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提高喉损伤性肉芽肿手术治疗效果的新方法。方法 9例喉损伤性肉芽肿患者中男2例,女7例;22~65岁,平均45岁; 9例患者就诊前1~3个月均有气管内插管史;经抗炎、禁声、雾化吸入治疗1~2月后无好转。2例尚有呼吸困难。在支撑喉镜下导入显微镜调整焦距,充分显露喉腔病变,开启流量泵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连接喉用7.0刀头,用脚踏板控制刀头,将等离子刀头置于肉芽肿表面,从上至下消融肉芽肿,直至肉芽肿基底,尽可能避免损伤周围黏膜。术后应用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雾化吸入1周。结果 9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后肉芽肿复发1例,复发部位为对侧,经再次手术,未再复发。8例随访3个月~2年,未见复发,1例失访。病理检查证实,切取的肉芽组织表现为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性反应,并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喉损伤性肉芽肿,为喉损伤性肉芽肿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理想治疗术式,可避免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
胆固醇肉芽肿性中耳乳突炎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探讨对胆固醇肉芽肿性中耳乳突炎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固醇肉芽肿性中耳乳突炎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中均长期或既往中耳炎病史,其中2例呈典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史,2例为特发性蓝芭鼓膜改变,另2例则表现为似原发中耳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3.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88年3月~2003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0例(耳)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病人的临床资料。70例(耳)中,术前诊断为胆脂瘤型中耳炎37例,骨疡型中耳炎13例,此二者之中考虑胆固醇肉芽肿者13例;中耳乳突术后感染5例,分泌性中耳炎7例,特发性血鼓室8例,其中考虑可能为胆固醇肉芽肿者2例。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耳闭塞感或伴耳鸣,亦可有耳溢液、头痛、头昏及其他症状。70例(耳)均接受手术治疗,依照术前检查,根据病变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术式。结果 65例(耳)干耳,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3例(耳)行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术后半年流脓,后改行乳突根治术,术后均干耳;2例(耳)行鼓室探查加鼓窦开放术,术后半年及1年又流脓伴听力下降,后改行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术后干耳。结论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病因主要有:含气腔通气受阻、引流障碍及含气腔出血。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与特发性血鼓室、分泌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关系密切。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和程度来决定,其原则是彻底清除病变,保持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4.
化脓性肉芽肿又称为肉芽肿型毛细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分叶状毛细血管瘤,并非真正肿瘤,对其性质尚有争论。临床上少见。我科治疗耳部多发性化脓性肉芽肿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确诊的13例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胆脂瘤型中耳炎并胆固醇肉芽肿8例,分泌性中耳炎并胆固醇肉芽肿4例,中耳胆固醇肉芽肿(蓝鼓膜)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下降,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而痊愈,术中见三种不同的中耳炎疾病均交错存在胆固醇肉芽肿病变,肉芽肿大多位于中耳乳突腔、鼓室入口、上鼓室、鼓室窦等处。结论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常与各种中耳慢性疾病并存,病变可广泛存在于中耳各部,治疗以手术彻底清除病灶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CRG)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介绍2例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与结论:GCRG是一种非真性肿瘤,临床较为少见,诊断困难;彻底切除病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应加强随访;对于复发的病例可考虑行放射或抗血管形成治疗。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对胆固醇肉芽肿性中耳乳突炎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固醇肉芽肿性中耳乳突炎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中均有长期或既往中耳炎病史,其中2例呈典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史,2例为特发性蓝色鼓膜改变,另2例则表现为似原发中耳占位病变。对6例患者均采用了手术治疗,包括鼓室探查及中耳置管、或联合鼓窦开放、单纯乳突切除或根治性乳突切除术,术后追踪1~7年无复发,其中5例术后听力有提高。久治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及蓝色鼓膜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对该症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清除病变建立鼓室乳突的通气引流  相似文献   

8.
恶性肉芽肿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52例恶性肉芽肿,始发于鼻部41例,咽部11例,全部采用体外放射治疗,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6.2%,45.8%,32.1%,讨论了恶性肉芽肿的临床的特征-病理诊断以及恶性肉芽肿与Wegener肉芽肿的鉴别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恶性肉芽肿六例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肉芽肿六例的误诊分析胡顺临,林华恶性肉芽肿是一种发生在面中线部位的进行性破坏性病变。其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临床上较少见,预后差。由于恶性肉芽肿临床表现各异且无明显的组织病理学特异性,故容易造成早期诊断失误。现对1987年以来我们经治的7例恶性肉芽...  相似文献   

10.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或称胆固醇肉芽肿性中耳乳突炎 ,是发生于鼓室、鼓窦或乳突的一种含有胆固醇结晶和多核巨细胞的肉芽肿。 1992 2 0 0 0年我院共收治 11例 12耳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 ,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本文对其病因、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等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例 ( 12耳 )患者 ,男 2例 ,女 9例 ;年龄 10 5 0岁 ,平均 2 6.4岁。病程 15d2 0年 ,平均 2年 10个月 ,<1年者 7例。 4例于 10 2 0年前有化脓性中耳炎病史 ,均干耳 10年以上 ;5例 ( 5耳 )无明显诱因 ;2例有分泌性中耳炎病史 ,其中 1例鼓膜置管后感染 ,炎…  相似文献   

