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观察癌胚抗原(CE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胃癌腹腔洗液中游离癌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6例进展期胃癌和6例慢性胆囊结石病人腹腔灌洗液100ml,其中50ml行CEA RT-PCR,扩增CEA特异性片断;50ml行细胞学检查。胃癌细胞株MKN-45为阳性对照。结果:36例胃癌病人腹腔灌洗液中14例于131 bp处见CEA的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38.9%(14/36);6例慢性胆囊结石病人腹腔灌洗液RT-PCR结果均为阴性;MKN-45在131bp处发现CEA的特异性条带。细胞病理学检查,36例胃癌病人中有6例腹腔灌洗液中发现有肿瘤细胞或核异形细胞,阳性率为16.6%(6/36),且此6例RT-PCR结果均为阳性;8例RT-PCR结果阳性病人的细胞学检查为阴性。CEA RT-PCR的阳性率与肿瘤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和胃癌分化程度明显相关。随访至今,36例进展期胃癌病人中CEA RT-PCR检查阴性的病人尚无一例腹腔内肿瘤复发,1例细胞学检查阴性而CEA RT-PCR阳性的病人术后4个月时出现腹腔内肿瘤复发。结论:腹腔灌洗液中胃癌细胞CEA mRNA的RT-PCR检测法敏感性较高.初步临床观察及随访显示该法有望作为诊断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术中腹腔游离癌细胞(FCC)检测的最佳阳性判定值,以及腹腔FCC的存在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术中腹腔FCC,并进行5年的随访.用MedCalc软件分析FCC最佳阳性判定值;[大于此值表示FCC存在,标记为FCC(+)],并前瞻性地分析FCC(+)组及(-)组与预后的关系.最后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1)最佳阳性判定值为31.21拷贝/mL时约登指数最高;(2)FCC(+)与(-)组的平均存活期分别为17.2个月和48.7个月,中位存活期分别为8.1个月和60.0个月;5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1%和67.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FCC(-)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FCC(+)组(P=0.000).Cox模型分析发现FCC,浆膜及远处转移是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1)FCC最佳阳性判定值为31.21拷贝/mL;(2)腹腔FCC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FCC(+)反映手术时肿瘤存在扩散状态.预示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胃癌腹腔内游离癌细胞与预后:附10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5.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胃癌病理分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pN分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CK-20 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间行手术切除的30例胃癌患者共计850枚淋巴结扩增检测微转移。结果 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27.1%(233/850),而RT-PCR法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则为36.5%(310/850);两种方法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12.5%,77/617)。有7例(23.3%)患者的肿瘤TNM分期提高,分别为IB→Ⅱ、IB→ⅢA、Ⅱ→ⅢA、ⅢA→ⅢB、ⅢA→Ⅳ各1例,ⅢB→Ⅳ2例。结论 RT-PCR法可以显著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临床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6.
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检出及灭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游离癌细胞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灭活、双路化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开腹后观察原发灶生物学特征 (浆膜受侵范围、形态分型、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转移 ) ,冲洗、涂片镜检癌细胞 ,阳性者行高温腹腔灌洗 ,术后次日行腹腔温热化疗及静脉化疗。对照组只行静脉化疗。结果 游离癌细胞检出率为 37.5 8% (5 6 /149) ,灭活率达 10 0 % ,5年生存率为 12 .5 % (7/5 6 )。对照组 5年生存率为 2 .5 % (1/40 )。结论 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必须行灭活处理 ,早期腹腔温热化疗 ,对提高术后 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MACS检测胃癌腹腔冲洗液游离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癌腹腔微转移情况的检测方法及意义。方法 手术中切除肿瘤前收集腹腔冲洗液,采用磁激活细胞分离术(MACS)对不同病理分期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癌细胞进行富集并检测。分别标记带磁珠的细胞角蛋白(CK)抗体,经磁柱富集CK^+上皮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含量,并比较胃癌组与胃平滑肌瘤组(对照组)以及胃癌不同分期之间、磁富集前后CK^+上皮细胞含量的差异。结果 在未经MACS富集的标本中较少发现CK^+ CD45^-细胞;在富集后的标本中其含量在胃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41/50,1/10,P〈0.001);pTNMⅠ~Ⅱ期与Ⅲ~Ⅳ期之间(0.67%,3.42%,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MACS能有效地富集上皮来源细胞,提高上皮源细胞的检出率,并能反映腹腔游离癌细胞数量;上皮细胞数量与胃癌的存在及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其有利于判断肿瘤转移和预后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9.
