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女子体操运动员股内收肌拉伤是常见病。据我们统计,国家体操集训队3年里共发生37例,占软组织损伤的10.8%。下面略谈按摩治疗的体会。一、急性损伤期的手法运用: 急性损伤期是指在伤后一周之内。早期手法治疗是有效的措施。运动员伤后治疗与一般人不同,按常规要求受伤早期禁止按摩,停止  相似文献   

2.
颈部软组织损伤属于常见病,笔者采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90例,女6例,年龄16~68岁。病程2 h~3 d。一侧夹肌损伤36例,一侧两块以上颈肌损伤60例。病人呈强迫体位,头向患侧偏斜。检查时损伤的肌肉有明显压痛,肌张力增高,功能受限。门诊采用先点揉风池穴,后弹拨,捋顺,捏拿患侧损伤肌肉,颈部旋转、侧扳等推拿按摩手法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女子手球队员运动性疲劳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空白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名运动员按1∶1比例随机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推拿手法治疗和常规放松休息,观察推拿治疗前后两组运动员疲劳问卷积分变化,肱二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静息及最大自主收缩两状态下肌张力的变化。结果:疲劳问卷积分实验组运动员有改善(P<0.01),对照组无改善(P>0.05);各肌肉静息及最大自主收缩状态下肌张力试验组均有改善(P<0.01),对照组均无改善(P>0.05)。结论:推拿对女子手球队员运动性疲劳具有较好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评估手法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临床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2例临床诊断为CMT的患儿,对比首次确诊时患侧胸锁乳突肌的超声弹性评分及手法推拿治疗3个月后患侧胸锁乳突肌的弹性评分变化.结果:手法推拿治疗前后,患侧胸锁乳突肌弹性评分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运动性肩袖损伤后肩袖肌群表面肌电和等速肌力测试特征的变化。方法:选取肩袖损伤的运动员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21.2±2.2岁。同时选取同一院系年龄、性别构成比相近的健康运动员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21.5±2.0岁。两组患者均同时进行表面肌电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90°/s外展时冈上肌、冈下肌积分肌电值(i EMG)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冈下肌差异更显著(P<0.01)。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120°/s外展时冈上肌、冈下肌i EMG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外旋时所有肌肉i EMG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90°/s、120°/s外旋时冈下肌i EMG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90°/s,120°/s外旋时所有肌肉i EMG值均无明显改变(P>0.05)。肩袖损伤组运动员肩关节在角速度为60°/s,90°/s,120°/s时的外旋/内旋,外展/内收峰力矩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肩袖损伤运动员在外展时冈上肌、冈下肌肌肉募集较差,而三角肌、小圆肌无异常;同时,肩袖损伤后三角肌中束和冈上肌合力作用下降而致肩关节外展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我院收治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导致腰骶神经根损伤的患者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37~46岁,平均41.5岁。腰腿痛病史3~20年,平均10.5年。至发生腰骶神经根损伤时推拿1~5次,平均3次。4例推拿当时即出现会阴部麻木,其中2例伴有小腿肌无力。推拿手法以后伸、旋转复位为主,其中重手法应用3例。入院时腰骶神经根损伤的表现:括约肌功能障碍、会阻部麻木、小腿肌肉瘫痪者2例,括约肌功能障碍、会阴部麻木者2例。4例术前均行Omniqaque脊髓造影检查,L4、5椎间盘水平完全梗阻3例,不全梗阻1例…  相似文献   

7.
采用选择性腰 5、骶 1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内收肌切断术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脑瘫、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 2 9例 ,术前术后进行步态分析。术前 3天进行步态分析 ,术中于大腿内侧将内收肌腱性部分切断松解内收肌 ,将痉挛下肢的腰 5、骶 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 ,电刺激仪测阈值后将阈值较低的神经束切断。2 9例随访 3年 ,痉挛解除率 90 %,功能改善率 80 %。术后步态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说明选择性腰 5、骶 1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内收肌切断术能较有效的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脑瘫、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  相似文献   

8.
体外反搏治疗腘绳肌损伤27例疗效观察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南宁530031)刘艳N绳肌(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损伤是田径运动中的一种多发性运动创伤。笔者从1989年12月至1990年8月采用体外反搏装置对27例N绳肌损伤的田径运动员进行治疗,疗...  相似文献   

