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Na-K-2Cl联合转运子1(NKCC1)在小鼠耳蜗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并探讨其与耳蜗听觉功能的关系。方法选用健康正常CBA/CaJ小鼠为实验组,NKCC1-/-(突变纯合子,全基因敲除)小鼠为对照组,利用听性脑干反应检测两组动物的听觉功能,取各组小鼠的耳蜗行冰冻切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Na-K-2Cl联合转运子1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的耳蜗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实验组小鼠的ABR反应阈值为18±3.50dBSPL、对照组小鼠在100dBSPL刺激时无反应。NKCC1阳性反应呈棕黄色,主要分布于实验组小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和螺旋韧带下部,在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和螺旋韧带下部的纤维细胞、纹上区也有适度表达,而在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图像分析显示,两组灰度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正常小鼠耳蜗,Na-K-2Cl联合转运子1主要在血管纹边缘细胞及螺旋韧带下部分布表达,并与耳蜗听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周龄C57BL/6J(C57)小鼠听力及血管纹Na-K-2Cl联合转运子-1(Na-K-2Cl co-transporter-1,NKCC1)表达的情况。方法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分别检测4、8、16、32、48、64周龄组C57小鼠的听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其血管纹NKCC1表达的变化。结果C57小鼠随年龄增大出现听力下降,自16周龄时ABR阈值出现显著性增高(P<0.05);血管纹NKCC1表达也出现年龄相关性减少,其灰度值自16周龄时显著增高(P<0.01)。结论C57小鼠血管纹NKCC1蛋白表达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可能与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耳蜗钾循环途径中Na-K-2Cl联合转运子-1(Na-K-2Clcotransporter-1,NKCC1)在小鼠耳蜗的分布及NKCC1基因敲除后耳蜗组织学的改变。方法选用10只C57BL/6J小鼠((NCKK1 / )和5只NKCC1基因敲除小鼠(NKCC1-/-),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分别检测NCKK1 / 小鼠和NKCC1-/-小鼠的听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甲苯胺蓝染色的方法观察NKCC1在NCKK1 / 小鼠耳蜗的定位及NKCC1-/-小鼠耳蜗组织学的变化。结果NCKK1 / 小鼠ABR平均阈值为31±5.36dBSPL,而NKCC1-/-小鼠听力完全丧失。NKCC1在NCKK1 / 型小鼠耳蜗主要分布在血管纹上皮(边缘细胞)和螺旋韧带下部纤维细胞,在纹上区和螺旋缘处的纤维细胞中也有适度表达;NKCC1-/-小鼠耳蜗前庭膜塌陷,中阶完全消失,内毛细胞、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减少,Corti隧道消失。结论NKCC1在耳蜗的定位与耳蜗钾循环密切相关,NKCC1缺失会导致耳蜗正常结构的破坏,继而影响耳蜗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耳蜗钾循环对维持正常听觉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耳蜗钾循环途径中涉及诸多离子通道,本文就其中的Na-K-2Cl联合转运子(NKCC)-1与听觉生理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繁殖和鉴定NKCC1基因敲除小鼠,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引进的NKCC1基因敲除小鼠饲养于相对无噪声的隔离环境中,依照遗传学规则进行繁殖及培育,提取小鼠尾部组织全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各种系小鼠的基因型。结果共繁殖出220只子代小鼠,经鉴定,NKCC1 / 小鼠占32%,NKCC /-小鼠占50%,NKCC-/-小鼠占18%,其中,NKCC-/-小鼠生长较另外二型小鼠明显缓慢。结论采用Jack-on Laboratry提供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可以成功地鉴别出不同基因表型的NKCC1基因敲除鼠,为研究NKCC1基因敲除小鼠相关课题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耳蜗钾循环对维持正常听觉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耳蜗钾循环途径中涉及诸多离子通道,本文就其中的Na—K-2C1联合转运子(NKCC)-1与听觉生理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顺铂对内耳血管纹的毒性机制。方法使用在体小鼠模型,用记录内淋巴电位的方法,研究使用顺铂是否可以迅速影响内淋巴电位的幅度。用离体培养的小鼠的血管纹中间细胞,记录中间细胞的膜电位,观察顺铂是否能够影响中间细胞胞膜上离子泵的转运能力和离子通道的通透性。结果在实验动物中注射顺铂后并不能改变其内淋巴电位的幅度。在培养的中间细胞上观察到,灌流顺铂对细胞静息膜电位没有影响。结论使用顺铂一个疗程后出现的内淋巴电位降低,并不是通过对血管纹上离子通道或离子泵的影响引起的,顺铂对血管纹的功能不能造成急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顺铂耳蜗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铂主要用于治疗头颈部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内耳毒性是其主要毒副作用之一,防治其毒性是耳鼻咽喉科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研究表明,一氧化氮与顺铂耳蜗毒性密切相关.现将顺铂耳蜗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顺铂诱导离体培养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出生后3d的健康昆明小鼠380只(760耳),分离出耳蜗基底膜760条,体外培养24 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8、16 μg/ml顺铂组,每组190条,对照组加入2 ml新鲜培养基,顺铂组分别加入2 ml含不同浓度顺铂(4、8、16 μg/ml)的新鲜培养基,再继续培养24 h后,应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耳蜗毛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ERS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和内质网凋亡途径标志物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2,caspase-12)在耳蜗毛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4、8、16 μg/ml顺铂组耳蜗毛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53%±0.50%、27.12%±2.64%和60.01%±2.75%,均高于对照组(3.67%±0.76%),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不同浓度顺铂组耳蜗GRP 78和caspase-12的蛋白表达水平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并随顺铂浓度增大而显著增强(P<0.01).