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Xu SM  Wang P  Chen LR  Li ZY  Li GG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2):886-890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6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例甲状旁腺癌的诊治经验并总结国内文献报道的部分甲状旁腺癌的相关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9例中8例为本院病例,占本院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8.9%(8/90),1例为外院手术后转入.8例伴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例无功能;据术前资料、术中探查和冰冻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旁腺癌共8例;院外1例误诊.初次手术采用颈部小切口下直接手术:2例甲状旁腺肿瘤切除;5例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其中3例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甲状旁腺癌姑息性切除术;外院1例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追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均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旁腺癌,无颈淋巴结转移.随访1~14年,8例无癌复发,1例姑息手术者术后2年死亡.国内相关文献中报道甲状旁腺癌加本组共146例,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发生率为1.8%~11.5%.结论 根据重度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B超、Tc99m-sestemibi检查、术中探查见肿瘤与周围粘连和病理检查结果可诊断为甲状旁腺癌;初次手术方法宜采用包括同侧相邻组织和甲状腺在内的肿瘤扩大切除术,可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施行,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45例甲状旁腺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术前定位、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2012年间收治的45例甲状旁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45例甲状旁腺肿瘤术前均通过B超和或CT、99mTc-MIBI检查得以定位,阳性率分别为86.7%,93.8%,100%.45例均行手术治疗,均为单发肿瘤,其中左上7例,左下23例,右上4例,右下11例.术后病理证实39例为腺瘤,1例腺癌和5例囊肿.囊肿均为非功能性,腺瘤、腺癌均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术前PHPT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钙升高和血磷降低,其中24例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术后血钙明显下降,血磷明显上升(均P<0.05),1周至3个月恢复正常,PTH明显降低(P<0.05),22例术后1~5 d即正常,2例1年后正常.术中PTH(IOTPH)判断腺瘤成功切除率100%.40例获随访3个月至10年,均无复发和病灶遗漏.结论:甲状旁腺肿瘤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钙、血磷以及血PTH的检测有助于PHPT的诊断;B超可作为甲状旁腺肿瘤的术前定位的首选检查,联合CT和99mTc-MIBI核素扫描能提高定位率;手术治疗为甲状旁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系统回顾10年间中国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病、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笔者采用计算机检索并收集1995年1月~2004年12月国内期刊有关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文献43篇,7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示甲状旁腺腺瘤693例,甲状旁腺增生44例,甲状旁腺癌27例,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8例。5例未手术,3例手术中未发现病变。全组患者血钙升高82.7%,血PTH升高99.8%;定性诊断主要依靠血钙和血PTH的升高。高频超声、CT和99mTc MIBI的联合应用使超过90%的患者术前获得正确定位。44例增生中有42例采用切除3个半腺体;27例甲状旁腺癌采用患侧腺体和甲状腺联合切除。甲状旁腺腺瘤449例行单侧探查,其中包括72例小切口探查,197例选择双侧探查。15例患者症状复发,再次手术。该资料提示,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误诊史。术前确切定位的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可行单侧探查。对于有术中快速检测PTH条件者可行小切口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当前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断及治疗现状,并为进一步规范外科术式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28例手术和病理均证实为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手术方式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28例TMC患者术前彩超检查均发现病灶,15例彩超下细针穿刺确诊者4例(26.7%),术中冷冻切片确诊者27例(96.4%),术后病理确诊者1例(3.6%)。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术8例(28.6%)、甲状腺次全切除术7例(25.0%)、甲状腺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0例(35.7%)、患侧腺叶切除术3例(10.7%)。术后均获随访,无复发、转移或死亡者。结论:TMC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目前的术前明确诊断仍较为困难,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如何提高术前诊断率与规范化手术治疗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的4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40例,提示甲状腺癌29例(72.5%).手术方式包括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5例、患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25例、双侧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11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状癌38例,滤泡状癌5例.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3例,饮水呛咳1例,无声音嘶哑和大出血,无再手术和死亡病例.3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无甲状腺癌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结论 超声检查有助于术前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甲状旁腺素(PTH)、血钙的变化,总结预防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检测2012年1—5月19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PTH、血钙,比较术前、术后的变化,并按照手术范围分7组,比较各组之间术后PTH、血钙的变化。结果:各组术后较术前比较,血钙、血PTH均明显下降(P0.05)。同组术后1 d与4 d血PTH、血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低血PTH、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PTH下降幅度的比较:全甲状腺切除+双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组、全甲状腺切除+一侧改良颈清+对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组甲状腺双叶切除组甲状腺单叶切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全甲状腺切除,以及同样范围的颈中央区淋巴清除的基础上,是否行改良颈清,对于术后低PTH血症及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以及PTH下降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钙的发生率比较: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与其他6种手术方式比较、甲状腺双侧腺叶切除与全甲状腺切除+一侧改良颈清+对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甲状腺术式对甲状旁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术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性越大。