单纯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胃癌是目前胃癌研究的热点,其预后较差。腹腔游离癌细胞可能是在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显示,胃癌T分期、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低分化、革囊胃、食管胃结合部癌以及手术操作等是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胃癌的临床病理危险因素。目前,腹腔游离癌细胞的获取主要通过诊断性腹腔镜联合腹腔灌洗,细胞...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游离癌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游离癌细胞的变化,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间63例腹腔镜、61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后腹腔灌洗液,分别运用细胞学和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的阳性率和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变化,观察胃浆膜受侵面积与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腹腔镜组术后腹腔灌洗液游离癌细胞的阳性率为25.4%,与开腹组(2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腹腔灌洗液CEA mRNA阳性率为41.3%,与开腹组(40.3%)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前、术后腹腔游离癌细胞均为阳性的病例,其浆膜平均受侵面积为(16.2±2.2)cm2,而术前、术后游离癌细胞均为阴性的病例,其浆膜平均受侵面积为(5.3±0.8)cm2,腹腔游离癌细胞的阳性率与浆膜受侵面积呈正相关(R2=0.874,P=0.000).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腹腔游离癌细胞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胃癌淋巴结分期方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Peng K  Liu L  Zhang Y  Gong S  Quan  Sh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2):908-910
目的比较AJCC/UICC 1997年第五版胃癌TNM分期中的N分期与以淋巴结转移度为标准的新N分期. 方法行D2或D3术式的胃癌(皆无远处转移)标本用透光法摘取淋巴结,分别按2种方法分期,新法中N1为淋巴结转移度0.01%~10.00%, N2为10.01%~25.00%,N3为>25.00%.全组随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结果本组78例患者共取得淋巴结5388 枚,平均每例69枚(范围30~157枚).全组淋巴结转移率75.64%(59/78).新分期N0、N 1、N2、N3期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8.42%、7.58%、6.78%(χ2=35.85 0,P<0.01, r=0.95). 结论淋巴结转移度是一相对数,在预后的判断上,优于淋巴结转移数目.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特异基因1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KJ  Weng ZY  Lin GF  Wu XR  Li FM  Zhang YC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5):294-297
目的探讨乳腺癌特异基因(BCSG1)mRNA在不同乳腺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各项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和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999年9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84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其中乳腺癌72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标本BCSG1基因表达,统计分析BCSG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各项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跟踪随访72例乳腺癌患者,随访期4—43个月,作生存分析,确立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经RT-PCR法检测,BCSG1基因在12例乳腺良性疾病无表达,而在乳腺癌中表达率为36.1%(26/72),其中Ⅲ、Ⅳ期乳腺癌中表达率高达79.2%(19/24)。BCSG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分期(P=0.000)和大小(P=0.007)正相关。ER(P=0.027)和:BCSG1(P=0.001)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参考因素。结论:BCSG1是乳腺癌肿瘤标记物之一,其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的肿瘤分期以及大小相关;BCSG1可能是乳腺癌新的一种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3.
