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肝细胞涂片评估DNA染色方法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肝细胞涂片评估DNA染色方法的可靠性。方法选取10只成年健康雄性小鼠,制备肝细胞涂片,Feulgen染色和天青蓝染色,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肝细胞核的DNA含量与倍体。结果涂片内肝细胞核分布均匀,轮廓清晰;Feulgen染色法中肝细胞核呈紫红色,天青蓝染色法呈蓝色;作为参比的Feulgen染色涂片中不同倍体间IOD的比值比天青蓝染色标本更接近倍体数的比值,其CV值也低于天青蓝染色法。结论小鼠肝细胞涂片可应用于评估显示DNA染色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滤光片对图像分析仪测量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成年健康雄性小鼠,制备肝细胞涂片,Feulgen染色和天青B染色,显微镜与摄像机之间分别插入400 nm、560 nm、590 nm、600 nm、626 nm、670 nm带通滤光片和中灰滤光片,利用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肝细胞核的积分光密度(IOD)与平均光密度(AOD)和面积。结果肝细胞核在Feulgen染色法中呈紫红色,天青B染色法呈蓝色。Feulgen染色和天青B染色分别采用560 nm和600 nm的带通滤光片时,能够测得最大的IOD值,不同倍体肝细胞核间的比值接近2、4,CV值最低。与天青B染色方法相比,Feulgen染色法中不同倍体间的比值更接近2、4,CV值更低。结论适宜的滤光片可提高细胞核DNA含量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Feulgen染色测量结果精确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天青B染色,应作为首选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3.
两种染色方法在细胞核DNA含量检测中的应用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快速两种Feulgen染色方法达到最佳染色效果的水解时间段,为科研和临床的应用提供方法学指导。方法 选取5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的肝组织,制成肝细胞涂片,分别在室温和60℃温度下水解不同时间,应用改良和快速两种方法染色,TIGER图像分析仪检测和分析单个肝细胞核的DNA含量。结果 (1)不同大鼠肝细胞涂片在同一水解温度、时间作用下,相同DNA倍体含量肝细胞的DNA含量大致相同,CV值均小于10%;(2)二、四、八倍体肝细胞核的DNA含量比值均接近2或4;(3)同一大鼠相同水解温度不同水解时间,同一倍体的肝细胞核DNA含量存在差异:60℃水解温度下,IOD(5-7min)〉IOD(9-15min)〉IOD(1min,20min),室温水解温度下,IOD(50min)〉IOD(20-30min,70-90min)〉IOD(5-1min,100min)。结论 HCL水解肝细胞涂片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不能理想的染色,快速法和改良法Feulgen染色达较佳染色效果的时间段分别为:快速法5—7min,改良法20-90min。  相似文献   

4.
光衍射现象对细胞核DNA含量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小鼠肝细胞涂片内单个肝细胞核的DNA含量,探讨图像分析仪在测量显微图像的光度时光衍射现象所导致的测量误差.本文选取10只成年健康雄性小鼠的肝组织涂片,Feulgen染色,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单个肝细胞核的DNA含量并分析其DNA含量倍体;结果显示,(1)涂片内肝细胞核分布均匀,轮廓清晰,呈紫红色;(2)不同小鼠同一DNA含量倍体的肝细胞核的DNA含量大致相同;(3)二、四、八倍体肝细胞核的DNA含量比值均大于/[Dept.1]等于2或4,二、四、八倍体肝细胞单个核DNA含量的CV值均小于10%;(4)同一小鼠不同DNA含量倍体肝细胞核的平均光密度值差异较小.结论光衍射现象可导致DNA含量的测量结果偏低,其偏低的程度随待测细胞核的面积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切片对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核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成年健康雄性小鼠,制备肝细胞涂片和肝组织切片,肝组织切片分成两部分,分别用于Feulgen染色和石蜡包埋,包埋后的组织采用垂直切片,图像分析仪测量切片实际厚度,依据切片机标识厚度和测量厚度分别分组,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分别测量肝细胞涂片和组织切片内肝细胞核的积分光密度(IOD)。结果肝细胞涂片内各DNA含量倍体肝细胞核IOD间的比值接近2和4,IOD之变异系数(CV值)<3.5,肝组织切片IOD间比值明显偏离2和4,IOD之CV值均>6;切片机标识厚度为4、6、8和10μm组织切片平均测量厚度分别为6.75、7.18、6.96和7.59μm,测量厚度最大值为9.25μm,最小值为4.62μm;依据切片机标识厚度分组中不同切片厚度相同DNA含量倍体肝细胞核的IO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依据测量厚度重新分组后5、6微米组与7、8、9微米组IOD值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切片的实际厚度与切片机标识厚度间存在明显差异,本实验方法可较准确地判断组织切片厚度;厚组织切片测量结果优于薄组织切片,但与细胞涂片相比,厚组织切片仍难...  相似文献   

6.
