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调肝理脾法为历代医家认可,肝脾既有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又有体阴用阳的协同作用,现代医学已经阐述了肝脾参与消化系统的机制。肝脾一体的思想滥觞于《黄帝内经》,从肝治脾、从脾调肝、肝脾同治可以体现在肠道微环境改变;"肝喜调达"与"六腑以通为用",亦从中医理论解释了肝脾一体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2.
从肝论重症肌无力是当代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表现。文章主要从肝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探讨从肝论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体现肝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通过对心、肝、脾三脏相关性的分析,并追溯古代医家从肝、脾论治胸痹心痛的理论渊源及现代医家对于从肝、脾论治胸痹心痛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归纳并总结从肝与脾论治胸痹心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学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讨论肝的生理、病理,并从国内外相关资料论述经前期综合征的精神症状与中医肝失疏泄的关系,重着讨论了临床出现矛盾对立症状并存或交替出现的现象,引证现代中西医结合基础及临床研究资料讨论中医肝的现代医学解释,认为从中医肝的角度可以从生理、病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方面全面解释经前期综合征,从肝失疏泄论治经前期综合征是科学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在《黄帝内经》"肝脆则善病消瘅"的基础上,具体阐发了消渴病从肝论治理论。其认为情志失调是消渴病发生的重要病因,肝失疏泄是基本病机,并将消渴病从肝论治理论运用于临床诊疗中。  相似文献   

6.
黄政德教授从肝论治眩晕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眩晕入手,整理了黄政德教授从肝论治眩晕的病因病机理论,总结了其从肝论治眩晕的实践经验,并选取了其临床病案进一步佐证其从肝治晕遣方用药特色.黄政德教授在病机上强调眩晕皆肝风作祟,并与痰、瘀、虚、火有关,在治疗上强调以调肝为基础,辅以不同治法,调肝则风息晕定.黄教授治疗眩晕经验独到,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7.
肝为诸病之起,且肝病可延及他病。通过整理古籍和临床研究文献,以肝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为基础,对肝与自闭症、肝与进食障碍进行深入剖析,从自闭症的病因病机以及进食障碍的辨证分型等方面论述了从肝论治的原因及必要性,为治疗自闭症儿童进食障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有关三焦的划分及肝在三焦中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从对"肝属下焦"之说的分析出发,证明其不合理性,从而反证"肝属中焦"的说法,进而又从肝的部位、功能、病变以及脉诊等方面对其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9.
临床分类:药物性肝损害从发生机制可分为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肝损害。从临床上分为急性与慢性肝损害。临床上常见的是变态反应性肝损害。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在病理学上通常分为肝细胞损害型、胆汁淤滞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从肝纤维化形成机理、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及展望4个方面,就肝纤维化的防治研究进行了评述。认为探索抗肝纤维化的方药,应统一在防治慢性肝病的总目标中,活血化瘀方药应视为探索的重点课题;同时应加强与人类肝纤维化相似的动物模型的研制,建立客观性、特异性的检测指标,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病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术式—多米诺肝移植手术(Domino liver transplantation),也称为连续性肝移植(Sequential liver transplantation),为解决供肝缺乏的问题开辟一条新路。方法:该术式是将供体肝脏移植到第一个受体,第一个受体的肝脏,再移植到第二个受体,第二个受体的肝脏,再移植到第三个受体(多米诺供肝和受体),因多米诺供肝尽管存在某些代谢性障碍,但肝脏本身形态、结构、解毒、合成等大致正常,故特别适合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第一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得到供肝,而其肝脏做为供肝,移植给硬化性胆道炎患者,该患者肝脏做为供肝,移植给原发性肝癌患者;第二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得到供肝,而其肝脏做为供肝,移植给肝硬化患者,该患者肝脏做为供肝,移植给肝癌患者;第三组: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得到供肝,而其肝脏做为供肝,移植给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该患者肝脏做为供肝,移植给原发性肝癌患者。结果:手术时间供者和受者手术时间分别为584min;680min;650min全部受者均顺利康复,受者出现肝动脉栓塞1例,胆道并发症1例,感染3例,急性排斥反应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多米诺肝移植术对解决供肝的缺乏非常有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探索。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肝病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对肝病证治内容虽未列专篇论治,但书中有30多条原文阐述了近20种肝病的证治,实开后世治疗肝病之先河。在病因方面,《金匮》认为外感和内伤皆可导致肝及其经络的病变,但以内伤者居多;具体病证包括肝脏本病、肝的经络病变及肝病连及它脏;治法分为疏肝、暖肝、补肝、清肝、镇肝。整理归纳其中有关肝病证治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仲景对肝及其经络病变进行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临床相应病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肝功能衰竭依然是肝脏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因素,术前准确全面的评估肝脏功能储备尤为重要。术前肝脏功能以及术后残留肝脏体积是肝脏手术后肝脏功能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术前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以及预测残留肝脏体积对于预测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衰竭、死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肝脏储备功能是指肝脏在生理负荷增加时可以动用的额外代偿潜能。