ms,其变异系数最小(0.07).PhNR的振幅为(11.3±4.2)μV,变异系数为0.37.雄性和雌性SD大鼠明视ERG的各反应波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正常成年SD大鼠,明视闪光ERG是一项客观评价大鼠明视状态下视网膜功能的手段,PhNR可以作为一项稳定的评价内层视网膜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ERG)明视负波反应(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在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德国罗兰视觉电生理仪测量52例(67只眼)正常人及137例(173只眼)POAG患者的a波振幅、b波振幅、PhNR振幅和潜时.全视野刺激器由LED光源发光,选用白色背景光和白色刺激光.采用HumphreyC24-2程序检查患者视野的平均缺失(Mean Deviation,MD)和(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并根据视野检查结果将POAG患者分为早期组55例(62只眼),进展期组40例(60只眼)和晚期组42例(51只眼).应用频域OCT (Cirrus OCT)检测全部POAG患者的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mean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mRNFL)厚度.结果 四组中a波振幅、b波振幅、PhNR潜时、PhNR振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波振幅、b波振幅、PhNR潜时的变异程度较大.MD、mRNFL与PhNR振幅均呈正的直线关系(P=0.000),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45.PSD与PhNR振幅呈负的直线关系(P =0.016)相关系数为-0.37.a波、b波振幅、PhNR振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830和0.918.其中,PhNR振幅的诊断价值较高.在设定特异性≥95%的情况下,其敏感性分别为60.4%、54.2%和85.4%.结论 POAG组PhNR振幅和潜时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和延迟;PhNR振幅降低与青光眼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PhNR振幅在POAG早期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PhNR可以作为一个评价POAG视功能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明翰  吴德正 《眼科研究》2005,23(4):433-436
视网膜电图的明视负波反应(PhNR)是在明适应条件下,用亮光刺激时,在正向b波后记录到缓慢的负向电位,但当用色光作背景和色光作为刺激光时,PhNR反应明显增大。动物实验证实PhNR产生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在实验性青光眼的视野轻度缺失时出现PhNR振幅下降。PhNR可以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呈特征性的振幅降低,并在可疑开角型青光眼中表现PhNR振幅降低。提示PhNR可以作为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损伤或者其青光眼损伤进展的一个视功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成人弱视眼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反应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弱视成人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PhN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正常成人30例,弱视成人30例,分别进行蓝色背景下红色刺激光及白色背景下白色刺激光进行明视负波检查,记录各种检查结果并分析。结果:弱视组PhNR蓝-红刺激及白-白刺激下PhNR反应振幅均值均较正常组降低,而潜伏期和正常组相似,正常组PhNR白-白刺激反应振幅均值较蓝-红刺激光降低,而潜伏期和正常组相似。结论:弱视患者视网膜PhNR蓝-红刺激及白-白刺激反应振幅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视网膜电图(ERG)各成分及其明视负向反应(PhNR)的变化特点,并进行PhNR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视野平均缺损值(MD),以及杯盘比(C/D)的相关性研究,探索在外伤性视神经萎缩中PhNR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患者21例(25眼)和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25例(25眼)。分别对两组进行ERG、视野、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比较两组视网膜电图,并将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分别与MD、C/D和RNF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组和对照组的ERG中暗视反应、最大反应、30Hz震荡电位的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神经萎缩组明视反应a波和b波振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hNR的振幅与视神经损伤情况如RNFLT(r=0.665)、MD(r=0.564)、杯盘比(r=0.686)等相关,且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网膜电图PhNR振幅在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眼明显地下降甚至消失,PhNR可作为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和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功能评价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和蓝黄视野(blue-on-yellow perimetry,B/YP)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早期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5例42眼标准自动视野检查正常的可疑开角型青光眼(SOAG)患者和25例50眼正常人PERG的P50,N95波的振幅、峰时值和B/YP的视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SOAG患者中,PERG检查19例34眼的P50,N95波振幅下降,峰时延长,B/YP检查18例32眼视野出现异常,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OAG患者PERG和B/YP的异常结果表明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已经受损,两者联合应用是POAG早期诊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正常人与弱视患者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PhNR)对比分析,探讨PhNR在弱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正常人30名60只眼(年龄5~35岁),弱视48例60只眼(5~35岁),选择蓝色背景光(亮度为25 cd/m2),刺激光为红色光(亮度2 cds/m2)下进行明视负波检查,再根据视觉发育敏感期分为<12岁和≥12岁两个年龄组,记录各种检查结果并分析.结果 (1)弱视组PhNR反应振幅均值均较正常组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弱视组PhNR潜伏期和正常组相 似,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正常人≥12岁年龄组PhNR反应振幅均值较<12岁年龄组降低,潜伏期延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弱视患者PhNR反应振幅降低,与正常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提示PhNR可以作为弱视患者的一个视功能评价指标,弱视患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2)≥12岁PhNR的反应振幅较<12岁降低,潜伏期延迟,提示PhNR反应与年龄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陈长征  左成果  邢怡桥  易莲芳 《眼科》2006,15(4):267-270
目的研究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在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进展中的变化特点以及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的关系。设计前瞻性、对照性研究。研究对象正常健康者18例(18眼)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稳定期患者15例(18眼)及7例(7眼)视神经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的患者。方法对正常健康者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进行ERG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比较两组PhNR振幅,并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的PhNR振幅与RNFLT进行相关分析;另对视神经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者随访半年,研究其PhNR振幅与RNFLT变化规律。主要指标PhNR振幅与RNFLT。结果稳定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和对照组的ERG中暗视反应、最大反应、30Hz震荡电位的振幅及明视反应a波和b波振幅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且PhNR的振幅与RNFLT显著相关(r=0.688,P<0.01)。视神经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的患者随访第1~3个月,PhNR振幅下降先于RNFLT的变薄。结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眼ERGPhNR振幅明显下降甚至消失,且PhNR振幅下降早于RNFLT变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