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酸酶(5'-NT)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对照组64例健康者,胆结石和胆囊炎组40例及肝转移癌和肝硬组40例患者血清中5'-NT、ALT、AST、GGT、AFU、PA等相关肝功能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5'-NT活性正常,ALT、AST、GGT、AFU、PA亦正常;而胆结石和胆囊炎组、肝转移癌和肝硬化组患者的5'-NT活性水平明显升高.异常率分别为90.5%,92.7%(P<0.05).同时,5'-NT的变化与ALT、AST、GGT、AFU、PA的变化相平行,以不同方面反映肝脏疾病患者的肝脏病变率.结论 5'-NT是诊断肝脏疾病的一项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结合肝功能其它项目的检测,有助于提高肝脏疾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5'NT和肝功能生化酶联合检测胆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患者组选取我院确诊的胆道恶性肿瘤、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74、70、68例,正常组随机抽取经过我院体检中心检测过的70例健康成人,比较血清5’NT,以及肝功能相关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γ-谷氨酰氨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结果血清5’NT方面,胆囊癌+胆管癌的患者远高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胆囊炎组及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5’NT、ALP与GGT联合检测胆道恶性疾病的特异性为95.65%,明显高于GGT的78.9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度为94.59%,-5'-NT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NT和肝功能生化酶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胆道良恶性疾病的有效生化指标,有效辨别胆道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肝脏疾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灵芝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23-3224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肝脏疾病患者(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癌)和30例健康人血清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5’.核苷酸酶(5’-NT)、叶岩藻糖苷酶(AFU)、腺苷酸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1-谷氨酰转肽酶(1-GT)、前清蛋白(PA)等生化指标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E、PA在黄疸性肝炎组、迁延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癌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5),急性黄疸性肝炎组TBA、ALP、5’NT、AFU、ADA、γ-GT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组(t=5.667,P〈0.05),肝癌组5'-NT,AFU、ADA、γ-GT明显升高(均P〈0.05);重炎肝炎组综合阳性率明显高于黄疸性肝炎组、迁延性肝炎组和肝癌组(均P〈0.05)。结论在进行肝脏疾病诊断时,对急性黄疽性肝炎应优先检查AFU、ADA、TBA等指标,对慢性迁延性肝炎应优先检查TBA、γ-GT,对重型肝炎应优先检查TBA、CHE、PA、ADA等指标,对肝癌应优先检查5’-NT、AFU、γ-GT等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5’-核苷酸酶(5'-NT)、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38例肝胆疾病患者和93例健康成人血清5'-NT、LAP、GGT和ALP活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肝胆疾病组患者4项血清酶学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5'-NT活性以淤胆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组升幅最大;血清LAP、ALP活性以淤胆性肝炎组升幅尤为显著;血清GGT活性以原发性肝癌组升幅尤为显著。结论联合检测血清5’-NT、LAP、GGT和ALP活性对提高肝胆疾病尤其是胆汁淤积的诊断效率和明确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酸(5’-NT)、总胆汁酸(TBA)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罗氏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5’-NT、TBA、GGT、ALT含量。结果各组肝病患者5’-NT、TBA、GGT、ALT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5’-NT值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肝癌组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BA值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和<0.01)。GGT值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组和肝癌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和<0.05)。ALT值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肝癌组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低ALT值和5’-NT、GGT水平持续增高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发肝硬化、肝癌的危险因素,TBA可较为敏感的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分泌、合成代谢功能。血清5’-NT、TBA、GGT可较为灵敏的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肝功能障碍程度,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肝病诊断中的八项指标,包括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5′-核苷酸酶(5′-NT)、α-L-岩藻糖苷酶(AFU)、腺苷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谷酰转肽酶(γ-GT)、前清蛋白(PA),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旨在找出八项指标在肝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180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和60例正常人,使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清中的八项生化指标和常规肝功能项目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急性肝炎患者中TBA、ALP、5'-NT、AFU、ADA、γ-GT显著增高,慢性肝炎患者中TBA、γ-GT显著增高,肝硬化患者中TBA、ALP、AFU、ADA、γ-GT升高,肝癌时TBA、5'-NT、AFU、ADA、γ-GT升高,各种肝病患者中CHE和PA都有所降低。