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根据其流行病学、形态学、形态病理、临床过程及转归等,国内将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囊性包虫病和由多房(泡状)棘球绦虫所致的泡状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根据国内外献报道及我院统计,以囊型包虫病居多。本组均为囊性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CT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患者CT检查、随访,探讨CT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生化检查、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结果14例肝脏泡状棘球蚴病患者CT检查①平扫肝实质内均见低密度实性占位,边缘模糊。②病灶内均见散在颗粒状钙化,分布呈地图状、放射状,部分钙化灶可相互融合。散在颗粒状钙化征象在CT诊断泡状棘球蚴病中具有特异性。③CT增强检查病灶均无强化改变。具有②、③特征可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做出定性诊断。结论CT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泡状棘球蚴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7例脑泡状棘球蚴病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对其临床及组织形态学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脑泡状棘球蚴病对人脑组织破坏性强,有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结论脑泡状棘球蚴病在临床易误诊为胶质瘤、转移瘤及其他寄生虫病,需靠病理诊断确诊。  相似文献   

4.
灰阶超声造影在肝泡状棘球蚴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灰阶超声造影的特征性表现.方法 对9例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基础上进行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声像图表现.结果 二维声像图显示9例患者共11个病灶,其中8个病灶呈实质性中高回声,外形极不规则;另3例病灶呈混合型,中央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11个病灶内部均无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在动脉早期所有病灶周边即出现边框样增强带,并持续至实质期,11个病灶内部在造影期间均未见增强.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更好地显示肝泡状棘球蚴病病灶的确切边界,反映周边增殖区微血供状态,为肝泡状棘球蚴病外科手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5.
肝包虫病或称棘球蚴病,因吞食棘球绦虫卵后,其幼虫在人体内脏器寄生所致。分为细粒棘球蚴及泡状棘球蚴两类。临床上以前者尤为常见,在我国西北各省、内蒙、西藏等地发病率很高,是牧区的一种常见病。我院自1988年~1993年1月,用实时B型超声(下称B超检查)诊断腹部和盆腔病变共2000余例,从中选择了经综合诊断证实的37例肝包虫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nlar echinococcosis;HAE)是肝包虫病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因多房棘球蚴绦虫幼早寄生在肝脏引起的险恶寄生虫病。流行区居民称其为“寄生虫肿瘤”,患者早期尚能参加劳动和工作,病情发展到中其劳动力明显减退,晚期丧失劳动力进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7.
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granulosa)是一种慢性、繁杂性、无临床症状的地方区域性寄生虫传染病。细粒棘球蚴病主要的致病是在其幼虫阶段,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目前细粒棘球蚴绦虫分布在全世界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个大陆,这也导致全世界有大量人口感染。本文主要研究细粒棘球蚴病在感染人体后,机体免疫状态和细粒棘球蚴免疫逃逸机制的探讨,提出免疫细胞能量代谢在检测细粒棘球病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肝泡状棘球蚴病的超声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对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泡状棘球蚴病41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根据声像表现将其分为实质肿块型、囊样液化型、混合型三类。结论超声显像对肝泡状棘球蚴病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应注意与原发性肝癌等作鉴别。  相似文献   

9.
超声在筛检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在筛检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皮肝脏穿刺注射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制备原发性HAE模型,40只Wistar大鼠接种6个月后行B超检查及开腹探查.结果 B超检查示21只大鼠感染泡状棘球蚴,19只未感染,感染率52.50%.开腹探查证实B超检查21只阳性中1只未感染,19只未感染中1只为阳性.B超检查的灵敏度为95.24%,特异性为94.74%,假阳性率为4.27%,假阴性率5.27%.结论 B超检查诊断大鼠肝泡状棘球蚴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做为一种无创性筛选大鼠肝泡状棘球蚴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此病可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近年来,包虫囊肿的微创介入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我科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25例腹腔包虫病进行硬化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多房性棘球蚴在中间宿主体内寄生的生长和繁殖过程,方法:连续石蜡切片观察98例手术切除的人体多房性棘球蚴病的病变组织和3例人工感染的黄鼠病变标本。结果:棘球绦虫原头蚴的繁殖由泡蚴生发层细胞增生形成斑状,丘状或蕈状生长,出现口裂,顶突钩,吸盘,形成育囊,发育成熟,结论:该寄生虫在终末宿主中以雌雄同体进行有性繁殖,在中间宿主中是由生发上皮细胞增殖形成进行无性繁殖,凡宿主感染带虫卵的孕节或原头蚴即可引起该病。  相似文献   