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根本,就在于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治疗(RFA)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人再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 1月收治的5例经外院RFA治疗后病理检查证实为PT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发癌3例,多发且双叶癌2例,癌直径0.4~3.0cm,平均1.76 cm。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2例,全甲状腺切除+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例,全甲状腺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1例,全甲状腺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右侧改良型侧颈区淋巴结清扫1例。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均证实为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4例,其中颈侧方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应规范RFA适应证。RFA治疗后诊断为PTC的病人,应积极手术治疗,由于RFA治疗后局部粘连和水肿较明显,手术应由有经验的外科医师来施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余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确诊、年龄11~71岁的12例甲状旁腺肿瘤临床资料。包括甲状旁腺癌并甲状腺肿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I型(MEN-1)1例;甲状旁腺囊肿1例;甲状旁腺瘤10例,其中1例为双侧甲状旁腺瘤并MEN-1,1例合并甲状腺肿,1例为异位腺瘤。结果依靠血钙、血磷、B超、CT及99mTc-MIBI等检查10例在术前确诊(2例术后确诊)。8例腺瘤和1例囊肿行单侧探查及甲状旁腺瘤切除;行双侧探查3例,其中1例甲状旁腺瘤并甲状腺肿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包括旁腺瘤),1例甲状旁腺癌为MEN-1行根治性切除及切除垂体肿瘤手术,1例甲状旁腺瘤并MEN-1术前行胰岛素瘤和肾上腺皮质瘤切除。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随访期间11例血钙正常,8例无症状生存;1例腺瘤术后对侧甲状旁腺增生,再次手术。结论定位明确的单发甲状旁腺瘤或囊肿可单侧探查,MEN-1和腺癌或伴结节甲状腺肿者应双侧探查。术后密切随访不仅可确定手术效果,而且有利于早期发现复发患者和MEN-I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rimary l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方法 对近10年来两院收治的23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女15例,男8例;年龄16~64岁,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术前均采用颈部彩超+颈部增强CT或MRI检查+血钙+血PTH检查的综合分析诊断模式.21例行单侧甲状旁腺探查术,2例行双侧甲状旁腺探查术,22例术后确诊为PHPT并治愈,1例永久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结论 对可疑PHPT患者可采用颈部彩超+颈部增强CT或MRI检查+血钙+血PTH检查的综合分析诊断模式可帮助早期诊断.单侧甲状旁腺探查术是PHPT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癌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甲状腺癌术后再发甲状旁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诊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第1次因甲状腺癌行手术治疗,术前甲状旁腺素(PTH)及血钙水平轻度升高,但未见甲状旁腺肿瘤,术后PTH及血钙降至正常水平。患者第2次以颈部肿物、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高钙血症入院行手术治疗后,PTH及血钙再次降至正常水平,石蜡切片病理标本经专家会诊明确甲状旁腺癌的诊断。第2次术后1年患者的甲状旁腺癌复发,行微创消融治疗,术后PTH及血钙有所下降,但未达理想范围,现仍在随访中。结论甲状腺癌并发甲状旁腺癌临床罕见,其术前诊断困难,根据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可以确诊。手术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故术后应长期监测血钙和血PTH水平,尽早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尽早治疗,以求提高生存率和延长无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中的应用和标准.方法 17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分别测定麻醉后切开皮肤前PTH值(PTH0)及最后1个旁腺次全切除后10 min的PrrH值(PTH10).预测手术成功标准:(1)最后旁腺切除后10 min PTH10下降至≤150 pg/mL,(2)最后旁腺切除后10 rain PTH10与PTH0直接比≤30%.结果 15例符合预测成功标准,术后第7天,PTH<15 pg/mL者4例,PrrH在15~65 pg/mL者6例,PTTH在65-185.2 pg/mL 5例.术后骨痛症状均消失.结论 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测定有助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旁腺切除,能极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峡部径路行甲状腺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575l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经峡部径路甲状腺切除术的3288例为改良组;同期施行传统切除术式的2463例为常规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神经损伤率、术后气管局部不适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好,术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峡部径路行甲状腺手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降低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术中采用改良式顺行灌洗法行一期吻合的效果。方法对112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在术中采用左半结肠拖出无菌塑料袋中,以保护手术野免于污染,然后从阑尾插管顺行灌洗肠道后,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结果112例行肿瘤切除、结肠一期吻合术。术后1例发生肠漏,经再次手术行结肠近端造瘘治愈。1例死亡。结论改良式顺行灌洗法操作简便,肠道减压迅速,基本无污染,肠道清洁质量高,灌洗后行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Wistar-SD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Wistar-SD大鼠原位肝移植(OLT)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的表现及其判断方法。方法 观察大鼠术后生存状况,采用肝功能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研究OLT模型大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表现,结果Wistar-SD实验组OLT术后发生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实验组大鼠肝移植术后血清ALT,AST,TB于第1~3天及第7天各指标数值呈明显上升,高于对照组各相应时点,差异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star-SD大鼠OLT模型可发生巾,重度急性排斥反应,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可以说明急性排斥反应是否已发生.  相似文献   

15.