结论:急性肝炎患者中TBA、AFU、ADA诊断价值较高;慢性肝炎患者中TBA、γ-GT诊断价值较高;肝硬化患者中TBA、ADA、CHE、PA诊断价值较高;肝癌患者中5'-NT、AFU、γ-GT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8项生化指标在常见肝病中的诊断意义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5'-核苷酸酶(5'-NT),α-岩藻糖苷酶(AFU),腺苷酸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前清蛋白(PA)等8项生化指标在临床肝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160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和40例正常人的血清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8项生化指标和肝常规检查,然后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HE、PA在肝病发生时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急性肝炎表现为TBA、ALP、5'-NT、AFU、ADA、γ-GT,慢性肝炎表现为TBA、γ-GT,肝硬化表现为TBA、ALP、AFU、ADA、γ-GT,肝癌则表现为TBA、5'-NT、AFU、ADA、γ-GT显著升高。结论:在进行肝病诊断时,急性肝炎应该优先考虑AFU、ADA、TBA指标,慢性肝炎应该优先考虑TBA和γ-GT指标,肝硬化应该优先考虑TBA、CHE、PA、ADA指标,而肝癌则应该优先考虑5'-NT、AFU和γ-GT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临床检验6项肝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上的应用,旨在为提高肝病诊断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同肝脏疾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天门冬氨酸转氨基酶(AST)、丙氨酸转氨基酶(ALT)、γ-谷氨酰转肽(GGT)、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6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患者AST、ALT、GGT均显着增高,ALB、PA均显着降低;慢性肝炎患者ALB、PA、CHE均显着降低;肝硬化患者AST、GGT均显着升高,ALB、PA、CHE均显着降低;重型肝炎患者AST、ALT、GGT均显着增高,ALB、PA、CHE均显着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AST、ALT、CHE、GGT显着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项肝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对多种肝脏疾病的诊断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在各型肝脏疾病中的改变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30例,慢性肝炎患者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30例,肝癌患者血清30例,正常人血清30例。比较各组血清中AFU水平及分析血清AFU水平与ALT水平相关性。结果各疾病组AFU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各组血清AFU均与血清ALT呈正相关性,而在肝癌组中二者无相关性。结论提示血清AFU在肝癌中特异性较高,在其他肝脏疾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清AFU和ALT在各型肝脏疾病中除肝癌外均呈较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5’-核苷酸酶(5’-NT)、转铁蛋白(TRF)、总胆汁酸(TBA)、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前白蛋白(PA)6项指标在肝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1例急性肝炎、78例慢性肝炎、62例肝硬化、50例肝癌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的上述6项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肝炎组与肝癌组ADA、5’-NT、LAP显著升高(P<0.01),TRF和PA显著降低(P<0.01),TBA升高(P<0.05);慢性肝炎组中ADA、5’-NT、TBA、LAP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而TRF、PA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组中ADA、TBA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而TRF、PA显著降低(P<0.01),5’-NT升高(P<0.05),但是肝硬化组的LAP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急性肝炎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5’-NT最大,慢性肝炎组曲线下面积ADA和PA较大,肝硬化组ADA、TBA和PA曲线下面积较大,肝癌组ADA、5’-NT和PA曲线下面积较大,LAP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组的曲线下面积较小。结论上述六项指标中,ADA和PA对肝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各实验室的常规项目开展,而除LAP外的其他5项指标对肝硬化均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此外,上述6项指标与常规指标联合应用,可对临床医师在诊断、治疗、评估肝功能状况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联合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在肝脏疾病中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各种肝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比较两组ADA、ALT、AST、GGT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ADA、ALT、AST、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DA、ALT、AST、GGT阳性率在不同肝病中检出也不同.结论 ADA与ALT、AST、GGT联合检测有利于对各种肝病进行诊断,在肝脏疾病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血清肝酶谱的变化.