9.
国家跳水队运动员颈椎损伤临床观察与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家优秀跳水运动员153名(男86名,女67名)进行了多年的系统临床观察与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颈椎异常者共96例,异常率高达62.7%。跳水运动员颈椎损伤,特别是慢性颈椎损伤的诊断,因病因有别,不可与一般颈椎病相混同。手法治疗加卧位或坐位适度牵引是治疗跳水运动员颈部损伤的有效方法,其优良率可达90.7%。在冬训期间防止感冒、学习新动作时坚持使用护具以及加强颈部肌群抗阻练习对预防颈椎损伤有重要意义。最后对跳水运动员选材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丹参注射液对运动员骨骼肌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2004年5月~2005年11月,对上海市三家运动医学专科门诊的41名骨骼肌损伤运动员患者进行治疗,其中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6周,平均21周;患者平均年龄20.5岁;男性23例,女性14例;牵拉伤28例,钝挫伤9例。损伤部位以股四头肌、腘绳肌为主,少数为骶脊肌损伤。所有患者经黄芪、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以压痛、运动恢复程度和是否复发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37例患者中34例疗效优良,优良率达92%。2例患者在3个月内骨骼肌损伤复发,1例无效。结论:中药黄芪、丹参注射液局部应用有促进运动员骨骼肌损伤修复的作用,用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腘绳肌损伤是田径运动员的常见损伤。一旦发生常影响运动员踏跳、摆腿及后蹬技术,影响成绩及训练[1]。作者在1990~2008年的18年间,对50例田径运动员腘绳肌急、慢性损伤运用按摩加外用中药药酒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胭绳肌损伤是田径运动员的常见损伤.一旦发生常影响运动员踏跳、摆腿及后蹬技术,影响成绩及训练[1].作者在1990~2008年的18年间,对50例田径运动员胭绳肌急、慢性损伤运用按摩加外用中药药酒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刺加体外反搏治疗腘绳肌损伤福建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3)杨阳,俞旗,陈壮荔从1992年1月至1993年8月,我们应用针刺加体外反搏的方法治疗N绳肌急慢性损伤31例,31例均为福建省田径队跑跳运动员,男17,女14;年龄17-28岁;专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推拿手法。方法 应用推拿手法治疗各种肩关节周围炎患者40余例。结果:本组治愈31例,显效4例,好转5例。结论: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手术方法造成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术后分成电针、推拿和红外线理疗三种方法对神经损伤动物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1、3、5月对各组动物作比目鱼肌、胫后肌和跖肌肉眼与湿重,比目鱼肌最大肌肉横切面积与酶组化切片,肌肉常规组织学切片的观察。结果显示周围神经损伤后电针和推拿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失神经肌肉的结构、代谢和功能失调状态,其中,对肌肉萎缩恢复上电针优于推拿治疗,对肌肉酶代谢恢复上,推拿优于电针治疗。红外线理疗对失神经肌肉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德树  姚舜路 《人民军医》2003,46(11):635-637
目的 :观察椎管内注药加针刺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8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椎管内注药加针刺及手法治疗组 (观察组 ) 4 0例 ,骶骨内注入混合药液 ,每 2 2天注射 1次 ,3~ 5次为 1个疗程 ,辅以针刺及推拿手法治疗。单纯手法组 (对照组 ) 4 0例 ,单纯应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 72 5 % ,总有效率 95 % ;对照组治愈率 5 0 % ,总有效率 82 5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椎管内注药加针刺及手法治疗优于单纯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7.
菱形肌损伤是肩背部软组织损伤性常见病种之一.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法治疗菱形肌损伤4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股内收肌损伤比较少见,我部用注射疗法治疗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股内收肌损伤患者8例,均为女性。年龄17~36岁。17~18岁者7例,36岁1例。7例为新兵训练时受伤。病程4 d~2月。临床表现为大腿根部内侧疼痛,并向大腿内侧、膝关节内侧及小腿内侧放射。其中1例还表现为下腹部抽搐、针刺样痛伴阴道、尿道痛及排尿痛。查体大腿内侧根部均无红肿,耻骨结节下方均有明显压痛点。按压大  相似文献   

19.
<正>坐骨结节撕脱骨折(avulsion fracture of ischial tuberosity, AFIT)是一种少见的运动损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早期,可能是腘绳肌、内收肌和外旋肌的强烈收缩所致[1-2]。其治疗方法文献尚无一致意见,部分学者推荐非手术治疗[3-4],而另一些学者则主张手术治疗[5-6]。笔者2020年11月采用手术治疗了1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20.
<正> 经28年的临床实践,我对运动员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囊肿伤进行中医按摩和功能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兹以介绍,与同行商榷。治疗方法以左侧膝外侧半月板囊肿伤为例。(一)患者取坐位屈左膝。术者右手用揉捏、搓捏手法放松比目鱼肌和腓长肌。然后使膝微屈用同前手法放松股外肌,加用弹拨手法放松髂胫束。要求循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