肝肿瘤细胞DNA倍体分析中选择参照细胞核的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小鼠肝细胞涂片的 DNA含量 ,探讨细胞图像光度术 (ICM)和流式细胞光度术 (FCM)分析肝肿瘤细胞核 DNA倍体时 ,选取参照细胞核的原则。方法 本文选取 10只成年健康雄性小白鼠的肝组织涂片 ,Feulgen染色 ,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单个完整肝细胞核的 DNA含量与倍体。结果  (1)不同小鼠同一倍体的肝细胞核 DNA含量大致相同 ;(2 )二、四、八和十六倍体肝细胞单个核 DNA含量间的比值接近 2、4、8,它们的 CV<8.0 %;(3)当仅出现二倍体和四倍体时 ,以二倍体的细胞核为主 (80 .4%) ,伴随八倍体和十六倍体的出现 ,四倍体肝细胞核所占百分率大于二倍体。结论 由于肝细胞具有多核和多 DNA倍体的特点 ,分析和计算肝脏肿瘤细胞核 DNA倍体和其它指标时 ,不能简单地遵循以同种属、同个体、同源的正常二倍体肝细胞核作为参照细胞核 ,正常四倍体和八倍体甚至十六倍体肝细胞核作为参照细胞核也应该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水解产物变化趋势与染色效果的相关性以及两种不同染色方法达到最佳染色效果的水解时间,为科研和临床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5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的肝组织,一部分制成恒定细胞数的肝细胞滴片,5N HCL水解后,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产物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并检测该产物OD值的变化; 另一部分肝组织制成肝细胞涂片,分别在室温和60℃温度下水解不同时间,应用改良和快速两种Feulgen法染色,图像分析仪检测和分析单个细胞核的DNA含量与倍体。结果(1)肝细胞滴片水解产物扫描在260 nm处有最大吸收波峰; (2)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室温和60℃水解温度下测得水解产物的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3)同一大鼠在相同水解温度下,经过不同时间水解,同一倍体的肝细胞核DNA含量存在差异:60℃水解温度下,IOD(5-7 min)〉IOD(9-15 min)〉IOD(1 min,20 min),室温水解温度下,IOD(50 min)〉IOD(20-30 min,70-90 min)〉IOD(5-10min,100 min)。结论HCL对细胞核的水解作用使DNA双链中糖苷键断裂,醛基暴露,碱基脱至HCL中,且量逐渐增加; HCL水解时间与染色的效果不成正比,两种Feulgen染色法存在各自较佳染色效果的时间段,分别为:快速法5-7 min,改良法20-90 min。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三种不同方法制备小鼠肝细胞涂片,探讨染色质浓缩对图像分析仪测量DNA含量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10只成年健康雄性小鼠,采用传统涂片、液基制片法和甲醛固定后液基制片法制备小鼠肝细胞涂片。Feulgen染色。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分别测量三种涂片内肝细胞核的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和面积。结果三种涂片内肝细胞核分布均匀,轮廓清晰,呈紫红色。与传统涂片法相比。液基法内肝细胞核面积明显减小。类色质高度浓缩;相同倍体的肝细胞核在传统涂片中面积最大,平均光密度最低,各倍体间的比值最接近2和4,积分光密度CV值最低(〈3.5)。固定法和液基法平均光密度明显升高,各倍体间比值明显偏离2和4。积分光密度CV值〉6。结论不同制片方法可导致同一类型、处于相同功能状态的细胞核染色质浓缩程度产生明显差异,染色质浓缩可导致平均光密度值升高,积分光密度值降低,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图像分析仪测量组织细胞化学物质含量或总量结果的国内现状,为制定用于细胞化学物质量测定的图像分析系统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应达到的统一的技术性能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正常成年小鼠肝细胞悬液涂片,部分涂片统一进行Feulgen染色,未染色涂片与已染色涂片各一张寄给六个实验室,进行Feulgen染色,测量两种染色涂片的单个完整肝细胞核DNA的量,结果送回本实验室,按统一标准比较单个完整肝细胞核DNA总量的直方图。结果 1.从统一和不同实验室染色涂片测得的DNA总量直方图形状较相似,说明细胞核DNA的Feulgen染色法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2.各实验室表述DNA量的术语极不规范;3.不同的图像分析仪测得不同投影面积大小肝细胞核的平均光密度或平均光度或平均灰度的值相差较大,而同一图像分析仪测得的值的差异较小;4.不同的图像分析仪和不同的测量参数区分三种DNA总量细胞核群体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这些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化学物质量的可靠性不同;5.改变图像分析仪关键硬件的设置,摄取相同细胞核的黑白图像和彩色图像,测量结果显示,细胞核DNA的彩色图像与黑白图像在不同的图像分析仪测量软件上可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结论测量细胞化学物质的量,不但应重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软件的性能,而且其图像形成和采集硬件的系统性能与功能状态同样不可忽视,建立用于细胞化学物质量测定的图像分析系统性能的评价标准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和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细胞核DNA含量不同分析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比较组织原位分析乳腺癌细胞核DNA含量的不同方法。方法:收集30例乳腺癌标本的归档蜡块,4m和相邻8m切片各一张,Feulgen染色,采用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每个癌巢的以单个完整细胞核体积为单位计算的DNA指数和以细胞核切面面积为单位计算的DNA指数,它们均以同一病例正常上皮细胞核作内参照。结果:(1)同一病例的VIOD分布直方图比IOD更集中;(2)30例标本的90个样本中,以VIOD为单位所测得的DI值比以IOD为单位测得的DI值高。