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瘤(Schwannoma),起源于神经轴突外鞑鞘的雪旺氏细胞,其中约25%~45%发生于头颈部。本文收集了我科自1984年以来收治的口腔颌面颈部神经鞘瘤20例,并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我院曾收治术前均被误诊术后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患者3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20~45岁。1例尺神经鞘瘤误诊为腱鞘囊肿,1例胫神经鞘瘤被误诊为(?)窝囊肿,1例腓总神经鞘瘤被误诊为骨瘤。  相似文献   

3.
颈部神经鞘瘤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4例颈部神经鞘瘤进行了临床分析,均以颈部无痛性包块为主诉。16例压迫肿瘤可引起肢端麻木、放射性疼痛或压气、呛咳等症状,10例肿块穿刺抽出囊液,82.2%来诊时诊断不清楚,需与颈部其他肿瘤相鉴别,B超对诊断有帮助。本组手术行肿瘤核除术13例,肿瘤切除术19例,取病理2例。应争取做保留神经功能的肿瘤核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证实的14例神经鞘瘤,通过对其临床表现,影象特点的分析得出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一般病程较长,病变为单个,圆形或椭圆型,表面光滑,无粘连,触之与神经干垂直方向活动大,平行方向活动甚微,伴有或不伴有神经症状,再结合影象特点即可诊断。同时应与颈淋巴结核,颈部转移瘤,颈动脉体瘤做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分析该院手术治疗的颈部神经鞘瘤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为神经鞘瘤18例(占78.3%),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良性神经鞘瘤。术后出现声音嘶哑2例,上肢麻木感3例,术中损伤臂丛神经1例,经治疗后均恢复。17例获随访半年至8年,无复发和恶变。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方法。手术中应尽可能保留来源神经的完整性。术前明确诊断是术中防止神经损伤的关键。一旦出现神经损伤,积极治疗能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61岁。左颈部肿块2个月余入院。2年前,患者因贲门癌行手术治疗,体查,左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3.0cm×2.5cm大小的椭圆形肿块,质地中等,活动尚可,无压痛;其他部位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5岁。因左胸痛伴右下肢麻木半年,加重1周入院。半年前生气后左侧胸部针刺样疼痛伴右下肢麻木,每次疼痛持续约10min,伴气促、心悸。曾在附院以“冠心病”诊治。以后疼痛波及后背呈束带状且不超过中线,多为劳累后引发,且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9.
邵志平 《重庆医学》2007,36(20):2075-2075
神经鞘瘤(又称施旺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神经鞘细胞.  相似文献   

10.
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良性神经鞘瘤)主要由雪旺氏细胞组成,很少恶变,故又称雪旺氏细胞瘤。该瘤可发生在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混合神经,小神经或主要神经干上。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病最多的是头颈部,尤以迷走神经常见,面神经较少。也可以发生在喉部,听神经,躯干和四肢、咽侧、颈侧、内听道等,一般发生于腮腺者可有面瘫,有的局部不能触及包块。本病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我科于1993年5月~1995年6月共发现2例,均在术前误诊为腮腺混合瘤,现述之如下:例1:患者男性,40岁,于1993年5月人院。就诊前4年无意中发…  相似文献   

11.
神经鞘瘤好发于腰段椎管内,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规范的针刀治疗后疼痛症状不缓解、或疼痛更剧烈,或出现肢体瘫痪时,应警惕神经鞘瘤,及时做MRI检查,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以2例椎管内神经鞘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急略二者症状与体征的比较,忽略腰椎穿刺检查及脊髓造影是误诊的重要原因。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和蛋白含量增高是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椎管内碘苯酯或Omnipaque非离子化造影可以全面动态地观察椎管内神经鞘瘤,为临床鉴别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6.
神经鞘瘤是来源于雪旺氏细胞的神经源肿瘤,本病在神经源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神经纤维瘤[1]。大多数神经鞘瘤为良性肿瘤,极少数有恶性变。头颈部和四肢躯干部均可发生。作者统计了我科收治的1987~1997年22例颌面颈部神经鞘瘤(均经过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1!简床资料①性别和年龄:年龄最大为ooa,最小为10a,以20~4Oa发病最多,占54.6%。男性8例,女性14例,男女之比亚:2.入②部位:颈部Ic例…5.5o),鼻根部4例(1.10),眼眶部4例(18.1%),舌部2例(9%),腮腺区2例(9%)。③病程:最长者7a,最短者Zwk,2~sa最…  相似文献   

17.
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中年人。肿瘤好发于颅神经 ,故头颈部发病率高于身体其他部位。本文收集 1990~ 2 0 0 1年病例 5 1例 ,其中北京友谊医院 2 0例、北京市口腔医院 30例、航天部海鹰中心医院 1例 ,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本组神经鞘瘤 5 1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2 7例 ,最大年龄 6 9岁 ,最小年龄 10岁 ,平均年龄 38 1岁。1 2 发生部位 舌部 6例 ,颊部 2例 ,舌下区 2例 ,腭部 2例 ,眶下区 1例 ,颧部 2例 ,颏下部 1例 ,腮腺区 5例 ,颌后区 3例 ,上颌骨 1例 ,下颌骨 3例 ,颞下凹 2例 ,颅中窝与颞下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肢体神经鞘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7月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肢体神经鞘瘤声像图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 18例肢体神经鞘瘤中超声检出率100%,其中低回声型13例,混合回声型3例,无回声型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44.4%(8/18),其中2例误诊为神经纤维瘤,2例误诊为肌纤维瘤,1例误诊为血肿,1例误诊为腱鞘囊肿,4例性质待定.结论 肢体神经鞘瘤声像图有其特征性,但需与神经纤维瘤、肌纤维瘤、血肿、腱鞘囊肿等疾病鉴别,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患儿,男,10岁,因双侧颈部多发肿块4年余入院。患儿4年前右颈部出现一肿块,约绿豆大小,无疼痛。此后肿块逐渐增多累及双侧颈部成串珠状分布,压之微疼,无皮肤破溃,无发热。盗汗明显,略感乏力,食欲欠佳,体重无减轻。患儿按时预防接种,其祖父有肺结核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可,双侧颈部从锁骨上窝至耳后可触及大小不等成串珠状排列实性肿块,最大如黄豆大小,中等硬度,轻压痛,活动可。部分肿块融合与周围组织黏连,局部皮肤无溃破、红肿。心肺腹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沉1mm/h,结核抗体阴性,结核菌素试验15mm×17mm。B…  相似文献   

20.
神经鞘瘤多来自脊神经或交感神经交通支的神经鞘膜 ,又称雪旺氏瘤 ,单发或多发 ,常呈葫芦型 ,一部分在椎管内 ,一部分在椎管外 ,两者经椎间孔相互连接。本例神经鞘瘤侵入颈椎体 ,使咽后壁软组织影增宽 ,酷似“颈椎结核” ,实属少见。1 病历摘要  男患 ,42岁 ,住院号 6 735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