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测评,将结果与和100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SDS、SAS评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SCS总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TSCS分与SDS、SAS具有负相关性(r=-0.308~-0.434,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评价较低,焦虑抑郁情绪能够降低自我概念水平,临床治疗中,应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概念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概念的关系,为患者身心康复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76例脑卒中患者和76例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将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SSRS评分[(34.31±3.57)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39.86±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患者TSCS量表总分为(246.58±18.68)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的(264.62±17.69)分(P〈0.01),但自我批评因子分[(47.83±5.42)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41.32±4.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SRS评分与TSCS评分间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较差,表现为消极的自我概念。社会支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医务工作者应关注其自我概念和社会支持状况,以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概念和情绪障碍的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干预患者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我概念量表(TSCS)调查120例COPD患者的自我概念和情绪状况,并与120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COPD患者自我概念较差,情绪障碍严重,69%患者存在焦虑情绪,66%患者存在抑郁情绪;COPD患者TSCS评分为(251.69±16.32)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的(271.56±15.49)分(t=10.16,P〈0.01);COPD患者SDS(44.41±5.37)分及SAS(45.63±435)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34.29±8.76)分、(33.94±6.11)分(t=10.79、10.07,P〈0.01);TSCS得分值与SDS、SAS具有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存在严重的情绪障碍和较低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受情绪影响。医护工作者应帮助患者消除情绪障碍,提高其自我概念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娜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142-143,14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的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和100例健康者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进行调查,结果输入SPSS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CSQ中的积极应对分明显低于健康者,而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患者TSCS中的自我批评因子分明显高于健康者,而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家庭自我、自我认同、自我行动、自我满意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健康者(P〈0.01)。应对方式与自我概念具有相关性。结论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概念水平较差,应对方式影响自我概念,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关注脑卒中患者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状况,并相应地实施针对性、有效性的干预方案,以便更好地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la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研究组)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100例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CPSS总分为(25.68±6.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76±5.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5,P〈0.01);研究组SCL-90总分为(152.57±39.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13±28.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P〈0.01);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存在高度正相关(r=0.301~0.339,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压力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必须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张玮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6):643-644,650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自我概念状况,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研究组)和10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伦理自我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批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自我评价较低,严重影响其疾病康复。临床治疗中应关注其认知状况,积极给予其心理干预,以促进其身心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家庭危机应对能力与患者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关系.方法:调查100例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1年内的复发率,采用家庭危机个人评价量表(F-COPES)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父母的家庭危机个人应对能力.结果: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父母F-COPES总分为(84.29±12.52)分,明显低于未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127.46±16.61)分(t=13.45,P〈0.01).精神分裂症复发率与患者父母家庭危机应对能力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家庭危机应对能力能够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背景 良好的自我管理是提高患者临床照护结局和治疗效果的最佳方式,对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社区层面冠心病的自我管理水平不容乐观,且针对其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社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4-6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电子健康档案内抽取冠心病患者248例。对纳入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HPLPⅡ)、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以HPLPⅡ得分评价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行为,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患者HPLPⅡ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248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2%。患者的平均HPLPⅡ得分为(110.9±19.0)分,被评价为自我健康管理行为差21例(8.9%)、一般172例(72.9%)、良好43例(18.2%)。患者的平均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分别为(14.0±3.2)、(6.0±1.3)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次数、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得分、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是患者HPLPⅡ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处于较低水平,已婚、无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次数少、冠心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高的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苏北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降低农村老年慢性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随机抽样并问卷调查苏北地区高血压、恶性肿瘤、慢阻肺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各60人,依据所得到的老年物质生活问卷、心理健康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不同慢性病和健康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物质生活状况评分除慢阻肺组住房分量表分低于其他3组外(P〈0.05),其他分量表分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总分、性格、情绪、适应、人际和认知分量表分在慢性患者中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体社会支持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新农合政策、经济状况、客观支持有关(P〈0.01);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住房、新农合政策、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有关(P〈0.01);慢阻肺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新农合政策、经济状况、躯体不适感和支持利用度有关(P〈0.05)。结论加强苏北地区老年人新农合政策的落实、改善生存环境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感受负担的关系。方法:应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HSMSRS)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对476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慢性病患者SPBS总分评分为(39.02±7.62)分,处于中度负担水平,89.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2慢性病患者AHSMSRS总分评分为(134.79±10.32)分,为中等水平,不同程度自我感受负担的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自我感受负担与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呈负相关(r=-0.416~-0.587,P<0.01)。结论: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不高,自我感受负担较重,提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11.