Survivin转录变异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survivin各转录变异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77例胃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正常胃黏膜的成对标本进行mRNA定量检测。结果在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野生型survivin、survivin-2B与survivin-△Ex3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P<0.01)。在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率为100%(77/77),survivin-2B的表达率为79.8%(61/77),survivin-△Ex3的表达率为64.9%(50/77)。survivin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Survivin的3个转录变异体中,野生型survivin对胃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声双重造影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在胃癌术前分期中,通过与超声内镜检查(EUS)对比分析超声双重造影(DCUS)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择162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胃癌并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手术前5 d内进行EUS及DCUS检查,并进行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得出正确率,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 本组162例胃癌患者中TNM分期:42例为T1期,49例为T2期,56例为T3期,15例为T4期.DCUS和EUS术前T分期总的正确率分别为77.2%、74.7%(χ2=0.273,P=0.603),而在T3分期上DCUS优于EUS(χ2=5.009,P=0.025);在N分期上两者总的正确率分别为78.4%、57.4%(χ2=16.370,P=0.001),而两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4%比49.5%、78.5%比69.2%.在对阳性淋巴结诊断上DCUS的正确率较高(78.4%比49.5%,χ2=17.523,P<0.01),尤其是对低分化腺癌患者阳性淋巴结的诊断正确率较高(81.5%比42.6%,χ2=17.338,P<0.01).结论 DCUS检查在胃癌术前分期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在预测阳性淋巴结方面,尤其是判断低分化腺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上正确率高于EUS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肿瘤最大径对T4a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筛选T4a期胃癌肿瘤最大径的最佳截点值,并据此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对T4a期胃癌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对预后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T4a期胃癌肿瘤最大径最佳截点值为8 cm.2组患者的肿瘤部位(x2=15.695)、分化类型(x2=4.393)、大体形态(x2=5.629)和早期复发(x2=4.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 =4.463)、肿瘤最大径(x2=9.057)、Borrmann分型(x2=6.679),分化类型(x2 =5.122)、肿瘤部位(x2=8.707)和N分期(x2=132.954)与T4a期胃癌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HR =1.339),分化类型(HR=1.169)和N分期(HR=1.876)为T4a期胃癌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按肿瘤最大径分层分析,N分期(HR =2.014)和分化类型(HR=1.192)是最大径<8 cm组T4a期胃癌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N分期(HR=1.876)是最大径≥8 cm组T4a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分层分析显示,无淋巴结转移或低分化的T4a期胃癌,≥8 cm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8 cm组(HR=0.182、0.653,P<0.01).结论 肿瘤大小截点值为8 cm时,肿瘤最大径是影响T4a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显著影响无淋巴结转移或低分化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淋巴结转移率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率(rN)在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319例接受胃癌根治术且清扫的淋巴结总数大于或等于15枚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rN与胃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将rN按0、<30%、30%~60%及>60%分为4组,各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6.1%、35.0%、15.1%;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45.0%、15.0%、5.5%;4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3.0%、5.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有良好的一致性.将同一pN分期组与rN分组比较,各组预后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N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其与肿瘤浸润深度、手术方式及肿瘤部位有相关性.结论 rN分级可更好地指导胃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助于完善胃癌的TNM分期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率(metastatic lymph nodes ratio,MLR)对各pT分期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5例接受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LR与UICC/AJCC pN分期对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进行比较,确定MLR分期方法的特点及优势.分层分析MLR对各个pT分期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结果 单因素生存分析方法将MLR分为4期:MLR0(0)、MLR1(1% ~9%)、MLR2(10% ~ 20%)、MLR3(>20%),各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9.7%、63.5%、31.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LR分期越高预后越差.单因素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MLR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LR是胃癌患者预后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MLR预测胃癌患者术后5年死亡与否的ROC曲线下面积与pN分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LR对pT2和pT3期胃癌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LR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较pN分期系统更为可靠,特别是对pT2-pT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束宽山 《腹部外科》2011,24(4):245-247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运用超声内镜(EUS)联合CT进行术前分期对判定胃癌可切除性及制定优化综合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56例胃癌病人术前行EUS和螺旋CT检查分期和术后病理检查报告分期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US检查对T1、T2、T4期的判定具有优势,CT检查对T3的判定...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胃癌淋巴结分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分期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新旧两种胃癌淋巴结分期系统,对1104例接受标准R2根治术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旧式N分期的N1和N2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5和26.6个月。新式N分期将旧式N分期的423例N1期和282例N2期患者分成3个组(N1、N2和N3),3组间的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反,旧式分期对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无明显影响。(2)ⅢA期的5年生存率从旧式24.8%上升至32.7%,ⅢB期的5年生存率从17.3%下降到9.1%。结论两种分期系统都是很好的评价患者预后的指标,但新分期有更好的判断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