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77例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腺苷脱氨酶(ADA)、5'-核苷酸酶(5'-N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表现模式与AFU、ALT、GGT的相关性。方法对570例HBV感染者,按不同表现模式分为4组,与150例阴性者对照,用速率法分别检测AFU、ALT和GGT,对各组之间的差异进行评价。结果不同表现模式AFU、ALT、GGT与对照组比较显示:1组、2组和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第4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各表现模式AFU与ALT、GGT之间的相关性显示:1组、2组和3组的AFU与ALT、GGT之间变化为正相关;而AFU与ALT、GGT之间相关性不明显;不同表现模式血清酶活性升高的分布情况显示:1组、2组和3组的AFU与ALT、GGT均有不同比例的升高。结论HBV标志物与AFV、ALT、GGT有一定的相关性。监测肝细胞的损害程度有助于肝炎病情发展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张建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38-3540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PLC)病人血液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异常情况,为PLC的筛查提供遴选合适的有价值的血液检测实验室项目.方法:检测47例PLC组及48例健康对照组的血细胞计数及血清AFP、AFU、CA199、CEA、GGT、ALP、CRP值.结果:PLC组血小板、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其异常发生率也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且以异常减少较为常见.PLC组病人AFP、A-FU、CA199、CEA、GGT、ALP、CRP测定值与异常发生率均较健康对照组高,其异常发生率范围为19.2~83.0%.在AFP与AFU之间;GGT与AFP、AFU、ALP之间:ALP与AFP、AflJ、CEA、CA199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结论:PLC可能会引起血小板、白细胞数、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联合检测AFP、AFU、GGT、CA199、ALP、CRP、CEA及血细胞计数等实验项目有助于PLC诊断的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HB)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e,TBA)、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肝功能酶学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tidase,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变化规律,探索TBA、PA与肝功能酶学指标联检在HB实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门诊和住院乙型病毒性肝病患者124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BA、PA与肝功能各酶学指标含量.结果 各组TBA及GGT、ALT、AST、AL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CHE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BA、PA分别与CHE、GGT、ALT、AST、ALP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BA、PA及肝功能酶学指标联检对肝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与肝组织炎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HB)、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 (AST)和谷氨酰转肽酶 (GG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病理分级间的关系。方法 :885例CHB肝活检期间常规检测血清ALT、AST和GGT ,取峰值与肝组织炎症G1、G2、G3 和G4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肝组织炎症G1时 ,仅有血清ALT均值超出正常值上限。血清ALT和AST均值在G1、G2 和G3 间及血清GGT均值在G2、G3 和G4 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01)。血清GGT均值在G1 与G1 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P<0 01)。90 %以上的中重度CHB的ALT、AST和GGT水平均升高。在ALT、AST和GGT正常的CHB中 ,中重度CHB(包括早期肝硬化 )分别占17 5 %、13 4 %和20 9 %。结论 :评价活动性轻、中度CHB ,血清ALT和AST较敏感 ;评价活动性中、重度CHB ,血清GGT较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AFP,采用速率法检测AFU、GGT,原发性肝癌组38例,良性肝病组49例和健康对照组62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AFU、GGT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良性肝病组AFP、AFU、GGT水平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94.7%。结论 AFP、AFU、GGT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脂肝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选择15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水飞蓟素、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组采用脂肝康治疗,治疗3月后观察肝功能(重点观察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酰胺转肽酶,血脂(TC,TG)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和血脂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脂肝康可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19.
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前白蛋白及其它酶类联检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和前白蛋白(PA)及其它酶类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98例住院肝病患者及57例正常对照血清TBA及PA含量,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肤酶(GG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L).结果:各肝病组与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