王祥勇 《医学与社会》2009,22(10):40-4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乙肝孕妇疾病认知及健康行为建立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月-12月所有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定期产检的妊娠合并乙肝孕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培训,培训2个月后测试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及自我保健能力。结果:孕妇接受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评分和知识内容知晓率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有显著差异,健康保健行为改变明显。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妊娠合并乙肝孕妇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及建立健康行为模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疼痛程度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纳入观察,采用"长海痛尺"进行疼痛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焦虑状态评分,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60例患者中,疼痛评分〈4分36例,4~6分17例,6~8分7例。焦虑评估结果,严重焦虑6例,明显焦虑17例,有焦虑22例,无焦虑15例。②疼痛评分〈4分者,焦虑评分平均为(9.8±1.2)分;4~6分者,焦虑评分平均为(14.3±2.2)分;6~8分者,焦虑评分平均为(18.5±2.6)分,经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疼痛评分6~8分者焦虑评分显著高于〈4分者和4~6分者(P〈0.01);4~6分者显著高于〈4分者(P〈0.01),提示疼痛评分与焦虑评分的显著相关性。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状态,且与疼痛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应加强疼痛的观察、护理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学生社会支持与积极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为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对39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SSRS总分为(35.52±5.85)分;支持利用度得分最低,为(7.79±1.35)分.HEIQ总均分为(3.43±0.56)分;目标管理维度均分最低,为(3.18±0.63)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SRS与HEIQ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医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提高社会支持能够增强医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对医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脑血肿患者微创手术治疗及康复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小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依据后期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29例)和非干预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治疗后干预组给予传统康复干预,非干预组给予临床上常规术后处理。分别比较患者斯堪的纳维亚量表(SNSS)评分、Barthel(BI)指数评分,进行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NSS、BI评分有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比较,干预组优于非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SS:(35.32±10.43)分VS(23.24±12.34)分,t=5.253,P〈0.05;BI:(65.52±13.43)分VS(50.74±15.81)分,t=-5.871,P〈0.05]。结论:传统康复干预对小脑血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改善患者预后、后期功能恢复、生活自理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对肝癌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推行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健康教育,促进肝癌的一级预防工作.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琼海和梅州地区16~85岁的社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两地居民肝癌危险相关因素知晓情况进行x2检验.对不同一般资料居民知晓程度、健康行为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在所调查的肝癌危险相关6个因素中,两地居民对黄曲霉素和腌制食品这两个因素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0.032);居民知晓程度评分比较中,不同年龄(P<0.001)、职业(P<0.001)、学历(P<0.001)、月收入(P=0.027)和住所(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健康行为评分比较中,地区(P=0.002)、性别(P=0.013)、年龄(P=0.025)、学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地社区居民对慢性肝炎的危害认识不足,对糖尿病有更高罹患肝癌风险认识程度较低;不同的生活习惯对黄曲霉素和腌制食品相关的知晓程度及健康行为评分有明显影响;年龄、居住地、学历的差异是影响知晓程度和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肝癌相关危险因素健康教育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家庭危机应对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危机个人评价量表(F-COPE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F-COPES总分为(88.38±9.62)分,被动评价因子得分最低,为(13.22±2.24)分.SSRS总分为(29.25±3.76)分,支持利用度最低,为(6.42±1.56)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家属家庭危机应对能力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家庭危机应对能力较差,增强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其家庭危机应对能力,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务社工介入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2012年3月入住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务社会工作人员进行辅助护理,共进行8周.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SDSS评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评分[(3.27±0.54)分比(6.71±1.32)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81,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评分[(6.85±1.16)分比(3.27±0.54)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01,P< 0.01).②ITAQ评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18.81±3.51)分比(12.73±4.20)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1,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评分[(4.75±1.06)分比(18.81±3.51)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7,P< 0.01).③GQOLI-74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躯体功能[(65.22±6.42)分比(51.22±6.54)分]、心理功能[(68.12±8.41)分比(50.30±6.35)分]、社会功能[(63.93±6.52)分比(51.12±6.51)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1,P<0.01;t=7.83,P<0.01;t=6.55,P<0.01),但物质功能[(50.12±5.77)分比(48.04±6.47)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05).干预前上述四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务社工的介入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本研究为其他精神病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