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研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以及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TK15和ki67在89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TK1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4.83%(31/89),显著高于邻近的非癌组织的4.49%(12/89)(P<0.01);STK15基因过表达与分化型胃癌及其侵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ki67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STK15基因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相应作用,其过表达程度可作为胃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新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 (STK15)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以及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TK15和ki67在89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TK1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4.83%(31/89),显著高于邻近的非癌组织的4.49%(12/89)(P<0.01);STK15基因过表达与分化型胃癌及其侵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ki67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STK15基因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相应作用,其过表达程度可作为胃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新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癌基因STK15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STK15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30例声带息肉中STK15的蛋白表达。结果:STK15在喉鳞状细胞癌和声带息肉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5%(27/40)、33.3%(10/30),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K15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喉鳞状细胞癌病理学分级、原发部位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且STK15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与喉鳞癌患者的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STK15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喉鳞状细胞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5,STK 15)、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2例结肠癌组织和3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TK15、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相关性,及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TK15、P5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47/72)、69.4%(50/72),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两者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5,P<0.05).STK15在结肠癌中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状态无关(P>0.05).结论 STK15、P53在结肠癌中高表达,且两者在结肠癌中呈正相关,提示STK15、P53可能共同参与了结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二者的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1494-1497
目的:研究中心体扩增激酶STK15以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小干扰RNA(si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技术对7例胃癌新鲜组织和2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TK15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体外转染实验以及荷瘤裸鼠体内实验评价STAT3-siRNA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结果:STK15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STAT3-siRNA能够显著降低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结论:中心体扩增是细胞癌变过程的重要事件,中心体的异常扩增是细胞恶性克隆的关键环节。STAT3-siRNA显著降低胃癌细胞的体内外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癌组织中癌基因STK15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乳癌及3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中STK15蛋白的表达.结果 STK15蛋白在乳癌和乳腺纤维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28/41)、36.7%(11/30),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6.999,P<0.05).STK15蛋白表达与乳癌的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x2=8.794、8.261,P<0.05),且STK15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与乳癌病人的TNM分期有关(x2=5.895,P<0.05).结论 乳癌组织中存在STK15基因高表达,STK15基因可能是导致乳癌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马博  张煦  蒋敏  冯颖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4):125-126
目的探讨中心体相关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基因(STK15)在胃癌中的蛋白质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6例胃癌组织中STK15的表达。结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TK15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4%(25/46),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阳性率30%)。同时,STK15在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阳性率分别为70%、65%,显著高于T1~T2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但STK15在高、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胃癌中存在STK15蛋白质的高表达,其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相关。STK15的过表达导致的中心体功能异常,在胃癌发病机制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的方法,检测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miR-655-3p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对表达水平与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中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P<0.05);miR-655-3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在临床分期(P=0.038)、组织分化程度(P=0.036)及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42)各临床特征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等临床特征组的构成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头颈鳞状细胞癌中miR-655-3p表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相关,提示其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失活,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肝型磷酸果糖激酶(PFK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下载OSC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使用R软件对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分析。