12.
包虫病又称为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兽体内引起的疾病。包虫病分为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泡型包虫病。我国以囊型包虫病为主,在西藏发病率尤高,被视为西藏第一"癌症",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超声作为肝包虫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肝包虫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作用。本组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4例肝包虫病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免疫酶和胶体金技术在包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包虫病简价棘球蚴病 (Echinococcosis)又称为包虫病 (Hy datidDisease) ,是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人体和动物所引起的疾病 ,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1〕 (Parasiticzoonoses)。 16 95年Hart mann首先发现狗肠内的绦虫成虫 ;1782年Goeze发现带小钩的绦虫头节 ,证明本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 185 2年VonSiebold用患本病的羊、牛肝肺喂狗 ,在狗体内找到成虫 ,186 3年Naunyn、krabbe、Thomas等用感染人的棘球蚴头节喂狗 ,…  相似文献   

14.
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声象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22例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声像图表现。其特征性所见为病灶呈实质性强回声,外形不规则,周围境界不清,其中有多数点状、小结节状及小圈状钙化,病灶后方伴有明显声衰减现象及声影。最后对肝泡状棘球蚴病与肝癌及肝血管瘤的声象图鉴别诊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人体包虫病常见的有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状棘球蚴病,前者远多于后者,包虫病为畜牧区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内蒙古地区也有流行.本文对40例包虫病患者进行分析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慧  邓君  成艳 《护理学报》2004,11(10):F003-F003
包虫病又名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系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包虫)所致,若不及时治疗此类多发包虫极易破裂。引起并发症,危及生命。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此病例较为特殊,由于准备充分,手术顺利完成,现将术中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肝、肺包虫病内囊摘除手术的配合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546医院(830000)王惠江苏南通县中医院(226000)吴佳梅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棘球属绦虫的蚴虫引起的具有地方流行性和自然疫源性的人兽共犯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边远牧区,其治疗手段目前国内外仍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动物体内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采自感染包虫病羊肝内的原头节接种小鼠腹腔,建立小鼠棘球蚴病模型。用一定剂量的HIFU照射小鼠腹腔棘球蚴后,B超观察HIFU杀伤棘球蚴的破坏作用并测量照射区域灰度值。结果HIFU对棘球蚴有明显的急性杀伤作用,随着HIFU照射时间延长,HIFU治疗时B超图像改变,囊腔边界渐模糊,囊内逐渐模糊,回声增强。在一定的照射强度下,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灰度值逐渐减少。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破坏小鼠体内棘球蚴,B超声像图及灰度值证明其改变。  相似文献   

19.
魏兴长  陈代云 《华西医学》1993,8(2):241-242
泡状棘球蚴病(Echinococcus Alveolaris)或称多房棘球蚴病(Echinrococcus Multilocularis),好发于肝脏,脑部少见。截止1992年文献仅查见1例脑部泡球蚴病CT表现的简略描述,未作病理学方面探讨。现报告我院1例如下。患者男性,45岁,青海农民,发现“肝包虫”3年,头痛、抽搐。有长期与狗密切接触史。包虫Casoni试  相似文献   

20.
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声像图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泡状棘球蚴病是人体肝脏少见而预后较差的寄生虫病,以往临床上常易误诊为肝癌。迄今国内、外有关本病的超声显像诊断报告为数甚少,本文报告了22例由声像图诊断并经病理学证实的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的声像图表现。本病在声像图中的表现可分为三型:1,巨块型,2 多发结节型,3 液化坏死型,其特征性表现为肝脏病灶呈实质性强回声,外型极不规则,与周围肝实质界线不清。病灶中有多数点状,小结节状及小圈状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