目前评价肝功能的检查很多,但是还没有哪一种能够全面有效的评价肝脏功能,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价肝脏功能。本文针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检查新近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轻度脂肪肝的CT特征,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4月某院收治确诊为脂肪肝患者共142例作为研究对象,行CT扫描,获得肝、脾CT值,并取比值,对比弥漫性脂肪肝与局灶性脂肪肝的CT特征,就轻度脂肪肝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诊断出轻度脂肪肝74例占52.11%,其中弥漫性脂肪肝63例,无占位效应,病灶分布均匀,局灶性脂肪肝11例,病灶分布特异,有占位效应;轻度脂肪肝患者人均肝脏CT值(47.29±8.21)HU,肝、脾CT比值(0.75±0.11)。结论轻度脂肪肝患者其肝脏密度较中度、重度患者更高,弥漫性脂肪肝诊断较易,局灶性脂肪肝诊断,部分患者需进行增强扫描、增添对比剂或延时扫描,以排除肝癌、肝血管瘤等占位性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彩超、放射免疫法及病理HE染色法检查10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研究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肝质量越重,病理肝纤维化程度越明显,并随着肝质量的增加,肝血流减少;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不同质量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和血清Ⅳ型胶原(C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组织质量越重,血清HA、HPCⅢ和CⅣ含量越高;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血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612,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肝活检与B超在脂肪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比分析62例B超检查未诊断为脂肪肝但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肝细胞脂肪变性患者的结果, 并结合肝功能、血脂、血糖、体重指数进行分析.结果62例B超检查未诊断脂肪肝的患者, 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提示肝细胞脂肪变性5%33%.其中B超检查提示肝实质回声未见异常23例, 肝实质回声稍增粗欠均18例, 肝实质回声稍细密增强17例, 肝脏弥漫性损伤4例, 分别占37.01%、29.03%、27.42%、6.45%;病理提示5%≤肝脂肪变性≤19%有45例, B超检查提示肝实质回声未见异常18例, 肝实质回声稍增粗欠均8例, 肝实质回声稍细密增强17例, 肝脏弥漫性损伤2例, B超改变以肝实质回声未见异常和肝实质回声稍细密增强为主;病理提示20%≤肝脂肪变性≤33%有17例, B超检查提示肝实质回声未见异常6例, 肝实质回声稍增粗欠均5例, 肝实质回声稍细密增强5例, 肝脏弥漫性损伤1例, B超改变主要表现为肝实质回声未见异常、肝实质回声稍细密增强和肝实质回声稍增粗欠均.分析患者的肝功能、体重指数、血脂和血糖对B超改变的影响, 通过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值越大, 越容易导致肝脏弥漫性损伤;脂肪变性程度越大越容易导致肝脏弥漫性损伤.结论 对脂肪肝的诊断, 当肝细胞脂肪变性低于1/3时, B超检查不能表现出脂肪肝的特征性改变, 应密切观察B超或行肝穿刺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脂肪肝诊断.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中的一种病理过程,其发病的诱因比较多,而在病理变化中主要为肝细胞内甘油三脂蓄积过多.从脂肪肝发病的机制上来说,脂肪肝是由于输入肝脏的脂肪及脂肪酸过多、肝脏合成脂蛋白障碍和脂肪酸在肝氧化不足导致脂蛋白(a)表达过高所致.本文概述了脂肪肝与脂蛋白(a)的临床现状,分析了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探讨了脂肪肝与脂蛋白(a)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脂蛋白(a)的脂肪肝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病理活检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9例10次肝移植术后35次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35次肝穿刺病理结果中,22次(62.8%)呈阳性,包括急性排斥反应、CMV感染、HBV感染、药物性肝损害、肝瘀胆等。1例患者肝穿刺术后出现腹腔内大出血须行剖腹手术。结论:肝穿刺活检对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术后1周内应进行肝穿刺活检以早期诊断或除外排斥反应,应注意尽量避免肝穿刺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蔡强 《医学综述》2012,18(3):377-380
血小板主要参与机体凝血过程。近年研究发现,血小板及其储存释放的5-羟色胺还参与肝功能调节、肝损伤反应、肝再生等病理生理过程。这些新的发现有助于阐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再生和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还可能根据其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为减轻肝损伤、减缓肝硬化进程、促进肝再生带来新的治疗希望,也可能为防治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炎症因子、肝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差异。方法根据患者肝切除方式的不同,8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组(77例)和传统开腹肝切除术组(75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肝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结果在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肝功能及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在术后1、3、7天,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组。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相较传统开腹肝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引起的炎性应激以及肝脏损伤更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