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志青 《光明中医》2009,24(1):115-115
玉屏风散为<丹溪心法>方,为气虚卫阳不固,而见脉浮,汗出恶风而设,主要功效为益气固表止汗,方中黄芪益气固表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更配以防风走表祛风,并御风邪为佐使药,组方严谨.  相似文献   

2.
于进  于卓 《中医杂志》2001,42(1):12
黄精,入脾肺经。其味甘、性平,有补脾润肺之功。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黄精固表止汗,疗效显著。在临证中,以黄精为主药,其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昭著,甚至略胜黄芪一筹。且用黄精益气固表时,并未发现其有滋腻之弊端。尤其对于一些气虚卫外不固的自汗证,选用黄精为主药,适当配伍它药成方,能获得良效。究其原因,自汗属体虚表气不固所致,自汗日久导致津液  相似文献   

3.
1、气虚自汗:白天无故时时汗出,动则尤甚,汗出怕风,易于感冒,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则:益气固表止汗。 (1)黄芪红枣汤:黄芪30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 (2)黄芪瘦肉汤:黄芪30克,瘦  相似文献   

4.
一、桂枝、白芍专治太阳中风证及表虚客邪证。功擅调和营卫、发汗止汗,正如柯琴曰:“用之发汗,自不至于亡阳,用之止汗,自不至遗患。”刘渡舟教授曰:“发汗之中有敛汗之旨,和营之中有调卫之功”。凡见恶风发热,头痛汗出,鼻塞,舌苔薄白,脉浮缓等。用此药对甚为合拍。剂量,桂枝、白芍各10克为宜。白芍剂量倍于桂枝,专治血虚挟寒之脘腹痛。功擅调和阴阳,和中止痛。二、黄芪、防风治体虚感冒。功擅补气固表,祛风解表。正如李果曰:“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有固表不恋邪,解表不伤正之妙。  相似文献   

5.
周某某,男,33岁。理发师。1978年4月15日就诊。诉近月来常自汗出,神疲乏力。尝服西药阿托品仅能止汗一时,停药复如故。近周汗出渐频,甚者自汗如洗,求诊于余。刻诊:面白无华,神疲气弱,纳食欠佳,偶有头痛。询知患者素体表虚,易感风寒。此次发病前曾患外感,经治疗诸症已瘟而见斯症。脉象濡缓,舌淡、苔薄白。证属表虚自汗,治宜益气固表止汗。方拟玉屏风散加味: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五味5克炙甘草3克,4剂。复诊:云药后自汗依然。重审药证,自认合拍,缘何罔效?我百思不解。遂请教黄老医师。他检视方药,冥思良久,云仍守原方,只需加桑叶10克便效。遵嘱,依法拟方4剂。诉服2剂后汗  相似文献   

6.
施今墨对药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名医施今墨,精于辨证,善于用药,诊疗处方,常常双药并书,寓意两药之配伍应用.其间有起到协同作用者,有互消其副作用专取所长,有相互作用产生特殊效果.施老先生尝谓:“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明辨证候,详慎组方,灵活用药.不知医理,即难辨证;辨证不明,无从立法,遂致堆砌药味,杂乱无章”.余学习《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受益非浅,验之临床,其效卓然,谨举数例,爱作报道.一、黄芪配附子——温阳益气,固表止汗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附子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黄芪具有生发之性,善于益气固表,止汗固脱,伍以附子,相使为用,温阳益气,回阳救逆,固表止汗益彰.郑某,女,49岁.白昼汗出5个月,动则大  相似文献   

7.
一、罗×,男,4岁。84年3月×日诊。素体汗多,易忠感冒,此次发热恶寒咳嗽一周余,经中西药治疗不效而反加重。诊见气逆咳喘,白日尤甚,发热重,微恶风寒,汗出量多,口渴饮冷,纳差,小便黄,脉浮微数无力。证属风寒外袭,郁久化热,营卫失和,肺失宣通。拟桂枝汤加味,以降逆平喘,调和营卫,增津液:桂枝6克、白芍6克、生姜5克、炙甘草3克、大枣6克、厚朴6克、杏仁6克、沙参10克、桑叶3克。一剂而热减汗少,纳食增加,咳嗽缓,喘止。原方去桑叶加五味子6克敛肺固表止汗。二剂而诸证愈,自汗消,随访未发。  相似文献   