结论:使用细胞图像分析仪对组织切片内细胞核DN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时,应以单个完整细胞核体积的DNA含量为单位,计算DI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再次探讨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在组织切片原位测算以单个完整细胞(核)体积为单位的化学物质总量方法的可靠性。方法选取10只成年健康雄性昆明小鼠,每只小鼠按常规制片方法制作4μm和11μm两种厚度的肝组织切片各一张,改良Feulgen染色,应用细胞图像分析仪在组织原位测量和计算以单个完整二倍体、四倍体和八倍体肝细胞核体积为单位的DNA总量。结果组织原位测算的以单个完整二倍体、四倍体、八倍体肝细胞核体积为单位的DNA总量间的比值基本上呈2或4的倍数关系。结论应用细胞图像分析仪在组织切片原位通过合适的抽样和测量计算,可较准确地获得以单个完整细胞(核)体积为单位的化学物质总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人鼻咽癌细胞形态、DNA含量及倍体与放射敏感性的异质性之间的关系 ,探讨预测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可行方法。方法 应用 2种放射敏感性不同的鼻咽癌细胞系CNE 2Z亚克隆株F1、S1,通过细胞培养及裸鼠体内实验 ,用HE染色法、Feulgen染色法和图像分析仪 ,观察这 2株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形态学参数、DNA含量及倍体分布。 结果 形态参数测定表明 ,F1细胞面积、细胞体积等参数小于S1(P <0 .0 1) ,核周长、核直径大于S1(P <0 .0 1) ,核质比大于S1(P <0 .0 1)。F1细胞及裸鼠移植瘤DNA含量、DI值、5C及 >5C比例均高于S1组 (P <0 .0 1)。结论 F1、S1放射敏感性的异质性与细胞分化程度、DNA含量及 >5C比例有关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定量分析 ,可以预测鼻咽癌细胞间的放射敏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骨巨细胞瘤DNA含量和该瘤各级别的关系。方法 对36例骨巨细胞瘤石蜡包埋标本Feulgen染色后,用Video Pro32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它们的核D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发现Jaffe氏骨巨细胞瘤的病理分级与核DNA指数及各种倍体分布类型之间无显著相关。在各级别骨巨细胞瘤中均有非整倍体例数检出,提示了该肿瘤的潜在恶性。结论 从DNA定量分析结果上看,存在有恶性巨细胞瘤。  相似文献   

14.
纵隔原发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一例定量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本文对1例罕见的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病理形态及DNA定量测定的研究。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ABC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用HPIAS-1000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肿瘤细胞核的形态,以肿瘤周围残存的正常胸腺淋巴细胞作为对照。另对6μm厚Feulgen染色切片用ICM100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肿瘤细胞核的DNA倍体。结果:见肿瘤细胞较大,呈弥漫分布,其间可见宽窄不一,成束或带状的纤维结缔组织穿插分割。免疫组化染色表明为B细胞性,瘤细胞表达LCA及L26阳性,IgA及K弱阳性。肿瘤细胞形态定量测定结果显示瘤细胞核的15项形态学参数与对照组间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经细胞影像仪测定瘤细胞DNA呈高异倍体,DNA质量分布呈高度异质性。结论:形态定量测定的方法对于恶性淋巴瘤的诊断能够提供客观的、准确的和定量的依据,并能帮助我们统一诊断标准,克服病理医师在诊断中的主观性和仅根据经验诊断而带来的误差,具有重要的意义。肿瘤细胞DNA倍体测定结果对于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M S Chacho  E Eppich  R Wersto  L G Koss 《Cancer》1990,65(10):2291-2294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deoxyribonuclease (DNAse) treatment does not destroy viral DNA, but it does digest native nuclear DNA. To determine what effect, if any,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has on DNA ploidy values of genitourinary condylomas, DNA was measured with and without DNAse exposure in seven urethral condylomas, shown by prior in situ hybridization to contain abundant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6 and 11. Normal human skin was used as a negative control. Consecutive paraffin-embedded tissue sections were stained according to Feulgen before and after DNAse treatment. The DNA was measured by image analysis. In control tissue, DNAse obliterated DNA, and the Feulgen reaction was negative. In six of seven condylomas the DNA content was reduced, but a measurable Feulgen reaction was still present in isolated cells. In the seventh cas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histograms. This observation strongly suggests that the pres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measurements of DNA ploidy in genital condylomas and, by implication, possibly also in other tissues containing the virus. Possible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