结论 顺铂可诱发小鼠耳蜗毛细胞ERS,ERS可能在其诱导的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肌醇需求酶1(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IRE1)对顺铂所致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分离生后3~5 d的健康昆明小鼠(500只)耳蜗基底膜并进行体外培养,24 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顺铂组(4、8、16和32μg/ml)(每组200条),再培养24 h。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染色观察小鼠耳蜗毛细胞的缺失;应用Hoechst 33258和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标记的鬼笔环肽双重荧光染色观察小鼠耳蜗毛细胞的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耳蜗中p-IRE1α、p-JNK、Bax及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小鼠耳蜗毛细胞缺失、细胞凋亡率以及p-IRE1α、p-JNK、Bax、caspase-3等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1),并且p-IRE1α与Bax、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RE1可能参与调控顺铂所致小鼠耳蜗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的表达。方法:实验组豚鼠腹腔注射顺铂造成耳蜗损伤,对照组豚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iNOS在耳蜗中的表达。结果:iNOS在实验组耳蜗的表达呈阳性,在对照组耳蜗的表达呈阴性。结论:iNOS在顺铂损伤耳蜗中呈阳性表达,iNOS催化产生大量NO而致耳蜗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噪声对豚鼠耳蜗血管纹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及血迷路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噪声暴露组(20只),噪声暴露组给予声强为115dB SPL白噪声暴露,每天6小时,连续两天,对照组不予噪声暴露。于实验前及噪声暴露后次日对两组豚鼠行ABR检测,第二次ABR检测后对两组豚鼠耳蜗基底膜行鬼笔环肽-异硫氰酸荧光素(Phalloidin-FITC)染色;用硝酸镧透射电镜和常规透射电镜观察两组豚鼠内耳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和紧密连接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两组豚鼠耳蜗血管纹和螺旋韧带处claudin-5的表达。结果噪声暴露组豚鼠ABR波Ⅲ反应阈较正常对照组阈移40dB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膜铺片FITC染色示噪声暴露组底回基底膜毛细胞大量缺失,其余部分毛细胞纤毛排列紊乱并出现融合,而对照组毛细胞排列整齐,其纤毛呈V或W型,两组间外毛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噪声暴露组血管内皮细胞间和边缘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均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大;硝酸镧透射电镜下,大量镧颗粒从血管腔内渗漏到管腔外的组织间隙,而对照组镧颗粒仅局限于血管腔内;Western blot结果示,两组耳蜗外侧壁血管纹均有claudin-5表达,但噪声暴露组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表明,两组豚鼠耳蜗外侧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边缘细胞等处均有claudin-5阳性表达,但噪声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噪声通过下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破坏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加豚鼠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从而导致内耳微环境的破坏,是噪声性聋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顺铂致豚鼠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30只豚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组)、实验对照组(B组)、实验组(C组),每组10只。B组和C组一次性腹腔注顺铂10 mg/kg,同时C组连续10天腹腔注射灯盏花素15 mg.kg-1.d-1,B组等时程腹腔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豚鼠在实验前后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在豚鼠顺铂致耳毒性模型完成并检测ABR反应阈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羟基-2-壬烯醛(4-HNE)在各组动物耳蜗的表达,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豚鼠耳蜗形态。结果实验前三组豚鼠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B组和C组豚鼠ABR反应阈分别为50.12±18.45、36.32±15.63 dB SPL,均明显高于实验前,且B组显著高于C组(P<0.05),B组豚鼠听功能损伤明显重于C组。4-HNE在A组表达呈阴性,在B组和C组耳蜗表达呈阳性,且在B组的表达明显强于C组。B组耳蜗外毛细胞的损伤明显较C组重。结论 4-HNE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呈阳性表达。灯盏花素对4-HNE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拮抗顺铂对豚鼠的耳蜗毒性,表明活性氧(ROS)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KCNQ1在耳蜗侧壁血管纹的表达及其在听觉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基因型小鼠KC-NQ1-/-(突变纯合子)、KCNQ1 /-(杂合子)和KCNQ1 / (野生型)以及C57BL/6J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ABR检测技术,检测KCNQ1在小鼠耳蜗血管纹的表达及其听力。