通过Lasso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与PFKL共表达的预后相关基因,并以此构建预后模型。对模型中高、低风险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 TCGA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FKL在OSCC肿瘤组织中显著上调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由PFKL相关基因构建的预后模型对OSCC患者的生存期有着良好的预测效果;KEGG富集结果显示在高风险组显著富集的通路集中在细胞增殖和促癌相关基因集。结论 PFKL在OSCC患者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N分级和G分级有关,并且是OSC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子,可能通过多种信号途径促进OS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类头颈鳞癌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头颈鳞癌标本,寻找与头颈鳞癌转移高度相关的基因。方法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技术,检测80例临床头颈鳞癌标本,包括舌癌17例,口腔癌13例,口咽癌14例,下咽癌36例。在随访期内,将发生远处转移的39例患者标本作为试验组,将未发生远处转移的41例患者标本作为对照组,利用Cox回归分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肿瘤远处转移的影响。结果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发现,在位于11q13的区域出现了一个基因组增多所致的独特的峰值。在这个基因组内,Cox回归分析显示,SHANK2基因的rs9651738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3.61(P=0.003),FGF4基因的rs4980690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3.63(P=0.006),ANO1基因的rs7929885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4.35(P=0.008),PPFIA1基因的rs687660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4.24(P=0.011),ORAOV1基因的rs6606651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3.04(P=0.013),CCND1基因的rs592412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4.07(P=0.013)。结论位于基因组11q13的SHANK2基因的rs9651738位点、FGF4基因的rs4980690位点、ANO1基因的rs7929885位点、PPFIA1基因的rs687660位点、ORAOV1基因的rs6606651位点、CCND1基因的rs592412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可增加头颈鳞癌发生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和分析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变异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基因组变异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8例来源于头颈部不同位置的鳞状细胞癌细胞系进行细胞培养,收集分裂中期细胞,进行染色体G带染色,分析核型.并以4例来源于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4例对照组上皮细胞均表现为人正常染色体核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核型主要表现为大量复杂的染色体结构重排和数目改变.(1)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染色体核型主要表现为染色体成分/数目的丢失;(2)染色体/臂成分的失衡主要表现为:2q,3p,4,8p,9p,13,14,15,17,18,21,22染色体成分的缺失;及3q,7,8q,11q13,20染色体成分的增加;(3)大部分的染色体断裂点位于着丝粒区域. [结论]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染色体畸变是非任意性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染色体数目、结构的不断变异可能造成癌基因活化、扩增,抑癌基因的抑制和缺失;这种多基因改变的不断积累促进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miR-141抑制头颈部鳞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microRNA-141(miR-141)对人头颈部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通过qRT-PCR分析19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miR-141的表达。通过miR-141 mimics 或miR-141 反义寡核苷酸(ASO)上调或抑制人喉癌细胞株(Hep-2)和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SCC-9)细胞中miR-141的表达水平。采用MTT实验分析上调或抑制miR-141的表达水平对Hep-2和SCC-9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1的靶基因。 结果 qRT-PCR的结果表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的miR-141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上调miR-141的表达能够抑制Hep-2和SCC-9细胞的增殖(P<0.05),而抑制miR-141表达可以促进Hep-2和SCC-9细胞的增殖(P<0.05)。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1的靶基因可能为ZEB1基因。 结论 miR-141可能通过ZEB1基因抑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 (HNSCC)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80例HNSCC及 4 1例正常鳞状上皮标本中FHIT的表达。结果 :HN SCC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3.75 % (4 3/80 ) ,10 0 % (4 1/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HNSCC中 ,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FHIT的阳性率分别为 37.1% (13/35 )和 6 6 .7% (30 /4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HNSCC的发生、演进中FHIT起重要作用 ,FHIT的检测有助于HNSCC转移潜能的判定  相似文献   

15.
口腔颌面部鳞癌颈淋巴清扫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探讨颈淋巴清扫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 01~2007-01期间收治的均行颈淋巴清扫手术的130例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 130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4%(31/130),主要并发症为伤口感染、肩胛综合征、涎瘘、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乳糜瘘、皮瓣坏死. 结论 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标本,寻找与HNSCC转移有高度相关性的基因。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技术,分别检测80例临床HNSCC标本,包括舌癌17例,口腔癌13例,口咽癌14例,下咽癌36例。结果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检测结果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癌新辅助化疗TNPP方案(紫素 奈达铂 替加氟 强的松)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4月,我科共收治头颈部鳞癌患者57例,全部病例手术前经切检或针刺细胞学检查,病理经我院会诊均证实为头颈部鳞癌(舌鳞癌、腭鳞癌、口底鳞癌、颊黏膜鳞癌、牙龈鳞癌、喉癌等),且Ⅰ~Ⅳ期均有。采用TNPP方案术前化疗1~2个周期,化疗后1周行手术治疗,根据化疗后大体测量及术后病理判断肿瘤分期变化,推断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的57例中,化疗后经大体测量肿瘤原发灶,转移淋巴结以及术后病理检查,肿瘤分期降低者37例(64.9%),其中7例术后病理证实原发灶未发现瘤组织。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头颈部鳞癌的TNM分期,并使部分晚期患者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降低局部复发率,保留功能并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