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RIA方法,同步监测77例急性脑血管病(CVD)血浆、CSF中心房利钠多肽(ANP)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含量。发现二者于病程7天内均呈不同程度增高。提示ANP、AT-Ⅱ活性变化与CVD急性脑血循环障碍有其内在联系。CT证实病灶位于基底节、内囊、间脑者脑脊液的AT-Ⅱ显著高于大脑皮层或皮层下者。脑出血组血浆AT-Ⅱ与脑脊液AT-Ⅱ呈显著正相关。显示与血-脑屏障破坏有关。对于ANP、AT-Ⅱ与血压、颅内压相关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病变的脑脊液(CSF)中可见到寡克隆免疫球蛋白G(IgG),90%以上的多发牲硬化和1/3的急性无菌性脑膜炎的CSF中也可看见寡克隆带。本文作者研究83例急性脑血管病(CVD)CSF寡克隆IgG的出现率和其临床意义。83例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血浆心钠素含量变化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监测了6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36例健康者的血浆心钠素(ANP)含量,发现脑出血组急性期A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塞组急性期A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ANP可能是CVD急性脑血循环障碍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及心钠素 (AN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病理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 7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 (脑梗死组 )和 6 0名健康老人 (对照组 )的血浆ET、CGRP和ANP水平 ,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1)脑梗死组病程各期血浆ET、AN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0 0 1) ,且随时间延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CGRP的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2 )与腔隙脑梗死组比较 ,大面积及小面积脑梗死组血浆ET及ANP水平均明显升高 (均P <0 0 1) ,而其CGRP水平则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ET、CGRP和ANP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ET与CGRP之间和ET与ANP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抑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急性颅脑损伤时脑细胞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可释放到脑脊液(CSF)和血流中,本文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2例CSF和其中51例血清CK-BB活性测定结果作了比较分析,初步探讨CSF和血清CK—BB活性变化对急性颅脑损伤诊断及其酶活性改变用于判断脑损伤程度和患者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心钠素(ANP)在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的脑血管病ANP变化的研究尚少。我们观察了60例急性脑血管病和31例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血浆ANP含量及其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血液粘度、血脂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CK-BB)在脑组织中含量最高,存在于星形细胞与神经元中,其分布相对均匀,是脑组织特异酶。急性颅脑外伤时脑脊液(CSF)CK-BB活性可升高,对判断外伤程度及预后有帮助,而血清CK-BB作用不大。为此,我们测定了56例颅脑外伤患者 CSF CK-BB活性,以探讨它在急性颅脑外伤时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浓度,并作动态观察。结果血清和脑脊液中EDLS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受病情轻重、意识水平和出血部位影响;和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治疗后随病情好转降至正常。表明EDLS测定有助于病情估计、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
ANP与脑和脑血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P 是具有强大舒张血管、利钠、利尿活性的神经多肽。本文综述了 ANP 在脑内分布、功能、ANP 与 AⅡ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 ANP 对脑血管的作用、ANP 与急性脑卒中发病机理的关系等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钠素(AN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病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动态测定53例ACVD并或不并MODS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ANP、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含量。结果:ACVD后血浆AN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并发MODS者下降程度大于单纯ACVD者(P<0.05);血浆PRA及AT-Ⅱ、ALD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并发MODS者升高程度大于单纯ACVD者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ANP、PRA、AT-Ⅱ及ALD的动态变化规律随MODS的发生与否而不同。结论:血浆ANP、PRA、AT-Ⅱ及ALD的浓度可反映ACVD后下丘脑-垂体的损伤及程度,可作为判断ACVD病情及预后的客观指标。ANP、RAAS参与ACVD致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血浆ANP、AT-Ⅱ及ALD的含量可早期发现并预防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心房肽(ANP),不但具有较强的利尿排钠作用,且还有直接扩张血管、调节血脑屏障等功能。但其与脑缺血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观察了描全脑缺血后脑脊液(CSF)内ANP含量变化,并对其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脑血肿和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细胞学及细胞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CT证实的37例脑血肿、36例脑梗塞及17例正常对照者CSF细胞学及单核吞噬细胞内非特异性酯酶(ANAE)活性进行观察。发现含红细胞及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HPh)的出现、中性粒细胞(PNL)异常增高(比例≥10%)及高ANAE活性(阳性率≥80%)均有助于脑血肿与脑梗塞的鉴别。三项指标结合分析,诊断脑血肿正确率达92%。