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治疗:附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脾占位性病变31例(45.59%),包括脾囊肿15例,血管瘤12例,淋巴管瘤3例,脾脓肿1例。恶性37例(54.41%),包括转移癌24例,血管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淋巴瘤11例。术前B超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57例(83.82%),CT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62例(91.18%)。59例行脾切除,6例行脾部分切除术,2例行脾囊肿穿刺引流术,1例行穿刺活检术。良性肿瘤22例获13~114个月随访,均生存良好。恶性肿瘤23例获12~79个月随访,8例淋巴瘤生存时间为14~7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其他恶性肿瘤15例中,仅3例生存>2年,其余均在3~12个月内死亡。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脾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治疗上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良性肿瘤无论行脾切除术或脾部分切除术,术后均无需特殊处理;恶性肿瘤应以手术为主,恶性淋巴瘤在脾切除术基础上行辅助化疗对延长生存期有意义,对转移癌患者尚需在术后行相应的辅助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与胆囊癌预后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61例进展期胆囊癌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按第6版UICC/AJCC的胆囊癌临床分期标准,ⅠB期8例,ⅡA期22例,ⅡB期11例,Ⅲ期14例,Ⅳ期6例.姑息性胆囊切除和/或胆道引流术26例;胆囊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14例,保留肝外胆管的根治性切除7例,联合肝外胆管切除的根治术13例;肝胆胰脏器联合切除1例.37例中有18例淋巴结阳性.52例术后得到随访.满6个月生存为41例(67.2%);满1年生存26例(42.6%);存活2年以上者10例(16.4%);3年以上存活7例(11.5%);1例存活5年以上(1.6%).术后2年内死亡的51例中,31例随访到死亡前症候:21例有进行性黄疸;14例有肝脏内多个转移;12例有顽固性腹水.非明确胆道病原因死亡者5例.结论 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与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进展期胃癌术前CT与手术结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93例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及手术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胃底贲门癌23例,胃体部癌59例,胃窦部癌11例。肿瘤肿块最大者直径1.5~11cm。93例胃癌均显示胃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部分胃壁有软组织肿块形成,黏膜面有溃疡形成,胃腔及贲门狭窄,贲门管壁增厚,食道下段受累以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等。CT对进展期胃癌的定位、定性诊断与胃镜活检和/或手术病理符合率高,肿瘤检出率可达100%。手术前判断为可切除组的手术切除率达93.3%;不宜手术切除组病例的不能切除率为75.0%。结论胃癌术前CT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T对肿瘤的可切除性评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显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76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按手术序号随机分为3组:(1)选择性显露RLN组(选择组.单号根据患者术中情况显露RLN者),106例,即行腺叶全切、背侧腺体不能保留的腺叶次全切或再次手术者RLN选择显露;(2)选择非显露组(非显露组,单号术中不显露RLN者),278例;(3)常规显露组(常规组,双号术中RLN常规显露),384例.结果 全组RLN损伤率1.04%(8/768),无永久性损伤和双侧损伤.RLN非显露组损伤率0.72%(2/278),选择组0.94%(1/106),常规组1.30%(5138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显露组手术时间(78.96±17.60)min,显著短于选择组的(89.05±18.50)min和常规组的(93.44 ±18.90)rain(P<0.05);非显露组术中出血量(42.73±23.08)mL,显著少于选择组的(56.47 ±24.43)mL和常规组的(62.03±27.46)mL(P<0.05).结论 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中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显露RL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表达的影响,以期为SAP的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SAP组;B组为SAP+EP处理组(EP组);C组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3组动物于术后3,6,12,24,48h取材。测定血淀粉酶(AMY)、D-乳酸、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肠组织病理变化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MGBl在肠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blot法进行HMGBl检测。结果A,B组AMY和D-乳酸水平明显升高,但B组较A组显著降低(P〈0.05)。A组肠组织中MDA明显高于C组(P〈0.01),B组肠组织中MDA升高幅度较A组小(P〈0.05)。B组较A组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A组6h时肠组织HMGB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于24h达峰值,且持续至48h(P〈0、01)。B组肠组织HMGBl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SAP时,HMGBl可介导肠黏膜通透性增加。EP能显著抑制HMGBl的表达,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对SAP肠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