11.
上颌窦胆固醇肉芽肿(附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胆固醇肉芽肿形成的机理,报告2例发生于上颌窦的胆固醇肉芽肿。该病的常见症状是鼻阻塞,严重者可引起骨质破坏。其病因可能源于上颌窦窦口阻塞、粘膜息肉样病变内部出血或上颌窦囊肿瘤壁内胆固醇沉积。文献复习表明:窦腔通气不良,长期的炎症渗出或出血可导致胆固醇肉芽肿的形成。治疗主要是行上颌窦根治术,以达到永久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分泌性中耳炎并发乳突囊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泌性中耳炎常并发粘连性中耳炎,听骨坏死,胆固醇肉芽肿等,发生乳突囊肿极为罕见,我科近遇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又称局限性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单发或多发的局限性肉芽肿,多侵犯骨质,基本上是一种良性病变^[1],此病临床较少见。我院自2000~2003年共收治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硫酸锌治疗气管插管后并发喉肉芽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例气管插管后并发喉肉芽肿。2例均发生严重喉阻塞,其中1例于确诊后服硫酸锌治愈;另1例作了气管切开术,直至拔管困难始确诊,也经服硫酸锌治愈。本文就缺锌原因,肉芽肿形成机理及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Wegener肉芽肿病耳部表现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和实验室检测特点,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Wegener肉芽肿病耳部表现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中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例,其中合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例;分泌性中耳炎3例;感音神经性聋1例。14例中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例分泌性中耳炎和1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Wegener肉芽肿病的首诊表现,开始表现为耳部单独受累,余9例开始即有多器官受累表现,全部病例均呈现多系统多器官受累。14例组织病理学诊断均符合Wegener肉芽肿病的特点。13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14例有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3例C反应蛋白升高。所有病例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11例随访时间3年以上,病情稳定无复发。结论Wegener肉芽肿病的耳部表现常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及时检测。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6.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鼻黏膜和肺组织的局灶性肉芽肿性炎症为开始、继而进展为血管弥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为主的病变,临床主要累及鼻、鼻窦、耳、肺、肾,其次为关节、眼、皮肤及心脏和神经系统等。  相似文献   

17.
气管插管后并发喉双侧肉芽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肉芽肿是成人气管插管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通常位于声带突处,喉双侧肉芽肿较为罕见。我们诊治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颌骨外巨细胞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例鼻咽部、颞骨、上颌窦巨细胞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颌骨外巨细胞肉芽肿临床表现为局限性无痛性肿块,有时具有侵袭性.组织病理学特征为骨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多核巨细胞呈散在或灶性分布于纤维基质中.结论:颌骨外巨细胞肉芽肿是一种非真性肿瘤,临床极为罕见,诊断有一定困难,结合临床和病理分析对诊断更加有意义,彻底切除病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喉接触性肉芽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喉接触性肉芽肿或接触性溃疡是喉组织受损伤后形成的。损伤后声带粘膜发生溃疡形成接触性溃疡 ,或组织增生堆积形成接触性肉芽肿。接触性肉芽肿通常表现为喉后部近杓状软骨的部位一表面光滑的淡黄色或粉红色或乳白色肿块 ,有时为分叶甚至多分叶状。1 概况喉肉芽肿可分为两类 :特异性肉芽肿和非特异性肉芽肿。特异性肉芽肿非常罕见 ,包括喉结核性肉芽肿和梅毒性肉芽肿等。非特异性肉芽肿是位于单侧或双侧声带突部位的良性病变。喉接触性肉芽肿是位于声带后 1 3(杓状软骨声带突部位 )的一类非特异性肉芽肿 ,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声带 ,Jaroma…  相似文献   

20.
成人气管插管后喉肉芽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气管插管后喉肉芽肿的形成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996年1月-2006年12月诊治的8例气管插管后喉肉芽肿成人患者,分析其气管导管口径和留置时间与发生插管后喉肉芽肿的关系,总结诊疗经验体会。结果所有患者所用气管导管均为F28-F30;导管留置2-23h,平均7.4h。全部病例均有拔管后的迟发性声嘶发生;喉肉芽肿物多位于声带突处,6例为单侧,2例双侧。均先予以保守治疗,2例经保守疗法治疗而痊愈,另6例经手术切除而治愈。肉芽肿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炎性肉芽肿。经随访观察1年以上,所有病例的喉肉芽肿均完全消失而无复发。结论结合气管插管史,综合分析咽喉部症状特别是迟发性声嘶和喉镜检查所见,即可确诊。保守治疗或手术切除均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