8.
<正> 笔者曾以温阳益气、固表止汗法治愈阳虚盗汗两例。介绍如下。例一张××,男,31岁,冠县某建筑队工人。于1978年10月20日来诊。患者曾因感冒服用安乃近、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药及中药发汗解表剂,药后遍身汗出如洗。外感愈后,每夜入睡则汗出,醒后渐收,以胸背部为甚。病人因汗出不敢入睡,伴有食纳减少,神疲乏力,畏寒怕冷,舌淡脉微等证,脉证合参诊为汗后伤阳,卫表不固,治以温阳益气,固表止汗,投以芪附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处方:  相似文献   

9.
玉屏风散新用广东省饶平县海山镇隆北医疗站(515724)刘瑞铧[关键词]玉屏风散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原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之卫表不固证。笔者认为,本方除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外,尚有除湿镇痛、利...  相似文献   

10.
玉屏风散“升阳举陷”功效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医家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 3味药物组成。传统观点认为其功效在于益气固表止汗 ,为治疗表虚自汗证或虚人易感风邪证的基本方。笔者认为 ,本方既可固表止汗 ,更擅升阳举陷 ,故其也是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之各种病证的常用方。1 从本方的药物组成看 传统观点认为 ,方中黄芪、白术大补脾肺之气 ,使气旺表实 ,腠理致密 ,则汗不外泄 ,邪不内侵。少用防风 ,走肌表而祛风邪 ;更与黄芪、白术相伍 ,补中寓散 ,使补不留邪 ,散不伤正。共奏益气固表止汗之功 ,用于治疗表虚自汗证或虚人易感风邪证。笔者从另…  相似文献   

11.
玉屏风散由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表虚自汗,现代医家多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肾小球肾炎易于  相似文献   

12.
验案三则     
一、盗汗朱××,男,11岁,学生,1981年6月10日初诊。患儿夜间盗汗,时发时止,已历三月。近一周来,每夜必作,寐则通体汗出如油,粘腻气秽,衣裤皆湿,饮食减少,精神萎顿,面黄肌瘦,四肢乏力,小便清长,舌淡红胖嫩、苔薄而少,两脉细弱、尺部沉微。证属肾阳不足,脾气虚弱,阳不固阴,津液外泄。治宜温培脾肾,益气固表。处方:制附子5克,官桂3克(后下),大熟地15克,山萸肉5克,淮山药15克,茯苓神(各)10克,炙黄芪15克,炒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炙五味倍(各)5克,瘪桃干15克,三剂。  相似文献   

13.
宋新超  于鹰 《山东中医杂志》2014,(12):1025-1026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扶正止汗,益气升阳、甘温除热,补气活血、气壮血行,益气利尿、祛风消肿的功效,许多疑难病中凡气虚、气陷、血瘀等证,以及水肿、痈疡等病的遣药组方中,黄芪皆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正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其组成为黄芪、白术、防风3味。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防风走肌表而散风御邪,全方共奏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亦称为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礼记·月令》中有"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的记载,《素问·脉解》中正式命名为"鼻鼽"。中医学认为本病外因为  相似文献   

15.
玉屏风散方出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功用: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卫阳不固之证.其配伍严谨,标本兼治,笔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以其为基础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收效甚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周×,女,51岁,农民.1989年3月初诊。患者时时汗出,动辄益甚,汗出量多,肢冷肤凉,多方施治,历经半年不愈。平素不耐风寒,极易感冒,时有咳嗽气喘伴纳差,神疲、便于,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查阅患者病历记录,他医均拟益气固表止汗之剂,如补中益气汤加味,玉屏风散加味等。但患  相似文献   

17.
玉屏风散出自明《景岳全书》,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等症。笔者用本方加味变通,治疗其他疾病,亦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玉屏风散中补气与解表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3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表虚自汗及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相似文献   

19.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为益气固表止汗的传统方剂,主治气虚自汗、易感风寒之证,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肺系疾病的治疗。除此之外,广东省名中医、我院硕士生导师黄海龙教授将玉屏风散用于乙肝病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该方从历代研究、实验及临床病例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玉屏风散 组成 防风30g,黄芪60g(蜜炙),白术60g。功效 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主治 玉屏风散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主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症见汗出恶风,面色咣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