认为这些检查对无色清亮CSF的急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腺苷脱氨酶检测在脑脊液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在脑积液(CSF)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3组病例(结核性脑膜炎组40例,病毒性脑膜炎组43例,化脓性脑膜炎组40例)CSF中ADA活性水平。结果研究发现结核性脑膜炎组CSF中ADA活性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化脓性脑膜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发现病毒性脑膜炎组与化脓性脑膜炎组CSF中ADA活性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说明检测CSF中ADA活性水平对于鉴别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甘露醇脱水后神经肽A_Ⅱ、ANP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甘露醇是临床常用的效果确切的高渗性脱水剂,用于急性脑血管病、脑瘤等合并高颅压的治疗。静脉注射甘露醇后,血浆渗透压增高,利尿,颅内压降低。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一系列微妙变化,进行自我调控,以保持整个机体内环境的进一步稳定。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甘露醇脱水后动物脑勺浆及外周血中两种神经肽—血管紧张素Ⅱ(A_Ⅱ)和心房利钠多肽(ANP)活性变化,对A_ⅡANP在机体调控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控讨,为颅内高压的临床治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E、C在CVD与PD患者中抗氧化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 E)与维生素C(Vit C)在脑血管病(CVD)与帕金森病(PD)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检测CVD162例和PD77例共239例患者服用VitE和VitC前后血浆Vit E、Vit C、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服药前两组患者血浆Vit E、Vit C水平和红细胞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服药后两组患者的Vit E、Vit C水平和SOD活性无明显变化,而CVD组的LPO值升高。结论 CVD和PD患者可能有Vit E、Vit C水平和SOD活性降低,服用Vit E、Vit C后仅见CVD患者的LPO值升高,但匀不能象健康对照组那样提高Vit E、Vit C水平和SOD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急性脑血管病患者TXB2、ANP、COR、T3、T4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组及对照组TXB2、ANP、COR、T3、T4的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TXB2含量明显增高,脑出血组ANP含量明显增高,重症患者组COR含量明显增高.结论 TXB2对缺血性卒中评价有明显意义,ANP对出血性卒中评价有明显意义,COR对病情预后判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病人血清和脑脊液(CSF)壳三糖苷酶(CTTS)活性以及CSF免疫活化和炎症标志物。方法选择三所医院178例MS病人,其中复发缓解型MS(RRMS)120例,继发进展型MS(SPMS)32例,原发进展型MS(PPMS)26例,并选取40例其他神经疾患(OND)和30非神经疾患病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和CSF中CTTS活性及CSF单核细胞数(MNC)和鞘内IgG产物。结果 MS病人与OND组和对照组比较,CSF中CTTS活性明显升高,但血清不升高。RRMS和SPMS组CTTS指数高于对照组,但PPMS组正常。在伴有MNC升高或CSF寡克隆IgG区带的MS病人,CTTS指数高于无此表现者。结论 RRMS和SPMS病人CCTS指数升高,CCTS指数与CSF炎症或免疫活化标志物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及脑脊液(CSF)中纤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AH患者发病后0~3天(急性期)、4~9天(再出血高峰期)及14~21天(吸收期)血及CSF中D-二聚体(D-D)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SAH后血及CSF中D-D水平显著增高,但随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0~3天及4~9天显著高于对照组,14~21天与对照组无差异性;0~3天CSF中D-D水平显著高于血液中D-D水平.结论 SAH后血及CSF中纤溶活性急性期显著升高,随病程延长而迅速降低;急性期CSF 中纤溶活性升高比血液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目的在于测定拟诊脑膜炎患儿脑脊液(CSF)中肌酸激酶同功酶(CK—BB)之活性,以评价应用CK—BB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可能性。 研究包括80名儿童,年龄8月~18岁,均疑诊脑膜炎。行腰穿及CSF分析的病儿均参与研究。腰穿指征包括脑膜炎、脑炎、脓毒病。只要入院时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就即刻行CSF检查。CSF常规分析包括细胞总数及分类、蛋白及糖浓度、CSF培养、病原凝集反应。剩余CSF于—20C保存以备分析CK活性。CK活性分析由不知临床结果的人员进行测定,经临应治疗过儿童不参与CK活性测定。CK活性由商售试剂盒测定,同功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血浆、脑脊液 (CSF)中血管紧张素 (Ang )、精氨酸加压素 (AV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质量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P3 0 0潜伏期 (P3 0 0 PL)、Hachinski缺血量表 (HIS)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 (FAQ)评定患者认知功能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CSF中 Ang 、AVP质量浓度 ,用双抗体免疫夹心法 (ELASA)测定血浆、CSF中 NSE质量浓度。结果 VD组血浆、CSF中 Ang 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CSF中 Ang 质量浓度亦显著高于脑梗死 (CI)恢复期 (P <0 .0 1 ) ,血浆 AVP质量浓度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CSF中 AVP质量浓度显著降低 (P <0 .0 1 ) ,血浆、CSF中 NSE质量浓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 (P <0 .0 5 ) ;直线相关分析 :VD组血浆与CSF中 Ang 、AVP质量浓度变化无显著相关 (P >0 .0 5 ) ,血浆与 CSF中 NSE质量浓度变化呈直线正相关(P <0 .0 1 )。结论 脑内 AVP、Ang 在 VD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CSF中 AVP、Ang 质量浓度变化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脑内 NSE质量浓度变化与缺血性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但不能作为反映认知功能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