结果KCNQ1蛋白阳性颗粒集中在小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顶膜。KCNQ1 / 小鼠的听力正常,短声ABR的阈值为36.67±7.13dBSPL;KCNQ1 /-小鼠听力低于同窝KCNQ1 / 野生型鼠,短声ABR的阈值为38.25±9.35dB SPL;KCNQ1-/-小鼠呈现全聋,ABR在100dB SPL时仍无反应。结论KCNQ1是位于耳蜗侧壁血管纹边缘细胞的重要通道蛋白,在维系耳蜗听觉功能中有重要作用。KCNQ1通道蛋白的缺失或功能受限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耳蜗的听觉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Na-K-2Cl联合转运子-1(Na-K-2Cl Co-transporter 1,NKCC1)-/-、NKCC1+/-、α2Na,K-ATP酶+/-和NKCC1+/-/α2Na,K-ATP酶+/-等不同基因型小鼠作为实验平台,对耳蜗钾离子循环模式与听觉功能进行研究,检验NKCC1和α2Na,K-ATPase在耳蜗钾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应用NKCC1-/-、NKCC1+/-和α2Na,K-ATPase+/-等基因敲除和转基因小鼠,同时培育NKCC1+/-/α2Na,K-ATPase+/-双半拷贝基因小鼠,采用听性脑干反应和耳蜗内电位检测技术对小鼠的听觉功能进行检测.应用NKCC1通道阻断剂速尿和Na,K-ATP酶通道阻断剂哇巴因,对Castel鼠系进行通道阻断-听觉功能实验,进一步在小鼠体内检测耳蜗钾循环模式,对内耳钾循环与听觉生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印证.结果 NKCC1+/-小鼠和α2Na,K-ATP酶+/-小鼠的听性脑干反应短声阈值(声压级)分别为(38.49±12.29)dB和(53.32±7.62)dB,与野生型小鼠的(23.13±3.78)dB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59和10.267,P<0.05).NKCC1+/-小鼠和α2Na,K-ATP酶+/-小鼠的耳蜗内电位值分别(78±7)mV和(71±14)mV,分别低于野生型小鼠的(98±16)mV.NKCC1+/-/α2Na,K-ATP酶+/-小鼠听性脑干反应短声阈值为(24.14±8.83)dB,低于α2Na,K-ATPase+/-小鼠和NKCC1+/-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28和2.255,P<0.05).注射速尿后的Castel小鼠听性脑干反应听阈明显升高,与注射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62,P<0.05);注射哇巴因后的Castel小鼠也出现听阈升高(t=7.644,P<0.05).而次序注射哇巴因和速尿后,Castel小鼠听性脑于反应听阈明显低于单独注射速尿(t=4.515,P<0.01).结论 NKCC1和α2Na,K-ATP酶是耳蜗钾循环中的关键通道,任何一通道蛋白出现功能失衡均可影响内淋巴钾离子浓度及耳蜗内电位的维持,进而影响听觉功能.NKCC1和α2Na,K-ATP酶在耳蜗钾循环诸通道中处于一种限制性动态平衡关系,在内耳钾代谢和耳蜗听觉功能的发挥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在小鼠实体中验证了NKCC1和α2Na,K-ATP酶在内耳钾循环径路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模拟了内耳钾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16.
iNOS在链霉素耳中毒豚鼠耳蜗血管纹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链霉素(streptomycin,SM)耳中毒过程中豚鼠耳蜗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霉(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方法 2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M组,每组10只,SM组每日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150 mg/kg,正常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10天后处死.以听性脑干反应(ABR)为监测指标,结合电镜、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链霉素耳中毒过程中耳蜗血管纹iNOS的表达及形态学改变.结果用药10天后,SM组ABR阈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镜下可见SM组血管纹损伤严重;免疫组化结果表明,SM组血管纹iNOS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SM耳中毒时ABR阈值升高,血管纹iNOS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30(connexin,Cx30)基因敲除纯合子Cx30(-/-)小鼠(P3、P7、P10、P30、P60、P90)耳蜗血管纹(stria vascularis,SV)超微结构的发育情况,进一步探讨GJB6基因突变导致耳聋的机制。方法选取Cx30(-/-)小鼠P3、P7、P10、P30、P60、P90等6个发育阶段的小鼠,用透射电镜观察耳蜗血管纹超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P3~P90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中间细胞、基底细胞呈现一个由不成熟至成熟的正常发育过程,至P90时均未发现退化性表现或缺失改变。血管纹毛细血管随着小鼠日龄的增加,管腔逐渐变宽,逐渐成熟,高倍镜下见P3、P7、P10时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无明显异常,P30时内皮细胞之间的纤维突起出现疏松,P60时内皮细胞之间出现较大的裂隙,P90时这种改变更加严重,内皮细胞之间出现扩大的细胞间隙。结论 GJB6基因缺陷本身并不影响耳蜗组织血管纹的形态发育和成熟,GJB6缺失引起小鼠出生后逐渐出现的血管纹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内皮细胞屏障破坏,可能引起耳蜗内电位缺失,从而造成听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原代培养豚鼠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周细胞(PCs),探讨TMEM16A在耳蜗血管纹PCs上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衰老耳蜗血管纹PCs凋亡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耳蜗血管纹PCs并鉴定;运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确定细胞衰老模型;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PCs上CaCCs的电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耳蜗血管纹PCs上TMEM16A的表达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